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松阳县香榧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于2020年4月~2021年6月对选取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4种香榧林进行病虫害调查,包括纯幼苗林、纯幼树林、幼古树林、幼树套种林,分析病害(香榧绿藻、香榧膏药病、香榧枝条黄化)和虫害(香榧瘿螨、白蚁)发生情况。香榧绿藻:纯幼苗林感病率(88.67%)最高,纯幼树林感病指数(0.30)最高;香榧膏药病:纯幼苗林和幼树套种林种未发生此病,纯古树林,纯幼树林感病指数均为0.08,感病率分别为23.33%、14.17%;香榧枝条黄化:纯幼树林、幼树套种林、幼古树林、纯幼苗林感病率分别为27.50%、16.25%、12.50%、8.75%,感病指数与感病率呈正相关;香榧瘿螨:幼树套种林中香榧瘿螨危害率达到31.67%,其余林分中未发现香榧瘿螨;白蚁:幼树套种林白蚁为害率(30.83%)最高,纯幼苗林白蚁为害率(15.83%)最低。5种病虫害在4个不同香榧林中均未出现大规模成灾表现,仅在个别林地中局部发生。  相似文献   

2.
对香榧产地和苗圃的香榧病虫害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危害香榧的主要虫害有香榧小卷蛾、斜纹夜蛾、香榧瘿螨、香榧细小卷蛾、白蚁等59种;病害有香榧褐腐病、软腐病、茎腐病、根腐病、苗木立枯病等6种。通过观察香榧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香榧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榧产地和苗圃的香榧病虫害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危害香榧的主要虫害有香榧小卷蛾、斜纹夜蛾、香榧瘿螨、香榧细小卷蛾、白蚁等59种;病害有香榧褐腐病、软腐病、茎腐病、根腐病、苗木立枯病等6种.通过观察香榧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做好香榧瘿螨(Eriophyes sp.)的防治工作,通过对香榧瘿螨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香榧瘿螨在松阳1年发生5~9代,通过吸食枝叶质液,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危害香榧。全年有5—7月、9—10月2个高发期,用洗衣粉加尿素或洗衣粉加机油配制成"洗尿合剂"和"机油合剂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同时介绍了哒螨灵、阿维菌素、绿颖等的防治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1枸杞瘿螨1.1发生规律枸杞瘿螨主要危害枸杞叶片、嫩枝、花蕾及幼果,刺激受害组织形成虫瘿,螨在虫瘿内寄生、繁殖和为害。花蕾、萼片、嫩枝、果实上的虫瘿形态和叶上的相同。虫瘿在嫩枝上危害性更大,对新抽出的嫩枝条、嫩叶危害尤为严重,可导致枝条不能正常生长、叶小,不能开花结果,直到干枯。枸杞瘿螨可在枸杞的整个生长期内持续发生。精河县枸杞受瘿螨为害十分严重,代数不清。枸杞瘿螨以老熟雌成螨在枸杞的当年生枝条及2年生枝条  相似文献   

6.
梨上瘿螨在甘肃省陇西县梨树上发生普遍,主要以成螨为害嫩叶,受害叶片明显皱缩,叶肉细胞组织结构发生病变。调查发现梨上瘿螨主要以成螨在树皮裂缝、芽鳞下越冬,分别占越冬种群总量的41.79%和37.20%;其次,有少量在介壳虫的死介壳下和剪锯口越冬。梨上瘿螨于4月下旬开始为害,为害高峰期分别在6月上旬和9月上旬,10月瘿螨的种群数量逐渐降低,并寻找越冬场所越冬。  相似文献   

7.
香榧枝条黄化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嵊州市香榧产区香榧枝条黄化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香榧黄化现象并不是由病虫原因引起的,而是香榧树对生长环境不适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生理性反应,海拔200~800 m的山地上的香榧树枝条黄化程度轻,黄化株比例也低;当年生香榧枝条于6月下旬至9月初易发生黄化,症状也从较轻黄化转为强黄化,已黄化当年生新枝在第二年仍保持黄化,但症状稳定。提出在平原地区采取夏季遮阴的措施防治香榧枝条黄化,或将低海拔(海拔200 m)地区的香榧移植到高海拔(海拔200~800 m)区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铅笔柏、河南桧等多种柏树上流行一种芽枯病,近年来已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成为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引起芽枯病的原因是真菌性病害,还是生理性病害,或其他病原,尚未有定论。笔者于1984年立题进行铅笔柏芽枯病研究。现已确定系瘿螨为害所致。经南京农业大学匡海源副教授鉴定为纳瘿螨科(Nalepellidae),三毛瘿螨属(Trisetacus),桧三毛瘿螨(Trisetacus juniperinus Nalepa)。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该病的分布与寄主、为害情况、症状、病原物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毛白杨四足螨(Eriophyes dispar Na1.),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瘿螨属。主要为害毛白杨,从幼树到大树均可为害,但只见毛白杨雄株受害,雌株未见受害。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北京、天津、陕西、山西、甘肃、新疆等地。毛白杨四足螨使毛  相似文献   

