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兄弟共患高原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32岁,未婚,陕西渭南人,青海长大,1999年进藏工作,居住地海拔约3 550 m,吸烟2包/d,偶饮酒.患者曾4次因"心慌、气促伴双下肢水肿"入院.第1次于2004年7月5日收住我科.查体:体温35.8℃,脉搏107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60 mmHg(1 mm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精神欠佳.  相似文献   

2.
气管囊性腺样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历简介 患者,女,49岁.咳嗽、胸闷、气促1年余,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并且逐渐加重而就诊.临床检查:心率110次/min,呼吸28次/min,胸廓于吸气时呈"三凹征",哮喘明显.  相似文献   

3.
患者苏某,男,46岁,于感冒第6天突感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并伴有面色苍白,大汗、四肢发冷及阵发性昏厥10小时入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立即吸氧及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2mg于500ml液体中,每分钟15滴,使心室自身节律25次/分,维持于80次/分。但5小时后心室率  相似文献   

4.
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引起急性心肌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16岁,学生.因"急性肾盂肾炎"在学校卫生室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0 ml.输液1 h后觉胸闷、气促、心慌,无明显胸痛及出汗;无发热、咳嗽、咳痰;无皮疹及皮肤瘙痒.遂停用左氧氟沙星,改为5%葡萄糖250 ml静滴,并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几分钟后胸部不适症状略有缓解,为进一步治疗转来我院.患者既往健康,学校在我院组织体检时心电图未见异常.入院查体:体温:37.0℃,脉搏:78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110/70 mmHg,发育正常,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头颅五官未见异常,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8 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双肾区无叩痛.脊柱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2×109/L,红细胞5.24×1012/L,血红蛋白156 g/L;胸片未见异常;急诊床旁心电图示:Ⅱ、Ⅲ、aVF,ST段水平型压低>0.1 mV,T波倒置.诊断:(1)窦性心律;(2)下壁心肌缺血.立即给予吸氧,5%葡萄糖250 ml+硝酸甘油2.5 mg缓慢静滴,果糖10 g静滴等治疗.输液过程中监测心电图,2 h后心电图Ⅱ、Ⅲ、aVF,ST段抬高,T波恢复正常,输液完毕后,患者未诉胸闷、气促、心慌等不适,要求出院.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4岁.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20年,"扩张型心肌病,阵发性房颇"病史1年.此次因"胸闷、气急伴双下肢浮肿2周"人院.入院体检:T 36.8℃,BP 110/70mmHg,R 24次/min,HR 153次/min.  相似文献   

6.
病例男性,64岁,藏族,以“突发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1d”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间断服用降压药物治疗,但未监测血压,也未做系统的治疗。入院前1d患者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血压测不到。在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结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目测心室率约180次/min。急送我院治疗,送医途中(6~8h车程)患者一直清醒,未出  相似文献   

7.
能慧 《人民军医》2002,45(8):493-494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73岁 ,因阵发性心悸 3年 ,加重 2d ,于 2 0 0 1年5月 10日就诊。自述有阵发性房颤史 3年 ,2周前因房颤服用胺碘酮 0 2 g ,2次 /d至今 ;2d前出现心悸 ,未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既往有冠心病史。查体 :神志清楚 ,呼吸平稳 ,无发绀 ,心率 12 6 /min ,心律绝对不齐 ,肝脾肋下未触及。心电图 :心房纤颤 ,心室率 12 0~ 140 /min。考虑服用胺碘酮已2周 ,复律困难 ,嘱其停药 ,改用阿替洛尔 (氨酰心安 ) 6 2 5mg ,2次 /d ,以减慢心室率。当天上下午各服用阿替洛尔6 2 5mg ,晚 2 1∶30自感胸闷、再次就诊。…  相似文献   

