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广东省中医院(510120)邹旭,陈秀华,梅广源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西医疗法,综述缺血性中风是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约为出血性中风的3倍。近年来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进展较快,现综述如下。一、病因病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中风起病迅速,病情复杂,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壮医药在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该文从病因病机、壮医内治法、壮医外治法等方面对近年来壮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和口眼㖞斜为主症,多因风、火、痰、瘀、虚等因素相互影响而发病。该文从古今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出发,阐述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有报道脑血管病是老年八三大主要死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43~65%,病死率为15~25/’‘’,脑血栓形成占出血以外脑血管病的9/10“‘。因此,对缺血性中风的防治已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CT及MRI的应用,在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流行病学、预防及诊断等方面有了不少进展,但在中风内科治疗上没有重大突破性进展,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被认为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为了揭示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规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近年…  相似文献   

5.
脑络通治疗脑动脉梗化及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络通治疗脑动脉硬化及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47例脑动脉硬化及6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为观察对象,于经脑络通治疗及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指标的变化。结果 脑动脉硬化组患者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64%;缺血性中风组患者显效率为27%,有效率为68%;少数患者腹胀等。结论 脑络通治疗脑动脉硬化及缺血性中风有一定的疗效,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刘泰 《广西中医药》1995,18(3):48-51
缺血性中风中医治疗近况刘泰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530011南宁市南京路39号缺血性中风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捷,患病率479/10万[1].致残率很高,为中、西医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近年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仍重视辩证施治,按中脏、中经治疗有效率可达8...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中风复发是导致患者死亡、再次住院、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缺血性中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临床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完善该类患者二级预防工作,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复发。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国内外文献,系统总结归纳近5年缺血性中风病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展望了目前危险因素研究存在的问题,为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复发事件的预测及其二级预防提供提借鉴。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9,(12):2666-2671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等特征。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最为常见。中风发病机制复杂,尚无特效治疗。中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体现出整体调节、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治疗缺血性中风常用中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制中风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中风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补充电解质,及川芎嗪注射剂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加用自制中风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3.7%,对照组为14.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风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能大幅度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为中医四大疑难杂病之一,采用葛根地龙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黄中风康胶囊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黄中风康胶囊对大鼠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模型的影响。方法通过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并结合中医病因学说建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模型,观察三黄中风康胶囊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模型大鼠的行为状态、脑缺血面积、脑组织形态学的改善情况。结果三黄中风康胶囊1.36、0.68、0.34g/kg剂量均能明显改善大鼠缺血性中风后的行为状态,缩小缺血范围,降低缺血程度,使病变的脑组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三黄中风康胶囊能改善中风大鼠模型的神经行为,减少脑缺血梗死面积,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补肾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克勤 《中医研究》2007,20(9):25-27
缺血性中风是目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存环境的变化,中风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因为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所以,深入研究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醒脑汤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106例东平县中医院(271500)李宗平关键词缺血性中风醒脑汤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观察自1991~1995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106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6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全部符合1986...  相似文献   

14.
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8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常以痰热、腑实、瘀血的症状为突出表现,根据病理变化的不同,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2000-01—2006-12,我们从痰瘀论治缺血性中风89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愈风汤天麻汤防治缺血性中风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愈风汤天麻汤防治缺血性中风机理的实验研究石汉碁,涂晋文,胡家才关键词:愈风汤;天麻汤;缺血性中风;药理作用;实验研究中医学对中风的防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效果可靠。近年来以活血化瘀、益气活血等法则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受到医学界的重...  相似文献   

16.
中风又名卒中,现代医学称为“脑血管疾病”。其具有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临床上一般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中风其世界人口标准化发病率为0.24%,其中缺血性中风占53.6%[1],缺血性中风又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等疾病。通过临床实习,笔者在临床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论述如下。1理论依据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论》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指出中风的发生与气…  相似文献   

17.
中药配合壮医药线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6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有志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0):472-472
中药配合壮医药线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63例廖有志广西柳州地区人民医院(柳州545002)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药壮医药线自1992年以来,笔者以中药为主,配合壮医药线穴位点灸,治疗缺血性中风63例,获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3例均为住院病人,其...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森 《中医药导报》2011,17(3):119-121
从缺血性中风的中医病因病机,从辨证论治、基本方加减、专方治疗及针剂治疗4个方面综述了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研究现状,并概述了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现状,为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江西省人民医院(330006)曹东红高幼奇补阳还五汤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医名方,具有显著疗效。为探讨其活血化瘀的疗效机理,本文在原方基础上重用活血化瘀通络药,并加用水蛭10克,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进...  相似文献   

20.
生水蛭粉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45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水蛭粉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45例日照市人民医院(276800)李太华甄洪亮关键词生水蛭粉缺血性中风血脂疗效观察自1993年7月以来,我们运用生水蛭粉配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45例,同时观察其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8例均为住院患者,按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