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 PL)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及炎性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皇后光子嫩肤仪对有面部痤疮红斑及炎性色素沉着的患者进行治疗,波长560~1200nm,能量密度16~28J/cm2,治疗3~5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4周,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36例患者中褐黑色炎性色素沉着51例,红斑137例,红斑加色素沉着48例,其中111例痊愈,显效101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I PL治疗痤疮后红斑及炎性色素沉着无创、有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新型强脉冲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以色列Active OpticalSystems强脉冲光治疗系统(GEM专利技术的光子嫩肤仪)治疗5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1个疗程,观察和记录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基本痊愈12例(24%),显效28例(56%),总有效率80%。治疗后无皮肤红肿,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结论:新型强脉冲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420nm与540nm强脉冲光联合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420nm与540nm强脉冲光联合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50例,病情Ⅱ ~ Ⅲ级.整个疗程共治疗8次,每次治疗间隔1周,观察记录临床反应.治疗前后拍摄面部及皮损图片,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改善,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率66%;治疗期间,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420nm与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为一种有效方法,疗程较短,治疗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两种波段强脉冲光(intensive pulsed light,IPL)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使用540nm与570nm波段的IPL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43例及色素沉着31例,6次IPL治疗为1个疗程。先采用540nm波段IPL治疗3次,每次间隔2周;再采用570nmIPL治疗3次,每次间隔4周。结果:经过6次治疗后红斑治疗有效率为86.0%;色素沉着治疗有效率为64.5%,治疗后3个月仍有较好的满意效果,治疗期间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540nm与570nm两种波段IPL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近2年来强脉冲光治疗39例痤疮红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笔者医院皮肤科门诊痤疮红斑患者资料,统计分析强脉冲光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红斑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不同治疗次数的有效率。结果:强脉冲光治疗痤疮红斑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前痤疮红斑评分为(2.67±0.48)分,治疗后评分为(1.28±0.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1~4次的有效率依次为17.95%、41.03%、59.09%及72.73%。结论:强脉冲光对痤疮红斑有良好疗效,且增加治疗次数可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序贯多脉冲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外用治疗痤疮印迹的疗效和技术优势。方法:应用Queen皇后光子嫩肤仪结合胶原贴敷料外敷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色素沉着和萎缩性瘢痕,波长560~1 200nm治疗手具,多脉冲序贯两遍、间隔4周治疗1次,共治疗5次。治疗后即刻和治疗间期用胶原贴敷料规律贴敷护理,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100%,痤疮后红斑治疗效果优于黑褐色色素沉着,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进展期红色萎缩性瘢痕凹陷平复率优于成熟的萎缩性瘢痕,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序贯多脉冲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将"个性化"与"普适性"原则相结合,在保证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使治疗技术简单化,易于掌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含木瓜蛋白酶及马齿苋医学护肤品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面部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强脉冲光联合含木瓜蛋白酶及马齿苋医学护扶品治疗;对照组27例,单纯强脉冲光治疗。结果:两组患者面部炎性皮损经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5.1%、对照组70.4%,χ2=6.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皮肤整体平整性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强脉冲光联合含木瓜蛋白酶及马齿苋的医学护肤品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在运用强脉冲光有效治疗痤疮的同时使用医学护肤品既可以修复强脉冲光治疗后皮肤功能屏障的损伤,还能辅助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皮损,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1 450nm半导体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16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80例,采用1 450nm半导体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80例,使用1 450nm半导体激光治疗。治疗4次后评估两组的疗效,并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4次后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2.50%;试验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82.50%和68.75%,试验组有效率比对照组好,满意度试验组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450nm半导体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中度痤疮短期疗效好,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并且长期疗效理想,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9.
鲁红松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8):1566-1568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与中药联合治疗颜面部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来笔者科室就诊的颜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常规中药,同时配合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治疗。两组均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间隔3周,连续治疗4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试验组有效率90.5%,对照组有效率61.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与中药联合治疗颜面部寻常性痤疮,比常规服用中药治疗痤疮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540nm强脉冲光联合清热散结胶囊治疗痤疮红斑的疗效。方法:将90例痤疮红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均采用540nm强脉冲光治疗,能量15~18J/cm2,脉宽12~15ms,每4周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给予口服清热散结胶囊1.65g,3次/d,用药8周。两组均在末次治疗后1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22%和64.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540nm强脉冲光联合清热散结胶囊治疗痤疮红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优化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宽Nd:YAG1064nm激光治疗痤疮瘢痕及其伴发色素沉着、红斑、毛孔粗大临床疗效. 方法 痤疮瘢痕患者共162例,采用随机分组其中78例运用优化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宽Nd:YAG 1064nm激光治疗,48例运用优化强脉冲光治疗,36例运用长脉宽Nd:YAG 1064nm激光治疗.治疗参数:强脉冲光滤光片640nm,能量密度20~24J/cm2,脉宽4ms,脉冲3个,延迟时间30ms.Nd:YAG1064nm激光,9mm光斑治疗头,能量密度单脉冲58~64J/cm2,脉宽20ms.一疗程5次,每次间隔1个月. 结果 162例患者3种治疗方式EC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式中优化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宽Nd:YAG1064nm激光治疗组与优化强脉冲治疗组EC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宽Nd:YAG1064nm激光治疗组与长脉宽Nd:YAG1064nm激光治疗组EC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痤疮瘢痕及其伴发色素沉着有效率71.19%(95%CI:59.40%~82.98%),红斑有效率88.14% (95%CI:79.91%~96.37%),毛孔粗大有效率71%(95%CI:60.45%~81.97%).