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动脉V2段与周围结构关系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 了解椎动脉V2段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探讨颅外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解剖学机制。方法 在20例头部尸体标本,解剖观察椎动脉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其中17例制成干骨,测量C3-C7有关横突孔参数。另在2例新鲜尸体标本取材行组织学切片观察椎动脉周围组织。结果 延续自颈椎、横突孔、关节突等骨膜组织形成明显的纤维鞘膜样结构,将椎动脉、椎静脉及神经根包裹在内。椎动脉外膜与钩突之间有纤维这样组织相连,限制椎动脉。横突孔内未见明显骨性狭窄。结论 椎动脉周围的骨性吸软组织性因素对椎动脉起到限制固定作用,在颈椎运动或不稳时,椎动脉易受波及而出现供血不足。椎动脉牵系机制在椎动脉供血不足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临床置入寰枢椎椎弓根钉如何避免损伤椎动脉寻找解剖学依据。方法 成人头颈部尸体标本10具20侧,解剖观察椎动脉V3段走行特点并研究其相对寰枢椎椎弓根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 椎动脉V3段在椎动脉沟内走行时,椎动脉与椎动脉沟底部距离从外向内逐渐增大,最窄处为椎动脉沟外缘,此处与相应椎动脉下缘的距离为(1.46±0.98)mm,距中线为(20.45±2.19)mm。寰椎椎弓根钉进钉点处椎动脉下缘距椎动脉沟底部的距离为(1.99±0.85)mm。枢椎横突孔內缘与椎动脉內缘的距离为(2.3±0.4)mm。发现寰枢椎椎弓根处VA变异不适合置钉者各一侧。结论 大部分寰枢椎椎弓根钉进钉点是安全的,但由于寰枢椎发育及椎动脉V3段变异并不少见,椎弓根钉置入时应尽量个体化。  相似文献   

3.
椎枕肌劳损的应用解剖及针刀治疗的商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为针刀治疗椎枕肌劳损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在 10具成人尸体头颈部材料上 ,对椎枕肌、椎动脉、第 1、2颈神经后支和寰枕筋膜等进行了解剖和观测。结果  1椎枕肌包括 4对小肌 ,肌块虽小 ,发育良好 ,起止于枕骨下项线、寰椎后弓、寰椎横突和枢椎棘突。 2枕动脉全程可分 4段 ,其中第 2、3段紧邻椎骨 ,骨质增生可影响椎动脉血流。 34对椎枕肌均由枕下神经的分支支配。 4寰枕筋膜可分寰枕前、后膜 ,其上下高度均约 1.0 cm。结论 长期低头作业和伏案工作 ,可导致中老年人椎枕肌劳损 ,针刀治疗应在枕骨下项线、寰椎横突和枢椎棘突等处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三维影像学探讨常人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通道的解剖学基础。方法从本院PACS系统中随机选取60例头颈部CTA枕寰枢复合体无明确异常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三维CT成像。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以颈椎扩孔器横截面面积(3~5 mm2)为对照,归纳出3种椎弓根类型。结果 60例头颈部CTA三维图像显示寰椎及周围结构清楚,测量出寰椎椎动脉沟底部后弓外径高度男性(4.39±1.16)mm,女性(3.84±0.84)mm,小于常规螺钉直径(3.50 mm)占27.7%;在寰椎椎弓根通道分型中,Ⅰ型68侧,占56.67%,Ⅱ型25侧,占20.83%;Ⅲ型27侧,占22.50%;皮质骨面积比例随通道面积的减小而增大,在各型椎弓根通道都在80%以上。结论寰椎椎动脉沟底部后弓外径高度是制约寰椎椎弓根钉固定的重要因素,而寰椎椎弓根骨性通道的解剖结构特点则影响置钉技术的选择;设计出适应寰椎椎动脉沟底部后弓外径高度的螺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显露枢椎齿突的枕颈后外侧入路的应用解剖学并图示。方法 解剖并观察了 12具尸体的枕颈区 ;对 9具尸体的头颈部进行了冠状、矢状或水平断面的断层解剖学研究。结果  (1)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 (或斜方肌 )、头夹肌和头半棘肌可被认为该入路的浅结构。 (2 )头下斜肌和第二颈神经节为该入路的标志性结构。 (3)经寰枢椎侧关节和第二颈神经节及其相连的硬膜囊间显露枢椎齿突 ,必要时可切除部分寰枕关节 ;寰椎后弓下缘或枢椎椎板上缘至齿突的水平距离约 2cm ;(4)术中易于辨认和保护椎动脉。结论 枕颈后外侧入路容易显露枢椎齿突 ,能在直视下保护脊髓 ,并可同时做枕颈融合或 /和寰枢侧关节融合术以稳定脊柱。  相似文献   

6.
