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为探讨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的临床价值。本文对68例DM2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ysC和Hcy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2型糖尿病(DM2)年轻化趋势明显,儿童和青少年人数逐渐增多。目前糖尿病学界趋向于将诊断年龄≤40岁者定义为早发DM2,〉40岁为晚发DM2[1]。DM2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减退。影响DM2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因素很多(包括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本文通过56例新诊断早发DM2患者及56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早发DM2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71例高糖化血红蛋白(HbAlC)患者及53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2012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24名(男73,女51)患者。年龄(46~87)岁,平均(59.3±12.7)岁。其中71例(男41,女30),年龄(49~82)岁,平均(54.2±12.9)岁为2型糖尿病(DM2)患者,HbAlC≥6.0mmol/L(且诊断为DM2在2年以上)。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进行联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一般资料1.1.1病人组:31人(男25,女6),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经我院内分泌科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肾病(DM2-N)患者,其中DN的诊断标准为:糖尿病患者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3g),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2型糖尿病肾病(DM2-N)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胰岛素释放试验对60例单纯性肥胖者、240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测定,并对结果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肥胖及DM2患者组早期(轻度)DM2 100例〈45岁,中期(中度)DM2 84例(45-60)岁,重度(晚期)DM2 56例55岁以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DM2)及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b)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对预测DR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141例DM2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2)组(80例)、合并DR组(61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同时检测其血清CRP、空腹血糖(fBS)和血浆Fb、HbA1c水平,对三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M2合并DR组CRP、Fb水平明显高于对正常照组和DM2组,而与fBS、HbA1c水平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CRP与Fb水平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78,P〈0.01),与fBS和HbA1c水平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不明显(r=0.02、r=0.06,P〉0.05)。结论:DM2患者血清CRP、血浆Fb水平变化与DR有密切关系,因而检测这两种指标有助于预测DM2患者发生DR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刘瑜  王星  代萌  宋金辉 《医学信息》2018,(23):108-110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T2DM患者138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两组,合并NAFLD的8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52例单纯T2DM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回归分析判定其中的独立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和(或)保护性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BMI、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差异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TG、SUA、HbA1c、HOMA-IR与T2DM合并NAFLD呈正相关(OR>1,P<0.05),HDL-C与T2DM合并NAFLD呈负相关(OR<1,P≤0.05)。结论 T2DM合并NAFLD相当常见,BMI、HOMA-IR、HbA1c、TG、SUA是其危险因素,HDL-C 是其保护因素。胰岛素抵抗在并发NAFLD的T2DM者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族病史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T2DM)的高危特征及潜在风险。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黄山首康医院收治待产的236例合并糖尿病家族史的GDM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产后是否发生T2DM,分为T2DM组和无T2DM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并通过X-tile软件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结果 与产后未发生T2DM的GDM产妇比较,发生T2DM的产妇年龄更大,孕前BMI、FPG、2hPG、LDL-C、HbA1c、MAGE及MODD更高(P<0.05),HDL-C、ApoA、ApoB更低。年龄、孕前BMI、FPG、2 h PG以及HbA1c是GDM患者产后发生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使用X-tile软件患者分为三个组,依次为<162分(低危),≥162分且小于204分(中危),≥204分(高危)。生存曲线表明,总分越高的患者产后发生T2DM的风险更高。结论 年龄、孕前BMI、FPG...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清瘦素(1eptin)、胰岛素(INS)等临床指标的检测,旨在探讨DM2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性别、体重指数、INS及INS抵抗的关系及其在DM2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1例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并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ermatomyositis or polymyositis,DM/PM)是一种主要以骨骼肌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和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为提高对DM/PM并发恶性肿瘤的认识,我们对近三年多来在我院住院的121例DM/P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意义。方法测定24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22例糖耐量受损患者(IGT组)和36例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的Lp(a)、apoA1、apoB等血脂指标,同时检测T2DM组和IGT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计算HOMA-IR,分析T2DM及IGT患者血脂指标的变化及其与HOMA-IR的关系。