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多孔醋酸纤维膜为支撑体制备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研究萘普生模板分子与丙烯酰胺单体摩尔比及成膜溶剂种类等对分子印迹复合膜的膜通量、膜选择结合性以及膜分离选择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萘普生模板分子与丙烯酰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10时,以四氢呋喃为成膜溶剂,在光引发条件下制得的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对萘普生和酮洛芬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在25℃时,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的膜通量达19.7 L/(m2.h),萘普生/酮洛芬的结合选择性因子1α为2.8,萘普生/酮洛芬的分离选择性因子2α为5.6。  相似文献   

2.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在萘普生缓释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H NMR对温敏性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结构进行表征,对温敏特性进行了检测.在模拟人体环境的条件下,对非水溶性药物萘普生及水溶性药物萘普生钠的PNIPAm整体型释放器在不同温度响应,不同酸碱度响应时进行药物缓释.结果显示,非水溶性药物萘普生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作为载体体系中,37℃,pH=7.35时释放率较高,速度适中.  相似文献   

3.
利用化学除氧 -微乳状液增稳室温光法 ( ME- RTP)对萘普生进行了研究 ,比较了萘普生在微乳状液体系和胶束体系中的室温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建立了测定萘普生的室温光新方法 .结果表明 ,在外重原子( TINO3)诱导下 ,萘普生在微乳状液体系和胶束体系中分别于 5 10 nm和 5 12 nm处有较强的室温光发射 ;相同实验条件下 ,萘普生在微乳状液体系中的 RTP强度比在胶束体系中大 ,且实验条件较宽容 ;在微乳状液体系和胶束体系中 ,萘普生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2× 10 - 5mol/L~ 5× 10 - 4 mol/L 和 5× 10 - 6 m ol/L~ 7× 10 - 5mol/L,检出限分别为 2 .1× 10 - 6 mol/L 和 1.9× 10 - 6 mol/L.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对萘普生片释放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制得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丙烯酸(PAA)均聚物.将PVP和PAA简单混合制备物理混合物,通过旋转蒸发法制备PAA/PVP复合物,分别以PVP、PAA均聚物、物理混合物、复合物为载体制备药物(以萘普生为模型药物)片剂,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以PAA、PVP为载体的萘普生片.考察这些药片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释放度,以研究它们输送药物的特性.结果表明:与PVP、PAA均聚物和物理混合物相比,PAA/PVP复合物作为药物载体能使萘普生具有肠溶包衣片的性质;而且提高载体中PAA的比例可使萘普生的释放速率减缓.  相似文献   

5.
环境水样中污染物种类繁多,共存物自然转化相互竞争影响.通过优化色谱分离分析条件,建立萘普生色谱分析方法,考察各类共存物对萘普生自然光降解的影响.以呋喃唑酮为紫外吸收重叠共存物考察其对萘普生自然光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呋喃唑酮明显抑制萘普生光降解,说明具有紫外吸收重叠的共存物会发生竞争光降解.此外,分别选取了具有与萘普生260 nm处紫外吸收重叠的双氯芬酸钠、酮洛芬、吲哚美辛、依洛沙星和紫外吸收不重叠的布洛芬、甲硝唑作为共存物,考察其对萘普生自然光降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具有不同结构及紫外吸收特征的化合物对萘普生自然光降解的影响不同,这些共存物和萘普生之间紫外吸收的重叠程度及吸收强度决定了共存物对萘普生自然光降解的抑制作用程度,抑制作用随紫外重叠的增加而增加.这种共存物及紫外吸收特征和其对萘普生的自然光降解抑制作用关系的竞争降解规律,是萘普生自然归趋研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β-环糊精衍生物对萘普生对映体的包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研究β-环糊精衍生物与萘普生的包合作用,考察羟丙基β-环糊精与萘普生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常数;加入乙醇和改变溶剂的离子强度以进一步对其包合机理进行探讨:用红外光谱法对固体包合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和萘普生的包合比为1:1,整个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常数△G,△H和△S都小于0,说明该过程为自发放热过程;在水溶液中,主体的包合能力较弱;加入乙醇以后表观包结稳定常数降低:溶剂离子强度增加有利于包合反应的发生:萘普生溶解度随pH值增大及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表观稳定常数却随pH值增大而减小:环糊精衍生物对R,S-萘普生外消旋体具有不同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7.
含药物端基PEG大单体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烯丙醇钠为引发剂引发环氧乙烷(EO)开环聚合再与含羧基药物烟酸、布洛芬、酮洛芬、萘普生反应得到含药物端基的PEG大单体(分别记为PEG-1、PEG-2、PEG-3、PEG-4),聚合物精制后用IR,1H-NMR和GP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四种大单体分子量分布较窄,且分子量在一定范围内可控.  相似文献   

