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泉霖 《煤炭学报》2017,42(Z2):459-464
福建省含煤区主要分布在闽西南坳陷带,区内出露的煤系地层主要为中二叠统童子岩组。区内煤系地层普遍发育有逆冲推覆构造。从逆冲推覆构造的断层性质、对煤系地层的控制作用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即:基底逆冲推覆构造、层间逆冲推覆构造、盖层逆冲推覆构造。基底逆冲推覆构造主要造成煤系地层下伏的老地层逆冲推覆至煤系地层之上。在地表上,表现为煤系地层被大面积的逆冲推覆体所掩盖,给地质找煤增加难度;层间逆冲推覆构造主要造成煤系地层之间的大面积重复,空间上煤系地层厚度大增,相应单平方面积的煤炭资源赋存量大幅增加;盖层逆冲推覆构造主要造成煤系地层推覆至煤系上覆地层之上,煤系地层作为相对运动的断层上盘,在运动过程中造成煤系地层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勘探价值。从形成机制分析,3类逆冲推覆构造形成的规模不一。基底逆冲推覆构造不论在深度、广度、力度上都表现的最为宏大,分布最为广泛。基底逆冲推覆构造的产生,彻底改变了福建煤系地层的赋存状态;层间逆冲推覆构造规模一般只有矿区规模;盖层逆冲推覆构造的规模最小。从有利于地质找煤角度分析,应着重加强基底逆冲推覆体下找煤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给地质找矿和工程建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对江西省信丰县铁石口地区进行了地质资料分析和野外地质调查。区内地层分布较为齐全,老地层和红层分布最为广泛,其中二叠系龙潭组有煤层出露,船山组和长兴组灰岩较为发育;区内构造较为复杂,向斜和推覆构造为区内主要构造,其中推覆构造上部主要为岩浆岩,构造下部见煤系地层;区内岩浆岩大面积出露,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花岗岩,地表风化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湘中涟源地区煤系多期次、多层次区域性顺层滑动断层、构造控煤特征及其成因机制,采用现代地质学和构造解析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野外地质剖面、勘探线剖面及岩石力学参数等资料,提出了有利的含煤地段。结果表明:在各矿区表现为缺失性滑覆断裂,大部分地段沿测水组煤层顶段滑动,有时斜切地层,断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倾角在地表浅处较陡,向深部变缓;由于顺层滑动断层多发育在煤层的顶部,对煤层赋存有利,使煤层埋藏变浅,在老矿区外围有利于找煤;构造演化背景、多层次滑脱层的控制作用、煤系上覆和下伏岩性组合差异性及深部构造及基底属性对浅部构造的控制等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涟源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全吉煤田内的逆冲推覆构造比较发育,且含煤地层属于软岩层,老的地层往往会在挤压应力的作用下,顺着断裂(断层)含煤地层形成逆冲推覆体构造,在这种逆冲推覆构造体下往往赋存含煤地层和煤层。分析了逆冲覆构造在全吉煤田大头羊、绿草沟、开源等煤矿有发育,为今后在全吉煤田乃至柴达木盆地寻找煤炭资源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5.
罗园井田位于阜凤逆冲断层巨厚推覆体下,区内构造极为复杂。由于推覆体的屏蔽和煤岩层受力后的物性和煤层厚度的横向变化,给地震勘探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震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6.
丰庆泰 《山西煤炭》2012,32(8):60-61,80
淮南煤田主要的控气构造类型为NWW-EW向的推覆构造,对煤系地层及煤层气形成了良好的封闭机制.富气带呈近EW向展布,与地层走向和推覆构造线一致.一系列的老地层推覆体,是控制煤层气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NNE向断裂由于受喜山期拉张应力的加强和改造,形成煤层气的逸散通道,造成煤层含气量在NNE向正断层附近明显较低.构造煤发育影响着储层的导流能力,增加了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水井坑井田外围含谋区属广平推覆体一部分,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系地层埋藏深度主要受发育于童子岩组上部的F1,F2推覆断层控制.通过CSAMT法,结合区内地层、构造(特别是推覆构造)、岩浆岩的研究,圈定出水井坑井田外围煤炭资源前景较好的含煤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邓家冲区段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其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成因,认为邓家冲区段断层发育,对本区煤层影响最大的为F1断层。F1断层为永耒向斜西翼区域性大断层,为顺层走向逆冲推覆断层。F1断层的走向大致沿地层走向延伸,倾向与地层基本一致,倾角11°~58°,一般为40°,断层面呈舒缓波状。F1断层主要发育于龙潭组上段中上部,受层状软弱结构面空间分布情况控制,位于6煤层顶板疏松砂岩之上。在强大构造应力场作用下,F1断层上盘地层位移大,构造较复杂,煤层部分或全部缺失;下盘构造相对简单,疏松砂岩是下部煤层的良好保护层,使煤层保存完好。运用推覆构造理论在构造(F1断层)下找煤成功,推翻了以往地质工作认为本区无找煤前景的观点。对新区在推覆构造下找煤具有重要的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晓翼  马丽  高阳 《煤炭技术》2018,(2):120-123
四股泉矿区的复杂构造给地勘工作和煤炭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通过对大量物探、地质资料的对比,对区内煤层沉积环境及构造变形特征深入理解,认为四股泉井田主要以逆压推覆构造为主,在地质剖面上表现为连续叠瓦式逆冲断层,主体由断坡和断坪组成,根带和锋带均趋于合为一个断层面,逆冲能量由西南向北东减弱。在井田范围内,由TF1与TF2这2条逆掩断层将地层由下至上分成A、B、C 3个构造体,造成煤系地层沿逆冲断裂带呈带状重复出现,增加了煤炭资源量,也导致了井田构造形态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
