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五种培养基对紫陀螺菌(Gomphus purpuraceus)子实体不同生长时期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结果表明:紫陀螺菌菌丝体对培养基有明显的选择性.且长速极为缓慢;紫陀螺菌组织分离的最佳时期为成熟期,最佳分离部位为菌盖与菌柄交界处菌肉组织。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重金属元素对杏鲍菇和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子实体重金属富集情况,试验在培养料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铅(Pb)、砷(As)、镉(Cd)、汞(Hg),观察供试食用菌菌丝生长形态、生长速度,统计计算第一潮菇的生物转化率,测定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培养料添加重金属质量浓度小于1 mg/kg时,菌丝生长速度变慢,但菌丝更洁白浓密,第一潮菇生物转化率更高;重金属质量浓度大于1 mg/kg时,会明显抑制菌丝的生长,且菌丝稀疏、长势差,第一潮菇生物转化率下降;试验条件下,子实体中Pb、As的富集量未超过绿色食品的标准,Hg添加质量浓度大于0.2 mg/kg、Cd添加质量浓度大于0.5 mg/kg时,金针菇和杏鲍菇子实体中的Hg和Cd的含量开始超过绿色食品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双孢蘑菇"沐野1号"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地位以及子实体重金属富集情况,在培养料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铅(Pb)、砷(As)、镉(Cd)、汞(Hg)和铬(Cr),测定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沐野1号"菌丝体的rDNA ITS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同源性比例高达99%。在重金属检测试验条件下,子实体中Pb、As的富集量未超过绿色食品的标准,而当Hg添加质量浓度大于0.2mg·mg-1、Cd添加质量浓度大于0.5mg·mg-1时,子实体中的Hg和Cd含量超过了绿色食品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王茂胜  连宾  陈烨 《食用菌》2008,30(1):46-47
在分离野生鸡油菌(Canchare llus cibarius)的过程中获得一株伴生真菌LBJ016,对比研究了鸡油菌子实体及其伴生真菌菌丝体的营养成分.对鸡油菌子实体及LBJ016菌丝体中的微量元素、氪基酸、多糖含量及其单糖组成分析表明:LBJ016菌丝体中微量元素含量与鸡油菌子实体基本一致,氨基酸含量大约是鸡油菌子实体的2倍;LBJ016菌丝体多糖含量为8.28%,鸡油菌子实体多糖含量为12.59%,LBJ016菌丝体和鸡油菌子实体粗多糖各由3种单糖组成,其中LBJ016菌丝体多糖的单糖组分是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鸡油菌子实体的单糖组分是葡萄糖、半乳糖和核糖.  相似文献   

5.
紫陀螺菌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全面评价了紫陀螺菌(Gomphus purpuraceus)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紫陀螺菌子实体的粗蛋白质含量为26.14%,氨基酸总量为17.92%,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4.0%。紫陀螺菌的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含硫氨基酸相对过剩。紫陀螺菌子实体蛋白质的化学评分(CS)、氨基酸评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60.4、67.3、91.8、88.4、16.5和34.9。紫陀螺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仅次于松口蘑,而高于草菇和茶树菇。因此,紫陀螺菌子实体是良好的菌类蛋白源。  相似文献   

6.
对紫陀螺菌的资源分布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及定点测定的方法,确定紫陀螺菌子实体为单生或群生,多呈带状分布,主要分布在西陵峡南岸、海拔为400 m~800 m的山脊及山腰中.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正相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结合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方法,对紫陀螺菌子实体和发酵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  相似文献   

7.
以桑黄子实体为试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用仪法,研究了不同种、产地、生长年限、栽培基质和栽培方式之间的硒和砷、汞、铅、镉、铬5种重金属差异性,以期为桑黄的栽培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桑黄子实体中硒元素检出率为83.3%,种和产地间桑黄子实体中硒元素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生长年限、栽培基质和栽培方式间桑黄子实体中硒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种以暴马丁香桑黄硒含量最高,为0.160 0 mg·kg-1;产地以浙江硒含量最高,为0.054 0 mg·kg-1;5种重金属检出率均为100%,不同产地、种、生长年限、栽培基质和栽培方式的桑黄子实体中5种重金属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5种重金属均以铬元素含量最高,最高达5.06 mg·kg-1,而砷、汞、铅、镉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变异系数均小于1,离散程度低。  相似文献   

