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利用HER-2/neu转染前后的Ishikawa细胞株,探讨HER-2/neu对雌激素依赖性子宫内膜癌细胞信号通路(MAPK/ERK、PI3K/Akt)的调控作用。方法:表皮生长因子(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处理HER-2/neu转染前后的Ishikawa细胞株,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COX-2、t-Akt及p-Akt蛋白、t-ERK及p-ERK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雌二醇的含量。用PI3K/Akt的抑制剂LY294002及MAPK/ERK的抑制剂PD98059抑制信号通路,以不同浓度作用相同时间和以相同浓度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后,检测COX-2及雌二醇表达水平。结果:转染HER-2/neu的Ishikawa细胞株COX-2蛋白、p-Akt蛋白、p-ERK及细胞上清液中的雌二醇的含量均高于未转染的Ishikawa细胞株(P<0.05)。应用抑制剂分别抑制上述两种通路,转染后细胞株中COX-2的表达水平低于转染前Ishikawa细胞株,同时转染组细胞上清液中雌二醇的含量较未转染组下降明显,降幅更大。随抑制剂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两组细胞COX-2及雌二醇的表达均逐渐减少,且抑制作用与浓度及作用时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HER-2/neu基因表达的增强进一步引起COX-2、E2表达的增加,可能是通过对信号通路MAPK/ERK、PI3K/Akt的调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γ(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sγ,ERRγ)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Rγ和ERα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ERRγ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R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Rγ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关(P〉0.05)。然而ERRγmRNA在ERα阳性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Rγ子宫内膜癌中呈现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程度有关,提示ERRγ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裸鼠子宫内膜癌模型,探讨敲除AT1-R基因对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体内生长的影响以及对ERK1/2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将Hec-1A细胞、敲除AT1-R基因的Hec-1A细胞分别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各组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时间和成瘤率,测量肿瘤体积、瘤质量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法检测瘤组织内ERK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组织内Caspase-3表达。结果:与未转染组相比,敲除AT1-R基因组裸鼠移植瘤生长较慢,平均成瘤时间明显延长,成瘤率、瘤体体积和瘤质量显著减少(P〈0.05);与未转染组相比,敲除AT1-R基因组的Hec-1A-si细胞ER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5);与未转染组相比,敲除AT1-R基因组Hec-1A-si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敲除AT1-R基因在裸鼠体内可抑制HEC-1A细胞增殖、促进HEC-1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郑璐  孟斐  李彤  刘伟 《现代肿瘤医学》2018,(17):2656-2659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是否能促进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的RNAi干扰技术下调HEC-1A细胞中RAGE的表达,将干扰前后的HEC-1A细胞接种到裸鼠皮下构建移植瘤模型,观察RAGE对裸鼠皮下移植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RAGE shRNAi腺病毒干扰的HEC-1A细胞不再表达RAGE蛋白,干扰后的HEC-1A细胞形成的移植瘤体积及质量显著小于干扰前细胞形成的肿瘤(P<0.01)。结论:RAGE促进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γ(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sγ,ERRγ)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Rγ和ERα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ERRγ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R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Rγ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关(P>0.05)。然而ERRγmRNA在ERα阳性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Rγ子宫内膜癌中呈现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程度有关,提示ERRγ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建立裸鼠子宫内膜癌模型,探讨敲除AT1-R基因对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体内生长的影响以及对ERK1/2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 将Hec-1A细胞、敲除AT1-R基因的Hec-1A细胞分别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各组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时间和成瘤率,测量肿瘤体积、瘤质量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法检测瘤组织内ERK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组织内Caspase-3表达.结果 与未转染组相比,敲除AT1-R基因组裸鼠移植瘤生长较慢,平均成瘤时间明显延长,成瘤率、瘤体体积和瘤质量显著减少(P<0.05);与未转染组相比,敲除AT1-R基因组的Hec-1A-si细胞ER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5);与未转染组相比,敲除AT1-R基因组Hec-1A-si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敲除AT1-R基因在裸鼠体内可抑制HEC-1A细胞增殖、促进HEC-1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块活体移植动物模型方法。