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架空输电线路雷电流波形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当前架空输电线路雷击点的查找和雷击形式判断难题,通过对雷击输电线路电流路径研究和雷击杆塔仿真计算,得出了雷击导地线、杆塔电流路径和绝缘子串闪络监测及判别方法,研制了可快速分析判断雷击线路杆塔号、雷击地线或导线相别、位置、雷电流极性和雷击形式的雷电流幅值、时间和波形等参数的实时监测系统。经过1年多运行,监测系统于2007-04-22成功监测到雷击110kV汪官线#51杆塔雷电流参数,首次实测到了雷击杆塔电流波形、幅值和极性。  相似文献   

2.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击故障是输电线路的主要故障,准确定位雷击故障并识别雷击故障能有效提高和改进输电线路的雷击可靠性水平。针对国内现有雷电故障指示装置不能有效识别雷击性质的不足,研究了雷击闪络后的电流信号特征及输电线路发生反击和绕击时的电位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雷击故障定位与识别方法,同时开发出了输电线路雷电故障指示装置。仿真试验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采用雷击闪络后的电流信号与输电线路发生绕击和反击时的电压信号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进行雷击故障的定位与识别。  相似文献   

3.
雷击是电力系统中频次最高的故障原因,由雷击引起的电压凹陷等电能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和危害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针对雷击过电压的不同保护方式,立足于分析雷击引起的电压凹陷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通过EMTDC仿真能揭示雷击引起的凹陷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雷击引起的保护系统、自动化系统以及敏感设备的受雷击的影响,以及研究更好的雷击保护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雷击跳闸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构成了严重威胁。介绍了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理论值和实际值计算方法,提出了雷击跳闸率分级评估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际。结果表明:采集精确的地闪密度数据,准确计算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是雷击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雷击跳闸评估可采用雷击跳闸率与线路雷击跳闸率指标的对比方法,风险级别分为4级;浙江220 k V楠丽线133基杆塔中,70%的杆塔雷击跳闸风险等级为C级及以上,建议优先进行防雷改造。  相似文献   

5.
雷击断线事故是应用绝缘导线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从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机理入手,介绍了国内外对绝缘导线防止雷击断线和雷击跳闸的研究成果。防雷支柱绝缘子能从根本上解决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问题,介绍了该种防雷支柱绝缘子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雷击断线事故是应用绝缘导线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从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机理入手,介绍了国内外对绝缘导线防止雷击断线和雷击跳闸的研究成果.防雷支柱绝缘子能从根本上解决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问题,介绍了该种防雷支柱绝缘子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风力发电机组年雷击事故次数是评估机组雷击防护水平、指导机组雷击防护系统设计和优化的重要指标。机组年雷击事故次数与机组年雷击次数有关。目前,广泛应用IEC标准中推荐的经验公式进行机组下行雷击风险评估。IEC推荐方法脱离雷击物理过程,无法反映雷电流幅值、机组几何形状等因素对机组雷击截收区域面积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洽先导起始发展模型的风力发电机组下行雷击风险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体现雷击接闪物理过程。验证计算表明方法计算所得机组年负极性下行雷击次数相比IEC推荐方法的计算结果更接近观测获得的机组实际年负极性下行雷击次数。利用该方法,进一步计算获得了机组容量与机组下行雷击风险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讨论了叶片旋转对机组下行雷击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的自动诊断方法,可扭转传统雷击故障诊断模式缺乏时效性的被动局面。该方法首先在雷电定位系统的基础上接入、匹配线路跳闸和台帐信息,进而判定雷击故障位置;再依据比对输电线路逐基杆塔绕反击耐雷水平和雷电流幅值大小判定雷击故障性质。基于上述方法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已得到初步应用,实现了实时自动诊断雷击绕击、反击和雷击故障点,大幅减少了输电线路因雷击故障导致的停运时间。  相似文献   