8.
雷建都  谭天伟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11):1140-1144
利用非共价分子印迹法在模板分子存在下,制备出(S)-酮洛芬和(S)-萘普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并用作HPLC固定相,对其进行了手性拆分,结果表明,外消旋酮洛芬和萘普生在制备的印迹柱上得到了有效的分离,并且能够分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研究了乙酸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利用亲和色谱吸附模型,将实验得到的色谱数据用于该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非常一致.这说明亲和吸附机理控制着这一体系的色谱保留行为,测得了(S)-酮洛芬和(S)-萘普生分子印迹亲和吸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9.
萘普生是一种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广泛应用于治疗疼痛、发热等症状.文章考察了新型手性N杂双膦配体(BIQAP)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制备萘普生中的应用研究,通过配体与金属钌形成手性催化剂,经过一系列条件的筛选,结果表明,在32℃、10 MPa H2、甲醇做溶剂、三乙胺做助剂的条件下,Ru(RBIQAP)(OAc)2能够有效地催化萘普生前体2-(6'-甲氧基-2'-萘基)丙烯酸,并取得了较高的收率(99%)和良好的对映选择性(81.7%ee).  相似文献   

10.
反应结晶法制备微粉化萘普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应结晶法对萘普生进行微粉化实验研究。系统考察了温度、搅拌速度、盐酸滴加速度、药物浓度和酸溶液体积用量对反应结晶颗粒的形貌和粒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15℃,搅拌速度1500r/nim,盐酸溶液滴加速度0.5mL/min,药物浓度0.02mol/L,盐酸溶液体积10mL,可制得微粉化六边形片状萘普生药物颗粒,且产物的粒度和形貌可控。产品的XRD、IR分析表明结晶过程对产物的晶形与化学性质均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亲水性软接触镜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出高亲水性的软接触器材料,其主要组分为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用安息香引发剂,紫外高压汞灯为光源,通过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探讨了聚合过程中HEMA与NVP的用量配比和添加剂甲葳丙烯酸酯类用最对材料的含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最佳配比为NV用量为60%,光引发剂安息香用量为0.2%,添加剂甲基丙烯酸酯类用量为10%,红外光谱和紫外谱定性说明了聚合物反应安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钛溶胶,通过单体预乳化方法结合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等聚合物乳液,将改性钛溶胶加入到聚合物乳液中,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钛溶胶/羟基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考察了乳化体系、改性二氧化钛溶胶添加量、羟基单体用量对聚合反应稳定性以及乳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DSC、GPC以及SEM对乳胶粒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乳胶粒具有规整的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200 nm左右;当选用SR-10反应性乳化剂,改性二氧化钛溶胶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5%,羟基单体质量分数为20%,制得的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乳胶膜的耐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含亲水羟基丙烯酸酯单体的乳液聚合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羟基单体用量对含亲水羟基丙烯酸酯单体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对含有亲水单体的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影响较大,较理想的反应温度在75℃以上,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2.3 kJ/mol;乳化剂或引发剂用量增加,乳液聚合速率加快,单体转化率提高,聚合速率Rp对乳化剂浓度[S]的关系为Rp∝0.436[S],对引发剂浓度[I]的关系为Rp∝1.57[I];含有亲水单体时,乳液聚合有一定的引发诱导期,其用量对初期单体转化率影响不大,而最终转化率随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聚合速率与亲水单体浓度[OH]的关系为Rp∝-0.13[OH].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含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的四共聚物乳液(MBHD乳液),研究了乳化单体加入方式、聚合温度、非离子和阴离子乳化剂配比和用量及HEMA和DMAEMA用量也共聚物乳液电解质稳定性的相互关系,HEMA的引入可明显提高共聚物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HEMA和DMAEMA用量增 利于获得亲水性大的乳胶粒和电解质稳定性高的共聚物乳液。