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选择优质针状焦和改质沥青粘结剂是关键。近几年来,我国许多焦化厂已开始生产改质沥青,为炭素粘结剂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条件。改质沥青粘结剂焙烧后残留更多的碳,减少浸渍次数,从而提高石墨制品的密度、强度和抗热震性能。下面就两种煤沥青粘结剂的性质对比予以分析讨论。 1.两种煤沥青的基本性质两种煤沥青的试样取自石家庄焦化厂,改质沥青是采用常压高温热聚法生产的,反应温度310~410℃,反应时间4~8小时。两种煤沥青的基本性质见表1。  相似文献   

2.
在炭石墨制品的配料中添加石墨碎在苏联和其它国家的生产实践中广泛采用,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添加石墨碎的作用机理以及对原材料的影响却缺乏报导。本文作者研究了石墨碎的细度及添加量,对焦炭、沥青混合料,在压型和焙烧中的行为以及对石墨接头最终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热解与热裂焦炭按1:1的配比和添加用这种焦炭制取的石墨碎作为焦炭沥青混合料的骨料,采用软化点为67.5℃的煤沥青作粘结剂。全部试验方案所使用的配料粒度组成接近于直径为300毫米的接头毛坯用的工业配方。添加石墨碎时相应地减少了配方中该粒级  相似文献   

3.
把焦炭、沥青及焦油混合物成型,并在1200~1400℃温度下焙烧,制取电解氟用的新型炭电极。本发明中,使用的焦炭为冶金焦、石油焦或混合焦;粘结剂沥青可用硬沥青、中硬沥青或软沥青。如使用焦油除煤干馏焦油外,还可使用松节油、松脂油中的焦油以及石油精制的副产物等。把焦炭、沥青和焦油以适当配比混合,按常规挤压成型,在1200~1400℃的特定温度下  相似文献   

4.
以煅烧石油焦为基本填料 ,煤沥青为粘结剂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石墨制品。考查了填料粒度对所制备石墨制品的热导率、电阻率、体积密度、抗折强度以及孔隙率等性能的影响 ,运用气体分子热传导理论解释了石墨晶体的热传导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用粒径为 1.5 0~ 0 .90mm的煅烧石油焦颗粒与其细粉配合使用 ,可使石墨制品的导电和导热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一、煤沥青质量对碳素制品的影响我国生产碳素制品一直使用软化点65~75℃中硬沥青作粘结剂(贵铝引进工程除外),指标中只规定灰分小于0.3%,挥发份60~70%,游离碳18~25%,水分不大于3%,而没有苯与喹啉不溶物,总固定碳和焦化值等质量指标,而这些指标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制品  相似文献   

6.
煤沥青是生产炭一石墨制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炭一石墨制品的性能。软化点是反映煤沥青质量的主要参数之一,它的测试是生产厂(焦化厂)和用户(炭素厂、电炭厂等)生产中很重要的一项检测内容,是指导企业生产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办法。目前,煤沥青软化点的测试方法众多,数值各异,叫法也不一,主要有环球法、水银法、空气中立方体法、水中立方体法。梅特勒法、杯球法、环棒法等。诸多的煤沥青软化点测定方法,除个别外,会影响指标的绝对值,给使用者带进误区。炭一石墨制品用粘结剂的发展趋势是中温煤沥青…  相似文献   

7.
沥青在温升老化后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种煤焦油基和石油基粘结剂沥青以及浸渍沥青在惰性气体中,185℃的条件下老化四周。研究了沥青性质的变化对石墨制品的性质和制造工艺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生产碳和石墨制品的原料可分为两类:其一为:各种固体炭质原料,如石油焦、沥青焦、冶金焦、无烟煤、天然石墨。其二为;各种粘结剂、如煤沥青、煤焦油、蒽油、合成树脂。此外还使用一些辅助材料,如石英砂、焦粉及焦粒。生产一些特种炭和石墨制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在生产炭石墨制品用煤沥青粘结剂中添加树脂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沥青粘结剂中树脂的不同添加量与其本身及制取的炭石墨制品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并就其试验结果分进行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许斌 《炭素技术》2012,31(3):44-47
1中温改质沥青我国将煤沥青一般分为低温沥青(软化点为30~75℃,又称为软沥青)、中温沥青(软化点为75~95℃)、高温沥青(软化点为95~120℃,又称为硬沥青)和改质沥青(软化点为105~120℃)。GB/T2290—1994规定石墨电极生产用中温沥青的质量指标:软化点为80~90℃,甲苯不溶物含量为15%~25%,灰分不大于0.3%,水分小于5%,挥发分为58%~68%,喹啉不溶物含量小于10%;其他炭材料生产用中温沥青的质量指标:软化点为75~95℃,甲苯不溶物含量小于25%,灰分不大于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每年从生产冶金焦的过程中获得1700万吨煤焦油。这种芳香族原料经提炼后所制得的煤焦油沥青,是生产碳和碳素制品的传统原料。利用色谱分析,核磁共振、光谱学、热分析和化学反应型式来阐明这种物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沥青的主要用途是生产沥青焦和电极粘结剂。延迟焦化和卧式炉焦化是当前生产低硫、低金属含量焦炭、以及炼铝工业和电炉炼钢用电极所广泛应用的制造工艺。煤焦油沥青(喹啉不溶物含量很低)是制造低热耗系数(CTE)针状焦的优质原料。可通过在脂肪烃混合物中的重力沉降,经园盘分离器离心或过滤分离出喹啉不溶物(QI)。煤焦油沥青和芳香族石油残渣可能产生的共焦化作用能生产出适用于制造超高压电极的优质焦炭。用煤焦油沥青制取焦炭新技术的发展,旨在提高焦炭的产率和各向异性(即低热耗系数和高导电率)。硬沥青的生产工艺已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用硬沥青作原料在炼焦炉中生产沥青焦,或经过连续快速方法对沥青进行最优化热压处理,以制造电极粘结剂的工艺也已取得进一步的进展,从而使各种不同性能的粘结沥青的制取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应用硬沥青制糊,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解决硬沥青的加热手段。因为各种中硬沥青在140~150℃时的动力粘度在2泊左右。此时沥青的脱水、除杂质、输送、配料、混捏都符合制糊各工序的技术要求。所以现有各铝厂的阳极糊车间加热熔化沥青,均采用6公斤/厘米~2左右的蒸汽。其加热温度为160℃左右。硬沥青在200℃时的动力粘度仍然在3.3泊左右。所以要保证硬沥青的熔化、脱水、除杂质、输送、  相似文献   

