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培  陆家卉  潘旖旎  王伟 《新中医》2018,50(9):218-220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气机升降贯穿一切事物变化过程的始终。气机升降失调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临床上笔者从"百病皆生于气"出发,认为过敏性鼻炎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胃、肝、肺等脏腑气机升降失调。因此治疗中着眼于调理脏腑气机,以清代黄元御的桔梗元参汤为主方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马军燕  周际  冯利民 《光明中医》2022,37(2):314-317
古今临床医家多认为眩晕是以风、火、痰、虚、瘀致其病,而笔者认为气机升降失调,运行逆乱与眩晕的发生密切相关,气机升降不及与太过均可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致脑窍失养或被蒙蔽发为眩晕.气机的升降出入失调又主要表现为脏腑气机的升降失调,故可从肝与肺、脾与胃、心与肾等脏腑之气机升降失调来认识眩晕,并在治疗上以调理脏腑之气机升降出...  相似文献   

3.
情志内伤是脾失健运的重要病因。情志失调,机体失于调节,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发而为病。情志可直接伤及脾脏,也可影响脾脏气机或他脏气机,从而导致脾失健运。治疗应以心理及药物并重。  相似文献   

4.
王新志教授治疗情志病从整体观出发,同时整体结合局部,总结出情志病实为机体受到过激情志刺激后,气机升降失常引起的一系列脏腑功能改变,并提出"情志-气机-脏腑-气机"的病理发展过程。在治疗上以治"气"为要,常以血府逐瘀汤之桔梗、川牛膝相配,升降并用、气血通调,使全身气机畅然有序,而脏腑功能自平。  相似文献   

5.
情志病发病与气机不畅、气血阴阳失调关系密切。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股无形之气周转,左路肝随脾升而化心火,右路肺随胃降而化肾水,心火敛藏于肾水,肾水又上济心火,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会造成周流不畅,气机郁滞而百病丛生。情志病的发生亦涉及多个脏腑机能障碍,故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情志病致病机理,为临床防治情志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以国教授依据《内经》"四海""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和津液输布理论,提出腹部用穴是调理中焦气机基础,也是调和全身脏腑气机之首要。临证以建里配天枢为用穴基础,调节脾胃气机,升降相和,津液滋生而安中缓急;陶道使三焦阳气布散而祛邪扶正,共奏升清降浊,调和气血,输布阳气之功效。先针刺背部,疏通郁滞的阳气,再针腹部来培补中焦生化气血,再针头面使气血上达,最后针刺四肢的穴位完成气血输布的过程。腹部用穴是调理中焦气机的基础,亦是调和脏腑气机之首要。用针配合上病下取、局部配伍远端、放血等方法,疏导经气机运行,涵养脏腑,强壮支节来调治外感、内伤杂病、情志失调等病证。附三叉神经痛验案1则。  相似文献   

7.
情志是中医病因学内因要素之一,早在《内经》就有"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肝在志为怒等,阐明情志致病与脏腑气机的密切关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情志异常超过人的心理或生理承受能力时,则发生病变,首先往往是伤肝之气机,同时与情志病症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属中医"瘿病"范畴,病因以体质因素和情志失调为主。体质因素多为五脏气阴不足,尤以心肝肾气阴不足为主,在此基础上,复因情志失调等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诱发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气血津液运化失常,形成气、血、痰、瘀互结于颈部而发病。  相似文献   

9.
李烨  指导:杨如意 《新中医》2022,54(24):220-224
介绍杨如意教授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杨如意教授认为,不寐可从气血、痰邪、情志、脏腑阴阳 等方面进行诊治。不寐的病因病机有气血不足,脏腑失养;痰邪蕴滞,脏腑失调;七情逆乱,气机郁滞;阴虚 火旺,阳不入阴。治疗原则有益气养血、祛痰化滞、调气宁神、滋阴降火。遣药组方以归脾汤、温胆汤、柴胡 疏肝散、天王补心丹等诸方为主,或随症加减,或合用他方治之。  相似文献   

10.
冯兴中教授认为糖尿病是一种以气机失调为特征的心身疾病。长期的精神刺激或情志不遂,引起肝失疏泄,气机逆乱,脏腑失调,气血失和,可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冯教授临证常以疏肝调气为治疗大法,以加味四逆散为基本方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11.
"百病皆生于气"出自《素问·举痛论》,是对中医病机的高度概括,"气"病是诸多疾患的根本所在,或气虚或气机失调。虚实错杂常表现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是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表现,本质为气机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津液运化障碍。因此调气成为治疗虚实错杂证的重要原则。肝为罢极之本,调畅气机,脏腑功能正常发挥依赖肝之疏泄调达,治疗虚实错杂证可从调肝入手。  相似文献   

12.
病则形 气 神三者俱伤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神统一是《内经》阐述的重要观点之一。形与神高度和谐统一,是人之生的根本。形神合一,形为神宅,形生神;神役形,神乃形用。气血津液的正常生化输布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神机健旺又是脏腑功能正常的前提。而气机是形、神二者之间的纽带,精、气、血、津液的生化输布依赖气的升降出入来实现,气机升降是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的保证。生理上,形体、气机、神机三者相互依存;发病时,则形体、气机、神机俱受伤,从而产生病机。辨识病机,要"守神"、"守气"、"守形";治疗中亦要"守神"、"守气"、"守形"、"守机",要切中病机,祛除病邪,和调脏腑,通畅气血,和畅气机、健旺神机。  相似文献   