林添艳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10):123-124
近年来,随着推覆构造研究的深入,相继在老地层、印支期花岗岩推覆体下发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隐伏煤矿.以大田含煤区推覆构造特征为例,对寻找推覆体之下二叠系煤层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要是对赣南信丰县的推覆构造进行初步研究,主要通过现场调查和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测量等方法,发现了信丰县主要发育着4条主要的推覆带,老地层推覆于二叠系龙潭组地层之上,且推覆构造之下有煤层发育,这使得在赣南推覆体下找煤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地质工作及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勘查区总体构造的分析研究,大致查明了勘查区内的构造特征、含煤地层的分布,探讨了构造对煤系地层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缓倾角断层的影响、侵入岩对煤层的破环以及褶曲、正逆断层对煤系地层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草庙地区沉积地层和构造的分析,认为研究区煤系地层为辫状河和曲流河的泛滥盆地沉积,煤层的分布受古地形和古河道影响。成煤期研究区处于伸展拗陷环境,构造变形较弱,但构造活动使得煤层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并控制煤层沉积的厚度变化;后期构造活动先以挤压为主,形成复式向斜的主体构造;后以逆冲推覆为主,造成主断裂上盘煤层被剥蚀。推断杨咀子湾向斜东翼煤系地层褶皱隆起,具有一定找煤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蔚县煤田逆掩断层发育特点及构造应力场,在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对地震解释成果的分析并结合了钻孔和巷道揭露资料,对比研究了构造域中逆断层叠覆宽度大、延展距离长且多顺层推覆的特点和发育规律,认为该区域逆断层发育的应力场构成应该以垂直挤压重力应力场为主。分析成果很好地解释了蔚县区域内各种资料所揭示的煤系地层中逆断层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5.
湘中毛易矿区外围发育了推覆构造金盘仑断层(F1),通过对金盘仑断层(F1)上覆系统、滑脱带、下伏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F1浅部变形强烈深部变形较弱,为煤系的赋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下盘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下统测水组,呈向斜构造产出,为构造下的赋煤远景区,具有很好的找煤前景。  相似文献   

16.
许超 《中国矿业》2021,30(4):120-127
淮南煤田是典型的华北型煤田,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集二矿位于淮南煤田的南部,该矿区山西组1煤层处于“高水压薄阻水层”环境,开采过程遭受下伏高压灰岩岩溶承压水的威胁,加之本矿区独特的地理构造位置,形成了叠加大规模逆冲断层的多种垂向隐伏构造格局,因受煤系地层上覆巨厚推覆体片麻岩和寒武系高屏蔽及地表水体的影响,地面三维地震勘探效果不佳,难以查明1煤组至底板灰岩强含水层的垂向导(含)水通道,因此上述因素的叠加加剧了煤炭资源安全开采的水害威胁,提升了采煤事故发生概率。矿方结合采掘规划,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受高压奥灰水威胁的1煤220106工作面开展了地面超前区域探查治理工程,以期采用多分支水平定向井工艺,在工作面内区域探查隐伏导水构造,并通过高压水泥注浆的方式进行封堵,达到工作面安全掘进与回采的目的。本文重点对新集二矿1煤220106工作面底板灰岩地面超前区域探查治理工程及其效果进行评价,可为该工作面的掘进与回采提供依据,为本区类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勘探地质成果的分析,阐述了在淮南颖风区推覆构造形成过程中原地系统前期断裂二 活动对前缘主滑脱面及煤系地层保存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太行山构造演化对冀东南煤层赋存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野外地质、微观构造和勘探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论述了太行山构造演化对冀东南隐伏区煤层赋存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冀东南石炭-二叠纪成煤期后多期性质、强度不同的构造作用相互叠加、改造,原型煤盆地遭受强烈破坏,尤其是太行山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和新生代以来的伸展隆升对煤层的赋存起到了关键性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内沧县隆起西部和临清坳陷西部石炭-二叠纪煤系在中生代保存较好,新生代太行山的伸展隆升使煤系上覆地层遭受剥蚀,煤层埋深变浅,为煤炭资源勘探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9.
徐德成 《煤矿开采》2003,8(1):32-35
在大型特厚逆冲推覆体特殊地质条件下,进行各主采煤层褶皱、断层特征针对性研究,总结煤层构造对矿井开拓与生产的影响和防治措施,对于指导煤层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湖南涟邵煤田渣渡矿区是湘中最重要的煤产地之一,含煤岩系主要为测水组,含煤1~6层,主要煤层为3、5煤层,矿区为一向斜构造,向斜四周发育推(滑)覆断裂(L32),该断裂顺柔性岩层测水组—梓门桥组泥灰岩段发生,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并沿走向及倾向具波状起伏,对煤层响较大,主要造成煤层厚度、结构变化、煤层断失,煤系及煤层重复,解剖该断裂特征对矿区本身及指导涟邵煤田其它地段推覆构造下找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