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 (Clostridiumperfringens)简称产气荚膜梭菌 ,又称魏氏梭菌 (Clostrdiumwelchii) ,根据该菌产生的α、β、ε、ι 4种主要毒素 ,将其分为A、B、C、D、E 5型。1 994年笔者报道了国外由A、B、C型菌感染或混合感染所致仔猪坏死性肠炎的猝死症。近年国内也时有由产气荚膜梭菌A、B、C、D、E五型菌所致多种家畜猝死症的报道。现将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疫病、所产毒素及近年国内由产气荚膜梭菌所致家畜猝死症概述如下。1 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疫病及所产毒素类型毒素中和试验对…  相似文献   

2.
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哺乳仔猪暴发坏死性肠炎渡边一夫etal1前言猪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C型)所致的坏死性肠炎,是哺乳仔猪,尤其是新生猪发生血便,取急性经过而死亡的疾病。我国自1972年新泻县报道此病发生以来...  相似文献   

3.
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β毒素基因工程亚单位苗和细菌毒素多价基因工程苗的研制提供基因材料,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B型产气荚膜梭菌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了930bp的β-毒素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EcoRI对PCR产物进行双酶切处理,然后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定向连接于事先经同样的双酶切处理的载体质粒pET-28C(+)的多克隆位点,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BamHI和EcoRI双酶切分析和PCR扩增检测,证明重组质粒pECB2中含有产气荚膜梭菌的β-毒素基因。经核苷酸序列分析,明确了克隆的β-毒素基因在重组质粒中的连接向位和阅读框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山羊梭菌类疾病主要包括C型产气荚膜梭菌(羊猝狙)、D型产气荚膜梭菌(羊肠毒血症)、B型产气荚膜梭菌(羔羊痢疾)和B型诺维氏梭菌(羊黑疫),对养羊业生产危害较为严重。这几种病原菌在羊舍普遍存在,如在粪便、尿液及污水中大量存在,特别是老养羊场(舍),卫生条件差、管理不到位,暴发该类疫病的机会更大,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分布1961年,Parish首次报道了家禽的坏死性肠炎,并用病原魏氏梭菌复制出了本病。以后世界大多数养鸡地区都有类似的病例报道,我国一些养鸡地区,先后都报道过多起鸡坏死性肠炎。本病又称梭状芽胞杆菌肠炎(Clostridialenteritis)、菌群失调症(dysbacte-riosis)或小肠细菌生长过度症(SIBO)。病死禽以肝肿大,肠道出血,肠黏膜有麸皮样坏死灶为特征。二.病原坏死性肠炎的病原为A型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部分菌株在体外培养等产生毒素较少,难以分型。A型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α毒素,产气荚膜梭菌C…  相似文献   

6.
对贵阳市部分市场销售的鲜猪肉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被检肉样中分离获得3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率为6.25%(3/48),表明贵阳市部分市场销售的鲜猪肉存在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抗生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试验,筛选出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敏感性强的药物,帮助饲料、养殖企业选择抗生素控制产气荚膜梭菌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恩拉霉素、维吉尼亚霉素、杆菌肽锌、金霉素、阿维拉霉素、那西肽、林可霉素等7种生产中较常用的抗生素,采用试管稀释法对鸡源产气荚膜梭菌CVCC52标准株和猪源产气荚膜梭菌CVCC2038标准株进行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除金霉素外,其他药物对鸡源和猪源产气荚膜梭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恩拉霉素的抑制作用最强,对CVCC52的MIC为0.6μg/mL,对CVCC2038的MIC为0.2μg/mL;(3)其次为阿维拉霉素,对CVCC2038的MIC为0.25μg/mL;(4)维吉尼亚霉素次之,对CVCC52的MIC为0.8μg/mL,对CVCC2038的MIC为0.8μg/mL。通过对以上7中抗生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恩拉霉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坏疽性皮炎是最近变得严重起来了的一种疾病 ,目前 ,在最常见的与皮肤有关的疾病中 ,其重要性仅次于蜂窝织炎。此病既可危害鸡 ,也可危害火鸡 ,是管理、环境和细菌等因子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此病有关的细菌常常包括了很多种类的好氧菌和厌氧菌 ,比如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 (Clostridium perfrin gens)、败毒梭菌 (C septicum)、诺氏梭菌 (C novyi)、索氏梭菌 (C sordelli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还常常与其它一些细菌混合感染 ,比如大肠杆菌或其它葡萄球菌。此病最常发生于 4 8周龄的肉…  相似文献   

9.
引起新生仔猪下痢的主要病原主要有A型产气荚膜梭菌、轮状病毒、猪单端孢球虫、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艰难梭菌、C型产气荚膜梭菌、耐久肠球菌、蓝耳病病毒(PRRSV)等。  相似文献   

10.
北极狐出血性肠炎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排血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濒死期育成北极狐肠内容物中分离到 5 株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各株菌的 37℃ 8 小时厌气肉肝汤纯培养上清液 02m l小鼠尾静脉注射,12 小时内 100% 死亡。生理生化鉴定证实分离菌为产气荚膜杆菌( B.aerogenescapsulatus)。血清定型结果表明,分离的 5 株菌均为 A 型产气荚膜杆菌。以饲喂狐的变质鱼浸出液静脉注射小鼠引起死亡,并从该浸出液中也分离到 A 型魏氏梭菌,证实该病的发生是饲料传播。  相似文献   