8.
以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子实体、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培养菌丝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获得相应的萃取物,测定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子实体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以及固体发酵菌丝体氯仿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子实体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物和固体发酵菌丝体氯仿萃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并且子实体氯仿萃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效果均好于其它萃取物;子实体氯仿、正丁醇萃取物和固体发酵菌丝体氯仿萃取物具有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的IC50值分别为5.94、1.32和1.97 mg/mL;子实体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具有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清除过氧化氢的IC5o值分别为0.13、0.11和0.18 mg/mL.  相似文献   

9.
胥芮  刘玉萍  张晓宇  吕婷  苏旭  拉本 《北方园艺》2016,(10):138-140
以青海互助北山林场羊肚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为试材,采用GB/T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其所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灰分和矿质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羊肚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均富含蛋白质、粗纤维、多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子实体中含有粗蛋白质24.51%、粗脂肪1.36%、粗纤维6.26%,说明羊肚菌是一种集营养、保健和药用功能于一体的优质食用菌资源。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元素在香菇栽培基质和子实体中迁移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铅、镉、砷、汞4种重金属元素在香菇栽培基质和子实体中的迁移特性,从而为香菇生产实践中有效控制重金属的含量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香菇培养料和产地环境中的土壤、水均含有一定浓度的重金属元素.在香菇各个栽培阶段,栽培基质中4种重金属的迁移率,尤其从菌棒迁移到子实体中的迁移率存在较大差异,镉和汞更多地迁移到了香菇子实体中,铅和砷则更多地残留在栽培基质中.此外,随着基质中重金属添加量的提高,香菇子实体和废菌棒中的重金属含量均呈不断升高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重金属添加量与废菌棒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本研究表明香菇栽培基质中的重金属含量可以通过菌丝体的吸收、富集并进一步迁移到香菇子实体中,栽培者可以从源头上通过控制培养料中的重金属限量或阻断迁移途径来控制香菇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11.
利用废弃烟叶栽培糙皮侧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籽壳培养料为对照,测定了烟叶渣培养料中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的菌丝满袋时间及子实体中氨基酸、无机盐、重金属和烟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当配方为79%烟叶渣、10%谷壳、10%麸皮,辅料添加量为1%(其中石膏:碳酸钙:过磷酸钙=2:2:1)时,糙皮侧耳的采收时间比棉籽壳组缩短了3d,且子实体中有15种氨基酸的含量高于棉籽壳组,重金属汞、铅、镉、砷的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绿色食品食用菌NY/T 749-2003),烟碱含量<7.8mg/kg.  相似文献   

12.
古明亮 《南方园艺》2019,30(3):7-10
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万胜镇核桃森林食品基地建立规模化养殖猪粪还田种植核桃试验地,调查其种植状况和经济收入,对经济效益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测定土壤中镉、汞、砷、铅、铬、铜等6种重金属的含量和核桃中砷、汞、铅、镉等4种重金属。结果表明:采用规模化养殖猪粪还田种植核桃后每年投入降幅27.23%,产出收益增幅19.04%,净收益增幅57.86%;施用规模化养殖猪粪的土壤中镉、汞、砷、铅、铬、铜含量分别为0.0271mg/kg、0.050mg/kg、8.99mg/kg、15.8mg/kg、48.9mg/kg、24.3mg/kg,均符合《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LY/T1678-2014)标准中食用林产品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施用规模化养殖猪粪种植的核桃中砷、汞、铅、、镉分别为未检出、未检出、0.02mg/kg、0.06mg/kg,均符合《森林食品质量安全通则》(LY/T1777-2008)标准中坚果的重金属限量。  相似文献   