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含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的室温自交联乳液(GHD),研究了聚合工艺和配方对MMA_BA_HEMA_DMAEMA体系的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除了聚合过程中形成的水溶性聚合物的架桥凝聚作用之外,反应性官能团间的交联凝聚作用对GHD乳液聚合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增加HEMA和DMAEMA用量对该聚合过程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氮气保护下,研究了w=2%醋酸溶液中壳聚糖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接枝共聚行为.重点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到如下最佳反应条件,硝酸铈铵溶液浓度为0.0180mol.L-1,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溶液浓度为0.1690mol.L-1,壳聚糖溶液浓度为0.0617mol.L-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h,可得到最大接枝率为70.4%.并通过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从而提供了一种生物相容性的亲水改性壳聚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功能化聚乳酸大分子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共引发剂引发消旋-丙交酯(D,L-LA)开环聚合,制备了末端双键功能化的聚乳酸大分子单体(MC),采用FT-IR、 1H NMR、GPC、拉伸强度和表面接触角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大分子单体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大分子单体中HEMA结构单元的含量与单体投料比中HEMA的含量基本一致;单体投料比对大分子单体的结构与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Silk was grafted using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HEMA)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method.The amino groups and hydroxyl groups on the side chains of the silk fibroin was reacted with 2-bromoisobutyryl bromide(BriB-Br)to obtain efficient macroinitiator for ATRP.And the macroinitiator was grafted with HEMA in water aqueous using CuBr/N,N,N',N,N-pentamethyldiethylenetriamine(PMDETA)as catalyst system.The effects of monomer concentration,the proportion of CuBr and PMDETA,grafting temperature a...  相似文献   

19.
马来酸类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合成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的马来酸单酯(MAMPEG),并将之与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乙烯基磺酸钠(SVS)等单体通过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得到了一系列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单体加料方式、MPEG相对分子质量、单体组成、引发剂用量等对所得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先加MALMPEG、后连续滴加其他单体的加料方式比MALMPEG和其他单体一起滴加的加料方式所得减水剂的性能更好,两者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分别为310 mm和240 mm;随着MPEG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所得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小,以MPEG-1000为最佳;随着单体组成中酸根离子单体与酯类单体比例的增加,所得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小,当(AA+SVS)/(MALMPEG-1000+HEMA)=1.39(摩尔比)时,所得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最大;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所得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小,适宜的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摩尔总量的1.5%~2.5%。  相似文献   

20.
有机硅改性水性光敏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合成了有机硅改性水性光敏聚氨酯,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环氧丙烯酸酯(EA)这两种光交联单体对固化膜的耐水性能和硬度等方面的影响;考察了有机硅改性对固化膜耐水性的影响.固化膜红外谱图表明:有大量的氨酯键生成,EA已参与到反应中去,有机硅也接到分子链上;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EA作为光交联单体时,固化膜的硬度较HEMA作光交联单体时有明显的提高(HEMA作交联单体时固化膜硬度〈H,而采用EA时则可高达3H).耐水性测试表明有机硅的改性可以大大提高固化膜的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