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域名与商标权冲突”是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国内外所瞩目的焦点、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从法学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和思考 ,揭示了域名与商标的一些基本法律属性 ,分析研讨了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表现形式、冲突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冲突的理性分析 ,以期构建我国保护 Internet网络空间知识产权的理论 ,改善我国这方面立法相对滞后的不利现状 ,并以此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更加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域名是一种用于互联网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地址系统。域名应归入到知识产权的范畴。域名注册机构一般不承担因域名争议引起的法律责任。域名与商标权和商号权之间易产生法律冲突。驰名商标的商标权可以延伸至域名权,将普通商标抢注为域名者主观上存在故意时构成侵犯商标权行为,巧合雷同、非商业性使用、域名注册在先、合理使用行为不侵犯商标权。  相似文献   

3.
域名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域名纠纷主要表现为商标权人状告域名持有人,现有的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更多地倾向于保护商标权人的利益。但是,域名权是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域名持有人拥有的是和商标权同等地位的权利,因此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两者的冲突,不得给予普通注册商标扩大的保护,并慎重地将驰名商标保护扩大到网络空间,以保障域名持有人与商标权人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普及,围绕域名展开的纠纷越来越多.而这些纠纷中的一大部分是由于商标权和域名权的冲突产生的.对于这一类较新的冲突类型,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探讨.通过分析wipo等国际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的案件以及我国的有关案例,可以尝试理清在商标权与域名权发生冲突的案件中,各种权利之间的关系,并探寻此类案件的规律与脉络.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民用化和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域名与商标权之间的冲突也愈演愈烈,目前国际上域名争议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民间专门争议解决机构司法外解决,一是司法解决。目前,我国对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调整较之以前已有很大进步,但仍有需完善之处:对于域名与商标权产生冲突的源头,仍旧没有作出规定;调整域名纠纷中的法律效力的位阶较低;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商标侵犯在先,域名权该如何处理没有提及。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域名的“惟一性”与商标相对的“非惟一性”的差别奠定了域名与商标权发生冲突的必然性。随着互联网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域名与商标权的冲突也愈演愈烈。目前国际上解决二者冲突的机构是ICANN,其于1999年批准实施的UDRP已成为解决域名争议的主要手段。我国对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调整较之以前已有很大进步,但仍有需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的相互关系和我国的立法现状,重点分析了造成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对我国解决两权冲突的现行办法及存在问题的剖析,对如何更好地解决两权冲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域名作为网络的"门牌号",有着自己的属性。注册一个域名,可以用它来发布信息、刊登广告、交友聊天等等,这个小小的域名蕴含着无限的潜能。域名作为新的媒介,与传统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商标、商号等发生冲突,特别是域名权益与商标权之间纠纷成为域名纠纷的主要问题。目前统一域名纠纷解决政策(UDRP),是国际域名纠纷解决机制最权威的依据。我国没有制定如同UDRP那样详尽的关于域名与商标权纠纷的解决规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的相互关系和我国的立法现状,重点分析了造成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对我国解决两权冲突的现行办法及存在问题的剖析,对如何更好地解决两权冲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域名与商标冲突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 ,其实质是新兴的网络经济与传统知识产权经济的矛盾冲突。域名与商标冲突系知识产权纠纷 ,它既是当今知识产权界的热点 ,又是难点。本文就域名与商标冲突的表现形式、冲突的原因及冲突的协调等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商标与商号的权利冲突中,保护在先权利原则的适用不是绝对的,两者的强度大小起着重要作用.而商标的强度取决于其识别性,对于不同识别性的商标应予以不同保护,强识别性强保护,弱识别性弱保护.我国商标立法应依据识别性强弱对商标予以差别保护.  相似文献   

12.
商标与商号均属于<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的对象.在我国,商标权与商号权属于不同的法律规范,二者之间在法定的规范内本来不该存在所谓的冲突问题.但是近年来商号与商标的冲突问题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尴尬难题.解决的关键是尽快修订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取消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定,加强市场监管,防止权利滥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域名与姓名权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关于个人域名注册的制度一直不是很明确,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于个人姓名注册域名而发生的纠纷以及重名对域名注册带来的冲击进行具体的规定和协调。因此,我国应当运行个人域名注册机制、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来保护个人注册域名的行为,建立适合我国域名发展的个人域名注册模式,在处理域名与姓名冲突时,用专门的法律规定来作为解决的依据,并建立域名与姓名权冲突的事先防预机制和制定资格要求争议解决政策。  相似文献   

14.
驰名商标是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实力的标准之一,原因在于国家赋予驰名商标特殊的庇佑,使得企业将驰名商标看作经济市场地位和利益的有力保障。驰名商标内在的反淡化保护理论是其发挥特殊性的理论根源。在理论中对驰名商标保护的过度"浓化"使得驰名商标在认定方、认定标准等环节上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尤其在实践中,驰名商标企业会出现侵犯他人在先权利以及将"驰名商标"字样加于外包装等手段获取更大利益。立法应从权衡商标权利人、消费者、竞争者三方利益出发,对驰名商标的授予标准进行量化规定,以有利于提高驰名商标企业的综合水平。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同时会提高企业竞争力,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出现,以期实现我国驰名商标制度的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15.
商标权的保护是各国商标法的核心问题。强化对商标权的保护 ,是中国商标制度发展的关键。 TRIPS协议对中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国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通过的经第二次修改后的《商标法》,吸纳和借鉴了 TRIPS协议中的有关规定 ,增加了商标确权的司法审查程序 ;确立了商标行政诉讼第三人主体资格 ;明确了销售侵权责任 ;对侵犯商标权的赔偿数额做出了较详细的规定 ,便于司法审判机关实际操作 ;为及时有效地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规定了诉前临时措施 ;加强了行政机关的执法力度。从多方面完善了商标司法与行政执法 ,提高了商标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6.
国防征用权作为一种公权力,是国防征用活动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国国防公共权力的法律表达,国防公共利益是其存在的“合理内核”;私人财产权的当代“扩张”,使其与国防征用权客观上发生着冲突,此冲突的实质是其背后国防公共利益与私人个体利益间的冲突.作为两种表达差异的法律权利,两者冲突表象下亦蕴含着平衡的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