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Ishikawa细胞浓度调整至1.5×107/ml,接种于BALB/c nude裸鼠腋下皮下(Ⅰ组),Ⅱ组生理盐水对照,观察其生长情况,待成瘤5-10mm时建立成瘤模型,收集Ⅰ组瘤组织块行活体移植于Ⅲ组小鼠,留取组织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成功建立了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BABL/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和活体移植瘤模型,形成的肿瘤具备人肿瘤生物学特点。结论:建立的瘤组织块活体二次传代移植人子宫内膜癌的BABL/c nude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具有人子宫内膜癌特征且成瘤率更高,为大批建立子宫内膜癌单位模型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提供了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及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12只裸鼠皮下接种Ishikawa细胞后建立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LY294002干预,观察2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移植瘤体积、抑瘤率等,观察药物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移植瘤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镜下观察移植瘤的坏死程度、范围及细胞凋亡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内p-AKT的表达.结果:1)用药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长相对缓慢(2 027.30±251.16)mm3,对照组肿瘤体积增长明显(3 110.60±599.66)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2,P=0.005),且抑瘤率为(32.49±16.39)%.2)HE染色见用药组较对照组移植瘤细胞凋亡及坏死面积显著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用药组p-AKT的表达低于对照组(χ2=6.133,P<0.05).结论: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趋化因子受体基因CXCR4和CXCR7的小干扰RNA(siRNA)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注射于裸鼠肩胛背部皮下建立动物模型,待肿瘤最长径达5~7mm后,将所有荷瘤裸鼠随机分组,分别给予CXCR4-siRNA和CXCR7-siRNA单独或联合瘤体内注射,并以阴性对照siRNA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3d治疗一次,共6个治疗周期.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比较各组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的差异,并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技术验证CXCR4和CXCR7的基因沉默效果.结果:成功建立Ishikawa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与阴性对照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CXCR4siRNA治疗组、CXCR-siRNA治疗组和CXCR4-siRNA+ CXCR7-siRNA治疗组的肿瘤的生长均明显受到抑制(均P<0.05);CXCR4-siRNA和/或CXCR7-siRNA瘤体内直接注射能显著下调CXCR4、CXCR7 mRNA(均P<0.05)和蛋白(均P<0.01)的表达.结论:siRNA干扰CXCR4和CXCR7表达能够有效抑制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Gao M  Sun PM  Zhao D  Wang JL  Li XP  Wei LH 《癌症》2006,25(5):538-542
背景与目的: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receptor-relatedreceptorα,ERRα)是孤儿核受体亚家族成员之一,可与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α,ERα)竞争结合同一靶基因位点,从而干扰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核内信号通路的转导,因而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方面发挥一定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孤儿核受体ERRα的调控作用,明确ERR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E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17β-E(210-10、10-8、10-6mol/L)作用于ERα阳性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细胞和ERα阴性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IA细胞24h、48h后ERRα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应用完全性ER拮抗剂ICI182780同时作用细胞,观察是否可阻断E2对ERRα的调控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17β-E2作用于Ishikawa细胞24h、48h后ERRα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以10-8mol/L作用后下调最明显。同时加入10-8mol/LE2和10-6mol/LICI182780作用于Ishikawa细胞后,E2对ERRα的下调作用被阻断。不同浓度的17β-E2作用于HEC-IA细胞24h后ERRαmRNA水平出现不同程度上调,但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当17β-E2作用细胞48h后,ERRα蛋白水平出现明显上调,以10-8mol/L作用后上调最明显。同时加入10-8mol/LE2和10-6mol/LICI182780作用于HEC-IA细胞后,E2对ERRα的上调作用无明显变化。