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老年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FA)评分、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I)评定、运动功能评分(FMA)检测。结果:干预组在HAMD评分、NFA评分、BI评分及FMA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干预组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老年脑卒中患者伴发的抑郁情绪,并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促进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强化肩胛带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偏瘫恢复早期患者10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续接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并接受理疗、作业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增加肩胛带运动训练。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肩胛带运动训练可以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恢复,降低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恢复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患者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2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同时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依据不同情况即介入包括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和肌肉电刺激等康复治疗.结果 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法,对两组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显示,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早期介入康复疗法可杜绝或减轻脑卒中后废用综合征的发生,缩短康复疗程,减轻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时间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新乡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于生命体征平稳后2 d开始康复训练,B组患者于生命体征平稳后7 d开始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NIHSS评分量表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其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与B组比较,A组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2d开始康复功能训练相比7 d后更加有利于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康复治疗相同,rTMS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A)积分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rTMS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改善急性脑卒中运动障碍及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8例,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NHSS与Fugl-Meye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N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功能治疗仪(CVFT)与高压氧(HBO)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160例PSD患者随即分为康复对照组、3个单组(氟西汀组、脑功能治疗仪组、HBO组)、脑功能治疗仪+高压氧组,后4组在康复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治疗,观察并评价5组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Fugl-Meyer评定法评定变化。结果:6周后,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HAMD评分3个单组P<0.05,脑功能治疗仪+高压氧组P<0.01,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评定各组P<0.01;3个单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任一单组比较,脑功能治疗仪+高压氧组(P<0.05,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各单一组治疗PSD及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基本相同,而脑功能治疗仪+高压氧组优于单一组。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并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采用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法评定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有显著改变(P<0.01),但两组比较,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Bobath方法训练,干预组除上组方法外加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运动功能康复临床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SD的早期心理干预较一般康复方法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朝里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68-69,7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1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和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特殊护理对脑梗死后抑郁症(P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8例)和对照组(12例),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PSD临床特点采用神经科专项护理与精神科专项护理相结合的特殊护理措施,在研究各阶段(1、2、3个月)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对二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进行组内组间评定对比。结果研究结束时二组患者HAMD和SSS与入组比较均出现改善(P〈0.01),但干预组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同时各阶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PSD患者实施特殊护理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系统缺损及抑郁症状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与老年功能性抑郁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30例(观察组)和单纯功能性抑郁患者3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二组患者抑郁特征及抑郁认知情况进行评定和对比。结果观察组HAMD激越性抑郁因子(£=18.00,P〈0.01)、焦虑反应因子(t=16.15,P〈0.01)突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以躯体症状因子(t=21.48,P〈0.01)、迟滞性抑郁因子(t=44.41,P〈0.01)突出,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MSE不同时间(1,2,3d)评定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0,22.50,22.11;P〈0.01)。结论老年脑梗死后抑郁与老年功能性抑郁在临床特征上差异显著,存在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针刺治疗PSD的新方法疗效肯定,已成为国内外临床医师广泛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针刺治疗PSD的新方法疗效肯定,已成为国内外临床医师广泛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中医常见证候及相关因素,总结证候分布的规律性,为本病证候规范的制定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对355例PSD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中医证候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结论:PSD患者辨证为肝郁气滞证者最多,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心脾两虚、肝郁血瘀为常见证型;PSD常见证候与患者的性别、卒中的性质在统计学上无关联性意义,和患者发病年龄及PSD发病时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王有彬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064-1066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共包括脑卒中后抑郁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给予舍曲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共进行8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受试者入组前以及治疗后1、4、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量。结果:观察组经生物反馈治疗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7.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PSD可影响卒中患者的认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病死率,所以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对PSD进行了许多研究,对PSD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就PSD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GE Millennium VG5 SPECT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PSD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TMS合并抗抑郁药对原发性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的疗效。方法研究我院神内科住院的脑卒中218例,其中急性期出现抑郁的患者(HAMD评分>17分)53例,入组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抗抑郁药+心理治疗)15例,治疗组(rTMS+抗抑郁药+心理治疗)30例。统计出现PSD的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1、3月的HAMD、SSS评分。抑郁疗效评定以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③神经功能缺损康复以SSS评分减少91%-100%为完全恢复,减少46%-90%为显效,减少18%-45%为有效。结果①原发性PSD发生率为24.3%。②原发性PSD发生的时间中位数是3.5天。③治疗1月及3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抗抑郁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疗效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TMS有明显的治疗中风后抑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损伤部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嵘 《华中医学杂志》2008,32(2):100-102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与脑损伤部位关系.方法 采用Zung自我评定抑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将120例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对照组.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对所有患者在起病3天内进行颅脑CT检查脑损伤部位和范围.结果 两组间比较,脑损伤左右侧大脑半球、大脑半球前后部、皮层和皮层下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大脑中后动脉供血区损伤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脑半球损伤左侧、前部、皮层更可能导致PSD,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比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损伤者更可能患PS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