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更地区地处东昆仑成矿带东端,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斑岩型、构造热液型矿化存在,其中北西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利用1∶2.5万沟系岩屑测量在苏更地区圈定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以Mo、Ag为主,Au、Pb、Zn、Bi、Sn等元素为指示元素的综合异常7处,通过异常检查圈出8条蚀变破碎带和1条钼矿(化)体,表明沟系岩屑测量在本区找矿中方法合适,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胶东招平断裂上的山后金矿34个钻孔进行了原生晕测量,分析了Au、Ag、Cu、Pb、Zn、As、Sb、Bi、Mo、Hg等10种元素,统计了微量元素含量及变化。在招平断裂蚀变带中Au、Ag、Pb、Mo、Bi等元素出现了明显富集,而Cu、Zn、Sb、Hg等元素没有富集,山后金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不发育;根据聚类分析结果,Au与Ag、Cu、Pb、Zn生成于不同的成矿期,招平断裂中的Au矿体形成于金成矿期,招平断裂上盘荆山群地层中的Au、Ag、Cu、Pb、Zn多金属矿体形成于金银多金属成矿期;根据主矿体微量元素轴向分带特征,认为山后金矿深部还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白银铜厂沟—小铁山—四个圈各铜多金属矿床主要成矿元素为Cu、Pb、Zn、Au、Ag。应用专业统计软件对该区成矿元素进行多元数理统计分析,认为该区Cu、Pb、Zn、S的含量大体服从于对数正态分布,Au、Ag呈正偏态。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区矿床分为3个成矿期:(1)Pb—Zn—Ag组合代表着早期形成的方铅矿—闪锌矿矿物组合,为多金属矿主要成矿作用产物。(2)Cu—S组合代表黄铜矿成矿期;(3)Au(Ag)组合代表金矿或金银矿成矿期。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结构特征表明了元素沿矿体走向方向上的矿化连续性好,倾向上矿化连续性差。  相似文献   

4.
张正顺 《甘肃冶金》2003,25(B12):26-27
白银铜厂沟—小铁山—四个圈各铜多金属矿床主要成矿元素为Cu、Pb、Zn、Au、Ag。应用专业统计软件对该区成矿元素进行多元数理统计分析,认为该区Cu、Pb、Zn、S的含量大体服从于对数正态分布,Au、Ag呈正偏态。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区矿床分为3个成矿期:(1)Pb—Zn—Ag组合代表着早期形成的方铅矿-闪锌矿矿物组合,为多金属矿主要成矿作用产物。(2)Cu—S组合代表黄铜矿成矿期;(3)Au(Ag)组合代表金矿或金银矿成矿期。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结构特征表明了元素沿矿体走向方向上的矿化连续性好,倾向上矿化连续性差。  相似文献   

5.
工作区在区域上处于"江南古陆"的北东端,扬子板块大陆东南边缘。是中国东部重要成矿带"江南地轴东段燕山期Au、Ag、Cu、Pb、Zn(稀土)成矿带"和"西天目山燕山期Au、Ag、Cu、Pb、Zn多金属成矿带"(程裕淇)的结合部位。按现行划分属"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是寻找银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卡而却卡外围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在分析地球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基础上,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工作,对该地区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地区与东昆仑地区这一时期的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所属同类的成矿系列。成矿主要元素为Cu、Pb、Zn、Mo,伴生Au、Ag,成岩年龄和成矿年龄形成于中三叠世至晚三叠世,成矿岩性主要为印支期的中酸性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矿体主要产于斑岩性岩体及矽卡岩带中,二者严格受北西西向断裂控制,并建立了各自的找矿模型,为典型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为以后东昆仑地区寻找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潜力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灶沟铅锌矿床区域1∶20万水系沉积物化探综合异常有Au、Ag、Pb、Zn、As、Sb、Mo、W、Mn、Ba等10种元素;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组合元素有Pb、Zn、Ag、Au、As、Mo等6种;1∶1万土壤测量次生晕异常元素组合为Pb、Zn、Ag、Cu、Co、Ni、Mo、Mn、Sn等,归纳来看,Pb、Zn、Ag、Mo四种元素始终都有清楚显示,反映了矿带的成矿元素分布特征;铅锌矿带1∶5 000岩石测量所圈原生晕异常:(1)元素组合与土壤异常总体相近;(2)分带特征明显;(3)异常形态基本规则;(4)钻孔原生晕异常倾角与破碎带和矿体一致;(5)原生晕异常充分反映了成矿元素Pb、Zn、Ag的分布特征;横向分带:Pb、Zn、Ag、Cu连续稳定分布且重叠性好,并与破碎带吻合;轴向分带:矿上Be、Mn;矿中:Pb、Zn、Ag(Cu);矿下:Co、Ni。矿床找矿指示元素主要有:Pb、Zn、Ag、Cu(Mo)。  相似文献   