10.
通过病虫害普查,初步摸清尤溪县世行项目林主要病虫种类有15种,其中杉木缩顶病、杉木炭疽病、马尾松赤枯病及微红梢斑螟为害最为严重。病虫的发生与森林结构、立地条件、林分状况、森林采伐和苗木带病等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庭园经济的发展,在安徽省凤台县大山乡灯塔、龙潭村,阜南县三塔乡李小郢村等果园里,一种严重为害梨树的梨瘿华蛾猖獗发生起来。凤台县大山乡共有果林1800多亩,梨树面积占2/3。笔者在大山乡的灯塔村梨园多点调查,梨瘿华蛾平均虫株率达63.8%,虫枝率74.2%,最高达92.7%。凡遭受该虫为害的梨树座果少、果子小,5~7年生幼树如不整枝,则整株布满幼虫瘿瘤,成为发育缓慢的小老树,全乡因该虫为害造成梨果严重减产,每年至少损失50t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江夏区南部8个乡镇是武汉市杉木传统种植区,杉木病虫危害十分严重 。通过对杉木林病虫害进行系统 调查发现,杉木主要虫害有18种,以黑翅土白蚁、肤小盡危害最为严重;主要病害有8种,以杉木炭痘病和生理性黄化病发 生严重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杉木林生长衰退的病虫危害机制,提出了针对杉木林主要病虫危害的生态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香榧绿藻的发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暨市香榧产区绿藻发生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香榧主产区绿藻的发生率达51% ~ 64%;采用晶体石硫合剂800倍液喷施,除治效果达85.7%.结合营林措施,加强抚育管理,能有效地控制香榧绿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湖北林业科技》2015,(4):24-28
通过对安徽省涡阳、蚌埠、滁州和芜湖调查发现,竹柳病害危害最重的为水泡型溃疡病,病原为聚生小穴壳菌,平均发病率24.63%;竹柳虫害主要有5类:天牛类、柳蓝叶甲、膜肩网蝽、刺皮瘿螨和大青叶蝉,其中天牛类发生最为严重,平均虫株率46.13%。竹柳密度和病害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但林龄等与病虫害均无较强关系。通过对竹柳进行不同施肥处理,得出L4-4处理下的竹柳胸径最大,为10.26 cm,病虫害与对照相比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5.
栗瘿蜂的研究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ma-tsu)属膜翅目瘿蜂科,是我国板栗的主要害虫。此虫在我县普遍发生,严重地为害着栗树的生长和结实。为了大力发展板栗生产,于1980-1983年我们对栗瘿蜂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四年来试验研究情况整理如下。一、为害情况栗瘿蜂主要为害栗树树冠中下部的发育枝和结果枝的第1-5腋芽,细弱枝受害后不能抽生新梢,枝条当年即枯死;中庸枝和结果枝受害后有的虽能抽生弯曲的枝条,长出细窄的小叶片和雄花序,但由于栗瘿生长,消耗营养  相似文献   

16.
木棉(Bombax malabaricum)在云南的分布集中于干热河谷,本研究在主要的木棉分布和种植基地开展木棉病虫害调查,同时采集病、虫害标本进行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病害14种,害虫7种。对发生较为严重的木棉干腐病、叶斑病、炭疽病、蓝绿象甲及严重为害根部的白蚁进行调查,提出了木棉人工纯林种植可能造成的病虫害爆发风险及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栗瘿长尾小蜂(Torymus sp.)属长尾小蜂科、长尾小蜂属,是栗瘿蜂幼虫的重要天敌之一。作者在禄劝县板栗生产乡的调查表明,凡是有栗瘿蜂危害的板栗园中,都会找到栗瘿长尾小蜂的踪迹,自然寄生率最高可达80%以上,对栗瘿蜂发生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枸杞锈螨、瘿螨是我国枸杞的重要害虫,普遍分布于国内枸杞各产区,为害严重时可使果实品质显著下降,产量减少30%以上。应用锐螨特、吡螨胺、哒螨酮等药剂进行防治试验,对锈螨、瘿螨的平均最高防效分别达到87.9%~95%和87.3%~98%;在单剂农药中添加增效剂后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枸杞是1种多年生观果类小灌木 ,其果枸杞子可入药 ,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但在栽培中较易发生瘿螨 ,影响产量和观赏价值。我校标本园种植的20棵枸杞 ,枸杞瘿螨危害普遍 ,被害率100%,且危害严重 ,萌芽开始危害 ,将展叶就可见到螨瘿 ,严重时几乎叶叶有螨瘿。1枸杞瘿螨的形态特征枸杞瘿螨(EriophyesparawagnoniKaaug)也叫痣志、虫包子。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成螨、若螨、卵都在螨瘿内。1 .1成螨体长0.18mm ,橙黄色 ,体圆锥形 ,足2对 ,爪钩复羽状 ,口器向前下方斜伸 ,胸部背刚毛2对 ,体侧有…  相似文献   

20.
一、发生与为害青杨天牛是杨树幼树的危险性害虫。以幼虫为害杨树苗木、幼树和大树枝条,先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食,后蛀入木质部,阻碍养分的正常运输,被害处形成纺锤形虫瘿,易造成枝条干枯和风折,幼树树干畸形、树冠秃头状,严重影响树体发育及成材,甚至整株死亡。青杨天牛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在乌盟四子王旗该害虫发生比较严重,发生面积占杨树分布面积的10%左右,其中严重为害面积达2500余亩。成片杨树林树冠干枯及死亡,个别发生地被迫全部平茬,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二、生活史及习性以往资料记载该虫全国各地发生均为一年一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