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C_4mim][PF_6])为稀释剂,研究了N,N,N′,N′-四辛基-4-氧代庚二酰胺(TOOHA)萃取剂对U(VI)的萃取行为。动力学试验研究表明,该萃取体系可以在10 min内对U(VI)达到萃取平衡。在最佳相比1.5∶1条件下,研究了该萃取体系对U(VI)的萃取机理,实验结果显示U(VI)的分配比随着水相中KPF_6、KCl和[C_4mim][Cl]的浓度增加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表明该萃取体系萃取U(VI)是以阳离子交换机理进行的。斜率分析表明,萃取剂TOOHA与U(VI)是以2∶1配位的,同时降低温度有助于U(VI)的萃取。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1-丁基-3-乙酰基苯并21冠7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己基-3-乙酰基苯并21冠7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和1-辛基-3-乙酰基苯并21冠7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3种不同烷基链长的冠醚离子液体([C_n(benzo21C7)AIm]NTf_2,n=4,6,8,简称为C_n-CrownIL)。将合成的冠醚离子液体与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离子液体([C_4MIm]NTf_2)混合,构建了C_n-CrownIL/[C_4MIm]NTf_2复配系统。结果表明,C_n-CrownIL/[C_4MIm]NTf_2对水溶液中的Rb~+和Cs~+具有非常高的萃取能力,即使溶液中Rb~+和Cs~+质量浓度低至10 mg/L,萃取剂对Rb~+和Cs~+仍保持高达97%以上的萃取率。吸附Rb~+和Cs~+的萃取剂可利用稀硝酸洗脱而实现重复利用,5次循环后,萃取剂对Rb~+和Cs~+的萃取率依然可达90%。理论计算表明,C_4-CrownIL/[C_4MIm]NTf_2萃取Rb~+和Cs~+依赖的是冠醚单元中的O原子与Rb~+和Cs~+之间较强的络合作用,冠醚空腔大小与Rb~+和Cs~+的离子半径高度匹配是C_4-CrownIL/[C_4MIm]NTf_2优先萃取Rb~+和Cs~+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人们对离子液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离,萃取,化学反应,材料合成,有机反应和绿色分离方面,对离子液体的基础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离子液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的研究非常缺乏,严重地制约了离子液体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不同温度下(278~323K)测定了咪唑类离子液体[C4mim][PF6]、[C6mim][PF6]和[C6mim][BF4]分别在水、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4.
疏水性离子液体对含Cu~(2+)废水萃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1-烷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_nMIm]PF_6(n=2,4,6)离子液体,以Cu~(2+)为对象,采用紫外光谱分析为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离子液体对重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研究了螫合剂、萃取平衡时间、溶液pH、离子液体侧链长度、助溶剂以及离子液体用量等因素对萃取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螯合剂对离子液体萃取重金属能力影响很大.当体系中未加入螯合剂时,离子液体对Cu~(2+)的萃取率仅为2%左右;而随着螯合剂双硫腙的加入,其萃取效率均达91%以上.3种离子液体中,以[C_6MIm]PF_6的萃取效率最好.同时离子液体在萃取重金属离子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pH摆动效应,当pH2时,Cu~(2+)的萃取率均小于2%,而当pH8时,Cu~(2+)的萃取率均高于90%.利用这一摆动效应,可将Cu~(2+)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5.
离子液体对甲基橙的萃取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1].研究离子液体对有机物的萃取分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本文以[C4mim][PF6]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研究了阴离子型染料甲基橙的萃取热力学性质.等温条件下,溶质在水相和离子液体相间的转移自由能可用下式表示:ΔGT(W→IL)=-RTlnKi=-RT[lnKc ln(V1/V2)]=ΔHT-TΔST(1)ΔGT是摩尔分数标度的转移自由能,Ki是摩尔分数标度的平衡常数,Kc是摩尔浓度标度的平衡常数,V1和V2分别是离子液体和水的摩尔体积,ΔHT和ΔST分别是转移焓和转移熵.如果假设在较小的温度范围内恒定不…  相似文献   

6.
以苯-环己烷为模型体系,基于COSMO-RS模型研究多种离子液体阴、阳离子对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萃取性能指数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Bmim][FeCl4])萃取剂,并对[Bmim][FeCl4]与苯、环己烷的弱相互作用进行探究。合成[Bmim][FeCl4]离子液体,并用于苯-环己烷体系的萃取分离,证实该离子液体对石脑油中的芳烃具有良好的萃取分离效果,采用NRTL模型对[Bmim][FeCl4]-苯-环己烷体系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FeCl4]选择性萃取分离芳烃主要依靠咪唑阳离子与芳烃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相较于环丁砜,该离子液体对于苯-环己烷体系具有更大的两相区,易于苯-环己烷体系的分离;针对芳烃质量分数为0.1的原料,其芳烃分配系数、萃取选择性、萃取性能指数分别可达0.770、19.73和15.19;NRTL模型对该三元体系预测效果较好,均方根偏差为1.14%。  相似文献   

7.