13.
总结卢尚岭教授对髙血压病机的理论认识及临证经验。髙血压发病之本在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先责肝脾二脏。由此引起诸多病机变化,如,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诸郁遂生;饮食失节,损伤脾胃,导致中焦壅滞,气机不利,日久必然损伤血脉,危害脏腑。据此,卢老强调肝脾气机失调、升降之机失常、脏腑功能紊乱存在于髙血压全过程,进而提出调治髙血压以斡旋气机,调整脏腑功能,藉以恢复阴平阳秘之常态为主导。认为临证应首辨气机失调及病变脏腑,治以调气为先,兼顾化痰、活血、疏肝清火、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滋阴和阳、扶阳镇水等,同时强调外治,善用足浴。  相似文献   

14.
三焦玄府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三焦为原气之别使,在内通达脏腑调气机之本,玄府为气升降出入之门户,在外联络四肢百骸畅气机之路。二者既是气机流行之通道,亦是气机调节之枢纽。三焦玄府通畅,气化有常,气、血、水运行无碍,则阴平阳秘,精神有治。情志郁病以不良情绪的累积为主要病因,其病机核心为郁,首病气分,重在气机不利,随病情发展亦可累及营血、津液,后期可传变为结、闭。三焦玄府作为人体气机通行之门户,气血津精生化之所,总领五脏,调控气、血、水在人体脏腑、筋骨肌腠的正常运行,对情志的产生、变化、病变有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作为人体的通道系统,总司气机,功重通达,其气正即五脏和而情志安,其气乱则心烦忧思抑郁由生。  相似文献   

15.
情志病主要以七情内伤为发病因素,进而影响脏腑气机,损伤脏腑功能,使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的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发病。甘麦大枣汤加味由甘麦大枣汤加麦冬、白芍而成,具有养心神、缓肝急、补脾气的功效。贺支支教授指出,甘麦大枣汤加味可调理脏腑气血功能,从而发挥治疗情志类疾病的作用。贺教授运用辨病、辨因、辨体、辨证的诊疗思路,临床多运用甘麦大枣汤加味作为治疗情志病的基础方。  相似文献   

16.
双相情感障碍属中医情志病范畴,是精神科常见重性精神疾病,当前其中医辨证思路较少、尚未达成统一。气机是人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气机升降相因是维系机体气、血、津液、精等精微物质生成、输布,进而实现人体“阴平阳秘”的关键条件。情志过激则易致气机紊乱、脏腑失和,进而诱发情志病。故本文以气机升降运动失司为疾病发生发展之纽带,邪气盛衰为疾病转化之关键,脾胃受损为疾病复发之基石,动态阐释双相情感障碍的病机演变;并提出临床治疗需重视药物药性,善用针灸、中医情志疗法等中医传统疗法形神同调、心身同治等建议;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并为从气机升降理论运用中医药防治双相情感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罗鹏飞  任红艳 《河南中医》2019,39(2):173-175
《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功能的发挥以气机为核心。脏腑气机升降相因,出入有序,则能维持机体"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血的生成和运行与脏腑气机密切相关,脏腑气机协调有序,则血循其道,有条不紊。津液的输布代谢,乃是诸脏腑气机协调完成的,尤以肺、脾、肾三脏的气机调节为关键,故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保障,若气机失调,可影响到全身脏腑经络的功能。治疗疾病时,需要通过调理经脉,令气血调畅,进而使脏腑气机调和,安定有序。四季养生之道在于顺应脏腑气机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特性以防脏腑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小儿屏气发作属中医学的"气厥"或"薄厥",临床上较为少见,多在3~4岁自行缓解,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仅以对症治疗为主。牛阳教授认为小儿气厥的病位在肝、脾两脏,多因情志刺激导致阴阳失调、气机逆乱而发病,故治疗原则以调畅气机为主,以经方四逆散为主方进行治疗,并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9.
孙素鹏  王亚军 《河南中医》2019,39(12):1808-1811
寓于五行之中的"中央之土",不仅是五脏盛衰、五脏气机调畅之源,更与抑郁症发病密切相关。脾为一身气血之本,气血运化失司致五脏"神伤",进而导致情志郁结。近年来,有医家基于"思则气结"等理论从脾论治抑郁症,认为其发病与七情中的"思"关系最为密切。一方面,脾藏意主思,思则气结,思虑过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加重思虑使情志之郁更甚。另一方面,"思则伤脾",脾之运化失职,气血生成乏源,使神失所养,二者相互为病,加重抑郁症的一系列躯体症状。另外,在五行理论中,"中土五行"模式将脾作为五脏的中心,脏腑气血皆从土而生,脾土虚则五脏气虚血亏,五神志失其所居之所而为神伤,神伤则恐惧,日久忧思过度发为抑郁;"生克五行"模式中脾与其他四脏生克相关,通过子母相及、乘侮制化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作用,进而影响复杂易变的气机,而七情内起之郁,多始于伤气。  相似文献   

20.
失眠伴焦虑抑郁状态在中医上归属于“不寐”“郁证”等范畴,“郁证”多由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致,而“不寐”的主要病因包括情志失常、劳逸失调、饮食不节等,其中情志因素占主导作用。谢道俊教授认为本病的病位主要在心、肝,与脾、肾有关,主要病机为情志失调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阳不入阴。治法当以疏肝解郁、畅达气机、宁心安神、调和阴阳为主。在用药上根据临床经验自创“轻可去实”与“重可去怯”相结合的方法,疗效颇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