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硅锰和铝锰脱氧合金化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云  邹锦忠 《江西冶金》2005,25(4):18-20
对氧气顶吹转炉采用硅锰和铝锰替代硅铁、锰铁和铝锭进行脱氧合金化,可以提高合金回收率,降低炼钢成本,提高钢的质量,是较理想的脱氧合金。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为提高钢管钢的质量,采用硅锰(铝)合金和硅锰(钛)合金对钢水进行复合脱氧所产生的效果及质量化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对铝锰钛合金用于薄板钢钢水脱氧合金化工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阐述了其脱氧特点及对铸坯质量的影响,同时与原脱氧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Ti-Al复合脱氧钢中夹杂物的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Ti-Al复合脱氧钢熔炼试验中,通过采取钢熔化后先加碳、硅、锰、铌进行预脱氧,再加铝进行脱氧,最后再加钛进行终脱氧的脱氧合金化处理方式,钢中产生的夹杂物主要为Ti-Al复合夹杂物或Ti-Al-Mn等复合夹杂物,夹杂物尺寸为1-3μm,分布比较均匀。这些分布较均匀的细小夹杂物引起了周围钢组织的高密度位错,诱导了大量晶内针状铁素体的形成,细化了钢的组织,提高了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氧气顶吹转炉钢水使用碳化硅和硅锰合金替代锰铁和硅铁在脱氧合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试验,研究采用不同的碳化硅成份和合金加入方法对钢水质量、工艺安全性、合金收得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碳化硅和硅锰合金化能改善钢材内部质量,提高合金回收率,降低炼钢合金成本,且采用在出钢过程中混合加入的方法能解决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王军  许世明 《攀钢技术》1995,18(5):41-45,50
叙述了炼钢脱氧制度与微合金化带钢、钢轨钢性能和合金化效果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稀土元素的脱氧能力及对钢性能的影响。建议攀钢在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同时,要制定相配套的脱氧工艺及钢水炉外处理措施,建立规范的脱氧制度,以提高攀钢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锰铝铁复合脱氧剂,可和于钢的终脱氧,它不含硅,尤其适用于沸腾钢脱氧,对节约铝资源,降低钢成,本,改善钢质的效果比较明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全面推广将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碳-氧反应机理的研究分析,对转炉冶炼低碳钢脱氧合金化工艺进行优化改进。优化后,转炉冶炼低碳铝镇静钢在出钢前期采用碳粉代替部分铝进行钢水预脱氧并且在出钢前期加入低价的高碳锰铁进行合金化,利用碳-氧反应脱除高碳锰铁中的碳。结果表明:铝块消耗平均降低了0.24 kg/t,锰铁合金成本降低了2.56元/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锡钢三炼钢分厂自1991年5月在精炼炉钢水脱氧过程中,使用喂线机喂铝线,至年底已对300多炉钢进行了喂线处理,不仅提高了终脱氧效果,还减少了合金用量,取得初步效果.对GCrl5钢加硅铝铁时,[O]平均15.83×10~(-6);改用喂A1时,[O]平均13.88×10~(-6)。对不同钢种终脱氧合金消耗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10.
龙钢转炉用硅锰和碳化硅脱氧合金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氧气顶吹炉钢水采用硅锰合金和碳化硅替代硅铁和锰铁进行脱氧合金化,可以提高合金收得率,降低炼钢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Q235钢种节能降本的目的,分析了该钢种原工艺的冶炼特点,通过铝、硅、锰复合脱氧的热力学计算,提出了"转炉出钢加硅、锰和少量铝弱脱氧+LF补铝终脱氧"的2步脱氧工艺。经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整个体系的平衡状态,精炼结束钢水中的氧含量(w(O)=1×10-6)和硫含量(w(S)=1.5×10-6)均达到钢种要求,理论上验证了新工艺的可行。经180 t LF试生产,精炼结束钢水w(Alt)=0.004%~0.015%,w(T.O)=(20~35)×10-6,w(S)0.012%,满足工艺要求,钢水浇铸性能良好,脱氧成本可降低4.2元/t。  相似文献   

