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良友》画报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一些相关资料的出版,学界逐渐认识到《良友》画报的价值,继而加强了对《良友》画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闻传媒方面、社会生活方面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新闻传媒方面主要研究了《良友》的办报思想、编辑策略、品牌推广以及广告宣传。社会生活方面分析了《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再现了当时的民众生活,强调了其在都市生活构建和现代性中的作用。文化艺术方面则对《良友》的美术传播和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当然,其中也存在不足与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者素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17,(4):89-102
中国大陆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经历了兴起、探索和拓展三个阶段,在国外经验借鉴、基本理论探讨、专门实践探索和学科教学渗透四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在国外经验借鉴方面,作为国际理解教育先行者的日本、美国和韩国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基本理论探讨方面,研究者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内涵、目标和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专门实践探索方面,区域实践探索和学校实践探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学科教学渗透方面,研究者对英语、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广泛探讨。未来中国大陆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应注重扩展研究的世界视野,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加强课程体系研究,推进实证研究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1912年以来的百余年,宋代文言小说研究在文献整理与研究、传奇小说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文化研究、特质研究和价值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但在志怪小说、轶事小说研究方面还稍显冷清、成果寥寥,同时在叙事研究方面也关注不多、成果较少。另外,宋代文言小说因为与民间信仰、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而在原型意象和母题方面意蕴非常丰厚,但这方面的话题可能还未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应该是宋代文言小说研究的一个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往研究在德育教材编写的理念、德育教材的功能和定位、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教材的路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富有新意和价值的观点,值得肯定。但是,以往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研究基础方面,教材编写理念研究成果丰富,教材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在研究视角方面,侧重教材编写者视角的研究,忽视教材使用者视角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教材内容研究分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研究欠缺;在研究范围方面,注重教材编写研究,忽视教材建设其他方面的研究;在研究深度方面,重视个别国家教材的介绍,缺乏对其深度反思;在研究方法方面,多采用常规方法,较少运用教材研究常用方法。基于以往德育教材研究的问题以及德育教材的时代境遇,未来德育教材研究要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关注德育教材的使用研究、侧重基于课程标准的德育教材研究、拓展德育教材的研究范围、增进对国外德育教材研究的深度反思、重视运用教材研究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专业承诺方面的研究中,针对其内涵、心理构成以及与其它心理因素如学习风格、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丰富的研究结果。而对于其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局限在量性方面的探索,仍缺乏对二者关系质性方面的总结与分析。本文在总结了大学生专业承诺、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同时,也将二者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质性的分析,以期对大学生学习心理、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运用元分析方法,从文献特征、研究特征和教学特征三个层面分析了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教学特征方面归纳了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交互等对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其次,从文献特征和研究特征方面总结了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总体趋势;最后,从研究者的背景、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比对了国内外研究的差异,透视了国内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社会风俗作为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十年来在清末民初风俗变迁、区域性风俗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服饰、婚俗、陋俗等方面的研究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致力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教育的公共治理,发挥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关于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采用文献综述法,从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机制研究、校企合作研究、政策法规研究、中外比较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六个方面对我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在研究视域的拓展、研究视角的延伸、研究方法的突破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学者2001-2008年在唐代体育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初步统计和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唐代体育文化研究在研究主题、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及研究队伍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特色研究领域协作、重要研究成果发表、重大研究项目立项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这些研究在继承以往“龙学”成果的基础上,又在不少方面有了进一步深入与拓展,全文从思想文化研究、文体论研究、批评方法论研究、学术史研究、跨文化研究、言说方式研究6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的《文心雕龙》研究予以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国内关于国际旅游业研究的进展情况。国内对此研究在视角上表现较窄,在深度上不够深入。主要集中于国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发展对策、发展影响及与其他方面关系、区域性国际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而其它方面内容研究文献少而散。本文还提出了关于国际旅游业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30年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同时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关注现实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未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需要在加强学科建设、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融入批判反思精神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取得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发展心理学30年来,在科研队伍、学术活动、科研论文和书籍出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体制变化表现在横向整体化和纵向化两个方面;研究领域则从儿童心理研究拓展到毕生发展研究;在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超常儿童、心理理论和弱势群体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韩学研究经过清代的巅峰阶段后,进入到一个风云动荡、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碰撞最为激烈的时期——民国。民国时期的韩愈研究一方面继承前代优秀成果,一方面不断追求创新,在韩集整理与校注、生平思想研究、诗文研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多成果,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诸如在研究主体、研究方式、研究重心、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的阶段性方面都发生较多新变,形成了韩学研究史上又一个小高潮。考察此期的韩愈研究状况,对韩学史研究、民国文学学术史研究以及中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 年以后,巴尔扎克的作品在我国大量出版,我国学者在巴尔扎克的介绍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50年来,我国在巴尔扎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研究逐步向深、广发展;对巴尔扎克矛盾复杂的世界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作品研究方面选题比较集中。当然,对巴尔扎克的研究也存在着不足:有价值的研究性文章不多;不重视方法论;研究范围也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近代旅游史研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两个方面。其中对国内旅游的研究包括整体性、区域性等研究,国际旅游活动的研究多从境内和境外着手。至于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体现在研究内容、方法、理论等方面。只有在这几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该领域的研究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有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传播途径、内容、成因、特点、影响、管理工作现状以及掌控和管理对策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已有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高校网络舆情研究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材研究不断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数学教材研究仍然在哲学基础、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方面缺乏规范,国内外学者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数学教材进行了内容研究、难度研究、比较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已有数学教材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从教材研究的哲学基础、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方面形成数学教材研究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2017年国内宗教美学研究持续、稳定发展。佛教美学研究成果丰硕,尤其是禅宗美学研究,在音乐、诗歌、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领域都作出了新的探究;道教美学方面,在理论问题、重要人物、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新的进展;基督教美学研究成果集中于音乐、建筑艺术方面;伊斯兰教美学主要在建筑、装饰等方面进行了挖掘。此外,学界也对国内摩尼教、诺斯替教、索罗亚斯德教等宗教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道德经》是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精髓,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选取了70篇《道德经》英译研究的论文成果为语料,对《道德经》的英译研究进行了概括综述。从《道德经》中英译本对比、重点字词、章节翻译研究和风格的探索、译者视角、文化意象的转换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国内《道德经》英译研究存在4点不足:广度方面,研究的范围过分集中,过于狭窄;深度方面,研究的层面过于局限;在资料占有方面,研究得不够全面;对《道德经》译本的评价过于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