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某大型数据中心的工程概况和空调系统设计,包括冷源系统、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风系统及气流组织、防排烟系统等。设计中充分利用了自然冷源,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负荷估算、制冷原理、冷源方案、气流组织等方面的设计体会。结合两个具体实例,对空调冷源系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以后的数据中心机房的制冷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晓栋  李震 《暖通空调》2012,42(3):91-96
针对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能耗比例过高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指出了目前国内数据中心空调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空调设备节能、气流组织优化和自然冷源合理利用三方面分析了相关的节能方法与手段,为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与改造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某大型数据中心的工程概况、空调系统冷源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着重介绍了直接利用深层低温湖水供冷替代冷水机组供冷,从而大幅降低数据中心空调能耗的湖水冷却技术,以及提高冷水供回水温度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某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空调冷源、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并对机房的气流组织进行了CFD模拟和验证。阐述了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条件及降低能耗的主要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发展,在保障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减少空调系统能耗成为暖通空调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水冷冷水机组加自然冷却方案,给出了冷源系统的节能措施。分析了机房温湿度及新风量要求的节能潜力。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介绍了CFD模拟在气流组织分析中起到的节能作用。从部分负荷运行、冷源工况切换、主机房精密空调集中控制方面阐述了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通讯机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数据中心的能耗比例大幅增长。数据中心空调能耗一般占通讯机房能耗的20%~45%,有的甚至高达60%。以上因此,在保证通讯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下,节能首先要从空调这个耗能大户抓起,本文根据具体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实例:传统的风冷空调系统、采用自然冷源的冷冻水空调系统进行分析,并结合数据中心专用模拟软件6SIGMA进行机房内气流组织的模拟,从而总结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的一些措施。为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数据中心常用的3种空调系统形式——常规冷水空调系统、单冷源+板式换热器空调系统和双冷源+板式换热器空调系统,结合北京某数据中心机房,通过损失和效率分析得出,中温双冷源和板式换热器空调系统相对于传统系统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地处夏热冬暖地区的数据中心——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社会和企业云)进行分析,描述项目所在地的全年气候特征,阐述数据中心的空调冷负荷特点,全面介绍了本项目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所构建的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的高温冷源所采用的各项节能减排技术措施。结合主冷源、冬季免费供冷冷源、空调水变频输配系统的配置及运行控制策略等诸多方面因素,分析了不同冷却水温度工况下的冷源能效。结合福州地区典型年各级湿球温度频数分布进行加权分析,可知:该冷源的全年平均设计能效比EER在6.8W/W以上,数据中心能源效率PUE约为1.3W/W,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10.
降低暖通空调运行能耗对降低数据中心能源需求的作用明显。针对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能耗比例过高的现状,分析空调系统的特点和高能耗的原因,并对建筑布局与围护结构优化、自然冷却技术、冷热通道封闭、高效冷源和提高冷冻水温度等5种常用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进行分析,从而为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综合节能建设与改造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北京市某大型数据中心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对该数据中心进行制冷空调系统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阐述当前各种制冷形式和送风方式,并分析对比各自优劣,提出目前较节能的新方式:冷通道封闭和自然冷却。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对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大致分析了系统采用的节能措施,并且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和PUE计算。设计的节能亮点为:采用多台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冷源;将冷冻水温度从12/7℃提高至13/18℃;运用冷通道封闭的下送上回式气流组织形式;冬季和过渡季节可使用的自然冷却方式。  相似文献   

12.