13.
以4个秀珍菇菌株为试验材料,探索栽培料总硒浓度对秀珍菇产量及子实体硒含量、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总硒浓度直接影响秀珍菇子实体硒含量,随总硒浓度增加,子实体硒含量升高;总硒浓度为0.07~1.47 mg·kg-1时,子实体硒含量在《富硒农产品》(GH/T 1135-2017)规定范围内,硒未超标,产品安全;总硒浓度为0.22 mg·kg-1时,供试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均较高;总硒浓度增加可以提高秀珍菇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栽培料总硒浓度增加时,子实体的砷、镉、铅含量不会相应增加,富集的硒与砷、镉、铅也不会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菌丝及子实体对铬的富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对多种重金属都有富集特性,因此应更关注食用菌的栽培和食用安全性。本研究中,选择了黑木耳的2株野生菌株YAASM1399、YAASM1402和2株栽培菌株YAASM2691、YAASM2692,测定当培养基质中Cd浓度不同的条件下,摇瓶液态培养的菌丝体及袋料栽培的子实体中的Cd浓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质中Cd浓度的增加,菌丝体中的Cd浓度在极显著增加,而子实体中Cd浓度增加趋势较为平缓,培养基质中Cd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菌丝体中的Cd浓度是子实体中的10倍~20倍;当培养基质中Cd浓度达到0.61 mg.kg-1时,只有菌株YAASM2692的子实体中Cd浓度为0.74 mg.kg-1,其它菌株子实体中的Cd浓度均已超过国家卫生要求标准1.0 mg.kg-1。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子实体和菌丝体的抗氧化活性差异,对同一菌种的3种样品进行水提、不同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水)依次提取和醇沉分级,运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菌丝体水提液对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最强,在1mg/mL浓度下清除率达80.2%,子实体水提液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在1mg/mL浓度下清除率达到62.9%。不同溶剂依次提取所得提取液中,孢子粉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较高,达到35.6%;乙醇提取液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较高,达到17.2%。子实体的水溶性部分对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较高,分别为40.0%和56.2%;菌丝体的水溶性部分对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较高,分别为34.4%和71.1%;就抗氧化活性而言,三种样品乙醇沉淀部分远远低于上清液,因此上清液是抗氧化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从采集自内蒙古贺兰山青海云杉林下的紫蘑子实体中分离获得纯培养菌丝体,结合形态学特征与ITS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学地位,研究了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温度和pH,并结合其菌根菌特性,进一步考察了宿主植物青海云杉根、枝、针叶浸提物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rtinarius sp.菌株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的采集于加拿大的Cortinarius rufoolivaceus(GenBank登录号为FJ039645)的ITS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结合其形态学特征,确定该菌株为丝膜菌属(Cortinarius sp.)真菌;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pH为5.5~6.0;合适浓度的青海云杉枝及针叶浸提物对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菌丝干质量最大分别达到(8.62±0.27)mg和(6.93±0.27)mg,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5.85%和17.26%。  相似文献   

17.
以刺芹侧耳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刺芹侧耳栽培过程中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掌握刺芹侧耳整个栽培周期中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为进一步探索刺芹侧耳栽培过程中菌丝吸收利用氮后合成的有机氮载体以及转运和传递方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基质菌丝体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发菌阶段显著上升,在后熟阶段及搔菌处理时期,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显著;子实体生长阶段,基质菌丝体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基质菌丝体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为精氨酸(Arg),现原基时含量达到最高值为7 082.30μg·g~(-1)(占比65.86%),从现原基到子实体成熟过程中基质菌丝体中Arg含量逐渐下降,最终为1 741.31μg·g~(-1)(占比40.67%)。由此推测Arg在刺芹侧耳生长过程中的氮素营养转运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20,(5)
为评估人工培养的桑黄菌丝体和蛹虫草子实体的保健及药用价值。测定桑黄菌丝体和蛹虫草子实体CO_2超临界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黄酮、三萜的含量。其中,用H_2O_2/Fe体系法测定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用DPPH法测定清除稳定自由基能力,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黄酮和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蛹虫草子实体萃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较强,2.72 mg/mL的蛹虫草子实体萃取物清除率为69.17%,1.88 mg/mL的桑黄菌丝体萃取物的清除率为29.85%。桑黄菌丝体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强,0.059 mg/mL的桑黄菌丝体萃取物的清除率为24.45%,而0.680 mg/mL的蛹虫草子实体萃取物的清除率为21.67%。桑黄菌丝体和蛹虫草子实体的CO_2超临界萃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4.67%、4.08%,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34.89%、19.25%。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2017,(6)
试验以河南省栽培规模较大的平菇作为研究对象,在培养料中人为添加一定量的铅、镉、汞、砷四种有害重金属,研究这4种重金属在平菇栽培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培养料中重金属含量直接影响平菇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并随着培养料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未人为添加重金属的情况下生产的平菇子实体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平菇对铅、镉、汞、砷4种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各有差异,其中砷在平菇栽培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能力最强,当栽培料中砷添加量为0.10 mg/kg时,平菇对砷的富集系数最高,达到630%。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21,(3)
测定分析人工栽培的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子实体中主要营养成分、矿质元素、维生素、游离氨基酸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三种羊肚菌子实体中主要营养成分虽有差别,但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和矿质元素,脂肪含量很低。三种羊肚菌子实体均富含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C、叶酸。羊肚菌的蛋白质氨基酸构成较好,属于优质蛋白;不同种类羊肚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维生素、矿质元素、氨基酸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三种羊肚菌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一定的富集作用,生产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