<正>离子液体作为纤维素的优良溶剂,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方兴未艾[1].但是,到目前为止,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机理尚未得到一致的认识,特别是离子液体阳离子的结构对纤维素溶解性能的影响规律鲜有报道.本文中,设计合成了13种具有相同阴离子(CH3COO-)和不同阳离子的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C4mim][CH3COO](1),1-甲氧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C1OC2mim][CH3COO](2),1-羟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C2OHmim][CH3COO](3),1-丁基-2,3-  相似文献   

8.
利用正交实验法和控制变量法研究梯度电场强度下不同浓度的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C4mim][OAc])及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两种离子液体对花生油油渍的清洗作用。结果表明这两种离子液体是有洗涤效果的,[C4mim][OAc]和[Bmim]PF6在离子液体体积浓度为10%~30%表现出好的清洗效果。电压增大,各浓度的离子液体的清洗效果均有改善趋势,但电压再增加反而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298.15~323.15 K的温度范围内,分别测定了1-丁基-3-甲基咪唑脯氨酸盐[C4mim][L-Pro]、1-己基-3-甲基咪唑脯氨酸盐[C6mim][L-Pro]和1-辛基-3-甲基咪唑脯氨酸盐[C8mim][L-Pro]这3种咪唑类脯氨酸离子液体与水组成的二元混合溶液在全部组成范围内的密度,计算了混合溶液的过量摩尔体积和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并用相关经验公式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混合溶液的密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减小;当温度和组成一定时,混合溶液的密度随离子液体阳离子上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小;3种混合溶液的过量摩尔体积均为负值;在相同温度下,3种离子液体和水的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均小于纯离子液体和纯水的摩尔体积,并且下降幅度随离子液体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咪唑类离子液体[Cn mim][Br](n=4,6,8,10)在CDCl3中的1 H NMR和13 C NMR化学位移.结果表明,所研究离子液体在CDCl3中发生了聚集,离子液体阳离子的侧链长度、阴离子的类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选择磷酸三丁酯(TBP)作为配体,考察铀酰—TBP配合物在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Bmim][NTf2])离子液体的萃取及电化学行为。发现铀(VI)经过两步单电子还原为铀(IV),且铀(V)至铀(IV)的还原电位(-2.7 V Vs.Pt)超过此体系的电化学窗口,电沉积物为U3(PO3)4,继续热处理电沉积产物约573 K时转化为UP2O7。此研究表明离子液体可能在乏燃料金属的电化学分离中表现出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氯化1-辛基-3-甲基咪唑([C8mim][Cl])对EMT6细胞的毒性大小及其可能的遗传机制.不同浓度(0.06、0.25、1.00mmol·L-1)的[C8mim][Cl]对EMT6细胞染毒12h,WST-1比色法检测了细胞活力,ELISA方法检测了Bcl-2蛋白的表达,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了细胞核形态的变化,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了细胞DNA的损伤,流式细胞仪检测了细胞周期和细胞DNA的含量.结果显示,经[C8mim][Cl]染毒后,EMT6细胞活力下降,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当[C8mim][Cl]浓度高于0.25mmol·L-1时,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C8mim][Cl]染毒使Bcl-2蛋白表达下调,引起了细胞核形态改变,造成了DNA的断裂损伤和含量下降,诱导了细胞凋亡.从而可以得出结论,DNA损伤参与了[C8mim][Cl]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采用SPSS软件概率单位法研究了4种不同烃链长度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C4mim]Br,[C6mim]Br,[C8mim]Br和[C10mim]Br对日本三角涡虫72h、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 079.46和1 744.38mg·L-1,919.35和725.00mg·L-1,312.79和238.50mg·L-1以及32.57和23.25mg·L-1.由LC50值的大小可知,4种不同烃链长度的咪唑类离子液体的毒性[C10mim]Br>[C8mim]Br>[C6mim]Br>[C4mim]Br.由此可见,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涡虫的急性毒性大小与其烷基侧链长度密切相关,碳链越长毒性越大.此外,根据急性毒性试验涡虫的中毒症状,也就离子液体对涡虫可能的靶器官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离子液体在水、乙醇及其混合物中的电导率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导率仪测定了298.15 K条件下多种离子液体,即1-甲基-3-乙基咪唑溴([Emim]Br)、1-甲基-3-丁基咪唑溴([Bmim]Br)、1-甲基-3-丁基咪唑氯([Bmim]Cl)、1-甲基-3-丁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1-甲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Mmim][DMP])、1-甲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乙酯([Emim][DEP])、1-甲基-3-丁基咪唑磷酸二丁酯([Bmim][DBP])以及醋酸钾(KAc)在水、乙醇及其混合溶剂中的电导率数据。结果表明,室温离子液体的电导率顺序为:[Bmim][BF4]>[Mmim][DMP]> [Emim][DEP]> [Bmim][DBP],该顺序与离子液体的黏度成反比。