12.
1前言近年来,随着炼钢工艺和技术的发展,含钡合金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含钡合金用干炼钢脱氧合金化,除能减少资源缺乏的铝的消耗以外,还能改变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净化钢液,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钢质量和各项使用性能的目的。我公司转炉厂1995年8月在Q235AZ钢种冶炼中做了应用硅铝钡铁合金脱氧合金化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钢中酸溶铝含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与用硅铝铁合金脱氧相比),可平均减少用铅量约35%。据有关资料介绍,钢中氧化物夹杂含量平均减少29%。钢中非属夹杂物形态有所改善,钢材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攀钢生产实际,从炼钢的各个环节转炉-精炼-连铸工艺出发,通过采用无铝脱氧工艺,即合适的终脱氧剂和精炼造渣工艺降低钢水氧活度和全氧含量,采用优质耐火材料并严格工艺操作防止大型夹杂物的带入,采用全程保护浇注、中间包冶金、电磁搅拌等技术防止钢水钢化和促使钢中夹渣物排除,生产出了合乎要求的高速铁路用钢。  相似文献   

14.
张春亮 《山西冶金》2022,(1):36-37,40
为提高409铁素体不锈钢产品成材率,研究了某钢厂生产的409冷板表面缺陷特点,分析了产生缺陷炉次对应的炼钢工艺控制情况,得出钢水洁净度与冷板表面的缺陷率没有直接对应关系,最后经过系统分析,得出提高钢水洁净度可有力改善冷板表面质量,并提出提高钢中铝含量、用钛铁替代钛线合金化等提高钢水洁净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SiC的脱氧性质、溶解特性等冶金性能的基础上,结合部分钢铁企业应用SiC脱氧剂的实例,分析了SiC脱氧剂在钢铁冶炼过程中脱氧合金化、精炼脱氧及钢水提温的冶金性能及机理。SiC在脱氧合金化过程中,脱氧反应迅速,能使钢液增Si、增C,净化钢液,提高钢水流动性,并且能提高合金收得率,降低炼钢成本。  相似文献   

16.
炼钢复合脱氧剂铝锰铁合金的试制与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建华 《中国锰业》1994,12(1):34-37
介绍复合脱氧剂铝锰铁合金试制工艺及脱氧原理。在炼钢中用它代替金属铝进行脱氧试验,不仅可以代替金属铝做炼钢脱氧剂,而且可以提高钢的脱氧率,减少钢中夹杂物,提高钢的纯洁度,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炼钢小转炉冶炼含铝钢的难点,探讨了小转炉冶炼含铝钢的操作要点:控制好碳、氧平衡。通过"高拉补吹"工艺,将钢水终点碳含量和氧含量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出钢时通过合理的脱氧合金化控制手法,达到对成分铝有效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炼钢生产中多采用沸腾钢模铸工艺生产碳素焊条钢,随着连续铸钢工艺的普及,由于沸腾钢钢水的化学成分及凝固特点,使连铸生产沸腾钢存在一定困难,本试验采用以铝锰铁合金为主,辅以硅钙合金对转炉冶炼的碳素焊条钢钢水脱氧,使钢水达到准沸腾的平衡状态,实现了碳素焊条钢的连铸生产,成功开发了H08(A、E)碳素焊条钢。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涟钢电弧炉-连铸钢水用硅铝钡铁合金替代硅铝加硅钙合金终脱氧的工业生产试验情况。结果表明:用硅铝钡铁合金作终脱氧剂,可提高钢的洁净度,改善钢的内在质量,对连铸钢水的流动性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转炉冶炼过程中钒铌元素的氧化特征、钢水中钒铌与碳元素的选择性氧化原理和钒铌微合金化建筑螺纹钢的脱氧工艺。为了提高钒铌元素的收得率,对转炉冶炼脱氧工艺进行了以下优化:转炉冶炼采用顶底复吹,提高终点碳命中率,有效挡渣出钢,钢包内脱氧剂以硅锰合金为主,钒合金化选用氮化钒铁,铌合金化选用50铌铁,钒铌合金在钢水脱氧后直接加入钢包,采用钢包吹氮精炼钢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