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光液晶兼具发光性能和液晶的有序性,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工作采用离子自组装法制备了一种兼具聚集诱导发光和液晶性质的四苯基乙烯衍生物(TPE-Chol)。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对TPE-Chol的光物理性质和液晶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TPE-Chol在室温状态下具有液晶结构,并且表现出典型的聚集诱导发光行为,是一种新型室温液晶发光材料,在液晶显示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概念的提出对设计合成新型高效荧光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为止,有大量具有AIE性质的小分子、聚合物以及超分子组装体被设计与制备出来,如含杂原子的化合物、MOFs等配合物、聚苯胺等通过共聚方法得到的高分子组装体等。在众多具有AIE特性的化合物中,四苯基乙烯(TPE)以其易于设计和修饰、具有刚性结构及可以构筑多孔材料等优势备受青睐。以四苯基乙烯(TPE)为构筑单元形成的发光材料在荧光传感、压致变色、电致发光、发光器件等方面也可以发挥巨大的功能。从化合物和配位聚合物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四苯基乙烯及其衍生物(TPEs)的合成及在发光性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以四苯基乙烯模块构建的化合物的设计与应用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四苯基乙烯类、二苯基丙烯腈类、二苯基乙炔类、聚集诱导发光分子修饰的苯并菲类以及其他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液晶材料,重点阐述了它们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和液晶自组装性质,并说明了各自的构效关系。综合文献报道可知:将发光液晶材料应用在光电器件上能极大地节约成本和减少能耗。最后指出,在合成该类发光液晶材料时,需合理地利用聚集诱导发光基团和液晶基团,且研究重点应集中在此类材料发光机理的研究和应用范围的拓展上。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了一个四苯基乙烯衍生物Model-TPE,该化合物具有典型的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1 HNMR、质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表明,有氧条件下Model-TPE经紫外光照射发生关环反应,生成二苯基取代菲衍生物,取代和未取代苯环侧关环反应得到异构体产物,提出了光氧化关环反应机理。本工作对TPE衍生物在发光及传感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光致变色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响应行为以及作为智能材料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合成了兼具四苯基乙烯、氰基二苯乙烯2种聚集诱导发光(AIE)基元的荧光分子TPE-4DCS,并对其光物理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TPE-4DCS具有典型的AIE性质。并且,由于氰基二苯乙烯单元的可逆Z/E异构化,TPE-4DCS溶液的荧光强度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会逐渐减弱并出现光谱蓝移,而在254 nm紫外光照射下荧光又可以恢复。因此,TPE-4DCS是一种新型的光响应材料,在荧光传感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是当下严峻的环境问题。传统的水体重金属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慢速且高成本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新型检测技术意义重大。本文以银离子作为检测对象,利用核酸适配体技术和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技术,将特定的核酸适配体与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阳离子型AIE分子(四苯基乙烯衍生物TPEDPy 2CH3I)结合,构建了一种针对水体中银离子浓度检测的新型复合探针体系。该检测方法具有高选择性、快速响应和低检测限等特点,同时也能够为水体中其他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四苯乙烯衍生物独特的发光性质使其在成像、传感等众多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将四苯乙烯与荧光基团蒽相连构筑了化合物4,4′-二(9-蒽甲基氨甲基)四苯基乙烯(TPE-AN),研究表明在四氢呋喃和水的混合体系中随着化合物的聚集,其表现出蒽的单体发射、蒽的激基缔合物发射和四苯乙烯的聚集诱导发光特性。除此之外,TPE-AN表现出可逆的机械变色性能,研磨可导致其发射波长的红移,并伴随着荧光量子产率的下降和荧光寿命的增加,溶剂熏蒸又能使其恢复至初始状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TPE-AN的机械变色特性是由四苯乙烯和蒽单元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二苯基吡唑啉衍生物发光态构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在合成了几种不同结构吡唑啉衍生物的基础上,测定了它们在相同极性,不同粘度介质中的荧光量子产率并表明:和1-位氮原子相联苯基的旋转松弛对该类化合物的发光具有决定意义,通过对化合物在极性与非极性溶剂内和在冻结与流动条件下(低温与室温下)荧光强度的比较,证明了二苯基吡唑啉化合物的发光态具有扭曲构象.  相似文献   

9.
以聚乙烯醇(PVA)为粘胶剂,将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聚集体固载在滤纸上,以有效发挥AIE的特性。为了考察PVA浓度对四苯基乙烯及其衍生物聚集态下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研究了PVA浓度分别与TPE、1,1,2,2-四-(4-(5-溴戊氧基)苯基)乙烯(TPEOR)、(4-二苯基)苯基二苯并富烯(BpPDBF)三种化合物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水含量不同,三种化合物均对PVA浓度依赖性存在着荧光强度极大值。说明提高PVA浓度,增加溶液粘度,将会使TPE及其衍生物分子内旋转进一步受限,但同时也会妨碍TPE及其衍生物形成更大的聚集体,即荧光强度的变化是这两种作用的综合体现。另外,固载于滤纸上的TPE、TPE-OR、BpPDBF薄膜可以用于检测特定有机溶剂及硝基化合物的挥发气氛,并具有比较灵敏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
次氯酸(HOCl)/次氯酸盐(ClO-)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应用广泛,在机体免疫防御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量HOCl/ClO-对环境及人体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建立可靠、精准检测HOCl/ClO-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缩合、还原两步合成得到具有聚集诱导性质的四苯基乙烯-罗丹明类衍生物TPE-RhB2,探针TPE-R...  相似文献   

