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四肢创面采用整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中,选择双侧肢体创面烧伤深度相同的患者48例,深Ⅱ度创面浅削痂,Ⅲ度创面切痂植皮,同一患者双侧肢体创面处理方法相同,然后,一侧肢体创面采取整体封闭负压引流,作为观察组,对侧肢体常规纱布包扎,作为对照组.比较48例成活患者治疗后第4、7、10、14天两组间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7、10、14天深Ⅱ度浅削痂创面和Ⅲ度切痂植皮创面的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创面在早期切削痂治疗后应用整体负压封闭引流,可促进创面愈合时间,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休克期切削痂在儿童大面积烧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阻止大量血浆丢失,减轻坏死组织对机体的毒性反应,降低大面积深度烧伤儿童的死亡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对20例大面积烧伤儿童施行了休克期切痴植皮术(A 组)。年龄5个月至12岁,烧伤总面积28%±11.4%,Ⅲ度面积23.1%±6.2%,开始手术时间平均伤后33小时,一次切痂面积16.1%±4.6%。为评价休克期切痂效果,随机选择18例非休克期切痂植皮大面积烧伤儿童作为对照(B 组)。结果两组比较,休克期切痂组治疗过程相对平稳,所用抗生素种类少、时间短,输血量少,平均每例少输血780 ml,创面换药次数少,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内脏并发症减少。结论儿童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可提高大面积深度烧伤儿童治愈率,减少住院经费。休克期切痂植皮术不仅可在较大医院及研究所实旋,也可在基层医院内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服四肢环状混合型Ⅱ度烧伤保守治疗存在的弊端,促使深Ⅱ度早期愈合,减轻疤痕增生。方法:25例早期削痂,浅Ⅱ度创面和较浅的深Ⅱ度创面术后用凡士林覆盖,功能部位愈合能力差的深Ⅱ度创面在同期植皮。结果:浅Ⅱ度创面削痂后愈合时间未受影响,深Ⅱ度创面整体愈合时间较保守方法提前,术区无感染现象,后期疤痕形成较轻,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四肢环状混合型Ⅱ度烧伤,开展早期削痂手术,可以避免创面感染,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削痂保留变性真皮覆盖人工皮或移植自体皮治疗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5例患儿,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人工皮组:应用削痂保留变性真皮覆盖人工皮7例;植皮组:应用削痂保留变性真皮后移植自体头皮8例。统计2组术前3d及术后2周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比较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增生情况。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术前2组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术后2组创面细菌培养结果相近(P0.05)。植皮组创面愈合时间(11.9±1.5)d明显短于人工皮组(23.4±2.4)d,t=11.54,P0.01。随访1年,瘢痕增生情况两组相近。结论:应用削痂保留变性真皮覆盖人工皮或植皮并不能减轻瘢痕增生,但植皮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面部深Ⅱ度烧伤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140例成人烧伤总面积2%~48(%儿童1%~10%)、头面部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于伤后2~3天行磨削、搔刮、削痂综合治疗,覆盖异体皮保护创面;对照手术组同期行单纯削痂,0.5%碘伏油纱包扎创面;对照换药组用SD-Ag霜进行换药治疗。分别观察手术去除坏死组织和消除肿胀、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情况等,并随访观察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患者血容量是否充足的指标、有无并发症的产生,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试验组在去除坏死组织和消除肿胀方面,与传统削痂术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出血量方面,每1%TBSA的出血量试验组(8.1ml±6.4ml)较对照手术组(13.9ml±11.5ml)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3.32±1.57)天,较对照削痂组(22.37±5.39)天及对照换药组(36.89±5.32)天均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在愈合质量及瘢痕增生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削痂组和对照换药组(P<0.05)。结论:磨、刮、削痂综合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不受面部凹凸处的限制,磨削痂的深浅度易掌握,既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又最大程度的保留间生态上皮,比传统削痂术损伤轻,符合整形外科微创手术的技术要求,瘢痕增生明显减少,色素沉着少,提高了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6.