8.
《黄金》2018,(12)
埃坑德勒斯特地区位于柴东缘,东昆南复合拼接带内,是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区内开展1∶2.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完成了对成矿元素含量特征、分布特征、变化特征、相关性和异常区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成矿元素的富集、贫化受地层、侵入岩及构造控制较为明显,Au、Ag、Cu、Pb、Zn、Mo是区内重要的目标矿种。结合区内地质、物化探及矿产信息,圈定出6处找矿远景区。其中,达特乌拉—哈拉郭勒金银铅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和埃坑德勒斯特—乌兰托来托钼银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可作为进一步的找矿靶区,为下一步找矿勘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旗山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塔里木板块东段之北山南带晚古生代裂谷活动带中部,属于拾金坡—金场沟Au、Cu、Fe、Pb、Zn、Ag及稀有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综合异常与二叠纪陆相火山岩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初步圈定铅锌矿体3条,锡矿体2条,铜矿体3条,银矿化体2条,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戴问天 《黄金》1991,12(5):1-5
海底扩张中心的热液作用对贱金属矿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中许多富含伴生组分Au或Au—Ag,有的地段可圈出单独的金矿体。金的富集通常见于以Zn或Cu为主的硫化矿床中,并常伴有重晶石。产在沉积岩中的Pb—Zn矿床虽有时富含Ag,但一般是贫金的。  相似文献   

