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人都是艺术家”是德国观念艺术的代表人物波伊斯的艺术主张,他强调消除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艺术不是艺术家的专利,人们都应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借鉴西方观念艺术,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活动,并出现了一些类似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放飞“和平鸽”方式的好作品。但是由于一些蹩脚艺术家假借“人人都是艺术家”为幌子,制作出一些鄙俗粗陋的作品,使得大众对观念艺术产生一定的误解。“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的正面含义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反观念艺术家与西方艺术史;反观念艺术家与观代艺术;反观念艺术家与当代艺术;反观念主义的核心;观念艺术家的工作环境、大事记、展览;反观念主义的国际发展趋势;反观念艺术家的近期活动等各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反观念艺术对精神追求的执迷.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论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与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理论的异同,并以他们各自的创作实践说明了这两种理论的运用都没有改变事物(描写的对象)的本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事物的原有面貌;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反映和直接把握,是艺术家对人性善和美的异曲同工的追求,为人们提供了全面的艺术范例和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4.
论油画中的情感色彩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现代油画的发展,艺术家越来越注重运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油画作为一种能丰富地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绘画艺术形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根据绘画艺术中“色彩”与“情感”的关系,总结分析了我国著名画家的色彩观念以及在其油画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并对油画中情感色彩的表现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现代油画的发展,艺术家越来越注重运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油画作为一种能丰富地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绘画艺术形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根据绘画艺术中“色彩”与“情感”的关系,总结分析了我国著名画家的色彩观念以及在其油画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并对油画中情感色彩的表现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先锋艺术的颠覆性很强,它们颠覆一些传统的观念,颠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差异观、历史唯物主义和消费唯物主义不能融合的对立观等。中国先锋艺术还擅长用“可商标性”的创作策略,以简洁、易辨识的类似形象不断地重复,提高艺术形象的可识别性,来推广和宣传自己的作品。先锋艺术家们还通过反讽的策略,展现不同社会空间的过快融合所带来的矛盾效果,记录那些抽离了语义内容的语言危机,以反讽和掏空“语言和话语意义”的艺术形式,让人们重新思考语言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杰 《饰》2009,(3):78-82
戴士和油画是将西方油画艺术中的写生方法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用笔挥洒自如的表现相结合,将二维平面表现方法引入到油画写生创作之中,形成他独特的绘画风格。他借西方绘画中的“写生”和中国画的“写意”长处,将中国画的“写意”观念移植到“写生”中,把原来的艺术创作的自然状态提升到心灵的“境界’,把西方绘画中的“写生”观念引用到“在场”的体验中。但由于其作品中仍有传统油画写生的痕迹,在构图,造型,表现等方面都留有一些“小尾巴”,使他的油画艺术仍有很浓的“写生”味,没有达到至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在欣赏当代艺术中极具特点的新形式、新内容等作品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含糊和迷惑不解的现象。为了能在相互沟通的方式中实现艺术品的自身价值,在“观看”过程中,需要在概念上和本质内涵上进行一次调整,以理解的态度、积极的方式、发展的角度来对待当代艺术作品的“实验性”和“创造性”现状,使当代艺术作品中带有创新精神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品质上不被歪曲和误解,成为一种全新概念的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9.
运用倒三角的形态比喻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具备的一些重要方面,包括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内心情感的真挚程度(倒三角的底端)、艺术家的"物我两忘"境界及其文化修养和技法之间的关系(倒三角的中间段),以及作为衡量艺术作品高低标准的艺术感染力(倒三角的上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情感的真挚程度,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成败具有主导作用,是倒三角的底端,是艺术产生的根源;艺术感染力则是对艺术家的创作劳动成果,即作品的品评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三一律”是戏剧诗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戏剧诗学研究的难题之一。它对欧洲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三一律”观念建构和解构的视角,对“三一律”观进行历时性研究,对“三一律”观建构和解构的“踪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