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继兵 《煤》2015,24(3):36-38
综放工作面收尾是一项工艺复杂、人力材料消耗多的工程,是井下工作面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工作面的正常接替和设备的回撤。为在收尾中达到安全、低耗、省时的目的,选择合理的收尾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三元石窟煤业在30101综放工作面收尾撤架时采用锚网绳联合支护工艺管理顶板施工工艺及其所取得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为综放工作面收尾搬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锚网绳联合支护在综放工作面收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阳煤矿在3100综放工作面收尾撤架时采用锚网绳联合支护工艺管理顶板的可行性分析、施工工艺及其所取得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为综放工作面收尾搬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济三煤矿综放工作面撤除工艺中 ,应用超前收尾切眼作为撤架空间 ,实现了快速搬家。本文详细介绍了收尾切眼的矿压特点和支护参数 ,为类似条件下综放面收尾切眼支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唐山矿T2291综放工作面的收尾支护工作实践分析,提出了综放工作面收尾支护新技术,采用3.0m长的∏型钢梁取代3.6m×0.17m×0.15m木板。该技术减少了工作面拆除液压支架工作的坑木消耗,降低了吨煤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济三煤矿综放工作面撤除工艺中,应用超前收尾切眼作为撤架空间,实现了快速搬家。本文详细介绍了收尾切眼的矿压特点和支护参数,为类似条件下综放面收尾切眼支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山西华晟荣煤矿3103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收尾工程以例,通过锚网与锚索支护技术,有效解决了软煤层综放工作面收尾的支护问题,在安全、技术及经济方面效果显著。其支护方式对类似条件的矿井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爱军 《煤》2010,19(Z1)
锚杆钢带联合支护,辅以锚索补强联合支护新工艺,在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收尾中的使用,解决了因超宽端面空顶距带来的顶板管理问题,实现了大采高工作面安全收尾及工作面回收。  相似文献   

8.
“综放复采”收尾及回撤阶段,尤其是回撤通道的形成,其主要难点在于顶板条件的特殊性,处于小煤矿开采大范围空棚空巷和断层带区域形成大跨度回撤空间,必须优先考虑顶板的可靠支护和控制。红会一矿在1609综放工作面收尾回撤中,采用常规支护和特殊支护结合的技术,有效控制了空棚空巷区域的顶板压力,形成了较为安全的回撤作业空间。  相似文献   

9.
《煤》2013,(10):43-45
针对低瓦斯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收尾回撤期间施工工艺繁杂、作业时间长、采空区遗煤及回撤通道松散煤体极易氧化发火等特点,在红会一矿1710综放工作面通过预先掘成回撤通道,加快了工作面收尾期间的推进速度,缩短回撤通道支护时间;采用3副支架做掩护架,加强通道回撤点支护;并采用正压通风解决回撤期间通风瓦斯管理问题,减少了采空区漏风,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快速回撤。  相似文献   

10.
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收尾回撤,困难大,回撤的时间长且工艺复杂。因此,回撤通道顶板安全管理是工作面安全快速回撤的重要保证。陈家山煤矿为实现工作面安全、经济收尾回撤,根据回撤工作面具体的地质结构、生产条件和422综放工作面回撤经验,在426综放工作面选用无预掘回撤通道进行回撤,支护方式采用锚网索+锚梁联合支护,增强顶板强度,有效地控制了复杂条件下的大断面回撤通道的顶板下沉,为综采工作面快速回撤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1.
针对神东矿区综采面末采段回撤过程中发生压架事故的问题,综合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的方法,就让压开采的原理及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让压开采是一种通过在综采面回撤前适当位置停采来避免贯通回撤时工作面受顶板来压威胁的有效技术措施.运用停采让压,降低推进速度,可改变周期来压位置和减小来压持续长度,实现贯通时硕板无来压的目标.而合理让压位置的确定要以让压间隔煤柱稳定和贯通回撤时工作面不来压为前提.结合工作面停采让压前来压规律及停采让压时压力显现特征,提出了4种可能存在的情况.利用让压开采原理,指导了神东矿区大柳塔矿21305综采面、补连塔矿22303综采面末采段的安全回撤.  相似文献   