深Ⅱ度烧伤创面伤后24小时内削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目的 探讨深Ⅱ度烧伤患者伤后 2 4h内创面行削痂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12例有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伤后 2 4h内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A组 ;14例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伤后 4~ 6d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休克期补液量、休克征象发生率、回吸收期的生命体征、尿量及愈合时间。 结果 两组患者在休克期补液量、休克征象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组休克期尿量明显增多 ,回吸收期的体温、心率与B组明显不同(P <0 .0 5~ 0 .0 1) ;A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B组短 (P <0 .0 1)。 结论 深Ⅱ度烧伤创面于伤后2 4h内削痂是安全的 ,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阻止大量血浆丢失,减轻坏死组织对机体的毒性反应,降低大面积深度烧伤儿童的死亡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对20例大面积烧伤儿童施行了休克期切痂植皮术(A组)。年龄5个月至12岁,烧伤总面积28%±11.4%,Ⅲ度面积23.1%±6.2%,开始手术时间平均伤后33小时,一次切痂面积16.1%±4.6%。为评价休克期切痂效果,随机选择18例非休克期切痂植皮大面积烧伤儿童作为对照(B组)。结果两组比较,休克期切痂组治疗过程相对平稳,所用抗生素种类少、时间短,输血量少,平均每例少输血780ml,创面换药次数少,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内脏并发症减少。结论儿童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可提高大面积深度烧伤儿童治愈率,减少住院经费。休克期切痂植皮术不仅可在较大医院及研究所实施,也可在基层医院内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电动磨痂后结合不同种敷料覆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四肢和躯干热液烫伤患儿随机分为凡士林油纱组、生物敷料组和负压封闭引流(VSD)组,每组20例.各组患儿在磨痂后,根据分组的不同,分别应用凡士林油纱、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或VSD覆盖创面.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愈合质量、换药次数、治疗费用.结果:生物敷料组、VSD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6.3±1.9)d和(16.9±1.8)d,明显短于凡士林纱布组[(19.2±2.5)d,P<0.05];生物敷料组、VSD组反映瘢痕增生程度的温哥华评分分别为(4.5±0.7)分和(4.1±0.8)分,明显低于凡士林油纱组[(8.6±1.2)分,P<0.01];VSD组的换药次数[(3.0±0.5)次]明显低于凡士林油纱组[(6.9±0.7)次,P<0.05]和生物敷料组[(7.2±0.8)次,P<0.01];凡士林油纱组的住院费用[(6 560.34±1 230.00)元],明显低于生物敷料组[(12 028.24±1 380.00)元,P<0.01]和VSD组[(14 125.40±1 560.00)元,P<0.01].结论:早期磨痂应用异种生物敷料和VSD覆盖较普通油纱覆盖能明显促进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儿痛苦,但住院费用较高,临床上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磨痂后创面覆盖物.  相似文献   

9.
磨痂术覆盖生物敷料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头面部深度烧伤磨痂生物敷料覆盖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头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48例,于伤后48 h内行磨痂术并用生物敷料覆盖术后创面.手术前、后对患者心理、创面、饮食以及消毒隔离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结果 术后平均换药(1.6±0.4)次,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6.0±2.1)d.随访6个月,均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 磨痂术及生物敷料对头面部深Ⅱ度烧伤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伤后24h内削痂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2例有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伤后24h内实施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实验组,并选14例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伤后4~6d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病人在休克期补液量、休克期休克征象发生上无显著差别,而实验组创面愈合天数为(19.08±5.31)d,较对照组(29.36±7.03)d明显减少(P<0.01),同时实验组的休克期尿量明显增多,回吸收期的体温、心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伤后24h内削痂是安全的,并能缩短创面平均愈合天数.  相似文献   

11.
曾麦秋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69-270
目的:探讨早期削痂(伤后24h内)对深Ⅱ度烧伤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将伤后24h内进行削痂手术的2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伤后4~6天行削痂术的2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休克期静脉补液量及尿量、休克征象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伤后前3天,两组患者血浆补液量、平衡液补液量以及尿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2.4±4.6)天,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8.6±5.4)天,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休克征象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发生率为21.43%,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削痂是治疗深Ⅱ度烧伤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于深Ⅱ度烧伤创面,可采取保守治疗或行切、削痂自体皮移植术,但这些方法尚存在一些弊端,如愈合时间较长、换药次数多、瘢痕增生明显等.2006年8月-2008年3月,我科运用改良皮锉磨痂,结合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结合持续冲洗技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VSD结合持续冲洗方法治疗28例(VSD组)、传统换药方式治疗28例(传统组),比较两组创面植皮前缩小面积、清创后距植皮时间、植皮后治疗时间、植皮后换药次数。结果 VSD组治疗后均未出现发热,创面均无明显脓性分泌物。创面植皮前缩小面积:VSD组为(4.35±1.27)cm2,传统组为(2.24±0.68)cm2。清创后距植皮时间:VSD组为(11.82±2.37)d,传统组为(16.07±2.58)d。植皮后治疗时间:VSD组为(13.93±3.80)d,传统组为(19.00±4.75)d。植皮后换药次数:VSD组为(4.86±1.53)次,传统组为(8.39±1.59)次。两组创面植皮前缩小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结合持续冲洗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换药次数,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创面修复及移植皮片的存活。  相似文献   