11.
兔的梭菌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养兔业的一种疾病,为了更好地控制此病,本研究调查了青岛地区规模化兔场爆发此病时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型及遗传多样性。2010年11月-2012年5月期间,采集青岛地区规模化养兔场疑似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兔的肝脏进行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采用Multiple—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毒素型分析,应用ERIC-PCR方法分析分离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共分离到25株产气荚膜梭菌,其中A型24株(96%),C型1株(4%)。用ERIC—PCR方法将25株分离株分于9个聚类中,其中V型为主要流行型。结果表明:青岛地区规模化兔场中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的毒素型主要为A型,且具有多种基因亚型,其中V型为主要流行型。此结果为该地区兔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免疫和微生态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奶牛毒血症,多见于犊牛,成年奶牛少见。2006年857农场发生成年奶牛产气荚膜梭菌(D型)肠毒血症,后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将治疗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许崇波  朱平 《畜牧与兽医》1998,30(6):248-249
已构建的能表达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工程菌株E.coliBL21(DE3)(pXETA1)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从IPTG诱导后的工程菌中提取包涵体,再辅以氢氧化铝胶制成抗原,免疫小鼠30d后,用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培养上清及培养菌体攻击,结果免疫鼠能抵抗至少2LD100的攻击,证明E.coliBL21(DE3)(pXETA1)工程菌株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4.
已构建的能表达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工程菌株E.coliBL21(DE3)(pXETA1)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从IPTG诱导后的工程菌中提取包涵体,再辅以氢氧化铝胶制成抗原,免疫小鼠30d后,用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培养物上清及培养菌体攻击,结果免疫鼠能抵抗至少2LD100的攻击,证明E.coliBL21(DE3)(pXETA1)工程菌株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5.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aerogenes capsulatus)又名镶边梭菌(C.Perfringens),魏氏梭菌(C.welchii),为一类G+产芽胞的厌氧杆菌,其致病作用一般由它产生的胞外酶或毒素诱导,最重要的就是α-毒素和θ-毒素,此外,其它的一些胞外酶,如胶原酶E,透明质酸酶(μ-毒素)DNA酶和神经节苷酶(唾液酸酶)的病理作用也已经阐明,人和动物食物中毒主要与该菌在芽胞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芽胞相关蛋白(肠毒素)有关,随着产气荚膜梭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飞快发展,各种主要毒素和肠毒素基因均已克隆成功,本文重点针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θ-毒素,神经节苷酶以及肠毒素和芽胞形成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circRNAs在病原菌感染宿主的肠道疾病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C型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 type C)是引起仔猪腹泻及相关肠道炎症的主要细菌之一,对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有关circRNAs如何调控仔猪C型产气荚膜梭菌性腹泻的全面且系统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RNA高通量测序研究分析了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7日龄仔猪回肠组织circRNAs的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circRNAs,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利用miRanda等软件预测circRNA的microRNA靶点,构建circRNA-miRNA-mRNA的互作网络,并进行qPCR验证。结果显示,在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处理组(TI组)和对照组(CI组)中共鉴定出3 162个circRNAs,其中差异表达circRNAs有694个,上调表达circRNAs有404个,下调表达circRNAs有290个。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circRNAs的亲本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TGF-β信号通路、赖氨酸降解、Wn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调节仔猪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抗性反应。此外,本研究构建了与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致仔猪腹泻相关的circRNA-miRNA-mRNA互作网络,发现8 circRNAs-5 miRNAs-12 mRNAs组成的ceRNA网络与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本试验可为深入研究circRNA调控仔猪C型产气荚膜梭菌性腹泻疾病及猪抗腹泻病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获得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CPA) C末端(第247-370位氨基酸,CPAC)三拷贝串联融合蛋白,并评价其免疫原性。对已知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CPAC编码基因(GenBank登录号:AY823400.1)进行优化设计,以同向串连的方式串联成三拷贝基因(GCPAC3),片段之间用柔性氨基酸linker (GGGS)连接,经人工合成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中进行表达与纯化,获得CPAC的三拷贝重组蛋白(rCPAC3)。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rCPAC3与A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抗血清的反应性。将rCPAC3与Montanide ISA 201佐剂混合乳化制备疫苗,免疫4只健康家兔,检测一免及二免后兔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在二免21 d后,对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1个家兔最低致死剂量(MLD)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检测rCPAC3对家兔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rCPAC3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且能与A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抗血清反应;每毫升的一免抗血清可中和30~50个、二免抗血清可中和70~100个小鼠MLD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采用1个家兔MLD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攻毒后,对照组家兔100%(4/4)死亡,免疫组得到了100%(4/4)的保护。以上结果说明,rCPAC3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绵羊、山羊和其他动物的肠道疾病,不同毒素型的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等。产气荚膜梭菌对宿主通常具有破坏性影响,根据发病羊群的以往病史、临床病变和剖检病例变化是羊产气荚膜梭菌病初步诊断的基础,而该病的确诊还需实验室检测后方可确认。确定羊产气荚膜梭菌病最广泛被接受的方法是从患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羊肠内容物检测到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此外,大脑的组织病例理学检查对于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诊断中十分有用。本文对各种类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疾病的临床病变和组织病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人工攻击B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方法,观察了B型产气荚膜梭菌对青海三角城羊场补硒羊只的致病性,缮果表明,B型产气荚膜梭菌不引发补硒母羊产新生羔羊的羔羊痢疾。  相似文献   

20.
<正>1病原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A型或C型)引起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细菌,在土壤、饲料、粪便及人和动物的肠道中都可以检测到。正常鸡的嗉囊、小肠和盲肠中也存在该菌,但并不会引起发病。当鸡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或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肠道菌群遭到破坏,肠道中的产气荚膜梭菌可大量繁殖,导致坏死性肠炎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