9.
输电线路延绵数千里,传统人工巡线方式查找雷击故障点费时费力。因此基于非接触式雷电流测量装置,结合行波测距和小波包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分布式雷击故障定位方法。根据三相电流行波极性差异,提出了绕击、雷击避雷线和杆塔的雷击类型识别方法;针对绕击情况,进行了雷击是否闪络的判断、雷击区间范围和闪络侧的确定,推导了不同监测区间段内线路雷击点和闪络点定位公式;利用小波包变换提取行波波前到达时间进行定位计算。经EMTP-ATP软件仿真验证,该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雷击点和闪络点定位误差均0.4%,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煤矿因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而极易遭受雷击,从现实情况中也不难看出近年来煤矿因遭受雷击而造成的生产事故不断发生。本文分析了煤矿易遭雷击的原因,煤矿的雷击安全隐患,从而将煤矿各部位和系统易遭受的雷击损害形式进行了归类,并进一步针对不同雷击损害形式对煤矿的各部位和系统做了必要的防雷保护设计。希望本文对目前的煤矿防雷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高压电器》2017,(8):129-133
为了探明10 kV线路雷击断线机理,提高配电网系统可靠性,笔者从理论与试验两方面分析了雷击断线机理。建立了雷击断线过程中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分析了热、电、磁、力等相互作用对雷击断线过程的影响。搭建了10 kV线路雷击断线试验平台,进行了雷击击穿点分布特性实验,并通过雷击放电电弧等离子体诊断和电弧形态演变过程分析了雷击断线内部微观机理。通过文中的研究工作得到以下结论:雷击闪络位置主要位于绝缘子附近100~200 mm处;仿真模型应根据供电位置不同建立两种模型,当供电位置在左侧时,0.03 s后弧根在一点稳定燃烧,可能发生断线故障。文中的研究工作为10 kV线路雷击断线防护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减低输电线路雷击故障为目标,阐述了输电线路雷击原因和国内外监测技术现状,探讨了雷击监测技术,并制定了相应的防雷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减低输电线路雷击故障为目标,阐述了输电线路雷击原因和国内外监测技术现状,探讨了雷击监测技术,并制定了相应的防雷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飞机模型雷击附着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击直接威胁飞行安全,为了确定飞机的雷击特性,依据航标HB6129《飞机雷电防护要求及试验方法》和国外相关标准规定,采用冲击电压发生器,对飞机的缩比模型进行了雷击附着点试验研究。讨论了模型比例范围、放电间隙尺寸和雷击方位等相关内容,通过对飞机的缩比模型进行试验确定了飞机的雷击区域,结果与F-4的真实雷击情况基本符合,为飞机的防雷设计和今后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假想的一个一定半径自上而下移动的雷击球,当雷击球触及到了空间避雷针或避雷线的瞬间,不可能被雷击球触及的区域面积就意味着受到了防雷装置的保护。用这种方法可以对避雷针和避雷线的合理布置作出设计。依据雷电流的频数分布和雷电流与击距的相互关系就可以确定雷击率。作图时,雷击球的半径是根据雷击比率(有防雷装置后的雷击数与没有防雷装置雷击数之比)和雷击率(年雷击数)得出。可允许的雷击比率或雷击率与被保护物的暴露面积和允许的风险率有关。各种形式的被保护物都可画出雷击球的图。  相似文献   

16.
王哲斐 《陕西电力》2007,35(12):14-16
雷击断线事故是应用绝缘导线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从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机理入手,介绍了国内外对绝缘导线防止雷击断线和雷击跳闸的研究成果。防雷支柱绝缘子能从根本上解决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问题,介绍了该种防雷支柱绝缘子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我国雷击风险评估的现状和雷击风险评估的目的,并根据最新发布的风险管理规范,结合Excel的强大功能,介绍了雷击风险评估辅助工具——雷电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和评估方法,为建筑物和服务设施的雷击风险评估提供了一个简化评估过程、提高评估效率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18.
温浩  王宏 《高压电器》2011,47(4):104-107
飞机雷击附着点试验是确定飞机雷击区域和飞机试验鉴定的主要方法,能够为飞机防雷设计提供依据,并能对雷击防护特性进行试验验证.依据航标HB 6129-1987(飞机雷电防护要求及试验方法>,对飞机的缩比模型进行雷击附着点试验.确定了飞机的雷击区域,结果与F-4的真实雷击情况基本吻合,为飞机的防雷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对试验相...  相似文献   

19.
雷击故障是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需要对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进行预警以减少其造成的损失。传统雷区预报方法在预报准确性与雷区识别精度之间存在矛盾,难以进一步提高雷击故障预测的准确性。考虑到电力系统运行中积累了大量雷电和雷击故障的历史数据,本文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雷击故障预测方法。首先在历史雷击故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输入特征;然后分别应用粒子群算法和LM算法确定网络初始权值并进行网络训练;最后基于实际雷电数据和电网雷击故障数据对本文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预测80%的雷击故障,可为实际电网的雷击故障防御提供参考。#$NL关键词:雷击; 输电线路故障; 故障预警; BP神经网络#$NL中图分类号:请作者自查  相似文献   

20.
针对雷击故障参考点定位不准确,导致测距结果可能与雷击故障发生的实际距离相差较大的问题,结合雷电记录与行波数据,从雷击故障参考点定位角度着手,进行雷击故障测距结果优化研究。首先获取相关雷电记录和行波数据,然后计算待分析故障特征点,并利用雷击故障历史数据、非雷击故障历史数据、雷电定位系统历史数据,构建(Δx,Δt,ΔP)三维坐标系,划分雷击故障识别域和非雷击故障识别域,判断待分析故障特征点是否落入雷击故障识别域当中,确定雷击故障参考点,最后利用行波测距方法得出雷击故障精确位置。结果表明,与基于雷电记录或基于行波数据的2种单一测距方法相比,该方法测距结果更接近实际值,由此可知,雷击故障测距结果得到优化,提高了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