结果 T2DM组、IG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a)、apoB、apoB/apoA1显著升高(P〈0.01),apoA1显著降低(P〈0.05);T2DM组与IGT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apoB、apoB/apoA1与HOMA-IR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Lp(a)、apoB、apoB/apoA1等血脂指标与T2DM的发生发展有关,且apoB、apoB/apoA1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在CV危险评估、病情与治疗监测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健康素养与授权能力的相关性,为糖尿病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在长沙市两所三甲医院治疗的152例T2DM住院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和糖尿病授权简化中文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2例T2DM患者健康素养水平总分为(100.55±11.41)分,授权能力为(3.68±0.61)分;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在对住院患者实施相关干预前,应先仔细评估患者健康素养,帮助提高其授权能力,以便患者能更好认识到自身问题,做出健康决策与行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2)合并肾病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神经肽Y(NPY)、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法对36例DM2合并肾病(DM2-N)患者和30例DM2无肾病者进行了血浆leptin和血清NPY、Hcy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DM2各组血浆lep-tin和血清NPY、Hcy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其中合并肾病组与无肾病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DM2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NPY、Hcy水平的变化与临床价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SCH与24 h白蛋白尿排泄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资料完整的826例T2DM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甲状腺功能和UAER,同时将SCH患者按蛋白尿分层,比较各组甲状腺功能。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CH与UAER的关系。结果 18.40%的T2DM患者合并SCH,SCH组患者eGFR 较低而UAER较高(P<0.05),SCH合并蛋白尿组患者FT4下降,TSH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SH水平是UAER 的独立危险因素(r=0.353,P<0.05)。结论 T2DM合并SCH患者UAER升高,SCH是T2DM患者合并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69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组和33例正常对照组的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UMB)进行测定,用于观察DM2患者肾功能损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329例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T2DM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按照有无神经病变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193例和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136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检测两组患者HbAlc、TC、TG、HDL-C、LDL-C、TSH水平。结果 两组HbAlc、TC、HDL-C、LDL-C、TS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年龄大于NDPN组,糖尿病病程长于NDPN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DPN组TG水平低于N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bA1c、病程及年龄进入最终回归方程[OR=1.170,95%CI:1.048~1.305(HbA1c);OR=1.059,95%CI:1.013~1.108(病程);OR=1.043,95%CI:1.015~1.072(年龄)],HbA1c、病程及年龄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HbA1c、病程及年龄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住院T2DM患者DPN与血清TSH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检测糖耐量异常(IGT)与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探讨血清HGF水平与DM2不同肾损害期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1.1.1糖尿病患者组: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住院的DM2患者85例(男45,女40),年龄(58.2±14.5)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2)大血管病变与血管内皮标志物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荧光免疫测定法检测65例DM2大血管病变患者和54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组。结果:单纯糖尿病组的血浆内皮素(ET-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PAT-1)、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ET-1和vWF水平大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疾病组的血浆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空腹葡萄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BI)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DM2大血管病变患者存在血浆ET-1、PAT-1、vWF、INS、TG、CH、GLU的水平升高与血管内皮的损伤有关,血浆内皮标志物ET-1、vWF、PAT-1水平可反映DM2患者的大血管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向阶段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变化,以探讨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 (一)对照组:健康人22例(男13,女9),平均年龄46.8岁,均无心血管、肾脏、肺等疾患。 (二)糖尿病组:48例(男27,女21),平均年龄48.1岁。病源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糖尿病诊断按1985年WHO标准,其中NIDDM 40例,IDDM8例。所有患者临床检查均无心、肺、肝、脑等异常,无酮症酸中毒及泌尿系感染,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肾疾患。病情稳定,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以24h尿蛋白定量为基础将患者分为三组(DMⅠ、DMⅡ、DMⅢ)(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