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 枕寰 枢 复合 体进 行 解剖 学研 究 ,为临 床 上枕 寰枢 后 路经 关节 螺 钉固 定提 供 解剖 学 依据 。 方 法 :对 100 例 中 国成 年人 枕 骨髁 和寰 椎 干燥 标本 进 行解 剖学 测 量;对 12 例 新鲜 尸体 枕 颈部 标本 进 行枕 寰 枢 后 部结构解 剖学 观 察。结 果:枕骨 髁与 寰 椎侧 块上 关 节面 咬合 成 寰枕 关节 ,枕 髁关 节 面呈 内倾 。其 中枕 髁关 节 面舌 下神经管 间距 为 9.66±1.13m m ,枕 髁 关节 面的 前 后 径 和横 径 、寰椎 侧 块 上 关节 面 前 后 径、侧 块上 关 节 面 横径 、侧 块与后弓 移行 处 侧块 厚度 均 在 5m m 以 上。新 鲜尸 体标 本 观察 发现 ,椎 动脉 第 三段 恒定 行 走于 椎动 脉 沟。第 颈 神经 1背侧 支和 第 2 颈 神经 背 侧支 与寰 椎 侧块 下关 节 突后 方几 乎 无交 叉,并有 一定 的 活动 度。 结 论:寰枕 关 节 的解 剖学形 态与 其 生物 力学 性 质密 切相 符 ;寰枕 关 节后 路经 关 节螺 钉内 固 定在 解剖 学 上是 可行 的 。  相似文献   

7.
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研究寰椎椎动脉沟环激压椎动脉引起供血障碍导致以眩晕为主的供血区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称之为沟环综合征及其防治办法。方法 通过 2 0 0具成年尸骨形态学的观察 ,沟环出现率为 2 8.5 % ,临床 170 0 0例颈性眩患者沟环发病率为 7.4 % ,进一步从临床症状研究 ,12 5 8例沟环患者都有枕颈失稳 ,而 5 0 0例无症状者 2 .4 %有沟环皆无枕颈失稳 ,证明枕颈失稳是沟环发病的主要原因。用 D.S.A.MRA.CT,脉冲多普勒检测成年活弥猴 8条椎动脉 ,成年患者 18条椎动脉和手术治疗患者所见得知沟环激压椎动脉外膜上的椎神经使椎动脉痉摩血流梗阻导致的眩晕 ,结果 发病机制为 :沟环 枕颈失稳 头颈转动至某种特定姿位→椎动脉外膜上的椎神经受刺激→椎动脉痉挛→供血障碍→眩晕”。结论 根据发病机制制定的治疗原则疗效优良率 98%以上。沟环综合征不是久治不愈的疾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钉道的安全性.[方法](1)在30套国人干燥寰枢椎标本上测量相关的解剖参数;(2)在6具国人尸体标本上行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行X线及CT检查,观察椎动脉与钉道的解剖学关系.[结果]干燥标本上枢椎上关节面下椎动脉沟深(5.86±1.45)mm;15侧椎动脉沟延伸到枢椎上关节面下内侧1/3,达中1/3和外1/3者分别为36、9侧,其理想钉道内倾角分别为(26.4±3.44)°、(16.1±2.44)°和(15.1±2.24)°.CT图像上测得钉道与椎动脉最小距离位于枢椎椎动脉沟顶点2.75~5.78 mm.[结论]枢椎椎动脉沟的位置决定钉道的角度,在枢椎上关节面下钉道与椎动脉关系最为密切,但两者之间仍有一定的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寰枕后膜推拿松解术对寰枕后间隙的影响.方法 观察30例寰枕后膜挛缩症的患者使用寰枕后膜推拿松解术治疗对寰枕后间隙的影响情况.结果 治疗组30例患者,在寰枕后间隙间距改善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寰枕后膜推拿松解术可通过松解挛缩的寰枕后膜从而使寰枕后间隙间距恢复,降低局部内压,以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沟是寰椎椎弓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报道将其形态分为深沟形、浅沟形、全环形、半环形、无沟形等,其中浅沟形和深沟形最为常见[1-2].常见的椎动脉沟后外上方有一骨棘,通过标本观察发现该骨棘位置相对恒定,故将其称之为寰椎椎动脉沟后结节.本研究通过对干骨标本的观测,分析寰椎椎动脉沟后结节与寰椎椎弓根中点的对应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11.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行枕颈融合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同定行枕颈融合可行性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例正常国人行枕寰枢区三维CT重建,测量与内同定有关的解剖径线长度及角度大小,观察舌下神经管与枕骨髁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以测得的数据为依据在8具人体干燥枕寰枢标本上行螺钉内固定,三维CT检查内固定位置。结果:枕骨髁关节面的宽度为11.23~17.08mm,后1/3宽度为3.74~5.69mm,寰椎上关节面的长度为11.65~20.71mm,枕骨髁高度为4130~10.62mm,舌下神经管的位置相对恒定,表明枕颈部解剖结构适于行前路枕颈融合术;内同定后三维CT检查未见毗邻组织损伤。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同定行枕颈融合在解剖上是可行的,舌下神经管与枕骨髁的位置关系相对恒定,但少部分舌下神经管位于枕骨髁的后外侧,会使进针变得危险。  相似文献   

12.