8.
病例,女性,53岁,反复活动后心悸、气促,双下肢浮肿5年加重2月于1996年10月7日入院。30年来当气候变化时双膝关节酸痛。10年前体检时首次发现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急等自觉症状。查体:脉搏短绌90次/min,血压15/9kPa,口唇、指甲无发绀。双侧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未闻及湿性音。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上,触及舒张期震颤,房颤律,心室率110次/min,S_1亢进,P_2增强,心尖区闻及雷鸣样Ⅲ级舒张期杂音和开瓣音,三尖瓣区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肝颈汇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浮肿。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中上腹部胀痛伴气促3 d"入院。患者入院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部胀痛不适,呈持续性,且阵发性加重,与进食、体位变化无明显关系,无明显缓解方式,伴心慌、胸闷、夜间难以平卧、恶心、呕吐、腰酸。于当地卫生院予以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转诊我院,拟"腹痛待查"收治入科。既往史无特殊。入院后查体:体温36.0℃,脉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性 ,3 1岁 ,近两星期来因感心慌 ,胸闷 ,心率时快时慢于 2 0 0 1年 4月 19日来我院就诊。自述以往身体健康 ,从未做过心电图 ,无心脏病史及家庭史。查体 :血压 16/ 10 .7KPa ,心界不大 ,心率 63次 /min ,律不整 ,无杂音 ,抗“0”血沉 ,肝功能 ,眼底均正常。心电图显示 :(图1)同步 12导联 ,可见PI波规律出现 ,P -R间期恒定在 0 .2 2S ,QRS波群宽大 ,时限为 0 .16S ,有预激波 ,每个T波降支后均有-未下传P波 ,其后QRS波脱漏 ,呈 2∶1房室传导 ,心房率 110次 /分 ,心室率 60次 /分 ,房律及室律均规则。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律 ,2…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9岁.无明显诱因刺激性干咳10 d,无咯痰、胸痛、胸闷,无活动后气促;曾发热1次,体温达38.6℃;发病以来体重减轻约4 kg.吸烟20年,20支/d;少量饮酒史10年.体检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和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肺功能检查提示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心脏粘液瘤属原发性心脏肿瘤,良性,较少见,双房粘液瘤更少见。在B超问世前误诊率极高,多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本院治愈2例报告如下。 例1,男,24岁。胸闷,心慌1年,1985年7月10日入院。1984年起病,在一次劳动中突然感觉极度疲劳,胸闷、心慌、气促、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临床检查: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Ⅲ级双期杂音。化验检查:r-球蛋白17.6%,血沉35mm/h。X线检查:心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34岁。因"胸闷气促7天,加重1天"入院,患者7天前感冒后出现胸闷气促,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且不能平卧,未予重视及治疗。1天前患者胸闷气促加重,端坐呼吸,伴大汗淋漓,查体:T:37.5℃,P:104次/min,R:17次/min,BP:126/90mmH g,鼻导管吸氧下经皮血氧饱和度88%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0岁.于2020年5月18日因"反复胸闷5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 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身高155 cm,体质量 46 kg,体温 36.5℃,脉搏71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 110/70 mm 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 71 次/ min,律齐,心界向左扩大,第3~4 肋间可闻及 3/6 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0岁.于2020年5月18日因"反复胸闷5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 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身高155 cm,体质量 46 kg,体温 36.5℃,脉搏71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 110/70 mm 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 71 次/ min,律齐,心界向左扩大,第3~4 肋间可闻及 3/6 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16.
病例女性,21岁,初上高原。因“发热、头晕、心慌、乏力2w”于2005年10月20日入住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7.8℃;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mmHg,扶行入科,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全身为汗水浸湿。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1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不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分别了解西地兰、合贝爽单独治疗及两药联合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选择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来我院急症室及住院治疗的急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 4 6例 (4 6例患者的心室率均在 16 0~ 170次 /min) ,本组患者以往无预激综合征病史 ,对心功能 (NY HA分级 )≥ 3级、重度心肌病、洋地黄中毒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妊娠妇女及儿童患急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者不纳入本次研究分析。将 4 6例患者先分为两组进行治疗 ,A组 2 4例 ,用合贝爽治疗 ;B组 2 2例 ,用西地兰治疗 ;C组 17例 ,在A、B两组单独疗效差时采用合贝爽与西地兰合用治疗。观察 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房颤伴快速室率的疗效。结果 A组 2 4例 ,用合贝爽静推治疗后 14例疗效显著 ,10例疗效差 ;B组 2 2例 ,用西地兰治疗后 12例疗效显著 ,10例疗效差 ;C组 17例 ,用西地兰与合贝爽联合治疗后 15例疗效显著 ,2例疗效差。C组疗效显著优于A组及B组的单独治疗的效果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静推合贝爽对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控制速度比西地兰快。合贝爽与西地兰合用对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比各自单独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9岁。因胸闷、气促半月于1978年8月31日入院。1978年8月15日开始感右胸闷胀、气促、微咳无痰、无盗汗及发热,尚能坚持工作。8月20日上述症状加重,稍活动即感心慌、气促。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右胸第2肋间以下大量积液,抽胸水4次,均为血性,共计4,800ml。因诊断不明入我院。17年前因乏力、纳差、消瘦、肝功能检查转氨酶升高,白、球蛋白倒置,诊断为“慢性肝炎”,经休息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2岁.因发作性心慌、胸闷、气短伴呛咳2年余,加重1年,于1986年12月29日入院.于1984年9月某日突感心慌、胸闷,心率130次/分,住外院,用“心得安”、“能量合剂”等治疗。3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半月后出院。出院后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一位因服喉症丸引起的Ⅱ°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在用多种综合治疗84天无效时,采用口服大剂量烟酸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0岁,因胸闷、气短6年,加重1月于1985年8月16日以“冠心病”收入。既往有“甲亢”,“房颤”史,发生过短暂Ⅱ°房室传导阻滞。入院后查体:BP110/60mmHg,心律绝对不齐,室率70次/分左右,心电图示“房颤”。诊断:冠心病,房颤。投以扩冠等治疗。因感冒咽痛,加服喉症消炎丸(以下简称喉症丸)。服药近月时(因咽痛未消失,患者不肯换药),复查心电图,除房颤外出现Ⅱ°AVB。停用喉症丸5天后,Ⅱ°AVB消失。后因咽痛,第2次服喉症丸,于服药次日下午又出现Ⅱ°AVB,停药4天后Ⅱ°AVB又消失。于消失次日又试服喉症丸1天(每次均为10粒者3/日〕Ⅱ°AVB复又出现。虽经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等中药及阿托品类,极化液,能量合剂,肌苷及复方丹参等多种西药口服及静滴84天,Ⅱ°AVB一直未消失,心室率波动在56~64次/分。于是停用上述药,单用烟酸片100mg3/日口服。5天后心室率于卧位可达68~84次/分,复查心电图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