暖通空调系统几项重点节能设计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探讨了暖通空调系统的几项重点节能设计措施,主要包括: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取值、冷热负荷计算、供暖系统设计、风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冷热源选择、补水定压、保温及水力平衡、室温调控与冷热量计量,以供专业人员在工程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京某别墅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秀琴  梁军 《暖通空调》2004,34(5):80-82
该别墅选择土壤源热泵为空调冷热源,空调系统采用辐射地板/顶板 置换通风方式,围护结构采取了节能措施。简要介绍了空调系统设计和特点,分析了实测数据,实际运行表明,别墅冬夏室内温湿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志强  刘玉春  向波 《城市建筑》2014,(14):246-246
介绍了北京某大饭店冷热源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方法,过渡季节利用冷却塔供冷。阐述了酒店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集中热回收系统的设计,介绍了改造工程中管综的难度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直接带来了数据中心耗电量的急剧增加。数据机房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建筑,考虑到隔热、隔湿及洁净度的要求,即使在冬季也需供冷降温。而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冷源则是降低空调能耗的最有效方法。但目前自然冷源的利用中常出现受环境影响大、节能效率低等问题,热管式散热器能将室内外空气完全隔绝,具有启动温差小、体积小、安装灵活等优点,在机房节能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以节能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为目标,对数据机房应用分离式热管的被动式散热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本学科工程领域现有技术为基础,理论分析了应用分离式热管的意义及优势,定义了分离式热管蒸发段及冷凝段的换热效率,建立了数据机房应用分离式热管散热系统的理论分析模型,以某名义排热量为30 kW的管翅式换热器为例,研究换热效率随风量的变化关系,得出分离式热管散热下可运行的最高允许室外温度、全年运行时间、功耗及全年节电量等关键参数。以某一30 kW冷负荷数据机房为模型进行CFD软件模拟,获得了采用分离式热管散热器的机房内部温度场分布,并与普通空调进行了比较。针对室外温度下降所引起的室内侧送风温度过低问题,提出减小室外侧风量的具体改进措施。利用理论模型设计分离式热管换热系统蒸发段和冷凝段,提出可根据热负荷及实际机房灵活配置,建设成本低,有效适应机房现有散热系统的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分离式热管散热器应用于数据机房散热,换热效率随着风量增加而减小,分离式热管散热器应用于数据机房散热,换热效率随着风量增加而减小,但可利用室外冷源的温度升高,可利用室外冷源的时间也随之增加,可根据换热器及所在地区设计最佳风量。(2)分离式热管散热下风量较大时,机柜进风温度比普通空调散热更为均匀,机房内热环境更好,可减少机房内局部热点。(3)若风量不变,分离式热管散热器蒸发段送风温度随室外温度降低,并有可能低于机房送风的标准温度。可通过减小室外侧风量使室内蒸发段出风温度满足数据机房送风温度,同时散热器的能效也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工程采用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冷水机组作为冷源,机房末端采用冷水型机房专用空调机组。介绍了空调水系统、气流组织方式、系统控制等的设计,给出了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总结了本工程的经验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该热泵系统以云驾岭煤矿电厂冷却水、矿井排水作为双水源,热源温度变化范围在7~50℃之间;采用高温热泵机组和低温热泵机组优化匹配,可以同时输出70~80℃高温热水和40~55℃中温热水及7~12℃空调冷水,回收电厂冷却水和矿井排水中的废热用于云驾岭煤矿工业区建筑供暖、空调和制取生活热水及井筒防冻.  相似文献   

18.
王加  劳逸民 《暖通空调》2007,37(6):31-32,49
介绍了该工程的空调系统设计,包括设计参数、冷热源、水系统、风系统、供暖系统和DDC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解决了原有冷热源与工程需求之间的矛盾,满足了工艺用房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了自然冷源,并在层高受限的条件下使空调系统能满足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采用冷却塔作为辅助换热设备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方法,并从空调负荷计算、地源热泵主机选型,土壤换热系统设计,冷却塔选型以及冷却塔的运行策略等方面介绍了该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以期为以后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何毅 《四川建材》2014,(1):237-238,241
介绍了成都花样年·龙年国际中心商业广场综合体空调通风工程设计特点。重点阐述空调方式、防排烟系统、空调负荷计算、冬季免费冷源的设备选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