13.
碳和石墨制品是由固体碳素颗粒与适量粘结剂经混捏、成型、焙烧或石墨化高温热处理而制得的。由于粘结剂煤沥青的结焦残碳率一般在50%左右,以及固体碳素颗粒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不发生熔融变形,因此碳和石墨制品具有较高的气孔率(孔度)、结构均匀程度差、颗粒界限比较明显等特点。本文从碳和石墨制品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基质和孔隙)出发,研究了他们的结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的一般评述方法。为了获得石墨制品真实、清晰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碳石墨制品广泛地用于冶金、机械等行业。碳石墨制品中的粘结剂直接影响着制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目前,碳素工业中所使用的粘结剂大都是沥青。然而,树脂用作粘结剂和浸渍剂不仅简化了生产工艺,而且大大改善了产品性能。因此,作为碳石墨制品粘结剂和浸渍剂的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有着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型煤工艺发展状况和我国煤炭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适合的粘结剂制备方案;研究了分别使用煤沥青、糖蜜作为单一粘结剂时和两者混合配比时以煤沥青粘结剂作为主要粘结剂制备型煤的试验,分析了添加糖蜜后对于煤沥青型煤强度的影响;通过SEM分析结果佐证,探讨了糖蜜作为粘结剂改善煤沥青型煤强度的机理;确定了复合型煤粘结剂的添加量为:煤沥青13%,糖蜜为2%;此时生产的型煤湿块和干块落下强度分别达到18.2次/2m、19.6次/2m,抗压强度达到10.05 MPa。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用深度萃取脱油硬沥青和尤里卡沥青两种高软化点硬沥青材料,对聚苯乙烯(PS)进行改性。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硬沥青材料的加入能使PS的冲击强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拉伸强度有一定程度下降;透射电镜微观证实,硬沥青在聚苯乙烯材料内主要以约100nm的微粒分布,均匀分散的硬沥青超胶束引起的锚钉效应是聚苯乙烯材料冲击强度提高的原因,但胶束及似晶结构不能有效分散开,导致其拉伸强度等得不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微孔炭砖是当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高炉内衬材料,其特点是在无烟煤和人造石墨基料中或在煤沥青粘结剂中加入一定量的Si微粉,这种Si微粉在炭砖焙烧时(1150~1500℃)与基料中的碳反应并在气孔中生成β-SiC晶须,使孔径变小,从而提高了炭砖的导热性、抗氧化性、耐铁水熔蚀和渗透性。另一方面,由于Si粉在炭砖焙烧时能够使煤沥青改性,提高粘结剂的结焦率,使炭砖的机械性能提高。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Si粉对煤沥青的改质效果,即测定了添加不同量的Si粉后煤沥青的析焦率变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煤沥青中加入一定量鳞片石墨制备的类中间相原料,再经过成型、烧结等工艺制备无粘结剂炭材料。实验表明:在类中间相原料制备过程中加入一定量鳞片石墨,所制得的无粘结剂炭材料的电阻率相对传统无粘结剂炭材料有所下降,其抗折强度是传统炭材料的3倍左右。当鳞片石墨质量分数为沥青的6%时,所制备的无粘结剂炭材料的体积密度为1.46g/cm^3,电阻率为46.0μ·Ω,抗折强度为29.8MPa。  相似文献   

19.
尽管炭—石墨制品具有一些优异性能,但仍不能适应各种苛刻的使用条件。人们已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炭—石墨制品的性能,浸渍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浸渍不仅能改善制品的表面性质,还可以改善其结构性能。制品通过浸渍,降低了气孔率的渗透率,提高了密度和抗氧化能力,降低了摩擦系数,提高了机械强度和硬度,从而改善了制品的抗磨性能,浸渍已成为炭—石墨制品生产的一个重要工序。目前,通常使用的浸渍剂有沥青、树脂、盐类、巴氏合金、铜、铜铝合金、矿物油、植物油等。但是人们仍在不断寻求新的浸渍材料及浸渍方法,提高产品性能和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绪论添加硫对有机化合物转变为固体炭有着很大的影响,有时获得的焦炭在性质和结构上无任何改变,而炭的产率有很大增加。硫添加到煤沥青粘结剂中,对碳和石墨制品性质的有益效应,也曾有过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煤沥青中硫含量与所形成焦炭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