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魏兵 《节能技术》2002,20(3):30-32
概述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原理,分析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综合效益及其一次能源利用率,以热电厂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为例分析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节能效益,并指出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节能》2017,(7)
建立了包含汤姆逊效应的热电发电机驱动热电制冷机(TEG-TEC)装置热力学模型,运用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对比考虑和不考虑汤姆逊效应2种情况,分析了汤姆逊效应对装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汤姆逊效应使TEG-TEC装置性能降低,且降低幅度随热电发电机高温热源温度或制冷空间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热电发电机热节点温度和热电制冷机冷节点温度分别取450K和285K,热电单元比取0.5时,汤姆逊效应使制冷率降低29.98%,使制冷系数降低23.02%,使极限制冷温差降低11.35%。考虑到汤姆逊效应的影响,应当将有限数量的热电单元适当多地分配到热电发电机中。文中结论为实际TEG-TEC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基于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对联合半导体热电装置循环模型的工作温差进行研究。分别针对热电发电机驱动热电制冷机和驱动热电热泵两类循环模型,给出了一定热源条件下,装置的极限工作温差同热电单元比的关系,并研究了极限工作温差随发电机高温热源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热、电、冷三联供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赖艳华  吕明新 《动力工程》1999,19(4):305-308
利用现有热电联产系统发展集中供热,供电和供冷为一体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引入到热电厂的热电联产系统中,可增加热电厂的夏季热负荷,从而使冬夏热负荷平衡,保证热电厂更经济高效地运行。通过调查和计算,将热,电,冷联产与热电和冷量分供系统加以比较,表明该系统不但可节能,而且具有增加电能生产和保护环境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溴化锂溶液空气预冷却绝热吸收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空冷化是吸收式制冷机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该文基于传热与传质的相异性,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空冷化的关键部件-吸收器提出了空冷预冷却绝热吸收的方法,建立了吸收器的空冷预冷却绝热吸收模型,按照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热力计算并与一般空冷吸收器进行比较,最后分析了预冷却温差对溴化锂溶液空冷预冷却绝热吸收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冷预冷却绝热吸收是一种可行的空冷化方法,与传统空冷相比具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周振起  郝翠田 《节能》1997,(12):7-10
简要地介绍了目前我国热电联产和制冷的运行现状,指出了存在的缺陷,论述了以现有热电厂为基础,发展热电冷三联产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以实例说明了在热电联产基础上,发展热电冷三联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使以天然气为能源的楼宇式小型热电冷三联供系统(BCHP,Building Cooling Heating & Power)中的烟气型双效吸收式制冷机在冬季作热泵运行,利用回收烟气冷凝热的运行方式进行了建模与模拟研究,证明了在该方式下运行是可行的,指出影响热泵温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高压发生器的溶液浓度、温度和压力,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分析热泵机组的升温特性,用于指导机组实际运行时的参数调节。  相似文献   

8.
通过规划能源站冷电联供系统冷负荷预测及制冷机选型研究,详细分析各类建筑物的冷负荷计算方法,合理经济地配置电制冷和溴化锂制冷机的选型设计,为规划分布式冷电联供系统制冷机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立青 《新能源》2000,22(9):14-15
分析了溴化锂制冷机产生冷衰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冷衰产生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可把年冷衰率控制在1%。  相似文献   

10.
小型太阳能溴化锂制冷机的一种新型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新型单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结构。该制冷机采用浓溶液直接喷淋循环方式、无冷剂水泵循环结构,无管板胀管制造工艺,从而使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造价降低,更适合于小制冷量的制冷机。并对这种结构的制冷机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热、电、冷三联供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热、电、冷三联供实际应用,分析了热、电、冷联产的经济性。利用当量热力系数的概念,并对热、电、冷联产中的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与氨压缩式制冷机进行了比较。在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中,前者的当量热力系数是后者的1.39倍,在中压汽轮发电机组,前者是后者的1.2倍,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初投资基本上当年即可回收。图2表2参5  相似文献   

12.
热电冷联产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辉  郑贤德 《节能》2002,(10):4-6
随着节能的不断深入发展 ,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形式———热电冷联产联供。本文从火用的角度出发 ,比较了热电冷联产和热电联产电动制冷两种方式的能源利用率 ,指出热电冷联产节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前面三个系列报告的基础上,着重讨论热电联产工程及技术的新发展-热电冷三联产。对热电冷三联产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对国内有关工作作了评述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热电冷三联产评价标准述评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吕静  王中铮 《节能》1998,(7):10-12
通过对热电冷三联产的总能系统进行分析,围绕能源利用效率和热经济性,从不同角度评述热电冷三联产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热电冷三联产系统的特点及优势,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三联产系统,诸如生物质热电冷三联产系统、垃圾热电冷三联产系统以及太阳能热电冷三联产系统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尽管热电冷三联产系统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但是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且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崔鹰  梁春玉 《节能技术》2002,20(3):13-14
本文根据制冷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对可能组成的四种热电冷联产类型从节电、节能和投资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探讨了热电冷联产的有关技术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热电冷三联产的基本生产工艺,通过对采用溴化锂制冷和中央空调以电制冷两种制冷方式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进行比较,提出了发展热电冷三联产的良好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系统优化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系统的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考虑系统全年的热电冷负荷需求和运行策略,建立了包括蓄能器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系统优化运行的模型,最后以某区域为例,利用序列二次规划,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热电冷联产节能原理,压缩制冷吸收制冷的比较,热电冷联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热电冷三联供优越性和存在的经营风险,分析了在南京铁路南站地区实施热电冷三联供项目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提出了实施项目需要的政策支持。对该地区实现热电冷三联供项目有一定的引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