12.
随着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推广,边角煤永久损失随处可见。杏花煤矿通过补送巷道回收了综采工作面边角煤,并在实施方案中改善采煤工艺,减少了巷道掘进量,为今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减少综采工作面边角煤损失、提高资源回收率、降低回收资源成本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结构复杂厚煤层工作面年产200万t综放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海波  李伟  康健  孙广义 《煤炭学报》2009,34(2):159-162
通过现场工艺试验,对综放工作面含夹矸结构复杂段合理综放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围绕该工作面主要综放工艺参数的确定,进行了大量的现场实测研究,确认在结构复杂条件下的顶煤的冒放性不仅受放煤参数、顶煤及直接顶的垮落特征的影响,而且还主要受夹矸层的岩性及厚度的影响,确定选择两刀一放单轮间隔放煤方式对提高煤炭采出率,降低原煤含矸率有利.  相似文献   

14.
黄启明  白景双 《煤》2001,10(5):37-38
根据原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 ,适合大型综合机械化采煤的陈四楼矿、车集矿分别采用进口、国产高吨位、大功率高产高效综采设备。但是 ,随着矿井地质条件进一步揭露 ,原设计的煤层地质条件由简单变为复杂偏上 ,综采设备的高产高效迟迟不能发挥作用 ,直接影响矿井达产 ,就影响综采设备单产低的原因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刀把式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矿井地质条件限制,根据综采工作面实际煤层变薄情况,对综采工作面进行分块段开采,在回采过程中面临着支架、输送机中间对接和延长等技术难题。结合跃进矿实际,阐述了综采工作面支架、输送机对接时控制综采支架间隙以及输送机对接的工艺和方法,为上下段刀把式工作面开采、工作面支架和输送机对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张春璞 《中州煤炭》2020,(11):25-28
成庄矿为了消除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安全有效地开采井下3号煤层4311综采面,采用顺层钻孔预抽该综采面回采区域煤层瓦斯。成庄矿4311综放面作为试验区进行了消突措施、消突效果技术研究,在该综采面预抽煤层瓦斯过程中以及抽放结束后,进行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测定,并对该综采面煤层区域进行预抽煤层瓦斯抽采效果达标和消突效果达标评判。上述措施确保了该矿综采面4311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煤矿智能化开采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智能化开采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智能化开采形成了薄煤层和中厚煤层智能化无人操作,大采高煤层人-机-环智能耦合高效综采,综放工作面智能化操控与人工干预辅助放煤,复杂条件智能化+机械化4种智能化开采模式。为了解决工作面综机装备智能决策难题,研发了工作面智能协同控制系统,实现采煤机自适应割煤与自主感知防碰撞,基于煤流量智能感知的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综采装备的协同联动,工作面综采装备与端头和超前支架的联动控制。上述研究成果在陕北侏罗纪1.1 m硬煤薄煤层、金鸡滩煤矿8 m超大采高综采、金鸡滩煤矿9 m以上硬煤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进行应用,效果显著,实现了陕北侏罗纪1.1 m硬煤薄煤层高效智能化无人开采,8 m超大采高工作面人-机-环智能耦合高效综采,9 m以硬煤上特厚煤层超大采高智能化综放开采。  相似文献   

18.
李忠群 《中州煤炭》2016,(10):72-77
为了解决五阳煤矿综放面区段煤柱宽度过大问题,基于7803综放面工程地质条件,运用极限强度理论和弹塑性理论计算出了煤柱合理宽度分别为7.9,7.6 m;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7803综放面侧向支承压力,并确定其峰值在距离巷道16 m处,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塑性区分布规律。综合考虑巷道支护难度、安全系数、资源采出率等客观因素,确定7803综放面合理煤柱宽度为8~10 m。  相似文献   

19.
657工作面为坪湖矿多年来的首个最长综采工作面,该面长215m,为丰城矿务局下属几个主力矿井面长最长的综采工作面,回采至今,煤炭回收率高,无一例重伤事故,为今后局规划长综采工作面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