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2.
横断山区伞形科4种7个居群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横断山区伞形科棱子芹属2种植物(松潘棱子芹Pleurospermum franchetianumHemsl.和西藏棱子芹Pleurospermum hookeriC.B.Clarke var.thomsoniiC.B.Clarke)和茴芹属2种植物(异叶茴芹Pimpinella diversi-foliaDC.和锐叶茴芹Pimpinella argutaDiels)共7个居群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和核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棱子芹属和茴芹属植物属内种间染色体基数存在差异,其中松潘棱子芹为2n=2x=18=16sm 2st,西藏棱子芹为2n=2x=22=16m 6sm;茴芹属光果组中锐叶茴芹为2n=2x=22=22m,毛果组中异叶茴芹为2n=18=18st或2n=18=2sm 16st.松潘棱子芹、西藏棱子芹、锐叶茴芹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从而为棱子芹属和茴芹属的分类和演化研究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为编写《Flora of China》伞形科而进行的修订工作中,提出了11个新组合,即矮小丝瓣芹Acronema minus (M. F. Watson) M. F. Watson & Z. H. Pan, 短柄丝瓣芹A. brevipedicellatum Z. H. Pan & M. F. Watson, 川西当归Angelica sinensis var. wilsonii (H. Wolff) Z. H. Pan & M. F. Watson, 云南细裂芹Harrysmithia franchetii (M. Hiroe) M. L. Sheh, 钝叶独活Heracleum candicans var. obtusifolium (Wall. ex DC.) F. T. Pu & M. F. Watson, 中华天胡荽Hydrocotyle hookeri ssp. chinensis (Dunn ex R. H. Shan & S. L. Liou) M. F. Watson & M. L. Sheh, 普渡天胡荽H. hookeri ssp. handelii (H. Wolff) M. F. Watson & M. L. Sheh, 锐棱岩风Libanotis grubovii (V. M. Vinogradova) M. L. Sheh & M. F. Watson, 美脉藁本Ligusticum likiangense (H. Wolff) F. T. Pu & M. F. Watson和线叶藁本L. nematophyllum (Pimenov & Kljuykov) F. T. Pu & M. F. Watson, 无管藁本L. nullivittatum (K. T. Fu) F. T. Pu & M. F. Watson和二色棱子芹Pleurospermum bicolor (Franch.) C. Norman ex Z. H. Pan & M. F. Watson.; 发现了1个新种,即短柄丝瓣芹。此外,还为Pleurospermum govanianum var. bicolor Franch.指定了后选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渝华 《植物研究》1989,9(3):59-60
本文发表了囊瓣芹属一新变种,即Pternopetalum tanakae(Franch.et Sav.)Hand.-Mazz.var.fulcrantum Y.H.Zhang  相似文献   

5.
中国滇芎属果实解剖特征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应用比较解剖学方法对国产滇芎属(Physospermopsis Wolff)以及瘤果芹属(Trachydium Lindl.)和棱子芹属(Pleurospermum Hoffm.)共10种植物果实横切面的解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比较分析了分生果的压扁程度、果棱大小、果壁各层果皮的特点、油管数目、胚乳形状等,归纳出上述各属果实的解剖特征,同时结合外部形态及花粉特征,将滇芎属果实分为3个类型.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探讨了滇芎属果实的进化趋势以及属下分类和种间关系,并分析了与瘤果芹属和棱子芹属的演化关系,认为滇芎属果实较后二者果实演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6.
7.
东俄芹属两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认为伞形科藏香芹属Meeboldia H. Wolff只包含2种,即滇芹Meeboldia yunnanensis (H. Wolff) Constance & F. T. Pu和蓍叶藏香芹M. achilleifolia (Wall. ex DC.) Mukherjee & Constance。  相似文献   

9.
藏药“加哇”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药“加哇”来源于西藏棱子芹(Pleurospermum hookeri C. B. Clarke var. thomsonn C.B.Clarke》的根及根茎,从其中共分得10种化学成分,经理化常数、波谱数据和化学反应鉴定其结构为:川陈皮素(Ⅰ)、falcarindiol(Ⅱ)、异甘草素(Ⅲ)、甘草查耳酮甲(Ⅳ)、壬二酸(Ⅴ)、反式阿魏酸(Ⅵ)、豆甾-4,22-二烯-3-酮(Ⅶ)、月桂酸酐(Ⅷ)、β-谷甾醇(Ⅸ)、二十四烷(Ⅹ)。所鉴定的化合物皆为首次从加哇中分得。除了falcarindiol和β-谷甾醇以外,其余8种成分在棱子芹属植物中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伞形科新分类群(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伞形科东俄芹属7个种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除宜昌东俄芹T.dunnii H.Wolff和城口东俄芹T.silaifolia H.Wolff的花粉为矩形类型外,其它几种的为菱形类型,然而并非都是原始的或典型的菱形,而是处于分化过程中的菱形类型,如纤细东俄芹T.gracilis H.Wolff,东大俄芹T.elata H.Wolff的花粉形态,表现出近菱形、近椭圆形和近矩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棱子芹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棱子芹属(Pleurospermum)11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显微观察显示,气孔器普遍存在于叶的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多为无规则型;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型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可区分为近平直、平直-弓形、浅波状和波状.(2)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叶表皮气孔器外拱盖内缘为近平滑、浅波状或波状;角质膜条纹状,有的条纹隆起,有的条纹上附有颗粒和晶簇.(3)气孔器的分布、气孔器外拱盖内缘形态以及角质膜等特征对该属部分种的区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结合外部形态特征,推测康定棱子芹应作为种一级分类群.松潘棱子芹与宝兴棱子芹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相似文献   

