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家庭关怀度、反刍性沉思和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PTGI)、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和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event related rumination inventory,ERRI)对110例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调查。采用Amos17.0软件分析患者家庭关怀度、反刍性沉思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路径和关系效应。结果患者PTGI、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和ERRI总分分别为(57.87±10.27)分、(8.22±1.45)分和(25.61±10.11)分。家庭关怀度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患者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家庭关怀度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均对创伤后成长有直接正效应(P0.05);家庭关怀度通过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创伤后成长产生间接正效应,间接效应值为0.76。结论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家庭关怀度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其创伤后成长存在相关性,并且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家庭关怀度和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可通过在引导患者进行积极的疾病后沉思增强患者家庭关怀度,同时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烧伤康复期患者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三者的关系。方法使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PTGI)、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event correlation rumination meditation, ERRI)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住院的126例烧伤康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社会支持总分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评分分别为(62.76±10.59)分、(65.16±8.75)分和(17.36±6.34)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P0.05);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呈正相关(P0.05);烧伤康复期患者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24.85%。结论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可通过提高患者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水平,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与反刍性沉思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7年7月—2018年3月对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急诊创伤中心和门诊就诊的206例大面积毁损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为(55.42±14.95)分,其中人生感悟维度条目均分最高,新的可能性维度条目均分最低分,创伤后成长水平处于中、高水平者占20.87%,反刍性沉思水平总分为(18.54±7.48)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之间存在负相关(r=-0.267),不同受伤时间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均呈负相关;受伤时间≥2周的患者其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呈正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医疗花费、受伤原因、受伤时间、手术次数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伤时间、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和侵入性反刍性沉思进入回归方程,解释创伤后成长总变异的49.9%。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采用适宜心理干预方式帮助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度过创伤早期阶段,关注重点人群,促使其降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增加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以提高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体验,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及反刍性沉思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创伤后成长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对101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采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心理弹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结果本组101例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4.01±12.3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每周透析次数和透析龄的分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与心理弹性、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得分呈正相关(P<0.01),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弹性及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疏导,促进创伤后成长的发展,为透析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反刍性沉思的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84例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反刍性沉思问卷评定患者的反刍性沉思水平,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社会支持状况,采用创伤后成长问卷评定创伤后成长水平,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定应对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反刍性沉思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社会支持、创伤后成长水平、应对方式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反刍性沉思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良好、创伤后成长水平高、选择积极应对方式的患者评分较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较差、创伤后成长水平低、消极应对方式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反刍性沉思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社会支持较差、创伤后成长水平低、消极应对方式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反刍性沉思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遭受职场暴力急诊护士反刍性沉思水平与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纳整群抽样的方式,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表(ERRI-C)、创伤后成长评估量表(PTGI),对53名遭受职场暴力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遭受职场暴力急诊护士反刍性沉思水平与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相关性。结果遭受职场暴力急诊护士反刍性沉思水平总分为(33.19±9.92)分,处于中等水平;其创伤后成长状况总分为(67.34±16.35)分,处于中上等水平。遭受职场暴力急诊护士侵入性及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水平均与创伤后成长状况总分呈正相关(r=0.296,P0.05,r=0.820,P0.01)。结论遭受职场暴力急诊护士反刍性沉思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创伤后成长状况处于中上等水平,而其反刍性沉思水平与创伤后成长状况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在识别其反刍性沉思类型的同时,对其进行个体化的认知心理干预,引导其构建创伤事件的意义,如自我评价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等促进其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创伤后成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80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创伤后成长得分为(62.66±17.48)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家庭关系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创伤后成长总变异的35.6%。[结论]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影响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因素包括病人的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和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与反刍性沉思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7年7月—2018年3月对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急诊创伤中心和门诊就诊的206例大面积毁损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为(55.42±14.95)分,其中人生感悟维度条目均分最高,新的可能性维度条目均分最低分,创伤后成长水平处于中、高水平者占20.87%,反刍性沉思水平总分为(18.54±7.48)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之间存在负相关(r=-0.267),不同受伤时间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均呈负相关;受伤时间≥2周的患者其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呈正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医疗花费、受伤原因、受伤时间、手术次数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伤时间、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和侵入性反刍性沉思进入回归方程,解释创伤后成长总变异的49.9%。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采用适宜心理干预方式帮助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度过创伤早期阶段,关注重点人群,促使其降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增加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以提高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体验,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梁珍  王菲 《全科护理》2021,19(29):4059-4062
目的:探讨育龄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创伤后成长现状,并分析家庭关怀度和反刍性沉思与PTG间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ERRI)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对102例育龄期SLE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PTG总分为(58.81±12.21)分,处于中等水平.路径分析示:家庭关怀度对PTG有直接正效应,并通过目的性反刍对PTG产生间接影响,间接效应为0.65.结论:育龄期SLE病人PTG待提高;病人PTG水平受到家庭关怀度和目的性反刍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护士可据此构建干预措施提高PTG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疗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与反刍性沉思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对178例化疗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化疗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反刍性沉思状况及其相关性。结果化疗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反刍性沉思总分分别为(71.34±16.96)分与(31.71±13.20)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化疗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r=0.328,P0.01;r=0.567,P0.01)。结论化疗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反刍性沉思呈中等水平,其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关系。临床护理中应鼓励患者主要照顾者采取积极有效的认知方式,鼓励并激发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以提高其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行人工肝血浆置换肝衰竭患者反刍性沉思与疾病进展恐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入住我科的217例人工肝血浆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进展恐惧量表、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患者疾病进展恐惧量表总分为(35.52±4.91)分;反刍性沉思总分为(30.29±7.86)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患者反刍性沉思总分与疾病进展恐惧总分呈正相关(P<0.01),其中,侵入性反刍沉思与疾病进展恐惧总分呈正相关(P<0.01),目的性反刍沉思与疾病进展恐惧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人工肝血浆置换患者疾病进展恐惧水平中等偏高。患者侵入性反刍沉思水平越高,疾病进展恐惧程度越高。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反刍沉思水平,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以降低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康复期不同时间点创伤后成长以及情绪调节策略的现状,并探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以及出院后6个月运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和情绪调节量表(ERQ)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调查结果,分析影响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因素,对创伤后成长以及情绪调节策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不同时间点C-PTGI各维度及ERQ评分中认知重评呈下降趋势,ERQ评分中表达抑制维度评分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认知重评与C-PTG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r=0.228~0.560,P<0.05);表达抑制与C-PTGI总分、个人力量以及新的可能性维度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r=-0.423~-0.228,P<0.05)。结论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康复期不同时间段存在不同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和不同方式的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调节策略与创伤后成长有很大关系,临床中应重视对患者情绪调节策略的引导,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来改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13.