结论:17β-E2可下调Ishikawa细胞ERRα的表达,且这种降调作用是通过ER介导完成的;17β-E2可上调HEC-IA细胞ERRα的表达,且这种上调作用不被完全性ER拮抗剂ICI182780所阻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转染对人卵巢癌细胞株RMG-I裸鼠移植瘤中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Lewis y抗原稳定高表达的卵巢癌细胞株RMG-I-H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基因转染前后裸鼠移植瘤组织中Lewis y抗原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基因转染后的裸鼠移植瘤组织细胞表面Lewis y抗原及p-Akt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转染组与非转染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wis y抗原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株RMG-I裸鼠移植瘤p-Akt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雷帕霉素抑制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活体成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对不同PTEN表达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HEC-1A(PTEN阳性)和Ishikawa(PTEN阴性)细胞株,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观察RAPA治疗后肿瘤的体积及重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建立稳定表达GFP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及裸鼠移植瘤模型,活体荧光成像显示,治疗组裸鼠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弱。治疗组肿瘤体积及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Ishikawa细胞组的抑瘤率(67.1%)较高于HEC-1A细胞组的抑瘤率(48.1%)。治疗组的肿瘤组织可见大片肿瘤细胞坏死,对照组肿瘤细胞坏死少。结论:RAPA对PTEN阳性及阴性的子宫内膜癌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TEN的丢失可增加RAPA抗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孕激素米非司酮对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裸鼠皮下接种HHUA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米非司酮、精制花生油治疗4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细胞周期时相和凋亡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凋亡基因bcl2、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米非司酮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细胞G0/G1期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SPF)降低(P<0.05),移植瘤细胞凋亡率为15.03%±2.19%,明显高于对照组(3.06%±1.13%)(P<0.01);移植瘤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Fa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孕激素米非司酮通过调节移植瘤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KB)是否通过阻抑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胃癌HGC-27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方法:将HGC-27细胞分为对照、GKB低剂量(100 mg/L)、GKB高剂量(200 mg/L)、GKB高剂量(200 mg/L)+740Y-P(PI3K激活剂)、Ly294002(PI3K抑制剂)组。采用MTT、Edu、FCM、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qPCR和WB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和Ki-67、caspase-3、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的表达。构建胃癌HGC-27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GKB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WB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Ki-67、caspase-3、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KB低剂量组、GKB高剂量组、Ly294002组HGC-27细胞的增殖活力及细胞增殖率、迁移和侵袭细胞数,PI3K、Akt、mTOR mRNA表达,以及Ki-67、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740Y-P可部分逆转GKB对HGC-27细胞的抑制作用(均P<0.05)。荷瘤裸鼠实验结果显示,GKB可显著抑制HGC-2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5),且可下调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GKB可通过阻抑PI3K/Akt/mTOR信号通路而抑制胃癌HGC-27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拮抗剂坎地沙坦是否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抑制子宫内膜腺癌裸鼠荷瘤模型肿瘤生长.方法:将24只BALB/C裸鼠随机分成3组,建立子宫内膜癌裸鼠荷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坎地沙坦10mg·kg-1·d-1组,坎地沙坦100mg·kg-1·d-1组.观察各组裸鼠成瘤时间、测量肿瘤体积、绘制成瘤曲线并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皮下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不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坎地沙坦组皮下移植瘤体积均显著减少(P<0.05),并且两组坎地沙坦组皮下移植瘤VEGF、MVD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AT1R拮抗剂坎地沙坦可以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的生长,故AT1R拮抗剂将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一种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ER-2/neu对雌激素依赖性子宫内膜癌细胞信号通路MAPK/ERK的调控机制。方法:EGF(表皮生长因子)处理Ishikawa细胞株及转染HER-2/neu的Ishikawa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COX-2、p-ERK/ERK蛋白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雌二醇的含量。用MAPK/ERK的抑制剂PD98059抑制信号通路,分别以50μmol/L,于不同时间(5、10、20、30、60min)及不同浓度(5、10、50、100μmol/L)作用30min后,Western blot检测COX-2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雌二醇水平。