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黄文炼  刘鸿雁  任丽蓉  唐飞  杨璐  蒋琴   《四川医学》2022,43(12):1178-1184
目的 研究栀子苷抑制Toll样受体4(TLR4)/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肠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胰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溶液的方法建立AP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栀子苷低剂量(40 mg/kg)组、栀子苷高剂量(80 mg/kg)组、栀子苷(80 mg/kg)+脂多糖(LPS,TLR4激活剂,0.4 mg/kg)组4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开腹后仅翻转胰腺,不做其他处理,设为假手术组。以栀子苷、LPS分组对大鼠进行干预处理后,检测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检测大鼠肠道通透性,比较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葡聚糖浓度;HE染色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损伤,并进行Chiu评分;酶标仪检测大鼠血清D-乳酸、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二胺氧化酶(DAO)、白细胞介素(IL)-17、IL-1β与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大鼠肠黏膜组织TLR4/RIP3/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黏膜组织出现病理损伤严重,DAI、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Chiu评分、FITC葡聚糖浓度、血清D-乳酸、ICAM-1、DAO、IL-17、IL-1β与IL-6水平、肠黏膜组织p-NF-κB p65/NF-κB p65及TLR4、RI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栀子苷低、高剂量组大鼠肠黏膜组织出现病理损伤均减轻,DAI、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Chiu评分、FITC葡聚糖浓度、血清D-乳酸、ICAM-1、DAO、IL-17、IL-1β与IL-6水平、肠黏膜组织p-NF-κB p65/NF-κB p65及TLR4、RIP3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高剂量栀子苷对以上指标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与栀子苷高剂量组相比,栀子苷+LPS组大鼠肠黏膜组织出现病理损伤加重,DAI、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Chiu评分、FITC葡聚糖浓度、血清D-乳酸、ICAM-1、DAO、IL-17、IL-1β与IL-6水平、肠黏膜组织p-NF-κB p65/NF-κB p65及TLR4、RI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栀子苷可通过抑制TLR4/RIP3/NF-κB信号而减轻AP大鼠体内炎症,缓解大鼠结肠黏膜病理损伤,修复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肠泰制剂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不同剂量治疗组(4.3 g/kg与17.1 g/kg)、美沙拉嗪对照组和硫唑嘌呤对照组。造模7d内,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和疾病活动指数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的超微结构;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炎症;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结肠组织TNF-α、IL-6、IFN-γ、IL-10;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DAI和结肠长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组织中TNF-α、IL-6和IFN-γ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显示炎性细胞明显浸润,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复方肠泰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复方肠泰制剂对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升高以及肠道免疫功能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MRL/lpr小鼠狼疮肾炎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MRL/lpr组、MRL/lpr+地塞米松(1.5 mg/kg)组,MRL/lpr+甘草酸(20 mg/kg)组,MRL/lpr+甘草酸(40 mg/kg)组,每组10只;野生型正常对照组C57BL/6小鼠10只.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尿酸(UA)与肌酐(Cr)含量,各组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采用HE染色法检测肾脏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NLRP3、ASC、Caspase-1、IL-1β、p-NF-κB、NF-κB、p-IκBα、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 甘草酸能显著降低血清尿酸、肌酐含量;减少血清及肾脏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肾脏病理改变;并能显著抑制NLRP3、ASC、Caspase-1、IL-1β、p-NF-κB、p-IκBα表达.结论 甘草酸对MRL/lpr狼疮小鼠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木香烃内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菌群及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木香烃内酯低剂量、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DSS法建立UC模型,SASP组及木香烃内酯低、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相应药物7 d,观察小鼠一般状况、疾病活动度指数(DAI)和结肠长度变化;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细菌培养鉴定法比较粪便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ELISA测定血清IL-6、TNF-α、IL-10水平,RT-qPCR检测结肠组织IL-6、TNF-α、IL-10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组织TLR-4、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显著升高,结肠长度明显缩短,结肠黏膜结构损伤严重,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值明显增多,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减少,IL-6、TNF-α血清和结肠组织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TLR-4、NF-κBp65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木香烃内酯灌胃干预显著降低了UC小鼠DAI评分,明显增长了结肠长度,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有效改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值减少,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增加,降低了IL-6、TNF-α的血清水平和结肠组织mRNA表达,升高IL-10水平和mRNA表达,同时降低了结肠组织TLR-4、NF-κB p65的蛋白表达(P<0.01或P<0.05).