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高温胁迫对桃叶杜鹃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桃叶杜鹃生长适宜的温度,以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 Franch.)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气候鉴定法,设置对照(22℃)、模拟高温(30和38℃),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桃叶杜鹃叶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桃叶杜鹃幼苗的MDA、Pro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CAT和POD活性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叶绿素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则表现为在30℃条件下小幅增加,38℃条件下下降的趋势.说明桃叶杜鹃幼苗不耐高温胁迫,22℃条件是其较适宜的生长温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不同水温(17、21、25、29、33℃)及不同变温幅度[(25±0)、(25±2)、(25±3)、(25±4)、(25±5)℃]下海膜的生长及光合色素、POD、SOD、MDA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海膜在17~29℃范围内都能生长,在25℃以及±2℃变温下有最大的日相对生长率。当温度高于29℃时,藻体变软颜色变淡,高于33℃藻体局部变白溃烂。(2)海膜在低于25℃条件下生长,其POD、SOD和MDA值变化不明显;而29℃时,海膜的POD、SOD和MDA值随时间升高很快,33℃时海膜的POD、SOD和MDA值先升高,从第5天开始下降,可能是由于藻体受到胁迫较严重,发白溃烂,细胞受损。(3)与25℃恒温相比,±4和±5℃变温幅度下海膜的POD、SOD和MDA值整体呈上升趋势,且±5℃﹥±4℃,±2、±3℃变温幅度下海膜的POD、SOD和MDA值变化幅度不大,(25±2)℃﹥(25±3)℃﹥25℃,说明海膜对小范围的温度波动有一定适应性,变温幅度越大,对海膜的胁迫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缢江蓠(Gracilaria salicornia)的最适宜生态条件,为其人工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单因子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及盐度对缢江蓠生长率、叶绿素a(Chla)、类胡萝卜素(Car)、藻红蛋白(R-PE)、藻蓝蛋白(R-PC)、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的影响.[结果]缢江蓠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4~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适宜生长光照强度为3000~9000 lx,最适生长光照强度为6000 lx;适宜生长盐度为20‰~35‰,最适生长盐度为30‰.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缢江蓠藻体具有较高的生长率,其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MDA含量较低,但SOD活性较高,即受环境胁迫较小,受氧化胁迫较大.[结论]缢江蓠具有能适应高温、低光照强度及中、高盐度环境条件的特性,可在我国南方海域夏季自然条件下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下野生巴旦杏抗寒生理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野生巴旦杏1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不同低温处理细胞的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野生巴旦杏半致死温度(LD50)为-28.9 ℃,同时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在-30 ℃时达到顶峰.SOD活性与POD活性随温度的降低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曲线随温度的降低呈"M"形,MDA含量走势随温度降低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3年生东北铁线莲为试验材料,设置全光照、30%遮荫2个不同处理,研究遮荫对东北铁线莲株高、茎粗、生物量、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及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探讨东北铁线莲对不同光照强度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遮荫促进东北铁线莲株高的生长,限制了茎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遮荫初期,不同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呈增加趋势,30%遮荫处理下SOD、POD、CAT3种酶活性低于全光照处理;全光照条件下,丙二醛(MDA)含量7月20日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遮荫处理.进入8月之后,全光照条件下,SOD酶活性在9月5日出现最高值,CAT酶活性在8月20日达到最高,MDA含量相对比较稳定;而在遮荫条件下,8月20日之后,SOD和CAT酶活性一直下降;而POD酶活性9月5日下降到最低点之后开始上升;9月5日MDA含量最高.7月5日至7月20日东北铁线莲齐墩果酸含量较高,并且与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植物进入生长末期,2种处理东北铁线莲体内齐墩果酸相对比较稳定,但均呈下降趋势.因此,在东北铁线莲栽培过程中,若不采收种子,建议在8月末至9月初进行采收,此时收获的东北铁线莲药材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以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为生物模型,依据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方法,研究溴氰虫酰胺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通过测定羊角月牙藻生物量、光合色素、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变化,评价溴氰虫酰胺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对羊角月牙藻的72 h-ErC_(50)为24.15 mg·L~(-1)、72 h-EyC_(50)为20.01 mg·L~(-1)。随着溴氰虫酰胺浓度的增加,其对羊角月牙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同时抑制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r)的合成。溴氰虫酰胺诱导羊角月牙藻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其中,SOD活力下降,CAT活力和MDA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7.
