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研究对策、调整保健工作重点,更有效地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对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13.83‰,婴儿死亡率22.1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8.96‰。结论:提高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管理质量,对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178例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儿童意外死亡的发生、形成、发展规律,分析儿童意外死亡的危险因素,制定适宜我县情况的儿童意外死亡防治方案。方法:对我县8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意外死亡率7.03‰,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19.78‰。结论:意外伤害已对儿童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严重危害。预防和控制意外伤害是儿科和保健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我县儿童意外死亡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以减少意外死亡的发生,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现对我县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江川县1998~200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分布特点、发生原因,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更有效地降低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现将我县1998—200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十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年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6年十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40‰。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意外事故、出生窒息.肺炎、先天异常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使贫困地区患儿获得可及的医疗保健服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元谋县从2000年起对5岁以下儿童开展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腹泻进行病例管理。到2004年止,使我县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0年的25.65‰和30.78‰,降至20.83‰和24.46‰。婴儿肺炎、腹泻死亡专率分别由2000年的868.19/10万和236.77/10万降至271.73/10万和135.86/10万。结果表明在农村地区开展5岁以下儿童开展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腹泻进行病例管理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吴成银 《疾病监测》2003,18(2):70-7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也是儿童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为分析和探讨我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 ,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有效控制和降低死亡率 ,本文对我市 1 999- 2 0 0 1年 5岁以下死亡儿童进行了分析讨论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本市婴幼儿死亡年报表 ,由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结  果1 死亡年龄及性别构成 :1 999- 2 0 0 1年全市 5岁以下儿童共死亡 1 83 3例 ,死亡率为 1 9 49‰ ,其中 ,1 - 5岁儿童死亡占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1 0 5 3 % ;>2…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荣县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变化,提出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对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结果 3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7年为11.01‰,2008年为10.20‰,2009年为9.00‰,死因顺位为意外、先天异常、早产、窒息、肺炎。结论应采取各种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尤其要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在农村地区加强留守儿童的监护,积极干预引起先天异常的各种因素,做好孕期保健,提高产儿科技术水平,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20%。为对降低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对我县近年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丰台区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探讨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保健水平。方法对丰台区2001-2005年5岁以下所有儿童死亡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1-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7.96‰-4.92‰),2005年呈现回升趋势(7.36‰)。2001-2005年活产数1511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99人,死亡率为6.55‰,与1991~2000年(9.07‰)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儿童死亡原因: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依次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心病、先天异常.出生窒息。出生窒息已经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跃居首位,先心病次之。感染性疾病(肺炎)已从主要死因降到次要死因。结论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提示地区性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尚不稳定,还需要全社会对妇幼保健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更要加强妇幼保健专业队伍和网络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围产期保健和救治转诊的能力;努力改善环境,减轻环境污染,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降低儿童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作者对2003年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儿童死因分析数据 ,既是反映儿童健康及儿童保健状2.2.1历年的前五位死因表2罗列了自1996年以来5的新生儿、婴儿和0~4岁儿童死亡率比1996年分别下降了44.81 %、45.95%和50.99 %。这是由于近年来我县采取发生了的发育异常[2]。出生缺陷可造成胎、婴儿的死亡 ,人1996~2000年宁海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调查及死因分析@严惠琴!315600$浙江省宁海县妇幼保健院 @吕继红!315600$浙江省宁海县妇幼保健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河南省濮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和特点,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制定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003—2007年濮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03年为18.06‰,2007年为15.58‰,各年龄组死亡构成无明显变化,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性缺陷和意外伤害。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妇幼保健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全社会的妇幼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4.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整体健康状况及文明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指标之一,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反映。为了解我省儿童死亡的原因,提高保健服务质量。改善儿童生存状况.从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我们对2001~2005年贵州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宋杰 《临床医学》2003,23(7):25-26
为了了解我县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 ,分析死亡原因 ,探索预防保健措施 ,本文对近 10年我县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 资料来源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全县 19个乡 (镇场 )卫生院防保科 ,县医院、县二院上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方法 :按照河南省统一要求 ,由经过专业培  相似文献   

16.
《护理管理杂志》2010,(12):875-875
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记者从全国妇联了解到,2009年,中国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3.8‰、17.2‰,已经实现了儿童纲要目标,也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的到2015年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减少2/3,即达到20.3‰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医院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动态变化与主要死亡原因,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某医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汇总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婴儿死亡率2013年略有升高,1~4岁儿童死亡2011年和2012年为0,2013年仅报告3例,原因是该院新开展了大量肝移植手术。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减少移植术后的并发症,控制院内感染;其次加强新生儿免疫缺陷筛查和诊断技术,同时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能力;预防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8.
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儿童生存水平和一个国家与地区是否真正发展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富阳市近13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 ,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以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作者对1990~2002年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进行了分析 ,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全市各乡镇防保所、卫生院妇保科每季上报市妇幼保健科的活产情况 ,逐月上报的围产儿死亡报告卡 ,儿保科经实地调查后逐月上报的0~4岁儿童死亡报告卡 ,每年1次的半年报告表、年报表、儿童死亡漏报调查表以及综合性医院填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单。1.2方法上述资料…  相似文献   

19.
我市从1990年列入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在监测中不断摸索经验,提高监测质量,准确无误地掌握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是儿童保健工作者的重要职责。现将我市近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9年~2003年活产婴儿及5岁以下死亡儿童。共计活产婴儿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池州市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池州市三县共9个乡镇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区域,对0~4岁儿童及其死亡情况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1.10‰,18.33‰和12.82‰。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疾病、意外死亡。死亡多发在第一季度,死前诊治单位大多数集中在患儿所在村(39.25%),在家死亡达57.94%。结论做好孕期和新生儿期保健,控制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实施出生缺陷监测,减少婴儿尤其新生儿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