14.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一次性包扎治疗深Ⅱ度烧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一次性包扎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97年1月—2004年1月,应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一次包扎治疗50%~95%总体表面积(TBSA)、深Ⅱ度烧伤的患者67例[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组];同期保痂治疗的50%~95%TBSA、深Ⅱ度的患者10例(保痂治疗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质量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治愈患者经过3个月~2年的随诊,观察瘢痕增生情况。结果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组深Ⅱ度创面中途基本不需换药,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平均(12.2±2.6)d,而保痂治疗组愈合时间为(27.4±3.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组瘢痕增生情况较保痂治疗组明显减轻或者无瘢痕增生。结论一次性覆盖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可有效地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能加快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增生,从而降低烧伤感染和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辐照猪皮在烧伤治疗中的作用,探讨更好地重建及修复皮肤屏障的方法。方法对48例烧伤患者的创面应用辐照猪皮覆盖,浅Ⅱ度创面经清创、去除水疱皮后直接覆盖,深Ⅱ度创面削痂后复盖。尽量保证猪皮紧贴创面、平整,边缘超过创缘2cm,张力适度,厚层敷料包扎。结果经辐照猪皮覆盖创面,Ⅰ期愈合38例,经后期换药或植皮愈合者10例,浅Ⅱ度创面7~9愈合,平均7.5天,供皮区创面7~12天愈合,平均9.2天,深Ⅱ度创面12~21天愈合,平均16.6天。有15例随访超过3个月,其中5例超过1年,创面瘢痕增生少,部分有色素沉着或花斑样改变明显,部分削痂较深者和经后期换药愈合者瘢痕增生较明显。结论烧伤创面使用辐照猪皮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疗效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在300例应用湿润暴露疗法的烧伤病例中,选择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相同深度、不同治疗方法对比观察76例;并随机抽样100例(简称湿疗组)与传统干燥暴露或湿敷包扎疗法100例(简称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湿疗组创面愈合天数浅Ⅱ度为30±3天,深Ⅱ度为50±3天;对照组浅Ⅱ度为11±3天,深Ⅱ度为21±3天。湿疗组有23例改用手术植皮治愈,2例发生全身侵袭性感染;对照组除6例手背部深Ⅱ度创面行早期削痂植皮治愈外,仅2例因感染加深后改用手术植皮治愈。湿疗组愈后均留有不同程度瘢痕增生。临床应用表明湿润烧伤膏并非治疗烧伤“良药”,不宜盲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例1 男,32岁.因面颈部、双手电弧烧伤收入院.双手背深Ⅱ度烧伤.伤后5 d行双手背削痂大张中厚皮移植术.术毕返科时,在患者左上肢测量血压1次.术后7 d,首次打开敷料换药,右手背植皮全部成活,左手背植皮创面出血,范围约6.0 cm ×4.0 cm,血液凝固,凝血块难以清除,皮片约4.5 cm×3.0 cm坏死.再次植皮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削痂植皮术对深度烧伤患者瘢痕外观及愈合时间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76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106)。对照组给予保痂肉芽创面植皮术,观察组则给予削痂植皮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植皮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影响深度烧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一次性植皮成活率升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下降,临床疗效更佳,其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烧伤程度、治疗方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影响深度烧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与传统保痂肉芽创面植皮术比较,削痂植皮术治疗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植皮成活率升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300例应用湿润暴露疗法的烧伤病例中,选择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相同深度、不同治疗方法对比观察76例;并随机抽样100例(简称湿疗组)与传统干燥暴露或湿敷包扎疗法100例(简称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湿疗组创面愈合无数浅Ⅱ度为30±3天,深Ⅱ度为50±3天;对照组浅Ⅱ度为11±3天,深Ⅱ度为21±3天。湿疗组有23例改用手术植皮治愈,2例发生全身侵袭性感染;对照组除6例手背部深Ⅱ度创面行早期削痂植皮治愈外,仅2例因感染加深后改用手术植皮治愈。湿疗组愈后均留有不同程度瘢痕增生。临床应用表明湿润烧伤膏并非治疗烧伤"良药",不宜盲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休克早期微创性磨擦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新手术方法。 方法 将 5 5例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为微创性磨擦组 (30例 ) ,B组为削痂组 (2 5例 )。A组首次手术时间为伤后 (12 .3± 10 .7)h ,B组为 (4 7.2± 11.5 )h。以患者的尿量、心率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作为主要监测指标。结果 A组患者一次性磨擦面积为 (6 5 .5± 19.4 ) %TBSA ,B组一次性削痂面积为(6 4 .8± 18.7) %TBSA。术中、术后各项监测指标均较平稳 ,与条件相似的B组比较 ,A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 2 0d ,较B组缩短 10d左右 ;内脏并发症及菌血症发生率低 (A组 2 6 .7% ,B组 72 0 % ) ;平均住院费用下降 ,愈合后创面瘢痕明显减轻。 结论 休克早期 ,采用微创性磨擦的方法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 ,具有操作简便、损伤轻、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等特点 ,是一种较好的早期处理创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