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 25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国产氯吡格雷组563例,进口氯吡格雷组695例。两组患者术前1 d分别服用泰嘉或波立维300 mg,阿司匹林300 mg作为负荷量,以后泰嘉或波立维75 mg.d-1及阿司匹林100 mg.d-1两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泰嘉和波立维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9个月的MACE事件、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以及两药在PCI术后抗血小板作用的安全性。结果: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及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均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临床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7例行PCI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国产氯吡格雷组129例,进口氯吡格雷组128例。两治疗组PCI术前服用氯吡格雷75mg/d。并于术前至少6h顿服氯吡格雷300mg,两组PCI术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mg/d,观察术后12个月内MACE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国产氯吡格雷对PCI术后12个月内MACE及主要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长期疗效是安全、有效的,经济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于多个支架置入术后应用国产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166例本院自2006年10年至2008年3至诊断为ACS行PCI治疗的患者,每个患者置人支架数均I〉2个,所有患者均接受ACS常规治疗,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前给予300mg负荷量、术后长期给予每日75mg维持剂量的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随访术后6个月内,观察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冠脉造影及PCI特征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6个月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心源性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及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出血事件,两组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ACS患者多支架植入术后应用国产氯吡格雷(泰嘉)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与同类进口药物波立维相比,在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的效果肯定,具有较高的效价比。  相似文献   

4.
韦晓静  李刚  张茗 《河北医药》2011,33(21):3253-3254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长期疗效及成本。方法将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1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泰嘉组(n=60)和波立维组(n=58)。2组均于支架植入术后口服氯吡格雷每日75mg,共服用12个月(药物涂层支架DES)。评价术后12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12个月随访期内,2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主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泰嘉组成本4380元,波立维组成本7555.5元。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国产氯吡格雷经济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国产氯吡格雷)和B组(进口氯吡格雷),均于入院后即刻口服负荷量300mg,之后75mg/d。2组病例均给予冠心病常规保守治疗,用药30d观察发病后30d内的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同时监测血小板变化(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终点事件发生率、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进口氯吡格雷相比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冠心病房颤PCI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心内科62例冠心病PCI术后1周的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n=32)为阿司匹林(100mg/d)联合氯吡格雷(75mg/d)抗栓治疗,对照组(n=30)为氯吡格雷(75mg/d)联合华法令抗凝治疔,两组均给予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处理。观察12个月内出现的不良事件及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均无死亡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心房附壁血栓形成,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心血管不良事件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无大出血情况,对照组局部出血发生率明显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PCI术后的房颤患者(CHADSz评分为1-3分),12个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效果与氯吡格雷联合华法令的相似,而氯吡格雷联合华法令抗凝的出血风险增加,提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吴石白  关小宏  赵永东  唐红 《河北医药》2010,32(16):2173-217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在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的患者行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抗凝溶栓效果。方法选取行下肢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口服阿司匹林加国产氯吡格雷组(泰嘉组,n=48)及阿司匹林加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n=42),观察2组介入术后血小板功能及下肢动脉远期通畅率情况。结果 2组介入术后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下肢动脉再狭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防止下肢动脉介入术后血栓形成及再狭窄,进口的和国产的氯吡格雷治疗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8.