结论:木香烃内酯对UC小鼠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状态,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抑制TLR4/NF-κB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Sch B)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结肠氧化应激水平及结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Sch B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制备PD模型,Sch B(80 mg/kg)灌胃2周后,通过悬挂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表现,比色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ZO-1和Occludin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悬挂评分显著降低(P0.001),结肠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GSH水平显著下降(P0.01),ZO-1和Occludin表达显著下降(P0.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Sch B组小鼠的悬挂评分显著提高(P0.01),结肠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GSH水平明显升高(P0.05),ZO-1和Occludin表达显著上调(P0.01,P0.05)。结论:Sch B能够改善PD模型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缓解结肠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结肠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金雀异黄素(GEN)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2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砒啶组和GEN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TNBS法建立结肠炎小鼠模型。造模第2天,给予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对柳氮磺砒啶组、GEN组分别给予柳氮磺砒啶、GEN灌胃。造模后第2天评估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于干预7 d后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评估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结肠组织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和p65蛋白表达量。结果 造模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开始出现大便异常,体重下降,但在药物干预后7 d柳氮磺砒啶组、GEN组小鼠上述情况逐渐减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缩短,结肠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DAI和CMDI均升高,血清IL-1β、TNF-α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降低,结肠组织IκB-α、p65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均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Gln)对BALB/C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50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ASA组、Gln组、Gln+5-ASA组。各实验性结肠炎组小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造模后,治疗组给予药物干预,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取结肠组织行H-E染色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积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结肠黏膜TNF-α、NF-κB、IL-10、IL-1β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明显升高、结肠黏膜呈明显的炎症变化,表现为急性炎症,如溃疡形成、单核细胞浸润等。结肠黏膜TNF-α、NF-κB、IL-1β的表达增多、IL-10表达减少;谷氨酰胺能减轻小鼠大肠黏膜炎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治疗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目的,其疗效与5-ASA相当;其中谷氨酰胺联合5-ASA治疗效果最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谷氨酰胺可用于治疗BALB/C小鼠实验性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肠黏膜细胞增殖、维护肠黏膜屏障、调节免疫功能、抑制NF-κB活化、降低TNF-α、IL-1β表达,升高IL-10的表达等有关,与5-ASA联用其治疗效果优于两者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以核因子-κB(nuclear facter-κB,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ASODN)及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为对照,观察清肠化湿方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结肠黏膜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闭锁小带蛋白-1(ZO-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诱导小鼠UC模型,并随机分为清肠化湿方组、SASP组、清肠化湿方+SASP组、ASODN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治疗7 d后处死小鼠,取小鼠结肠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病理形态,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上皮细胞Caspase-3及Z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清肠化湿方组Caspase-3蛋白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小鼠ZO-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清肠化湿方组ZO-1蛋白表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化湿方对UC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抑制肠上皮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ZO-1的表达,抑制肠黏膜组织细胞凋亡,恢复正常的肠黏膜屏障形态和功能可能是其作用机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CON)组、模型(DSS)组、模型+低剂量EGCG(LEG)组和模型+高剂量EGCG(HEG)组,每组8只。给予含3%葡聚糖硫酸钠(DSS)的饮用水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LEG组和HEG组分别给予50、100 mg/kg EGCG灌胃,CON组和DSS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7 d后,测定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结肠长度,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 β(IL-1β)、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RT-qPCR法检测ZO-1和occlud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相比,DSS组小鼠结肠长度缩短,DAI评分、血清中促炎因子水平、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血清IL-10含量、ZO-1和occludin mRNA表达下降。与DSS组比较,EGCG各干预组小鼠上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