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丹丹  孟萍  石禹  陆群  孟佳佳  张雯 《工企医刊》2014,27(5):1058-1059
目的 从药师的角度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如何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 从给药途径、辨证施药、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监护、输液速度、药品质量、注射剂溶媒以及使用前的规范操作等方面,阐述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原则和方法.结果 药师通过直接面对患者,及时与医生沟通等发挥药学专长,参与个体化用药,参与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结论 针对中药注射剂,药师对其进行应用指导,可增加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提高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总结将中医药学理论应用于中药合理使用中,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与指导,供临床参考使用。通过统计分析近五年来中药合理用药研究相关文献,综合相关信息,对近五年来促进合理用药研究方面进行概述,将中医药学理论的基本用药概念、结合现代药品使用生物标准,提出合理使用中药及用药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建议。近年来,我国在合理用药的推广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其中中药的合理使用为重点研究课题。建议广大医疗机构中与中药使用相关联的工作人员应重视合理用药基本知识,遵循中医药学理论,大力加强中药使用相关管理工作,以提供临床合理用药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了解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用药的标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药品说明书,促进特殊人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收集我院门诊西药房常备药品说明书473份,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其他参考资料对说明书中有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用药的标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成药及外用制剂关于特殊人群用药的准确标注率不容乐观。结论:药品说明书有待完善,进一步提高特殊人群安全合理的使用药品。  相似文献   

4.
<正>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药品本身具有很强的药理作用,所以在治疗疾病和保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在临床医学中,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最重要、最主要的手段。但是,药物治疗也不是万能的,并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所以在药物治疗中要合理用药,预防药物毒副作用发生。下面我将从合理用药原则、理解药物说明书、特殊人群用药、处方药使用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知识出发,  相似文献   

5.
中药在防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合理使用中药的意义更为重要,合理用药就是有效、安全地使用药物,总结追求安全有效目标的措施,本文就中药的合理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药的合理使用,关系到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安全。由于目前很多因不合理使用中药导致的不良后果均以中药不良反应的形式报告出来,不利正确评价中药的安全性,对中医药的声誉以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合理使用中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是当前解决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在医院药房、社会药房,还是在中药生产、流通领域的药师,都必须熟练掌握和实时更新合理使用中药的知识和相关技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中药常见的不良反应(ADR)及其发生的特点,探讨如何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某中医药医院自2010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发生中药ADR的患者,按照ADR的分类、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途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ARD种类多,以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三致反应为主,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关联,女性,老人多见。受用药途径影响,其中注射用药最易引起ARD,附有三个统计表。结论中药的ADR出现的种类更多,涉及的人群范围更广,需要从加强药物研究,强化药物管理,注重辩证用药,严格控制药物剂量,用法疗程,禁止配伍用药,加强特殊人群注射用药监测,询问过敏史,加强用药监护,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院急诊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以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某院夜间急诊2924张处方,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药物种类、联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抽取中药注射剂处方共403张,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13.78%。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联用处方占21.43%。某院急诊使用最多的中药注射剂是清热解毒类,占71.42%。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处方占处方比例5.23%。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某院夜间急诊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使用中药注射剂应遵循《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胃癌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HIS系统中2014年1 - 12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胃癌住院患者病历资料127份。从中药注射剂适应症、单次剂量、溶媒、疗程及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使用品种为6种,使用最多的分别为复方苦参注射液(28.74%)、康艾注射液(25.00%)、参附注射液(20.98%),不合理用药现象药物与使用频次现象相同,其中复方苦参注射液占8.04%,康艾注射液占7.76%,参附注射液占2.30%。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主要为疗程不适宜(8.90%)、溶媒用量不适宜(7.76%)。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规范使用须引起临床重视,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做到辩证施治、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12月份处方10200张,,对中药注射剂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日均费用及用药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26.28%,注射用灯盏花素,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位于用药频度排序前三位。大多数的中药注射剂的药物利用指数不超过1。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比例较高,使用基本合理,但也有不合理现象,需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李卫红 《健康大视野》2005,13(12):80-81
文章阐述了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主要原因:①中药自身因素,如品名混乱,品种多源,产地、采收、加工等不稳定因素,及毒性药材的使用;②不合理用药,包括未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和中西药不合理联用;③中药剂型增加与改变,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涌现。减少和预防中药不良反应,首先要合理用药;其次制定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规范,加大技术改革的力度.优化产品质量;再次,规范中药材的品名和质量,加强毒性中药的管理和淘汰工作。倡导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中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我院近3年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总结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方法:回顾性调查对我院于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统计分析药品品种、金额总量、患者用药频度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中药注射剂金额总量在总用药量金额中逐年上升;所得数据表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增多.结论:中药注射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遵循配伍禁忌合理应用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对用药加强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干预社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有效方法,以保障社区居民用药安全。方法在实施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社区监测和干预过程中,总结和评估干预方法。结果加强沟通发放联系卡,以特殊人群作为重点对象,提高社区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促进社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宋侠  宋健 《医药与保健》2014,(1):137-138
安全合理用药历来是医患关心的重要问题,更是目前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几年来,随着中药的开发和使用范围的扩大,有关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的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充分而正确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在中医药学理论的指导下合理辨证论治,才能确保用药准确、安全有效。本文试用中医药学理论浅述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应用现状,为指导中药房工作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患者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癌症患者的中药处方较多:中老年人使用中药较普遍;处方用药味数偏多,剂量偏大。结论我院中药应用合理、广泛,临床医师、药师应规范中药处方的使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掌握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9月该院发生中药注射剂ADR患者214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累及系统与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214例中药注射剂ADR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发现,中老年人ADR发生率较高;ADR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多。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与性别、年龄及药品种类等因素有关,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循药物的使用原则,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分析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从我院最近3年的中药注射剂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600张,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不合理使用的处方274张,占45.7%。不合理用药表现在溶媒使用不规范、非辨证施治或无适应症用药、超剂量使用和配伍不当等。结论应完善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加强化辨证施治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合理用药,使中药注射剂在现代医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不良反应,必须积极查找有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以便结合这一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时注意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保证合理用药与恰当配伍,同时做好全方位的用药监测工作,为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中药注射剂使用中的不安全问题,防范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段正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751-4752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儿童中药处方用药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中医儿科门诊5000张中药处方,用电脑自编程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解表药;剂量使用频率最高为5克;中药用药剂量大部分在3-30之间;含3剂中药的门诊处方最为常见;甘草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药物。结论需要加强对儿童药物的研发,规范儿童门诊处方用药,保证儿童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孙巧凤 《现代保健》2010,(10):89-90
目的综述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及I临床危害,帮助临床医生了解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对2007~2009年间收集到的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