结果:转染HER-2/neu的Ishikawa细胞株COX-2、p-ERK/ERK的蛋白表达量及细胞上清液中雌二醇的含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的Ishikawa细胞株(P<0.05)。应用PD98059抑制MAPK/ERK通路,随PD98059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两组细胞COX-2及雌二醇的表达均逐渐减少,且抑制作用与浓度及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但转染组COX-2与E2降幅大于未转染组(P<0.05)。结论:HER-2/neu可能通过MAPK/ERK两条通路来诱导COX-2的转录,进而导致雌激素的分泌增多,使细胞无限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西仑吉肽对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探讨其与顺铂联合应用的疗效。方法 以肺腺癌A549细胞株接种BALB/c-nu雄性裸鼠,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将裸鼠分为6组:对照组、顺铂组、小剂量西仑吉肽组、大剂量西仑吉肽组、小剂量西仑吉肽+顺铂组、大剂量西仑吉肽+顺铂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整合素β3、β5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骨桥蛋白(OPN) 、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p-ERK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西仑吉肽、VEGF受体激动剂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SU5416、ERK1受体激动剂EGF和ERK抑制剂PD98095干预细胞后观察ERK1蛋白磷酸化水平、VEGF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西仑吉肽组OPNmRNA 和蛋白表达无显著性改变,而p-ERK1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且与单纯顺铂组比较,西仑吉肽+顺铂组肿瘤生长、ERK1和VEGF mRNA、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仑吉肽对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并能增强顺铂抑瘤效果,其作用机制与西仑吉肽抑制ERK1活化作用和VEGF 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孟丽荣  张淑兰  鲁艳明  乔宠  赵彦艳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2):1306-1309,1312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为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想的在体研究工具.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采用皮下注射接种至裸鼠体内,待肿瘤直径达0.8~1.0cm时,将其切下剪成直径为1~2mm小块,再接种至另一裸鼠皮下进行传代.病理组织学检查,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皮下瘤组织和肿瘤细胞系ER、PR、CK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传至第二代,形成的肿瘤具备人肿瘤生物学特点.HEC-1B、皮下移植瘤DI(DNA index)值分别为1.81±0.46、1.95±0.53,均示异倍体.可见裸鼠皮下移植瘤与HEC-1B细胞的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结论通过此细胞系建立的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表型,超微结构,DNA倍体水平特点与来源肿瘤细胞相一致,而且肿瘤的移植生长率为100%,说明该模型系统的生物学特性是稳定的.建立的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具有人子宫内膜癌特征,可用于研究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开展子宫内膜癌的实验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K-CL共转运体(KCC)1基因在调节子宫内膜癌侵袭能力的过程中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转导途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将pcDNA-KCC1表达载体转染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CC1、p-ERK1/2表达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ERK抑制剂U0126处理转染后的细胞,再通过上述方法检测p-ERK1/2表达及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pcDNA-KCC1表达载体后,转染组细胞KCC1、p-ERK1/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侵袭至滤膜下的细胞数由26.7±2.3增加到50.3±3.1,P<0.05;应用ERK抑制剂U0126处理实验组后,p-ERK1/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侵袭至滤膜下的细胞数由50.3±3.1降低到30.8±5.9,P<0.05。结论:KCC1通过参与ERK信号转导途径调节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对A549非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肿瘤组织和基质中PDGFB、PDGFRβ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伊马替尼的抑瘤机制。方法 建立裸鼠A549非小细胞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Cl)、低、中、高剂量伊马替尼组(50、100、200 mg/(kg·d))。连续灌胃给药28天,观察不同浓度伊马替尼对肿瘤生长的影响;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DGF/PDGF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AKT、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DGFB、PDGFRβ蛋白在肿瘤基质中的表达。结果 伊马替尼组裸鼠A549非小细胞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抑制,肿瘤组织中PDGFB的表达降低,PDGFRβ、AKT、ERK1/2的磷酸化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的肿瘤基质成纤维细胞中PDGFB、PDGFRβ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伊马替尼对裸鼠非小细胞肺癌A549移植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是下调肿瘤基质成纤维细胞中PDGFB和PDGFR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