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锌、铜、铁、锰的变化,指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及石墨炉法测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47例、新生儿脐血清44例及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血清及脐血清各30例的锌、铜、铁、锰血清含量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锌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铁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轻、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新生儿脐血清锌、铜、铁、锰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③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与脐血血清锌、铜、铁、锰含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孕妇血清锌、铁含量均显著低于脐血清锌、铁含量(P<0.01,P<0.05),孕妇血清铜含量显著高于脐血清铜含量(P<0.01),孕妇血清与脐血清锰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④本病孕妇血清铜/锌、铁/铜、铁/锌及铁/锰比值与对照组比较,除铜/锌比值未发现两组有明显差异外(P>0.05),其他各比值均有较明显变化(P<0.01,P<0.05)。结论:①血清微量元素锌的减少、铁的升高及锌、铜、铁、锰间的比例失衡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②无论孕妇机体在正常状态下还是在病理状态下,都首先保证胎儿对锌、铜、铁、锰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和性激素水平对精子缺陷的影响。方法:检测精子缺陷已婚育龄男性和健康对照者血清钙、镁、铜、锌、铁、铅、性激素,并精液常规分析。结果:精子缺陷组血铅、血镁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锌、铜、铁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与雌二醇的比值T/E2(0.109±0.031)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微量元素和性激素与精子形态存在一定的关系,血液中保持合理平衡的微量元素和激素水平对于形成优良精子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束缚应激后小鼠全血中铁、锌、钙和镁含量的变化,揭示慢性束缚应激反应对其全血中4种元素的影响和规律。[方法]建立小鼠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全血中铁、锌、钙和镁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全血铁、锌、钙、镁含量(μg/ml)分别为:393.03±30.12,4.82±1.05,49.96±2.39,43.62±1.92;实验组小鼠全血铁、锌、钙、镁含量(μg/ml)分别为:291.72±83.57,3.62±1.24,59.53±8.97,40.31±5.3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接受应激的小鼠全血中铁、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镁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束缚应激使全血中铁、锌、镁降低,血钙明显升高。元素铁、锌、钙与慢性束缚应激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吴霞  史玉坤 《现代预防医学》1999,26(3):381-381,383
对2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26例健康女性对照组头发中微量元素铜,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提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头发中铜,锌含量比对照组低,铜/锌比值比对照组高,上述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18~70岁健康男性132人腋毛中锌、铜、铅、镉的含量。结果表明:各年龄组之间腋毛锌、铜、铅、镉及锌/铜比值无显著差别。其中105人腋毛锌与全血锌呈正相关(r=0.2053,P<0.025)。腋毛与全血铜及锌/铜比值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南昌地区6月~6岁健康儿童未稍血锌、铁、钙、镁、铜、铅的含量,为本地区评价儿童微量元素结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Mp-2型电位溶出分析仪测定1645例健康儿童血中锌、铁、钙、镁、铜、铅的含量。[结果]比较不同性别健康儿童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不同年龄之间锌、铁、镁、铜、铅5种微量元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1645例健康儿童按性别、年龄分组统计得出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作为评价本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高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与微量元素铜(Cu)、锌(Zn)及其铜/锌(Cu/Zn)比值的关系,评价Cu/Zn比值是否可以作为CHD预防监测指标。方法:用OLYMPUS2700生化分析仪对95例冠心病患者及90例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铜、锌及计算其比值。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u值12.5±3.2μmol/L;Zn值17.26±1.567μmol/L;Cu/Zn0.601±0.213,健康对照组Cu值15.2±2.3μmol/L,Zn值15.45±0.443μmol/L;Cu/Zn0.969±0.219,两组间C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n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Cu/Zn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明显低于健康组。结论:Cu/Zn比值可以作为CHD预防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吴惠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179-1181
目的:了解台州市城乡0~3岁儿童血铅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水平,并探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博晖原子吸收光谱仪,用原子吸收法测定1 122例0~3岁儿童的全血铅、锌、铁、钙、铜、镁的含量。结果:各年龄组血镁、铜、铁元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锌、血铅含量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各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含量随年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各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中毒儿童的锌、铁、钙、铜值均低于非铅中毒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认识血铅及微量元素的作用,及时纠正微量元素缺乏,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铅中毒,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何鲜辉  蔡尚霞  曹晓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681-4682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120例子宫颈病变患者血清铜、铁、锌、锰等进行测定并与健康女性30例进行对照。结果:子宫颈癌组血清中铜、铁、锌的含量与子宫颈内瘤变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含量上升,铁和锌含量下降,镉含量略升高,锰含量略降低;子宫颈癌组血清中铅、钙含量与子宫颈内瘤变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微量元素表达与子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为子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的微量元素水平在健康人、胃癌,非癌症患者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及40例非癌症但患有消化道疾病患者(非癌症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各种微量元素包括铜、锌、铁、镁水平及铜/锌比值5项指标。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铜、锌、铁、镁水平分别为(0.877±0.235)mg.L-1、(2.809±0.898)mg.L-1、(13.353±4.232)mg.L-1和(21.801±2.980)mg.L-1;铜/锌比值为0.337±0.121。胃癌组与非癌症对照组比较:血清中铜水平升高明显(P<0.01),分别为(1.183±0.194)mg.L-1和(0.892±0.195)mg.L-1,铜/锌比值明显增高(P<0.01),分别为0.535±0.165和0.348±0.127,血清中铁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0.779±4.227)mg.L-1和(12.931±3.778)mg.L-1;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锌水平明显降低(P<0.05)[(2.392±0.717)mg.L-1],镁水平显着升高(P<0.01)[(24.274±3.636)mg.L-1]。结论血清中铜水平升高、铜/锌比值增加及铁水平的降低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