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冀建华 《中医药研究》2009,(8):1007-100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黄芪注射液和人血白细胞α-干扰素联合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纽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58.6%(P〈0.05),治疗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黄芪注射液合灯盏花注射液组(治疗组)30例,能量合刺组(对照组)30例,用药前后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6例,分为实验组(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分别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84.85%,高于对照组72.73%。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87.89%,高于对照组69.70%。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二磷酸果糖联用低分子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安全有效,应用较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白莉  徐立 《中医药学刊》2005,23(9):1723-172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参芪益心汤配合黄芪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其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变。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73.33%(P〈0.01)。治疗组对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参芪益心汤配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选用GIK极化液,治疗组选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同时给予营养心肌和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对照组总有效率78.9%(P〈O.05),心肌酶谱恢复情况,对照组恢复正常率为60%,治疗组恢复正常率为86%(P〈O.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休息、吸氧以及应用改善心肌细胞营养与代谢药物等西医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给予中药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P〈0.01),心率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心肌酶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TNF-α、IL-1和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黄芪注射液防治作用。方法:治疗组24例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4例用辅酶A、ATP甲等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健康组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TNF—α、IL—1和IL—6水平无差异,并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降低TNF—α、IL—1和IL—6,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郑云  杜家经  乔春生 《新中医》2007,39(2):101-103
目的:观察病心胶囊对柯萨奇B3(Cox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1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32只,模型对照组42只,黄芪对照组34只,病心胶囊高剂量组34只,病心胶囊中剂量组34只,病心胶囊低剂量组34只。复制小鼠CoxB,病毒性心肌炎模型,以黄芪注射液为对照,检测T细胞亚群Thy1,2^+、L3T4^+、Lyt-2^+含量,比较L3T4^+/Lyt-2^+值。结果:对小鼠Thy1,2^+的影响,病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黄芪对照组Thy1,2^+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小鼠L3T4^+影响的比较,病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拮抗这种改变(P〈0.01,P〈0.05)。而黄芪对照组则无明显的拮抗作用(P〉0.05)。对小鼠Lyt-2^+含量影响的比较,病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拮抗这种改变(P〈0.01),而黄芪对照组则不明显(P〉0.05)。对小鼠L3T4^+/Lyt-2^+影响的比较,病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拮抗这种改变(P〈0.01),而黄芪对照组则此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病心胶囊可通过调节细胞免疫的紊乱状态而对病毒性心肌炎发挥治疗作用,黄芪注射液此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王翠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272-2273
目的:观察芩葫胶囊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病毒性心肌炎120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芩葫胶囊口服,同时应用西药极化液、能量合剂;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极化液、能量合剂。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等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电图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芩葫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黄芪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合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8例,西药对照组青霉素加能量合剂30例。结果显示:治疗组药物对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及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等作用方面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黄芪、川芎嗪注射液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OKT3、OKT4及SOD活性(P均<0.05),而对OKT8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