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带式输送机中周期运动部件与输送带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利用输送带动特性综合试验装置,设计了输送带竖向位移观测试验,揭示了各种周期运动部件在不同带速下导致的输送带共振现象,明确了多种周期运动部件会对输送带的运行平稳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带式输送机托辊间距的影响因素及其合理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严 《煤矿机械》2008,29(7):74-76
从带式榆送机实际运行工况出发,对影响托辊间距的输送带悬垂度要求、输送带不产生共振的条件、托辊轴刚度条件及轴承的承载能力限制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提出了合理确定带式输送机托辊间距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煤矿机械》2021,42(9):61-64
针对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作业中横向跑偏问题,建立了输送带横向运动动力学方程,考虑了输送带各种横向载荷,得出横向位移与主要参数的关系。建立RecurDyn仿真模型,将仿真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不同工况下仿真参数的变化分析输送带横向运动稳定性,将优化后的结果应用于现场试验,有效缓解了带式输送机现场作业时的跑偏问题,可为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往带式输送机进行动态分析均视机架为刚体,不考虑机架对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影响,但带式输送机的机架大多都是桁架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忽略机架会影响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的精度,甚至会使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结果应用价值不大。应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和动态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带有机架的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分析了机架的弹性、运行速度和输送带阻尼系数对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如果建立带式输送机模型时不考虑机架的影响,模拟出来的动张力值会比真实的带有机架的输送带动张力小,这样在带式输送机设计过程中,导致计算结果不可靠且偏于危险;稳定运行速度越大,输送带测试点处的动张力也就越大;适当提高输送带的阻尼系数,能有效增强带式输送机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电动滚筒是一种高效的驱动装置,它将电动机和减速装置置于滚筒体内部,通过安装在滚筒内部的齿轮传动装置来传递电动机的动力,主要用作带式输送机或板式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由于散热困难,国内电动滚筒的功率比较小。研制了一种新型大功率电动滚筒,通过对电动滚筒的传动方案和冷却方式的研究,该电动滚筒采用油冷式与曲线刮油板相结合的散热方式,解决了国内大功率电动滚筒散热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带式输送机振动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英林  王彦凤 《煤炭学报》1999,24(3):299-301
概述了带式输送机振动形成机理,给出了强迫振动的微分方程和激振力的数学表达式,导出了输送带弹性变形理论,由此得出输送机的共振条件,并阐述了避开共振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文  李军霞 《煤炭技术》2015,34(2):252-254
针对下运带式输送机制动特点,基于DIN算法对制动工况下下运带式输送机张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输送带主要阻力的分布对张力的重要作用。提出通过将制动托辊应用于下运带式输送机,可控调节输送带上分支主要阻力从而调节其制动过程中张力的分布。利用Recur Dyn建立输送带柔性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张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制动托辊可以有效降低下运带式输送机关键点张力。  相似文献   

8.
兖州煤矿机械厂根据我国煤矿带式输送机的特点 ,通过对长运距、大功率带式输送机主要运行阻力的计算和分析 ,提出了带式输送机不同工况下运行阻力系数的选取方法。带式输送机牵引阻力的计算通常有近似计算和精确计算 2种 ,长运距、大功率的带式输送机必须根据具体工作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和精确计算 ,但根据我国现行标准对其功率的计算误差较大 ,有必要对运行阻力系数进行选取。此项研究认为 :从输送带各阻力的形成来看 ,主要影响因素应是输送带的张力、承载单位载荷、托辊间距、输送带运行速度、侧托辊倾角、输送带纵横方向的刚度、物料特性及…  相似文献   