11.
纳米比亚Rehoboth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该区域有众多的矿化点,矿化类型以Cu、Au、Pb、Zn为主。本文对该区域的地质背景及矿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区域内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2.
根据矿床特征及与邻区矿床的对比,论证了构造动力热液成矿作用在银山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意义;提出了矿区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新认识,即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与石英斑岩桨演化阶段关来更密切,矿化与深部大斑岩体有关,形成内带斑岩型Au、Cu矿化到外带脉型Au、Cu、Pb、Zn、Ag矿的成矿系列。根据两种成矿作用之间相互时空关系,认为银山矿床是构造动力热液与火山-岩浆热液双重机合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大山排矿区位于南岭W-Sn-Mo-Be-REE-Pb-Zn-Au成矿带之北东缘的银坑矿田内,区内矿化分布普遍,成矿条件优越。在大山排矿区详查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区铅锌金银矿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等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主要成矿元素应为Pb、Zn、Au、Ag,具矿化面积大、强度高、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与岩浆活动有明显联系之特点,属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化;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充填-交代型铅锌银金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4.
烟筒砬子地区位于延边上叠盆地北部,两江—明月金多金属成矿带的北东部,成矿条件良好。该地区主要发育金砷矿化,矿体主要产于二叠系庙岭组中,受北东向断裂及次级断裂控制。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显示,As、Au、Ag、Sb、Pb分布不均匀,离散程度较大,有浓集趋势,表明其具有一定找矿潜力;共圈定Au异常18处,综合异常6处。通过异常查证,确定由Au、Ag、Cu、Zn、As、Sb、Pb、W、Mo、Bi元素组成的HT-6综合异常为矿致异常,探获了3条矿体。对烟筒砬子地区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可以对该地区下一步找矿勘查及邻区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卡而却卡地区位于东昆仑西段,属伯喀里克—香日德金、铅、锌、钼、石墨、萤石(铜、稀有、稀土)成矿带。该区发现了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和塔克特铁矿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该Cu、Ag、Au等元素异常强度较高。区内圈出多条Cu、Au矿体,很好的解释了Cu、Au化探异常。区内Ag元素异常强度高、异常规模较大,但在区内未圈出一条Ag的矿(化)体。通过对该区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深入研究,发现该区具有寻找银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青海都兰阿拉克湖—红水川地区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克湖—红水川地区的地质—构造—物化探资料表明:该区具有寻找铜(钴)金等矿床的良好的成矿背景,是东昆仑重要的成矿带。北部东昆仑南构造带的主攻矿种是Cu、Co、Au,其次是Pb、Zn、W,矿床类型为与华力西期基性—中基性海相火山岩有关的火山喷流沉积型SEDEX、VHMS型铜金钴矿、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热液脉型贵金属及多金属矿和叠加改造型矿床;中部重视洪冲积型、现代砂矿型砂金和膏盐矿床;南部主攻矿种为Cu、Co、Au,其次是Ni、Fe、Cr矿床类型为布青山群中与华力西期基性—中基性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铜钴、铜金矿,伴有基性—超基性岩侵入的镁铁—超镁铁质岩浆熔离型的镍矿和结晶分异型的铬铁矿。  相似文献   

17.
河南龙门店银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门店银矿位于熊耳山成矿带西段,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在总结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龙门店银矿K1银矿体分布规律及矿化富集特点,认为K1 矿体在空间上大致呈等间距分布,主成矿元素Ag 与Au 呈正相关关系,而与Cu、Pb 元素并无明显的相关性,表明Ag、Au 与Cu、Pb 元素形成于不同时期。通过开展槽探工程,矿区共发现20 多条含矿构造蚀变带,找矿前景好,属于进一步工作的重点区域。其中,Ⅰ号蚀变带是该矿区主要的含矿构造蚀变带之一,今后应在其深部加大探矿力度,找寻更多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河北陈小铺金矿床是兰城子—蔡家营Pb、Zn、Au、Ag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岩浆活动频繁,多期次、多阶段的岩浆活动为区内成矿作用提供了充足的热源。太古界红旗营子群是矿区主要的矿源层,是金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矿体严格受控于断裂构造蚀变带,为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具有向深部变厚、品位变高的趋势,显示出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二道沟金矿床位于夹皮沟金矿区南部,夹皮沟本区金矿床西南侧。矿体产于夹皮沟群糜棱岩化斜长角闪岩中,以石英脉型矿体为特征,两侧和深部见有细网脉浸染型矿化。研究认为,二道沟金矿成矿与夹皮沟群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及钾质花岗岩密切相关;北北西向矿化蚀变韧性剪切带为主要控矿构造;绿泥石化、黄铁绢英岩化为蚀变标志。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Au与S、Bi、Ag、Cu、Pb、Zn、Hg、Sb、Te、Mo等成矿元素构成稳定组合,可作为找金的指示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20.
水晶屯金矿区2个深部验证钻孔岩心样品的11 种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矿化带中Au、Bi、Ag 高度相关,As、Hg 的相关性也很高。在ZK1钻孔的509~517m矿化段,ZK2的380~420m矿化段,Au、Ag、Cu、Pb、Zn、As、Sb、Bi 、Hg 的相关性非常高,而与Mo、W呈负相关关系,表明该段为矿化富集带。与之相反,在非矿化段中各元素的相关性不是太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元素Bi、Ag可作为该矿区深部化探找金的指示元素,预测靶区处于隐伏矿体的头部,深部找矿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