寰椎椎动脉沟环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天平  何青 《颈腰痛杂志》2001,22(2):172-172
寰椎的后弓上 ,有椎动脉沟 ,是椎动脉第三段必经之沟道 ,如果在其上方有一个多余的骨桥架着 ,将此沟道围成环孔 ,则椎动脉经过此沟道时 ,就必须要穿过此环孔 ,椎动脉搏动就会受到诸多因素的激压而痉挛 ,发生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系列症状 ,尤其对高空作业者等的安全威胁大。笔者对本沟环的发生率、发病率及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1 临床资料 随机抽查我院 1996年 2月~ 1998年 10月间颈椎片 ,在颈椎侧位观察寰椎后弓上有无沟环 ,分为临床有症状组和临床无症状组二组调查 ,各抽查 2 0 0例。表 有症状组及无症状组沟环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正枕寰枢椎连接是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解剖结构,临床上通常称为枕颈部结构,有其特征性的生物力学功能,其活动幅度占整个颈椎屈伸及旋转活动的50%。枕寰复合结构包括前寰枕膜、后寰枕膜和两侧的寰枕关节。枕寰关节由寰椎侧块的上关节面和枕骨髁构成,成马鞍状,属于滑膜关节,并与枢椎连接形成完整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学功能单位。因此,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枕颈部结构稳定功能丧失,在脊柱外科领域,枕颈部外科越来越受到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量寰椎后弓CT影像学资料相关数据,并设计新型寰椎后弓内固定器。方法根据CT影像学资料测量,矢状面测量寰椎后弓高度,水平面测量寰椎后弓厚度、后弓弦长及后结节处至弦长的距离、后结节处到左右两侧椎动脉沟距离(内侧、外侧)、左右后弓夹角(内侧、外侧),分析寰椎后弓的解剖学特点并根据数据设计新型寰椎后弓内固定器。结果寰椎后弓外侧缘半径平均26.77(22.03~31.53)mm,后结节处高度平均10.45(7.13~14.83)mm,后结节处厚度平均8.12(4.80~12.57)mm,内侧后结节处至椎动脉沟距离平均13.60(10.86~19.38)mm,外侧后结节处至椎动脉沟距离平均20.48(15.81~25.90)mm,寰椎后弓内侧夹角平均141.23(116.15~157.49)°,寰椎后弓外侧夹角平均135.47(103.58~155.51)°。左侧与右侧距后结节5 mm、10 mm、15 mm处寰椎后弓高度、厚度,以及内外侧后结节处到两侧椎动脉沟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寰椎后弓CT测量数据设计的新型寰椎后弓内固定器适合寰椎后弓的解剖特点,置钉点安全,操作简单,固定坚强,提供了新的寰椎后路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组报导了从1985年2月至1990年2月,3984例颈源性眩晕患者中有493例是由于上颈段病损引起的,占11.62%。作者特别提出上颈段病损尤其是畸形对高空作业者和飞行员在高空时,如发生眩晕有一定的危险性,并强调应重视防治。 463例中分有九类不同的上颈段病损,其中先天畸形为多数、先天畸形中又以寰椎椎动脉沟环畸形最多。并例举本组各类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片及辅助检查等诊断方法和冶疗,探讨了引起眩晕等症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病理刺激,影响了推动脉血流和供血。是上颈段畸形或解剖变异、炎症,通过交感神经反射或机械性压迫使椎动脉产生动力性或机械性供血不足造成的。从本组病例观察,以动力性为多,也是症状复杂、诊断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在枕颈手术中应用术前CT血管造影(CTA)技术的价值.方法 16例枕颈疾病患者在术前进行CTA检查.完成3D重建后,评价椎动脉寰枢段走行、分支.测定寰椎椎动脉沟距中线距离、侧块中点距中线距离、枢椎峡部宽度等指标.根据影像学研究进行后路枕颈固定2例,后路寰枢固定10例,经口1例,经口 枕颈固定2例,单纯减压手术1例.结果 影像学研究发现椎动脉不对称3例,异常分支2例, 直接入颅1例, 肿瘤侵犯1例.16例手术均未出现医源性椎动脉及脊髓损伤.