离子液体在水中的电导率的次序大致为[Emim]Br>[Bmim]Cl[Bmim]Br[Bmim][BF4]>[Mmim][DMP]>[Emim][DEP]> [Bmim][DBP]。离子液体在水中的电导率高于在乙醇中的电导率,且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加均先升高后降低。与醋酸钾相比,溶剂变化对离子液体电导率的影响要小得多。离子液体[Mmim][DMP]和[Emim][DEP]能显著提高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相对挥发度,且盐析作用[Mmim][DMP]> [Emim][DEP],这与在混合溶剂中电导率的大小次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在硫酸铵存在下,乙醇水溶液能够分为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C2H5OH+2与[Sn(SCN)5~6][(5~6)-4]-生成的[C2H5OH2]1~2[Sn(SCN)5~6]三元缔合物能被乙醇相萃取,使Sn(Ⅳ)与Mo(Ⅵ)、Ga(Ⅲ)、Ce(Ⅲ)和W(Ⅵ)离子分离.该方法在微量锡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考察了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合硼酸盐([EMIM][BF4])和2-甲基噻吩(2-MT)、正己烷(HEX)、异丁基硫醇(IBT)的相互作用。采用GGA/PW91和DNP基组优化了结构,并用NBO和AIM分析了[EMIM][BF4]和2-甲基噻吩(2-MT)、正己烷(HEX)、异丁基硫醇(IBT)的氢键相互作用。[EMIM][BF4]离子对最稳定的气相结构表明,[BF4]-阴离子的F原子和咪唑环上C2-H2的氢键作用在形成离子对中起重要作用。[BF4]-阴离子和[EMIM]+阳离子支链发生氢键作用。[BF4]-阴离子趋向于C2-H2形成氢键,这说明,2-甲基噻吩(2-MT)、正己烷(HEX)、异丁基硫醇(IBT)吸附在[EMIM][BF4]上没有改变离子液体离子对的主要作用。[EMIM][BF4]和2-甲基噻吩发生π···C-H和氢键作用,而[EMIM][BF4]和正己烷(HEX)、异丁基硫醇(IBT)主要发生氢键作用。相互作用能表明,2-甲基噻吩优先吸附在离子液体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疏水性离子液体——3-甲基-N-丁基吡啶甲基磺酸酰亚胺盐([C4M3Py][NTf2]),并进行了表征,测量了这种离子液体分别与甲醇、乙醇、异丙醇所组成的3种混合体系的电导率值。结果显示混合体系的电导率与纯离子液体的电导率相比有显著的增大趋势,三种混合体系的电导率强度顺序为k([C4M3Py][NTf2]+甲醇)〉k([C4M3Py][NTf2]+乙醇)〉k([C4M3Py][NTf2]+异丙醇),并用Castell-Amis经验方程对离子液体浓度与混合体系电导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3种Ni-Ln(Ⅲ)[Ln(Ⅲ)=Tb,Eu,Nd]配合物[Tb2(C6H5COO)8][Ni(phen)3].4H2O(1); [Eu2(C6H5COO)8][Ni(phen)3].4H2O(2); [Nd2(C6H5COO)8][Ni(phen)3].4H2O(3).所合成的这3种配合物结构基本相同,均为离子型配合物.在配阴离子中,每个Ln(Ⅲ)离子与8个羧基氧配位,生成双核配离子.在配阳离子中,Ni与phen配位,形成了畸变的八面体构型.对这3种配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晶体结构,它们有相似的结构.同时对配合物紫外吸收光谱(UV-VIS-NIR),红外(IR)光谱和荧光(FP)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19.
The anodic dissolution of metals is an important topic for battery design, material finishing and metal digestion. Ionic liquids are being used in all of these areas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anodic dissolution is relatively few in these media.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behaviour of 9 metals in an ionic liquid [C4mim][Cl] and a deep eutectic solvent, Ethaline, which is a 1:2 mol ratio mixture of choline chloride and ethylene glycol. It is shown that for the majority of metals studied a quasi-passivation of the metal surface occurs, primaril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insoluble films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The behaviour of most metals is different in [C4mim][Cl] to that in Ethaline due in part to the differences in viscosity. The formation of passivating salt films can be decreased with stirring or by increasing the electrolyte temperature, thereby increasing ligand transport to the electrode surface.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的乙酸盐([bmim][Ac])、乳酸盐([bmim][La])、乙醇酸盐([bmim][Ga])以及二氰胺盐([bmim][Dca])4种离子液体.测定了70℃时纤维素在这些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并利用。HNMR核磁研究了其溶解规律.借助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对从[bmim][Ac]/纤维素溶液中再生纤维素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离子液体中,乙酸根的氢键形成能力最强,离子液体[bmim][Ac]对纤维素的溶解效果最佳,而且在纤维素的溶解以及再生过程中,纤维素与[bmim][Ac]溶剂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与原料纤维素相比,再生纤维素大分子结构没有被破坏,热稳定性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