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黏附因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96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治疗,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统计2组患者脓腔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乳瘘发生情况、治疗后继续哺乳例数,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VAS评分及ICAM-1、TNF-α、IL-1β的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继续哺乳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乳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血清ICAM-1、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效果显著,可能与明显降低血清ICAM-1、TNF-α、IL-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自医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白头翁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肠镜检查评分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结肠镜检查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理检查评分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病理检查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17、TNF-α相关,且安全可靠,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炎舒方治疗宫外孕术后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宫外孕术后盆腔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炎舒方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RP、MCP-1、IL-1β、TNF-α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RP、MCP-1、IL-1β、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炎舒方能减轻宫外孕术后盆腔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补气温阳汤对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气温阳汤。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7)、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6、TNF-α、IL-17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IL-6、TNF-α、IL-1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GF-β1、b-FGF、CTGF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GF-β1、b-FGF、CTGF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气温阳汤能减轻COPD稳定期的炎症反应,延缓肺纤维化进程,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93-1195
目的:探讨疏肝滋肾法对女性骨关节病患者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6例女性骨关节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疏肝滋肾法治疗。于治疗前后对比两组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及血清雌激素(E_2)、孕酮(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VAS评分、ISO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VAS评分、ISO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_2、T显著升高,TNF-α、IL-1β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E_2、T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IL-1β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滋肾法对女性骨关节病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关节疼痛,提高雌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79.59%)(P0.05);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压痛评分两组治疗后降低(P0.05);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压痛评分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两组治疗后均降低(P0.05);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可降低炎症因子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芩承气汤配合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梗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奥曲肽治疗,研究组应用柴芩承气汤配合奥曲肽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β和CRP以及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评分以及血清TNF-α、IL-1β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芩承气汤配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梗阻,疗效确切,同时能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1β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宣肺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采用香烟烟熏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宣肺平喘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另设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阳性对照组以地塞米松混悬液灌胃,其余治疗组以宣肺平喘颗粒混悬液灌胃,观测大鼠一般情况,酶连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8、IL-1β含量。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较,血清中TNF-α、IL-8、IL-1β含量增高(P0.01);宣肺平喘胶囊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IL-8、IL-1β降低(P0.01或P0.05)。结论宣肺平喘胶囊治疗COPD有可能是降低COPD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8、IL-1β等炎症介质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桃红四物汤。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脑卒中NIHSS积分及炎症因子(CRP、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脑卒中NIHSS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脑卒中NIHSS积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炎症因子(CRP、TNF-α、IL-1β)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炎症因子(CRP、TNF-α、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进而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除湿解毒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除湿解毒汤。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剂量、皮损面积;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7、IL-1β、IL-6的水平;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激素剂量、皮损面积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IL-17、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除湿解毒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疗效确切,能降低炎症因子,缩小皮损面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冯宇  陈滨  张闽光 《北京中医药》2017,36(2):156-159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投硬币法将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评价2组疗效,同时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患者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含量。结果 2组均有良好的疗效,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TNF-α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IL-1β、IL-6和TNF-α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浮针疗法和电针疗法均对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浮针疗法的疗效优于电针疗法,可能与浮针疗法能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五神汤内服联合熏蒸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五神汤内服及熏蒸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NO、TNF-α、IL-1β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肤色、肿胀程度、肤温及自觉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下肢肿胀、下肢疼痛、肤温升高、发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治疗后,2组NO、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五神汤内服加熏蒸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血清NO、TNF-α、IL-1β水平,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咽利膈汤加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咽利膈汤加味口服治疗,疗程为5 d。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关节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8%(P 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IL-6、hs-CRP、WB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咽利膈汤加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疾病恢复时间,改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脂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主要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G、TC、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而HDL-C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TG、TC、LDL-C,HDL-C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hs-CRP、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hsCRP、IL-1β、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ET-1水平均显著降低而VEGF、NO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ET-1、VEGF、NO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脑舒通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改善高血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效果。方法: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甘草泻心汤合白头翁汤,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白介素10(IL-10)、血清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IL-6、IL-17、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L-10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IL-6、IL-17、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1.89%、对照组72.9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能有效降低血清IL-6、IL-17与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血清IL-10的分泌,减轻免疫炎症反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胆利肝汤结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120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胆利肝汤结合火针治疗。7天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两组患者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治疗前后T细胞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3.33%(P0.05);研究组患者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CD4、CD8和CD25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IL-2、IFNγ含量均高于对照组,IL-4、IL-10和IL-17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清胆利肝汤结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能有效的改善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炎症反应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祛痰化瘀汤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常规西医联合祛痰化瘀汤治疗,47例)和常规组(常规西医治疗,47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疗效显著于对照组[93.62%vs.74.47%,P0.05]。TNF-α、IL-4、IL-5水平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TNF-α、IL-4、IL-5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祛痰化瘀汤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治疗可降低患者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医论坛》2021,36(4):34-36
目的:观察柴银退热汤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5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4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研究组采用柴银退热汤灌肠治疗。经治3 d,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经治后,发热、鼻塞、流涕评分及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 0.05);研究组首次退热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完全退热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60/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52/62)(P 0.05)。结论:柴银退热汤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能够减轻发热、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发热持续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2015年11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药物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及治疗成本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TNF-α、IL-1β、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d TNF-α、IL-1β、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d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与对照组的1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效果理想,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3例。对照组予电脑颈椎牵引配合电脑中频治疗,研究组予颈七针治疗。均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Cobb角。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36%(75/83),对照组为78.31%(65/83),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IL-1β、TNF-α、IL-6水平降低,NDI降低,Cobb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IL-1β、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NDI小于对照组,Cobb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七针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