结论 在枕颈部畸形及肿瘤患者存在很高的椎动脉异常发生率,CTA是进行枕颈部手术前一项很有价值的检查,降低了损伤椎动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三维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的观察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观察椎动脉的价值。方法对67例临床拟诊为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3D-CTA检查,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VR)和表面重建(shadedsurfacedisplay,SSD),其中7例行选择性椎动脉造影。结果67例患者中,椎动脉显像133条;正常52条,病变81条;1条闭塞不显像。病变包括先天性畸形,血管受压或牵拉移位,血管壁粗糙、钙化,管腔狭窄、部分中断等。发育畸形的椎动脉可伴有多种病变,一条椎动脉可以多段发病。椎动脉发育畸形和椎动脉各段病变发生情况如下:椎动脉先天畸形31条(发育纤细17条,走行异常14条);起始段(V1)病变11条(血管壁粗糙、变细10条,其中3条扭曲成角;1条钙化);颈椎段(V2)和寰枕段(V3)病变30条(骨质增生压迫血管移位13条,牵拉内移7条,局限性狭窄10条);颅内段(V4)病变55条(血管呈串珠状、管壁粗糙52条,其中钙化2条;血管部分中断3条)。血管造影7例14条血管,血管异常8条共13处病变;颅内段病变2处,3D-CTA显示明显狭窄,DSA为轻度狭窄,其余11处病变两者相符。结论3D-CTA能清晰显示椎动脉走行全程,同时可以观察与椎骨的解剖关系。在椎动脉先天畸形、血管钙化以及判断相邻椎骨的影响等方面优于其它影像方法,为椎动脉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人工寰齿关节( AAOJ)在寰枢关节骨性标本上置换后寰枢椎部件固定螺钉通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在32具正常成年人尸体寰枢关节湿性标本上行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后,行寰枢椎薄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与AAOJ内固定的相关指标,并观察寰枢椎部件固定螺钉通道与横突孔、椎动脉沟、椎管等重要解剖结构安全空间.结果 寰椎部件固定螺钉的长度(L)为(21.5±3.7) mm,寰椎部件固定螺钉外倾角(d)为(12.9±4.8)°,寰椎部件固定螺钉下倾角(δ)为(3.0±1.2)°.枢椎部件固定螺钉的长度(S)是(28.6±3.7) mm,枢椎部件固定螺钉的外倾角度(β)是(22.6±4.3)°,枢椎部件固定螺钉的下倾角度(θ)是(15.8±2.6)°.结论 固定人工寰齿关节寰枢椎部件的螺钉通道与横突孔、椎动脉沟、椎管等重受解剖结构之间有安全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的颈性眩晕:附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解剖和临床研究,对寰椎椎动脉沟环的发生和形态,及其对椎动脉的影响、颈性眩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一种切除沟环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过程、手术前后应注意事项,报道8例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观察兔颈部和耳部血管解剖走行及分布情况。方法实验白兔8只,通过化学性血管铸型的方法,制作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观察颈部和耳部血管解剖情况。结果枕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面动脉和舌动脉是兔颈外动脉的5个主要分支。兔耳血管网发达,由枕动脉延续而来的耳郭前动脉和颞浅动脉的众多分支为耳郭提供血液供应,耳郭后动脉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供血动脉,在耳郭近端与耳后静脉内侧支伴行。结论掌握兔颈部和耳部血管解剖走行和分布可以为研究兔耳郭皮瓣提供详尽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