所有患者治疗中未发现任何严重的副作用. 结论 优化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宽Nd:YAG1064nm激光治疗对痤疮瘢痕及伴有局部色素沉着,红斑,毛孔粗大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应用光子痤疮治疗仪治疗31例面部寻常型痤疮患者,病情Ⅱ~Ⅲ级(炎性和非炎性皮损总数分别为31~50个和51~100个),治疗波长415nm,每周2次,治疗4~6周,观察记录临床反应,每周拍摄皮损图像.结果:31例患者总有效率61%,皮脂溢出减少率55.7%.治疗期间,未发现刺激、皮炎等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415nm)照射治疗痤疮疗效较好,疗程较短,治疗过程安全,可以作为治疗Ⅱ~Ⅲ级炎性痤疮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不能耐受内服或外用药物治疗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调Q脉冲激光和两种波段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笔者医院门诊收治的面部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调Q脉冲激光组(接受调Q脉冲激光治疗,n=33)和强脉冲光组(接受两种波段的强脉冲光治疗,n=47)。对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红斑及色素沉着情况及皮肤生理指标变化水平。结果:调Q脉冲激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强脉冲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9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斑及色素沉着程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调Q脉冲激光组的色素沉着程度低于强脉冲光组(P0.05);两组患者的红斑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p H值、TEWL均明显下降,角质层含水量明显上升(P0.05),且调Q脉冲激光组的皮肤pH值低于强脉冲光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强脉冲光组(P0.05),两组患者的经皮水分丢失(TEW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紧绷感、轻度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等不良反应,未使用任何药物,症状均于术后1~7d内消失。治疗第2、3次,调Q脉冲激光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强脉冲光组(P0.05),治疗第1、4次,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调Q脉冲激光与多波段联合强脉冲光在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方面疗效相当,安全性较高,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红斑及色素沉着情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调Q脉冲激光在改善患者红斑程度和皮肤屏障功能方面优于多波段联合强脉冲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强脉冲光和微晶磨削治疗不同时期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采用强脉冲光治疗;B组:42例,采用微晶磨削治疗。治疗时间各组分别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强脉冲光治疗针对轻中度痤疮效果明显,微晶磨削治疗针对重度尤其是脓疱性痤疮及其痤疮后留下的凹陷性瘢痕效果显著,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时期的痤疮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窄谱强脉冲光和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笔者科室治疗的82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窄谱强脉冲光治疗;B组:42例,采用540nm强脉冲光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治疗即刻反应设置治疗参数。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血管消退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来评价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经过1~3次治疗,A组患者痊愈率55.0%,有效率87.5%;B组患者痊愈率35.7%,有效率85.7%,两组间的疗效分布、痊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平均治疗次数为(1.90±0.632)次,B组患者平均治疗次数为(2.35±0.692)次,两组间治疗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红斑肿胀率(40.0%)低于B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不良反应均为可逆性。结论:窄谱强脉冲光较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袁丽  王萌 《中国美容医学》2014,(15):1269-1271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导入治疗面部痤疮后遗留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6例,强脉冲光组37例,左旋维生素C导入组39例,三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6.1%,强脉冲光组有效率59.4%,左旋维生素C导入组有效率53.8%。联合组疗效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导入治疗面部痤疮后遗留色素沉着,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痛苦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彭圣炽  李玉良  陈菁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0):1592-1594
目的:观察5%硫磺溶液联合强脉冲光(1PL)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9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外涂5%硫磺溶液至患处,2次/日,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强脉冲光治疗仪治疗,每周1次,连续4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维胺酯胶囊25mg,3次/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副作用包括短暂且可耐受的轻微红肿、发热或局部刺痛感。结论:5%硫磺溶液结合强脉冲光照射治疗寻常性痤疮优于维胺酯胶囊治疗,是一种可选择用于治疗中重度痤疮的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强度窄谱蓝光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高强度窄谱蓝光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应用波长为405~420nm的高强度窄谱蓝光治疗93例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每周2次,共治疗8次。计数患者炎性皮损(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非炎性皮损(粉刺)及皮损总数来计算改善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皮肤黑素指数、红斑指数、皮脂分泌及角质层含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为82.80%。非炎性及炎性皮损平均改善率分别为51.67%和68.90%;患者面部红斑指数及皮脂分泌显著降低,而黑素指数及角质层含水量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变化。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与治疗结束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强度窄谱蓝光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疗效显著,且可以减轻皮肤红斑、减少皮脂分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治疗痤疮、雀斑、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3例患者采用强脉冲光进行治疗,包括55例痤疮、47例雀斑、51例脂溢性角化病。每隔3周治疗一次,1个疗程4次。末次治疗后全面评价疗效。结果:痤疮经4次治疗后约有87.27%的患者获得良好疗效,雀斑和脂溢性角化病4次治疗后分别有97.87%,94.12%的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医生对于三种疾病的疗效满意率达96.73%,患者的满意率达94.77%。结论:采用强脉冲光治疗痤疮、雀斑和脂溢性角化病其近期疗效较好,并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超光子强脉冲光技术(AOPT)治疗模式下不同波段滤光片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效 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采用590 nm滤光片,观察组采用超模双波滤光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生理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3%,高于 对照组的82.22%(P<0.05);两组治疗后经表皮失水率、红斑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角质层含水量、弹性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皮肤潮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光子强脉冲光不同波段滤光 片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存在一定差异,超模双波滤光片的疗效优于590 nm滤光片,能有效改善患者 皮肤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