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烧伤后行瘢痕整形手术的患者362例,在围手术期间施行相关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362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3.2d。发生并发症12例,占3.3%,分别为肺部感染8例,供皮区感染2例,压疮2例。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结论: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到患者瘢痕修复及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4.
吴学芳  毛琴   《护理与康复》2022,21(1):17-20
目的 调查意外伤害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采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意外伤害患儿及其父母,各12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意外伤害患儿父母的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8.23±1...  相似文献   

15.
徐文静 《全科护理》2021,19(5):674-677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病人创伤后成长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应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65例宫颈癌根治术病人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宫颈癌根治术病人创伤后成长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宫颈癌根治术后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危险因素。结果:宫颈癌根治术病人PTGI评分为(62.22±5.12)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宫颈癌根治术病人创伤后成长总评分及人际关系、精神改变维度评分与领悟社会支持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宫颈癌根治术病人创伤后成长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心理弹性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年龄、家庭月收入、家庭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及心理弹性是影响宫颈癌根治术病人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注意宫颈癌根治术病人术后的心理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病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为病人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促进病人创伤后成长,使病人能顺利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其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6名严重烧伤患者家属的资料,采用家属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FM)和家属生活质量量表(QOL-C)调查其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严重烧伤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平均分为(97.98±9.25)分,处于较高的不确定水平,其中不明确性总均分最高为(39.45±5.61)分。患者家属生活质量在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低等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中的健康状态、生理机能、社会功能以及精力状况均呈现负相关。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家属存在一定不同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且随着不确定感增强,生活质量降低,因此医护人员应采取适当鼓励措施,以降低家属不确定感,提高其生活质量,进而提高对患者的照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Pediatric upper extremity burns are common. Though current American Burn Association guidelines recommend burn unit referral for burns involving the hands or major joints, many minor injuries are treated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or outpatient setting. Despite the large number of burn patients managed by primary care providers, no large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assess effectiveness. A retrospective 5-year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pediatric upper extremity burns treated at an urban ED was performed. Two hundred sixty-nine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The mechanism of burn, percentage of 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 affected, plastic surgery consultations (for wound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and additional treatment), complications, and surgical interventions were examined. Mechanisms of burn included direct contact (47%), scald (29%), flame (12%), electrical (10%), and friction or chemical (1.5%). Fifty percent of patients suffered from burns over less than 1% TBSA; close to 95% had burns on less than 5% TBSA. Seventy-five percent of patients had second-degree burns, 21% had first-degree burns, and 2% had third-degree burns. Forty patients (15%) had a plastic surgery consult. Seven patients (3%) required skin grafting.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five (2%) patients and included two cases of hypertrophic scarring; two patients with flexor contractures, one case of compartment syndrome requiring fasciotomy, and one late infec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lthough significant burns are usually cared for in specialized burn centers, the majority of childhood burns to the upper extremity are relatively minor and often treated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 Most patients had small areas of injury and healed without complications. Contact burns are an ever-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childhood burns and should be seemingly preventable. Education to parents and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should be reemphasized. It appears that minor upper extremity burns treated by our urban ED staff are handled appropriately and result in favorable outcom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及创伤后成长的因素,并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临床确诊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10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并填写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月收入、不同子女情况脑卒中患者组间CD-RIS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病程的脑卒中患者组间PTG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月收入及医疗方式的脑卒中患者组间G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创伤后成长均是影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CD-RISC评分与PTGI评分及各维度个人增强、新的可能性、人生感悟、自我改变评分和GSES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及自我效能感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及经济情况等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可以制订相关对策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和自我效能感,促进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9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为(61.47±10.79)分;不同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自理程度、转移情况的膀胱癌术后患者的创伤后成长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术后患者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创伤后成长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术后患者的心理韧性、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韧性为影响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因素,提示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干预提升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在头面部烧伤后瘢痕整形修复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头面部烧伤后瘢痕整形修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