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周娟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562-563
目的 观察和探讨膨肺吸痰对痰液清除的效果.方法 有创机械通气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膨肺吸痰,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2组病人吸痰前后潮气量、气道阻力、肺的顺应性、呼吸音改善情况、黏膜损伤发生情况和SPO2升至96%以上时间.结果 2组间吸痰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吸痰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膨肺吸痰能较彻底地促使肺部分泌物排出,防止肺不张,纠正低氧血症,同时能有效地改善呼吸,减少黏膜损伤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气道吸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吸痰方法在建立人工气道病人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带有人工气道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吸痰方法,比较两组吸痰前后指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气道峰压下降幅度、痰鸣音改善情况及吸痰后指脉氧饱和度恢复到基线水平所需时间,并观察两组刺激性呛咳、呼吸窘迫、心率增快、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吸痰后的指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气道峰压下降幅度、痰鸣音改善评分、恢复到吸痰前指脉氧饱和度基线水平所需时间及刺激性呛咳、呼吸窘迫、心率增快、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改良吸痰方法在建立人工气道病人吸痰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吸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定时与按需膨肺吸痰法对机械通气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按时膨肺吸痰组8h1次用膨肺吸痰法吸痰,定需膨肺吸痰组根据病人需要用膨肺吸痰法吸痰,对照组每日按常规吸痰,观察吸痰前、吸痰后3 min氧合指数、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生理无效腔/潮气量(Vd/Vt)、气道阻力、气道压力、平台压等呼吸功能参数以及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治疗5d内累计总吸痰次数,肺不张发生率.[结果]定时膨肺吸疾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吸痰前后参数、总吸痰次数、肺不张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可改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防止肺不张的发生,减少吸痰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时与按需膨肺吸痰法对机械通气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按时膨肺吸痰组8h1次用膨肺吸痰法吸痰,定需膨肺吸痰组根据病人需要用膨肺吸痰法吸痰,对照组每日按常规吸痰,观察吸痰前、吸痰后3min氧合指数、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生理无效腔/潮气量(Vd/Vt)、气道阻力、气道压力、平台压等呼吸功能参数以及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治疗5d内累计总吸痰次数,肺不张发生率。[结果]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吸痰前后参数、总吸痰次数、肺不张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可改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防止肺不张的发生,减少吸痰次数。  相似文献   

5.
膨肺吸痰法在ICU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和影响。方法:将ICU58例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采用膨肺吸痰法,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双肺呼吸音听诊情况、潮气量、气道压力,Sp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吸痰前后潮气量、气道压、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吸痰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的低氧状况,使潮气量增加,气道压下降、氧饱和度明显上升,有效促进痰液排出,对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琼  刘敏  向清华  郑静  刘静兰 《护理研究》2011,25(19):1722-1723
[目的]探讨膨肺法对机械通气病人呼吸力学和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其吸痰效果。[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吸痰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膨肺,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呼吸力学变化、吸痰效果和肺不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吸痰前后生命体征无显著变化(P>0.05),而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1),两组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能够有效保持机械通气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和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力学特征,从而改善氧合功能,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7.
两种吸痰方法在患儿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浅层吸痰法和常规吸痰法在患儿气管插管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09年9月在本院NICU住院行机械通气4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组采用浅层吸痰法。比较两组患儿吸痰后各观察指标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的差异。结果采用浅层吸痰方法吸痰后5min观察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和肺顺应性较对照组好;心率、呼吸较平稳;烦躁、气道黏膜损伤、肺出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儿低,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浅层吸痰法可有效清理气道痰液,提高患儿血氧饱和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湿化膨肺吸痰法对减少辅助通气时间的作用.方法 选择辅助通气时间>72 h,年龄在3~68岁,复杂心脏术后68例病人分为湿化膨肺组和常规吸痰组,常规吸痰组采用直接旋转提拉吸痰法;湿化膨肺吸痰组采用吸痰-湿化-膨肺-吸痰法(扼要补充叙述两种吸痰的方法)湿观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变化,评价呼吸机相关肺部并发症发病率和辅助通气时间.结果 湿化膨肺组在吸痰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参数改善较好,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吸痰组吸痰前后CVP、BP、气道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2和PCO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对比呼吸音改善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辅助通气时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膨肺法对机械通气病人呼吸力学和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其吸痰效果。[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吸痰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膨肺,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呼吸力学变化、吸痰效果和肺不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吸痰前后生命体征无显著变化(P〉0.05),而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1),两组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能够有效保持机械通气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和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力学特征,从而改善氧合功能,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10.