刘博雷 《北方药学》2019,16(2):60-61
目的:研究进口/国产氢氯吡格雷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医院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国产组和进口组各70例,所有患者入组后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3片/d,并根据情况给予常规治疗,国产组给予国产氢氯吡格雷,进口组给予进口氢氯吡格雷,所有患者入组后以单次负荷量氢氯吡格雷300mg开始,以75mg每日1次连续服药。国产或进口氯吡格雷服用至术后至少6个月。观察术后1d、服药1个月后,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栓素B2浓度;及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检查狭窄例数。结果:术后1d,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栓素B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个月后,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栓素B2浓度,较术后1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个月后,国产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栓素B2浓度,与进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国产组狭窄率为37.14%,明显高于进口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国产组狭窄率为38.46%,高于进口组的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氢氯吡格雷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疗效基本一致,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差异,同时对药物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药物选择。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接受随访的10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服用药物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国产组和进口组,国产组64例,服用国产氯吡格雷治疗;进口组36例,服用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①进口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2.78%(1/36),国产组MACE发生率为4.69%(3/6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进口组在治疗中出现腹痛2例、皮疹1例;国产组出现血小板减少1例、皮疹2例;③随访期(1年)内,进口组的治疗费用平均为(7761.7±458.1)元,明显高于国产组的(4937.5±261.3)元,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国产氯吡格雷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进口氯吡格雷,因此在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完全可以用国产氯吡格雷代替进口氯吡格雷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后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CS并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PCI术后常规给予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及对症治疗,联合组50例加用氯吡格雷75mg,1次/d;对照组50例加用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在30d内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及12个月内血管再闭塞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服药后30d内两组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逐渐降低,联合组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后12个月内联合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管再闭塞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显著强于单用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PCI术后死亡率,减少血管再闭塞事件,不增加患者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42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国产氯吡格雷治疗组224例,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组202例,评价PCI术后12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各种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各种出血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国产和进口两种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UGH)高危因素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效果、安全的影响。方法125例冠心病合并UGH高危因素PCI术后的患者分为:A组(n=62):口服西洛他唑100mgBid+氯吡格雷75mgQd;B组(n=63):口服阿司匹林100mgQd+氯吡格雷75mgQd。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和比较2组治疗第7、14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抑制率,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出血、消化道事件。结果2组在同时间点对PAC-1、CD62P抑制率、MACE无统计学差异;A组的出血并发症、消化道事件显著少于B组(P〈0.05)。结论合并UGH高危因素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血小板活化抑制效果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因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左主干狭窄>75%)在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接受PCI、年龄≤75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用氯吡格雷剂量将患者分为75 mg剂量组(PCI治疗后第1~30天口服氯吡格雷75 mg/d)和150 rmg剂量组(PCI治疗后第1~30天口服氯吡格雷150 mg/d)。记录2组患者PCI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30 d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最大聚集时间,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共120例PCI治疗后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其中,75 mg剂量组男性4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5±7)岁;150 mg剂量组男性35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0±8)岁。PCI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30 d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最大聚集时间,75 mg剂量组分别为84%±18%和(240±48)s、81%±14%和(238±44)s、59%±12%和(210±42)s、48%±10%和(199±40)s、43%±10%和(184±30)s,150 mg剂量组分别为86%±16%和(244±46)s、77%±16%和(239±46)s、51%±11%和(180±41)s、40%±10%和(166±33)s、38%±9%和(159±35)s,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最大聚集时间均呈下降趋势,但150 mg剂量组这2项指标均低于75 mg剂量组(均P<0.01)。2组2项指标治疗后7、14、30 d分别与治疗前、治疗后1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治疗后14、30 d与治疗后7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 mg剂量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治疗后1 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再发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事件。*轻微出血和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皮疹、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75 mg剂量组12例、18.7%,150 mg剂量组13例、2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6,P=0.593)。结论: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抗血栓治疗中,氯吡格雷150 mg/d和75 mg/d均为有效、安全的剂量,但150 mg/d较75 mg/d能更明显地降低血小板聚集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可能更有利于减少PCI治疗后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紫癜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釆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芪、大黄、甘草、当归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能检出黄芪、大黄、甘草、当归,且阴性对照均无干扰。结论该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3例U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国产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进口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16%,对照组为91.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1.80%,对照组为90.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87%,对照组为30.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UAP与进口氯吡格雷有相同的疗效及安全性,且价格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与进VI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进口组35例患者给予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国产组35例患者给予国产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进口组患者总有效率蛆29%;国产组为91.43%;进口组发生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血管事件6例次,发生率为17.14%;国产组发生7例次,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眭(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以达到进口氯吡格雷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探讨西洛他唑+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3例确诊为NSTE-ACS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口服西洛他唑100mgbid+氯吡格雷75mgqd;B组(32例):口服阿司匹林100mgqd+氯吡格雷75mgqd。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第7、14天的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的表达率,计算并比较其抑制率,观察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PAC-1或CD62P的表达率在治疗第7、14天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第14天最显著。治疗前,治疗第7、14天A组和B组同期的PAC-1、CD62P表达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相同治疗时间点对PAC-1、CD62P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出血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对NSTE-ACS患者,西洛他唑+氯吡格雷对血小板抑制的近期效果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方案相似,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