11.
含有大共轭体系的聚亚苯基乙烯衍生物具有柔性好、驱动电压低和能带结构可调性等优点,一直是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重点。聚亚苯基乙烯衍生物的结构具有多重性,可以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获得,材料的设计较为便利。本文主要综述了最近几年来PPV衍生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2.
《江西化工》2021,37(1)
萘二酰亚胺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强烈荧光的芳香烃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光、热、化学稳定性,以及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FQY)为经典的聚集诱导发光体系。萘二酰亚胺(NDI)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质,在探索实际生活应用中,被认为是最通用的荧光团单元之一。本文从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材料(AIE)研究进展、萘二酰亚胺(NDIS)化合物的合成、相关性质测试方面着手,介绍了两种含二苯并噻吩单元的萘二酰亚胺衍生物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四苯基环戊二烯酮和二苯乙炔衍生物为原料,在高温下(250~300℃)通过Diels-Alder加成反应合成了六苯基苯(HPB)和(4-溴苯基)五苯基苯(HPB—Br),进一步采用氯化铜和无水氯化铝为催化剂室温下在二硫化碳溶剂中脱氢环化获得标题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热重分析表明,六苯并蔻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荧光光谱表明,六苯并蔻(HBC)和单溴代六苯并蔻(HBC—Br)的发光光谱都具有清晰的精细结构,最大发射峰位置分别在482.2和482.8nm处。  相似文献   

14.
稀土铕发光材料因其具有较强的特征荧光,而且具有色纯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激发寿命较长和理论量子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生物、医学、光、电、磁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总结了由稀土铕掺杂配合物制备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从发光性质、稀土发光材料以及稀土铕掺杂配合物等方面展开论述。着重讨论近年来稀土铕掺杂配合物在新型发光材料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稀土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和合成性质进行了论述,并对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稀土元素特殊的电子构型,使其具有优异的光性能,成为新的发光材料的宝库。在照明显示、分析检测等领域,稀土发光材料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有多种不同的稀土发光材料问世,如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和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等。重点介绍了两种新型的稀土发光材料:拥有高效下转换发光效率的稀土掺杂"量子剪裁"发光材料和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巨大潜力的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晶体。对两种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进行了描述,并重点展示了两种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螺二芴衍生物作为蓝光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器件。以螺二芴为母体,在2,7位分别引入具有空穴迁移率高的二苯胺和三苯胺基团,设计合成了不对称的螺二芴芳胺类发光材料7-(4-(二苯胺)苯基)-N,N-二苯-9,9’-螺二芴-2-胺。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荧光发射波长为445nm,位于蓝光区域。同时具有高度扭曲的分子结构,有利于抑制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自聚集,有效抑制非辐射,可应用于构建高效的有机蓝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8.
马肃  戴毅 《过程工程学报》2022,22(8):1011-1018
刺激响应性材料作为新型智能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方面有着重要应用,但能耗高、难以精准控制及循环可逆性差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偶氮苯基团是一种合成相对简单、循环可逆性好、易于精准控制、相对节能的光敏性官能团。离子液体是一类蒸汽压低、热稳定性好、可设计、对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新型液体材料。因此含有偶氮苯基团的离子液体是一类既具有光响应性,又具有离子液体特性的新型功能材料,凭借其在紫外/可见光(UV/Vis)照射下发生光致异构化,从而引起物化性质和材料性能发生可控变化,成为目前研究的热门。本工作综述了近年来含有偶氮苯基团的离子液体在光控智能材料中的应用,对含有偶氮苯结构单元的离子液体在光控电导率、光控自组装、光控相行为、光控CO2的捕获与释放和光响应可控离子凝胶黏弹性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含有偶氮苯结构单元的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能够为智能材料、绿色化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歧化松香中提取去氢枞酸(DHA),经酰氯化后与4,4-二羟基四苯基乙烯(2OH-TPE)反应,合成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四苯基乙烯双取代去氢枞酸(2DHA-TPE),通过NMR和MS对2DHA-TPE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DHA的引入对TPE分子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DHA后的2DHA-TPE分子仍具有AIE性质,其熔点和热分解温度分别为145℃和273℃;2DHA-TPE晶体荧光发射波长为464 nm,荧光量子产率为47.32%;2DHA-TPE无定形态荧光发射波长红移至485 nm,荧光量子产率降至21.78%;2DHA-TPE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力致荧光变色(MC)和结晶诱导荧光增强(CIEE)性质,在丙酮气氛下,其晶态与无定形态之间的荧光可实现相互转变。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合成了新型的2-吡唑啉类化合物:1,3-二苯基-4-(p-硝基苄叉)-3-吡唑啉,研究了该化合物在室温及低温77K时的稳态光物理行为,结果表明:在标题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着两种电荷转移机制,其一是从N1-N2-C3-苯基,基二是从N1-N2-C3-C4-P-硝基苄叉,光激发下,两种电荷转移机制相互竞争,且具有不同的发光构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