杨小红  陈卫军 《护理研究》2013,27(22):2362-2363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中吸痰的适宜负压。[方法]选择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吸痰负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吸痰负压分别为8.1kPa~10.0kPa、6.1kPa~8.0kPa、4.1kPa~6.0kPa,观察吸痰过程中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B组吸痰过程中心率、呼吸、SpO2变化幅度显著小于A组、C组,B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显著小于A组、C组(P<0.05)。[结论]不同的吸痰负压对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中患儿的心率、呼吸、SpO2、气道黏膜损伤均有影响;当吸痰负压控制在6.1kPa~8.0kPa时对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影响最小,气道黏膜损伤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作弯头吸痰管,观察弯头吸痰管在经鼻气管内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经鼻气管内吸痰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头部垫枕下采用弯头吸痰管进行经鼻气管内吸痰,对照组在去枕头开放气道后,用普通吸痰管进行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管顺利进入气管的次数、每次吸痰所需的平均时间、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以及痰鸣音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吸痰管顺利进入气管的次数、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以及痰鸣音改善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次吸痰平均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弯头吸痰管能明显缩短吸痰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648-3649
将8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组采用气道冲洗联合膨肺吸痰法,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和吸痰后5min动脉血气分析中PaO_2、PaCO_2、SaO_2的变化,气道阻力、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率。两组患者吸痰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气道患者使用气道冲洗联合膨肺吸痰清除痰液彻底,能有效预防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防止肺不张,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内深部吸痰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例清理呼吸道无效、抗拒吸痰的患者,根据吸痰方法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19例。两组均用口咽通气管建立临时气道,对照组用普通枕头垫高肩部(≤10cm)后行气道内深部吸痰;观察组用吸痰枕垫高肩部15cm后行气道内深部吸痰。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吸痰效果(吸痰次数、吸痰量)和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每日吸痰次数较对照组少;每次吸痰量较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肩部抬高15cm,暂时留置吸痰管等方法行气道内深部吸痰,可提高吸痰效果和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吸痰前后膨肺对人工气道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症人工气道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吸痰前后行膨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吸痰前后的血气分析,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吸痰前PaO2、Sa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吸痰后PaO2、SaO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痰前后膨肺能改善吸痰导致的低氧状况,并能有效的防治肺不张,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肺切除术后病人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提高肺切除术后排痰效果,探讨有效的排痰护理干预措施.针对影响排痰的两个主要因素,即痰液的黏弹性和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制订并实施了有效排痰护理干预:选择最能降低痰液黏弹性的雾化吸入液做雾化吸入,降低肺切除术后痰液的黏弹性;对病人进行用力呼气技术指导和呼吸操锻炼,以增强气道纤毛的清除功能;对1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而致气道纤毛清除功能丧失的病人,采用膨肺后吸痰的方法.120例病人自行排痰顺利,11例病人经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鼻导管吸痰、膨肺吸痰后排痰顺利,全组病人无1例发生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龚世凤 《全科护理》2013,11(23):2118-2119
[目的]探讨分步吸痰法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组采用分步吸痰法。比较两组病人的日吸痰次数、吸痰效果、气道黏膜损伤、不同时间肺部感染、吸痰前和吸痰后5 min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日吸痰次数减少,且对气道黏膜损伤小,吸痰后Sp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步吸痰法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中,吸痰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吸痰法,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膨肺吸痰法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开胸术后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39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膨肺吸痰法吸痰,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法吸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每次吸痰前及吸痰后30 min的潮气量、气道压力、SpO2、氧分压及CO2分压等呼吸功能参数.脱机后行肺部CT和胸片检查,对肺不张程度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1,P<0.05),肺不张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开胸术后行机械通气患者膨肺吸痰,可有效减少患者呼吸功能参数变化,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吸痰过程患者SaO2值、HR的变化、肺部感染率、血气分析以及气道黏膜的损伤情况等.结果 两组SaO2变化、肺部感染情况和血气分析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心率下降>20%例数、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吸痰能更好维持患者的氧合状态,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膨肺技术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03例重型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按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人工气道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辅以膨肺治疗,即患者每次吸痰后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进行正压通气.对两组患者在人工气道建立当日及1周的X线胸片、血气分析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肺泡不张发生例数.结果:1周后观察组PaO2(11.62±2.04)kPa,对照组PaO2(9.87±2.18)k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1例肺泡不张,对照组10例肺泡不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每次吸痰后进行膨肺治疗可有效预防肺泡不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高咏芬 《家庭护士》2009,7(1):29-29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重型颅脑损伤行人工气道病人进行膨肺吸痰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膨肺吸痰,本组15例病人低氧血症和肺不张得到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结论]膨肺吸痰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无力咳嗽病人的低氧状况,促进肺复张,减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