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后腹胀症状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腹胀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室集束化策略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陆宇  李程  孙志岭  杨婷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4):289-293,304
目的构建与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室集束化策略,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访谈、问卷、循证、德尔菲法构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室集束化策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0月1日-2019年1月30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其中2018年10月1日-11月30日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2018年12月1日-2019年1月30日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策略,观察集束化策略的应用效果。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83.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7和0.949,本方案指标评分协调系数第一轮分别为0.756、0.813和0.782;第二轮分别为0.873、0.857和0.813,经检验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室集束化策略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天数,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晚期高龄肾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泌尿外科收治的68例老年晚期肾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与抑郁(SD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老年晚期肾癌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情绪状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椎间孔镜手术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11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肠道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肠道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口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患者胃肠症状,增加患者术后舒适性,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1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基本资料,其中46例患者在术后接受了集束化护理,为集束化护理组;55例患者在术后接受了常规护理,为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别。结果 集束化护理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总住院天数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集束化护理组略好于常规护理组,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缩短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给予赏识理论和多学科合作护理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94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赏识理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程度和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综合保温干预对胃癌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胃癌患者64例,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术中保温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保温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保温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体温与手术开始时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中30、90、12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低体温、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综合保温干预对胃癌患者术中保暖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术中低体温的风险,值得在手术过程中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观察,将给予常规护理的31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将给予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的31例患者设为联合组。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恢复情况、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联合组、参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6%、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各临床症状开始缓解时间均早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恢复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进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治疗的13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65例。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行基于ERAS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将要点集成释放方案应用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中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2021年1至6月于我院手术室行腹腔镜手术的胃癌病例55例为对照组,2021年7至12月于我院手术室行腹腔镜手术的胃癌病例55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按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常规手术室模式施护,试验组定制胃癌腹腔镜手术室护理要点集成释放方案并付诸实践,对两组干预后手术成功率、手术顺利安全性指标做出比较。结果 试验组手术室护士胃癌腹腔镜手术室护理要点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胃癌腹腔镜手术病例的手术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术时出血量、手术耗时、手术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将要点集成释放方案应用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之中,可显著促升手术室护士相关护理要点掌握度,提高该类受术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术时出血量、手术耗时与相关并发症概率。  相似文献   

12.
不同学习曲线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不同学习曲线阶段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方法 对 2008年1月~12月收治的 32例(A组)和2009年1月~10月收治的35例(B组)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比总结不同学习曲线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疗效.所有患者按照D2 根治术式,均于上腹部做辅助小切口行病灶移除及消化道重建.将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成功行腹腔镜下 D2 根治术23例,B组成功行腹腔镜下 D2 根治术33例. A组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各项指标明显高于B组( P〈0.05);A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少于B组;A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 P〈0.05).结论 不同学习曲线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疗效具有明显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手术者腹腔镜操作技术及腹腔镜器械使用的熟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网膜囊切除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5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了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未切除网膜囊治疗)和观察组(n=27,同步切除网膜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感染(腹腔/切口/肺部/尿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加行网膜囊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其早期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快通道外科(FTS)理念指导下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临床应用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2012年收治的6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运用FTS理念指导下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运用传统围手术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方法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皮肤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上,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FTS理念指导下的腹腔镜胃癌治疗方法能达到很满意的效果,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的方法相比,具有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王桢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881-188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胃癌且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72例,依患者意愿分为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肠内组和行术后肠外营养治疗的肠外组。对比观察两组胃肠道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胃肠道功能(肠道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情况上,肠内组明显优于肠外组,且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肠内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微创全胃切除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132例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66)和观察组(n=66)。观察组患者给予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患者,远端切缘、食管空肠吻合时间和总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镇痛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食物、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1.19%和2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较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术后疼痛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食管空肠吻合时间略长,造成总手术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在胃癌根治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胃肠功能指标、护理前、后3周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排便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周,两组的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肠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促进胃癌患者根治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与间置空肠代胃在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消化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3例早期近端胃癌患者根据吻合方法不同分为A组(n=33)和B组(n=30)。A组给予根治性近端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B组给予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间置空肠代胃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营养状况、血清胃肠激素水平、胃肠道症状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A组,消化道重建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A组(P<0.05)。术后10 d,两组的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低于术前,但B组高于A组(P<0.05);术后半年,两组的血红蛋白、总蛋白水平高于术后10 d,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低于术后10 d,但B组均高于A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的胃肠道症状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间置空肠代胃治疗胃癌患者,可明显改善消化道功能,提高术后营养状况,且对胃肠激素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细胞免疫疗法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常规化疗)和观察组(25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常规化疗+细胞免疫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肿瘤干细胞标志物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女性近端胃癌患者3D腹腔镜根治术中行平行重叠吻合法消化道重建,并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在淋巴结清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女性近端胃癌患者36例,其中16例行3D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术中行平行重叠吻合法消化道重建,并经自然腔道取标本者为观察组;20例行2D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