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探索枣核粉木质活性炭制取的新方法,深入研究大枣核的利用价值。以50%氯化锌为活化剂,用煅法制备活性炭。在煅制时间为25 min时,制备活性炭性能最佳,产率为45.4%,碘吸附值为891.69 mg/g,亚甲基蓝脱色力为278.65 m L/g。煅法制备活性炭工艺简单易行,成品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大港煅前石油焦及其煅烧处理后得到的煅后石油焦为主要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并着重就活化剂加入方式、原料粒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对煅前石油焦和煅后石油焦制备HSAAC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以煅后焦为原料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最大仅为1152m^2/g,而煅前焦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可达3060m^2/g,说明与煅后焦相比,煅前焦是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较好原料。  相似文献   

3.
以陕北清涧红枣核为原料,Zn Cl2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了活性炭。研究了浸渍比、活化时间以及活化温度等参数对活性炭收率、碘吸附值以及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当氯化锌与原料比为0.8,活化温度为700℃,活化时间为60 min时,所制得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达到最高值,为1114.6 mg/g;BET比表面积为1031 m2/g,最高单点吸附总孔体积为0.504 cm3/g,BJH吸附平均孔径为3.364 nm,活性炭的收率为41.6%。  相似文献   

4.
以酸枣核壳为原料,利用硫酸法制备糠醛,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硫酸浓度、料液比、蒸馏温度、蒸馏时间对糠醛得率的影响。糠醛渣采用微波辐照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氯化锌浓度、浸渍时间、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对活性炭得率、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结果显示,制备糠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2.0 mol/L,料液比1∶5,蒸馏温度150℃,蒸馏时间2.5 h,在该条件下糠醛的产率为3.8%;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氯化锌浓度50%、浸渍时间24 h、微波功率700 W、辐射时间7 min。在此条件下,酸枣核壳活性炭的得率为60%,碘吸附值与亚甲基蓝脱色力分别为933.24 mg/g和111.92 m L/g。本研究为酸枣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3~6 mm兰炭粉末为原料,用物理法和物理化学法活化制备活性炭,重点研究了时间、温度、水蒸气用量、浸渍比和浸渍时间对成品碘吸附值的影响,并对成品做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物理活化法可制备出比表面积达463.26 m2/g的活性炭,其碘吸附值达768 mg/g,收率达为46.25%;物理化学法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571.31 m2/g,碘吸附值达932 mg/g,收率41.88%。孔径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孔径主要集中在3~8 nm,属中孔发达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6.
以生物质废弃物红枣核为原料制备中孔活性炭,对其进行了表征.用所制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研究了该吸附过程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223 m~2/g,平均孔径为3.168 nm,其表面可能主要含羧基、羟基、酯基等官能团.采用4种吸附等温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Redlich-Peterson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亚甲基蓝在枣核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由化学吸附和粒子内扩散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氧化石墨、氧化石墨烯溶胶、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石墨烯前驱体,与煅前石油焦通过不同的改性方式复合,利用KOH化学活化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复合材料,对不同复合方式获得的复合材料与纯活性炭比较,研究其在比表面积、孔结构以及电化学方面的优异性能。发现石墨烯复合活性炭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可达2 700 m~2/g,复合材料具有优异导电性,比容量可达165 F/g。  相似文献   

8.
热解活化法制备高吸附性能椰壳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椰壳为原料,采用高温直接热解活化法制备高吸附性能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 900 ℃,热解活化时间为 8 h,升温速率为 10 ℃/min,制得碘吸附值为 1 628.54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 375 mg/g 的高吸附性能椰壳活性炭,得率为 9.41 %。氮气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活性炭比表面积 1 723 m2/g、总孔容积 0.87 cm3/g、微孔容积 0.68 cm3/g、中孔容积0.18 cm3/g、平均孔径 2.03 nm。热解活化制备的椰壳活性炭样品性能优于市售水蒸气法椰壳净水活性炭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神木烟煤为原料,煤沥青为黏结剂,在较低浸渍比下采用KOH和ZnCl_2活化法制备成型活性炭,利用低温(77 K)N_2吸附法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进行表征,考察浸渍比对活性炭孔结构的影响及其液相吸附性能,并对比分析两种化学活化法所制活性炭结构与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浸渍比下,KOH活化法所制成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及碘吸附值均高于ZnCl_2活化法.当浸渍比为1.0时,采用KOH活化法可制备出表面积为811 m~2/g,总孔容为0.513 cm~3/g,中孔比例为23.6%,碘吸附值为1 125 mg/g的成型活性炭;采用ZnCl_2活化法可制备出表面积为472 m~2/g,总孔容为0.301 cm~3/g,中孔比例为30.6%,碘吸附值为527 mg/g的成型活性炭.两种活化法所制成型活性炭的孔径主要分布在1.2 nm~2.0 nm的微孔和3.6 nm~4.5 nm的中孔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12):2947-2950
以牡丹花茶饮料生产末端茶渣(以下简称"茶渣")作为活性炭制备原料,考察磷酸与茶渣的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得率、碘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法制备茶渣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渍比(磷酸/原料)为1∶2.5,活化温度550℃,活化时间0.5 h。活性炭得率为29.91%,碘吸附值为968.75 mg/g。含水率为4.80%,灰分含量为17.25%。接近于国家一级活性炭对碘吸附值的要求标准1 000 mg/g。100 mL浓度为10 mg/L的苯酚废水,加入0.1 g活性炭,25℃振荡1 h,pH=5时,茶渣活性炭对于苯酚吸附量达到8.67 mg/g,吸附率约为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