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日益增多的斜坡填土边坡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失稳破坏机理分析,归纳了其影响因素,并阐述了加固措施及其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填土边坡的破坏形式分为滑动面在填土内部和新老土层交界面处两种,影响因素有外部荷载、新老土体交界面土体强度及接触情况、填土地基强度等;加固措施分外部加固和内部加固两种,通常采取多种形式的加固措施耦合作用可使斜坡填土边坡稳定性加强。  相似文献   

2.
山区县发展肉牛生产资源丰富,近几年肉牛养殖正在从分散的传统饲养向集中规模养殖发展,但因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牛价下跌等诸多因素,使得肉牛生产发展缓慢,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滑坡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谈谈使山区县肉牛生产发展的一些措施。1建立符合山区实际的肉牛生产模式闽西北山区,黄牛资源丰富,而且有着良好的草山草坡和。十边草地”,广大农民有饲养黄牛的习惯和经验。根据这个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如下肉牛生产模式:利用本地黄牛引进良种精液冷配,前期农家散养,后期集中肥育。也就是说,在黄牛密集的乡镇,用国外良种肉…  相似文献   

3.
高尚伟是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后蜜蜂顶子村人,从事黄牛产业有十多年的历史.近两年来,他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积极探索封山禁牧后,黄牛产业怎么发展,饲料问题怎么解决这个新课题,采取多种措施用现代科学的饲养方式引导、带领、扶持当地农民发展黄牛产业.在他的影响带领下,榆木桥子镇及周边的几个乡镇饲养黄牛大户发展到1 260多户,存栏黄牛达26000多头.……  相似文献   

4.
黄牛双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牛是典型的单胎动物,自然情况下每次发情期只排出1个卵子。子宫内有1个胎儿发育。双胎偶见,多胎罕见。黄牛双胎率因品种而异,大约为0.5%-3%。除品种外,黄牛双胎率还受遗传、胎次、配种季节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南阳黄牛是中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1998年被农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南阳黄牛是一种大型役肉兼用品种:南阳历史上,由于使役需要,农户饲养有大量的南阳黄牛,是主要的农民耕作生产力之一;如今现代农业机械化取代了耕牛,加之南阳黄牛饲养周期长、养殖效益低以及环境污染的因素,农户已很少养殖南阳黄牛.要加强南阳黄牛的保种选育,提高黄牛品质和养殖效益,使南阳黄牛这一品种资源能够自然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6.
提高黄牛冻配受胎率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黄牛改良工作的迅速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黄牛冻配受胎率就需要把相关的技术合理配套应用,各相关技术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某环节的技术出现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受胎率。而受胎率的高低是影响牛人工授精的关键。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阐述了冻精质量、改善母牛饲养管理状况以及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输精应注意的事项等提高黄牛冻配受胎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母牛宫颈不开对黄牛冻配成功率的影响,通过实例数据综合分析发现:母牛宫颈不开与季节、膘情、年龄、体重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黄牛冻配改良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泰山区针对本地黄牛在生产性能、饲养管理及饲料利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结合本区黄牛、饲料资源及其利用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引进良种、快速育肥和推广应用青贮氨化饲料等配套技术措施为主的黄牛改良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全区1989-1993年黄牛改良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  相似文献   

