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保证在采油的过程中,有效地应对采油井中的高温高压的恶劣条件,有必要采用气浸试验的方法对井下工具整体及其密封件的性能进行检测工作。本文详细介绍了井下工具气浸试验检测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运行步骤,通过对井下工具气浸试验检测系统的分析,确保井下工具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方法(以下简称规范方法)中培养基质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富集方法(microbial enrichment general,以下简称ENR方法)和规范方法的适用性和一致性,以20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及其染菌样品进行试验,比较了4种不同品牌培养基对规范方法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品牌培养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和化妆品染菌样品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ENR方法的适用性检测结果显著优于规范方法。基于试验结果,本研究发现市售培养基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化妆品染菌样品,ENR方法的检出率显著优于规范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对桥梁无损检测方法进行介绍,分析和评价桥梁荷载试验的类别、动力试验以及静载试验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混凝土桥梁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试验条件、仪器设备、操作手法等几方面对水泥凝结时间测定的影响。只有在正确理解标准方法的前提下,将试验条件、仪器设备调整到良好的检测状态,统一操作手法,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检测水平,检测结果才会更准确,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激光全息与电子散斑技术都是可以用于检测轮胎内部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其应用原理不同,检测手段相似,得出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文通过检测试验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马庆元  余琨 《燃料与化工》1995,26(3):114-117
采用了模拟高炉实际操作条件的焦炭高温冶金性能的检测装置。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以及敏感性因素的稳定性试验,制定了焦炭高温冶金性能的检测方法。并将检测结果与现行的检测指标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国家标准油料试验方法是油料质量检测工作的依据。文章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工作中由于对试验方法的理解不同,容易产生操作错误的地万,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采用东风汽车公司汽车涂料现行的检测方法及参照法国雪铁龙部分检测方法对国外三大公司(AKZO、BASF、PPG)的中涂、面漆的漆膜性能及施工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其试验结果对掌握、了解国外涂料技术水平,对轿车漆的选用及油漆制造厂的引进技术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性盐雾试验是目前涂料行业,用于评价涂层体系耐久性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但其结果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再现性往往欠佳。本文按 GB/T 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中 5. 2及相关条款的中性盐雾试验设计了一种实验室间比对方案,组织了涂料行业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共 22家实验室进行了比对试验,对检测结果用稳健统计技术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用 Z比分数评估了参与的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结果显示,各实验室只要严格遵照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测试,均能获得满意的试验结果。同时,针对影响中性盐雾试验结果的各试验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到碳纤维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对批量聚合液与原丝品质便捷、准确、快速检测评价的方法,将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应用于干喷湿纺聚丙烯腈聚合液的固含量和原丝含油率、含水率的检测中,并与干燥失重法和索氏萃取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可以成功配套高效、大规模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工艺,满足高频次样品快速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高聚物黏结炸药(PBX)内部拉伸应力测试的需要,利用液压致裂法和孔边应力状态修正实验,建立了基于液压致裂法的PBX炸药内部拉伸应力测试方法。为验证测试方法的有效性,采用材料万能试验机模拟构件内部拉伸应力,结合自主搭建的PBX液压致裂测试平台,开展了不同拉伸应力下的液压致裂应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直接利用液压致裂法能定性描述PBX炸药的内部拉伸应力,测试结果与预加拉伸应力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98.90%),但不能定量描述;通过对带孔试样进行单轴拉伸实验,获得孔边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对液压致裂法的孔边应力状态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应力值与预加应力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10.67%。建立的测试方法不受测试深度限制,理论上可以测出拉伸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一种基于液压致裂法的PBX炸药内部拉伸应力定量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A new tensile test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high-temperature testing of Al2O3 fibers. The advantage of this technique is that it enables testing of ceramic fibers up to 1500°C while the entire sample, including the grips, is within the hot zone. The most critical stage in the entire testing procedure is the alignment of test specimen with respect to the loading axis. The success rate of this testing method is currently around 60%.  相似文献   

13.
梁宁  黎薇薇 《广东化工》2007,34(8):91-92,75
本文探讨了利用统计抽样检验技术对检测实验室出具的批量检验结果的质量进行控制,并对结果的合格率是否达到预期要求进行判断。解决了两个问题,使通用抽样检验方法得以应用到检测数据的质量控制这一特殊领域中来,也为检测实验室提供了一种控制检测数据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质量检验相对滞后的情况,在分析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改性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不需注塑标准样条,利用一些简单的仪器设备即可对增强效果给予定性判断,节约了时间,减少了次品量,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试时间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水充氧性能测试作为曝气设备充氧性能测试的标准方法在业内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在测试过程中一直缺少一个有效的测试时间的控制方法。基于采用非线性回归法处理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发现可以采用4/(KLa)来估算测试时间,这样既可以避免主观判断测试停止的随意性,从而提高了准确性、规范性;还可以大大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声发射技术的原理及凯赛尔效应,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检测特点、评定标准和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声发射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温刚  堵平  廖昕 《火炸药学报》2011,34(3):57-60
提出一种采用密闭爆发器测定发射药实际燃速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设计标准结构药型发射药、并对形状函数进行修正,可消除燃面变化对燃烧性能测试的影响;运用数学变换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可消除压力变化对燃烧性能测试的影响.通过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获得发射药的实际燃速.  相似文献   

18.
数值试井是一种全新的试井解释技术。相对解析试井技术而言,具有假设条件比较少,描述范围大,更加符合油气藏开发实际和渗流特征的特点。在解释多相流、开发井网、复杂边界和非均质油藏等复杂性试井资料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本文从一数值试井应用实例出发,说明了多相流数值试井方法在确定压力分布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内涵及其主要测试方法;以聚苯醚/环氧树脂(PPO/EP)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DSC法和DMA法测定其Tg值,并讨论了两种测试方法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试条件、测试精度及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是不同的。在给出某一种高聚物的Tg时须注明测试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An approximate but simple method for the low temperature mechanical testing of polymers is frequently used. It consists of quenching the polymer sample into liquid nitrogen and then installing it on the testing apparatus. The required test temperature is determined by the time where the experiment is started. In this work, the time-temperature patterns of two quenched impact test samples, in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and polyurethane, were first measured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e values obtained from a graphical method of unsteady-state heat conduction. The agreement between experimental data and calculated values is better than 8% in terms of relative err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