1989—1990年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植株衰老随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高而加深。旗叶在不同生育时期SOD活性表现为波动变化。灌浆后期旗叶中SOD、CAT活性维持在稍高水平,而根系、穗下第二节间酶活性已处于极低水平。在衰老过程中,SOD和CAT活性与丙二醛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SOD和CAT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由此认为,SOD、CAT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是小麦衰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钇(Y3+)质量浓度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及其抗氧化酶含量变化的影响,以铜绿微囊藻FACHB912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稀土Y3+对藻细胞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  相似文献   

9.
以施氏鲟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温度和溶氧对胚胎孵化率、畸形率及SOD、CAT、丙二醛(MDA)含量等氧化-抗氧化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孵化温度为18℃~22℃(溶氧7.0 mg/L以上),溶氧为6.71mg/L和7.28 mg/L时(温度20℃),施氏鲟胚胎有较高的孵化率、较低的畸形率和较低MDA含量。温度升高、溶氧降低时,为了降低ROS对机体的损伤,机体通过增加SOD,CAT活性来适应不良孵化生态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土壤连作障碍的变化规律,为黄花蒿的友好栽培及其次生代谢组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小白菜和萝卜种子,探讨其种子萌发率、幼苗生长、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小白菜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随处理浓度增加,对其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越大;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小白菜和萝卜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存在差异,对其幼苗叶片的POD、SOD和CAT活性具有浓度效应,而MDA含量随黄花蒿浸提液浓度增大而增加。【结论】黄花蒿根、茎、叶水浸提液中含有化感抑制物质,其化感效应超过小白菜和萝卜体内POD、SOD和CAT活性的调节能力,幼苗体内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处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幼苗叶片内的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越高,其叶片内含量越多;(2)幼苗叶片蛋白质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递减;(3)叶片中的SOD和POD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胁迫时间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温度越高,变化趋势越明显。建议当高温胁迫达到35℃时,胁迫时间超过24 h后,需对玉米进行降温措施,确保玉米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2.
反季节移栽不同处理圆冠榆和大叶白蜡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冠榆和大叶白蜡为试材,研究反季节移栽不同处理(遮荫加液、遮荫不加液、不遮荫加液、不遮荫不加液)条件下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变化,以了解各树种反季节移栽的生理修复过程。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时间的增长,2个树种的细胞膜透性,MDA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在不同处理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根系活力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移栽12 d前后为植株生长最严重的受抑制时期,移栽30 d后逐渐恢复到移植时的生理状态。圆冠榆和大叶白蜡在反季节移栽中具有良好的恢复适应性,遮荫处理对干旱半干旱区反季节移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红树植物角果木(Cerops tagal)幼苗为材料,研究5℃低温胁迫对其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O2-.含量、CAT活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SOD活性、POD活性、H2O2含量、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脯氨酸含量呈现波浪式上升的趋势。综合多个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表明角果木幼苗在5℃低温环境中,能通过自身的抗寒体系进行自我修复,基本维持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人工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西洋杜鹃的抗寒机制,以西洋杜鹃‘粉红’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粉红’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较正常水平有缓慢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总体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规律;胁迫温度越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越高,温度低于3 ℃,即对‘粉红’产生较严重伤害,且温度越低,伤害程度越严重,经过0℃低温胁迫4天,可大大提高‘粉红’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5.