9.
黄牛难产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难产虽然不是十分严重的疾病,可是一旦发生,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犊牛死亡,并且常危及到母牛的生命,还会影响到母牛以后的健康和受孕。因此,抓好难产的救助及防治措施,对于牛的繁殖和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1黄牛难产的致病因素1.1饲养管理及环境因素饲养管理与难产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营养需求供给不足导致母牛气血双虚、体弱无力,无能力产出胎儿;营养过剩、限制母牛运动、配种过早等饲养管理措施不当,均可引起难产。1.2母体性难产主要是指引起产道狭窄或阻碍胎儿正常进入产道的各种因素。如:骨盆骨折、骨盆狭窄、母牛年龄过大气血虚弱、母牛年龄小骨盆发育不全、阴道或阴门狭窄、阴道周围脂肪过度沉积、骨瘤、子宫扭转、子宫颈扩张不全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黄牛“急死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病料送检等综合分析,确诊该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肠毒血症。提出了加强黄牛饲养管理,利用魏氏核菌苗对重疫点和周围黄牛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肉牛改良大别山牛的育肥效果。[方法]从大别山黄牛及其与利木赞和夏洛来的杂交牛中分别选择体重150 kg左右的育肥牛各6头;均饲喂我们设计的同一饲料配方日粮,预试期同健胃驱虫法处理。[结果]在日常饲养管理相同的情况下,经30 d观察记载,大别山黄牛日增重0.46 kg、利杂牛日增重0.99 kg、夏杂牛日增重1.28 kg;两种杂交牛分别比大别山黄牛提高115.22%和178.26%。[结论]每增重1 kg毛重,大别山黄牛需精饲料5.43kg;而利杂牛和夏杂交牛只需要2.85 kg和2.38 kg。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择10月龄左右,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公牛20头,随机分两组,每组10头,在精料补充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饲喂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和黄贮玉米青贮饲料进行对比分析,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饲喂肉牛提供理论数据,并在今后同地区或相似地区的肉牛规模养殖场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提高我国黄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黄牛繁殖力,是促进我国养牛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本文主要通过母牛饲养管理、选优淘劣、增加母牛比例、及时治疗黄牛产科疾病、通过及早对犊牛断奶而促母牛发情、掌握发情时间、及时进行人工授精、通过提高产犊率和犊牛成活率等一系列的综合技术措施,提高黄牛的繁殖力,同时对牛繁殖上的一些新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三元杂交牛育肥效果及产肉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研究三元杂交牛的育肥效果。[方法]选取6月龄三元杂交牛(简称夏西黄、皮西黄、海西黄、南西黄)及二元西杂牛(对照)各12头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饲养条件下进行育肥效果及产肉性能对比试验,从而筛选出适合我县的肉牛杂交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组合育肥效果及产肉性能明显优于“二元杂交”组合(P〈0.01),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夏西黄育肥效果及产肉性能最好,皮西黄次之,但与夏西黄差异不显著(P〉O.05),海西黄、南西黄与夏西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说明三元杂交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夏西黄杂交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15.
牛的肉用指数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牛的肉用指数(活重kg/体高cm,BP I)是一区分役用型牛与肉用型牛的易测指标,将役牛转化为肉用型牛,其成年公牛BP I应达5.6以上,成年母牛平均达到4以上,这即是“由役转肉”转化成功的“转折点”。黄牛品种内存在BP I类型的多样性,这为选优转化提供了依据。影响牛的BP I因素包括品种(类型)、饲养条件、年龄和性别等。根据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公母牛(黄牛)BP I的年龄校正系数,按BP I选牛,可以提早到1~2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文章旨在对元江本地黄牛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体重和体尺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构建通过体尺预测体重的回归方程。[方法]研究随机选取规模牛场舍饲饲养的本地黄牛以及牛场周边农户放牧饲养的本地黄牛各20头、公母各10头,从初生到12月龄逐月测定体重体尺,并拟合适宜的生长发育模型、体重与体尺指标及月龄的回归模型。[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Gompertz、Logistic、Von Bertalanffy、Brody 4种模型拟合肉牛体重的拟合度R2均较高,其中以Logistic模型最优。本地放牧黄牛和舍饲黄牛公牛增长拐点月龄分别为4.75月、5.23月,拐点体重分别为70.23 kg、101.28 kg;(2)元江本地放牧及舍饲黄牛公母牛体重、体尺与月龄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3)元江本地黄牛放牧及舍饲公母两组牛体重、体尺与月龄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月龄的回归系数都大于其余性状的回归系数。[结论]元江本地黄牛体重生长曲线的拟合以Logistic模型最优;两组牛体重、体尺与月龄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云南省自1974年、1997年和2003年先后从奥地利、美国、澳大利亚引进安格斯等肉牛品种对云南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效果较好。[方法]对安×云杂交一代牛犊牛初生重6月龄、12月龄、24月龄、48月龄体重进行了测定。[结果]引进的种公牛对云南高原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良好,在农村饲养条件下,安×云杂交一代牛犊牛初生重平均为21.21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34.34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87.18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268.45kg,48月龄体重平均为324.92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50.32%,57.45%,49.33%,38.89%和37.27%。[结论]杂交后代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早熟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昭通黄牛遗传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全面掌握昭通黄牛资源状况,做好该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方法]调查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手册>技术规范执行,采用普查,实地走访、观察、抽样测定,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式,了解产区概况、品种来源与发展方向、外貌特征、体尺体重、生产性能、饲养方式、繁殖性能等,并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昭通黄牛具有体质健壮、肉质良好、抗旱耐湿、耐粗抗病、性情温顺、适应性强、行动敏捷、产肉性能好、皮板质量优良等特点,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引牛冻精开展肉用杂交面的扩大,纯种数量逐年减少,产区各地都在强行对昭通黄牛公牛实行阉割,致使该品种正以地区级的规模被取代.[结论]昭通黄牛属于南方黄牛,是云南黄牛的三个地方类群之一,屠宰率和净肉率高于本省的其他品种牛,其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与瘤牛发源息息相关,有特殊的起源地位,选育、保种工作亟待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19.
滇中山地黄牛适应性和抗逆性强、肉质风味好,但生长周期长、个体小,产肉率低。为了提高滇中山地黄牛生产性能,本文从牛舍改建、品种改良、肉牛育肥、肉牛补饲、种草养畜、青贮氨化、牛病防治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技术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案例的展示,进一步验证了改进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掌握皮尔蒙特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采用称重和测量体尺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喂条件下皮黄F1代杂种牛在初生重、3月龄、6月龄、12月龄重和体尺指标均明显优于本地黄牛(P〈0.01)。[结论]说明利用皮尔蒙特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明显,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