13.
伞形科囊瓣芹属的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伞形科(Apiaceae)囊瓣芹属(Pternopetalum Franchet)32个分类群的60个形态学性状,利用DELTA系统的UPGMA算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属下形成以五匹青(P.vulgare(Dunn)Hand.-Mazz.)和东亚囊瓣(P.tanakae(Franchet&Sav.)Hand.-Mazz.)为代表的两个主要表征群。两个主要表征群的分类结构和各自所包含的类群基本相应于前人研究中本属两个组的属下处理。根据全面相似性分析的结果和部分形态学特征的评估,确认了属下6个种的复合群:即五匹青、囊瓣芹(P.davidii Franchet)、散血芹(P.botrychioides(Dunn)Hand.-Mazz.)、洱源囊瓣芹(P.molle(Franchet)Hand.-Mazz.)、澜沧囊瓣芹(P.de-lavayi(Franchet)Hand.-Mazz.)和东亚囊瓣芹复合群。根据形态学特征在表型树上的分布分析表明:伞形花序的着生位置、花柱的形态、花柱基的形状和萼齿的大小等生殖特征可能是属下早期分化的关键性性状。属下主要变异类型(种的复合群和典型狭域特有种)对不同海拔区域和小生境的依赖,以及不显著的形态学分化表明:对横断山区较高的异质性生境的生态适应是囊瓣芹属类群多样化过程后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伞形科变豆菜亚科的果实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中国伞形科变豆菜亚科 (Saniculoideae) 2属 (变豆菜属SaniculaL .和刺芹属EryngiumL .) 13种植物的果实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学观察 ,从果实横切面形状及其合生面宽度、外果皮和中果皮外突所呈皮刺和鳞片或瘤状体的形态及皮刺中木化厚壁细胞组织的分布、外果皮细胞形状及其角质层厚度、中果皮细胞层数和结晶体类型及分布、色素块沉积、伴生分泌管和油管的大小及分布等方面对上述各属种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归纳出各属的果实解剖特征 ,探讨了属间演化水平 ,认为刺芹属果实较变豆菜属果实演化程度高。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 ,讨论了该亚科与伞形科天胡荽亚科 (Hydrocotyloideae)间的区别及其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冯缨  吴玉虎  沈观冕 《植物研究》2009,29(6):674-680
利用体视显微镜对中国昆仑山地区分布的棱子芹属10种植物的总苞片、伞辐、小总苞片、果棱等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编排分种检索表。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的苞片特征可分为三大类:(1)总苞、小总苞均为长披针形;(2)总苞、小总苞均为叶状分裂;(3)总苞、小总苞异形。因此,这些总苞、小总苞的形态和数量有显著差别,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类群间的关系,可为探讨该地区棱子芹属植物种间分类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芹属一新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学科综合分类手段,研究了山芹不同产地居群的变异,发现分布于我国东北部的各居群与华东居群不但存在地理分布上的间断,而且在外部形态、果实及叶柄解剖、核型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华东的山芹各居群应独立出来完成一新种──华东山芹OstericumhuadongensisZ.H.PanetX.H.L。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中国棱子芹属植物16种1变种进行了果实外部形态和解剖特征观察,研究了分生果大小、果棱形状、油管数目、胚乳形状等特征,文中探讨了部分棱子芹属植物的分类地位,为该属的系统分类研究及分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佐证。主要结论如下:(1)棱子芹属植物果实解剖特征在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在种内性状比较稳定。(2)所研究的棱子芹属植物果实在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和一定的规律性,可以为棱子芹属近缘种的鉴定提供重要的参考性状。(3)结合果棱性状、油管数目等解剖结构和前人分子系统学研究证据,研究认为真正的棱子芹属植物其成熟果实外果皮膨胀,果棱远端具空囊,中果皮和维管束形成的内棱较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伞形科东俄芹属(TongoloaH.Wolff)7个种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除宜昌东俄芹T.dunnii(Boissieu)H.Wolff和城口东俄芹T.silaifolia(Boissieu)H.wolff的花粉为矩形类型外,其它几种的为菱形类型,然而并非都是原始的或典型的菱形,而是处于分化过程中的菱形类型,如纤细东俄芹T.gracilisH.Wolff,大东俄芹T.elataH.Wolff的花粉形态,表现出近菱形、近椭圆形和近矩形的特征,在我们近期的工作中曾涉及滇芎属PhysospermopsisH.Wolff类似的花粉形态及分化情况,从花粉资料启示,东俄芹属可能与滇芎属近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采自东北地区的鸢尾柄锈菌一新变种和柄锈属一国内新记录种。新变种命名为鸢尾柄锈菌多孔变种[Puccinia iridis(DC.)Wallr.var.polyporis W.C.Liu var.nov.],区别于原变种的主要特征是其夏孢子小,芽孔5—7个,散生;而后者夏孢子较大,芽孔2—4个,赤道生。新记录种是短果茴芹柄锈菌(Puccinia pimpinellae-brachycarpae Tranzsch.et Ere-meeva),寄生在短果茴芹(Pimpinella brachycarpa Nakai)上。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伞形科东俄芹属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高忠  刘启新 《广西植物》2008,28(5):576-579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中国伞形科东俄芹属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根据果实外表面的纹饰类型、凸起程度和表面蜡质分泌物等特征,可将它们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1)皱纹型;(2)皱纹-不规则疣状突起型;(3)皱纹-近圆形或多边形突起型。其微形态特征在属下种间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可为种的划分和属间演化关系的探讨提供重要的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