干旱对玉米叶中超氧物岐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细胞中超氧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下降,其失活程度随胁迫强度的增大而加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及膜透性增加与SOD、CAT活性变化趋势相同;过度干旱对SOD活性的影响在复水10天时仍较明显;对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最终表现在籽粒产量变化上,胁迫强度愈大,生理干扰愈重,产量愈低。  相似文献   

16.
以‘圆叶红花’口红花为试材,研究不同低温胁迫(昼/夜温度16℃/12℃、12℃/8℃、8℃/4℃、4℃/0℃)、胁迫时间及温度回升过程中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探讨口红花叶片在低温逆境下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昼/夜温度在12℃/8℃以上对口红花叶片影响不大,4℃/0℃以下低温会造成口红花叶片死亡,其耐寒性鉴定可选在昼/夜低温8℃/4℃下进行;在昼/夜低温8℃/4℃胁迫下,各测定指标与相对电导率(REC)和叶片含水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叶绿素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丙二醛(MDA)含量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EC、MDA含量、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和CAT活性是影响和评价口红花耐寒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盐度对云纹石斑鱼抗氧化酶及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云纹石斑鱼肝脏抗氧化指标和血清溶菌酶活力对盐度骤降的响应,本实验设置4个盐度梯度(27、21、15和9)对云纹石斑鱼进行盐度骤降胁迫实验,在0、1、2、3和7 d时取样,测定其肝脏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溶菌酶(LZM)活力。结果显示,SOD与CAT活力第1、2天均呈下降趋势,盐度21组的SOD和CAT活力第3天大幅度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第7天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T-AOC变化趋势与SOD、CAT活力变化一致;MDA含量变化与SOD、CAT活力变化趋势相反;血清溶菌酶活力随盐度降低,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盐度21组第1天为最高值。研究表明:盐度骤降使云纹石斑鱼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初期抑制SOD和CAT活力,随后恢复,T-AOC和MDA含量也相应变化。溶菌酶活力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硫肥用量(0.00、0.06、0.12、0.18、0.24、0.30 g.kg-1)对烤烟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肥用量为0.24 g.kg-1时,MDA含量较低;减少或增加硫肥用量都会使MDA含量显著升高.硫肥用量对烤烟体内SOD、POD、CAT活性影响很大,且相同硫肥用量对不同叶位SOD、POD、CAT活性也有较大影响.0.06 g.kg-1硫肥烤烟SOD活性最低,并随着硫肥用量的增加,活性不断升高;各处理SOD活性以上部叶最低.烤烟上、中部叶POD活性随硫肥用量的升高而升高.硫素供应不足或过量会使CAT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E)对铅中毒小鼠大脑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选100只健康小鼠,每日灌胃醋酸铅溶液的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OLE进行治疗,连续用药30d,检测海马组织SOD、CAT、NOS活性及MDA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小鼠灌胃OLE后海马组织SOD、CAT、NO、NOS水平均升高,MDA含量降低.说明油橄榄叶提取物对铅中毒小鼠有一定的疗效,能减轻铅中毒引起的海马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NOS、NO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pH与盐度胁迫对鼠尾藻光合作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在逆境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的变化及抗氧化系统的调节机理,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和抗氧化酶试剂盒,检测了pH、盐度胁迫对鼠尾藻表观光合作用、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pH 6.0与pH9.5胁迫处理24 h后鼠尾藻表观光合速率均大幅下降,48 h后均与对照组(pH 8.5)差异显著(P0.05);(2)pH 9.5胁迫处理48 h后SOD、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盐度15胁迫处理24 h,盐度20与25胁迫处理48 h后表观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盐度31,P0.05),胁迫72 h后3个处理组表观光合速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4)盐度20胁迫处理24 h后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P0.05),SOD、CAT活性由24 h至48 h时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盐度15胁迫处理72 h后MDA显著上升(P0.05),而SOD、CAT活性较低。可以得出pH胁迫使鼠尾藻光合作用能力降低,强碱性使藻体受到活性氧损伤。盐度为15时,鼠尾藻抗氧化酶活力较低,当高于15时,抗氧化系统对活性氧有较高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