9.
韩国庆 《煤矿机械》2014,35(12):122-124
根据开滦唐山矿业公司Y486综放工作面顺槽带式输送机使用情况分析,对Y485工作面顺槽带式输送机进行改造,找出在煤层赋水大倾角下山条件下影响带式输送机运行的主要原因:即带式输送机机头堆输送带撒煤、中部水煤冲击撒煤、重载停车撒煤、电控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采用带式输送机机头加自动张紧、加大输送带包角、增加盘式制动闸、完善电控系统等措施予以解决,达到减少机电事故,确保带式输送机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0.
孙峰  胡媛媛  牛洪科 《煤矿机械》2012,33(6):216-218
分析了上运带式输送机和下运带式输送机断带故障的特征,提出了通过计算带式输送机运行速度与滚筒速度差和测量带式输送机反转信号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下运输送带上输送带和上运带式输送机下输送带难以进行断带检测这一困难,实现了输送带的全程断带检测,有利于断带故障的及时发现。实践表明该设计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带式输送机的启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问题,在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中输送带会产生很大的动张力,此张力会产生强大的应力冲击波,影响启动的平稳性,甚至造成输送带的破损。应用物理学动量守恒定理导出数学模型,研究带式输送机启动时张力冲击的产生原因——输送带凹陷和蠕动,给出解决方法和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2.
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动态仿真模型。在满载、正弦加速度可控启动和不同启动时间条件下,对6.0 km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出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在4种启动时间下,机头驱动滚筒输送带奔入点与机尾滚筒输送带处的张力变化规律。仿真结果显示,延长启动时间可显著降低机头驱动滚筒输送带奔入点与机尾滚筒输送带处的张力,同时得出了输送带动态特性随启动时间增长的非线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托辊组间距分级设计的需求,要满足输送带垂度、辊子轴挠度、辊子轴承寿命诸条件并避免输送带的共振,通过设计实例得出了减少托辊数量、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营成本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伟平 《煤矿机械》2013,34(1):54-55
输送带运输是煤矿使用较为普遍的运输方式。输送带铺设是带式输送机安装的重要环节,输送带铺设也是影响带式输送机安装时间的重要因素。针对人工铺设输送带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方案比较,选择了合理方案。通过工业性试验,验证了合理的铺设方案有利于减少输送带铺设时间。  相似文献   

15.
针对频发的矿用带式输送机断带事故,对输送带的黏弹性模型、断带位置、输送带断裂后的运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结果表明,断带抓捕系统可提供的制动力取决于带式输送机的安装倾角、输送机运行方向、输送带的强度、抓捕系统的工作方式等方面;沿输送机线路布置抓捕系统时,输送带的最大张力区需要较为密集地布置,布置在带式输送机尾部的抓捕系统间距可以较大。分析结果为带式输送机断带抓捕系统的设计、安装提供了一些设计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元越 《煤矿机械》2012,33(2):91-92
长距离、大运量、高速度、大功率成为带式输送机的发展趋势。速度的提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输送带有可能与机架等支承装置发生共振。通过对几种型号的输送带进行模态分析,详细分析了输送带的固有频率,探讨了发生共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带式输送机多种驱动方式的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长运距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驱动装置和拉紧方式及拉紧行程是长运距带式输送机设计的关键,当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确定后,在选择拉紧方式及拉紧行程时必须考虑驱动装置软启动性能、输送带总长度、力在输送带中的传递速度、输送带伸长率、输送带安装时输送带张紧程度、输送带接头长度和安装条件,才能确定一个合适的拉紧方式及拉紧行程。  相似文献   

18.
输送带动态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送带是带式输送机中的承载机构和牵引机构,输送带的特性影响输送机运行的工况。输送带动态模型分析是带式输送机动态设计的一部分。输送带的动态模型包括松驰模型、非松驰模型和复合流变模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煤矿机电控制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技术及系统日益多样化。针对煤矿井下常见的带式输送机驱动技术及系统进行比较,评价不同技术及系统的使用条件及优劣性。变频驱动装置是未来井下大功率、长距离运输的带式输送机驱动的发展趋势;电动滚筒将逐渐成为短距离运量小的带式输送机驱动设备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正>兖州矿业(集团)公司综机设备租赁站总结出运用变频器和变频电机对带式输送机驱动的特点。运用变频器软起动功能将电机软起动和带式输送机软起动合二为一,通过电机慢速起动带动带式输送机缓慢起动,将输送带内部贮存的能量缓慢释放,几乎对输送带不造成损害。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