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郭娜菲  张玲娟  陈珏  陆小英 《护理研究》2014,(35):4386-4388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充分发挥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通过专家咨询,确定门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定量性、质性考核指标,每月实施考核,按季度汇总,考评结果与工资挂钩。[结果]实施绩效考核改革后,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由80.2%提升至96.0%,病人满意度由81.8%提升至96.9%,护理人员对奖金分配满意度由46.7%提升至96.7%。[结论]全面、科学、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有利于加强护理管理、发挥激励作用,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护理岗位管理为基础,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做法与成效。[方法]通过专家会议法,确定各级护士的准入标准、工作内容及能级系数,建立护理岗位管理模型和绩效考核系统,并依托信息化平台实施绩效考核。[结果]新的考核模式实施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80.6%提升至96.9%,病人满意度由96.2%提升至99.4%,护士对绩效考核满意度由81.8%提升至96.9%,护士离职率由9.68%下降到6.27%。[结论]科学、全面的岗位管理,公平、客观的绩效考核有助于稳定护理队伍,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管理效率,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3.
张鑫  刘燕 《全科护理》2013,11(11):1026-1027
[目的]探讨推行绩效考核对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运用量化考核方法对普外科护理工作进行考核,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前后其护理质量服务指标、护理差错和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与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前比较,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护理绩效考核充分发挥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推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人事改革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实行层级岗位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岗位设置、护士配置。护理部统筹全院护士绩效考核分配,门诊、手术室结合量化考核,提高临床夜班护士系数等。眼科护士分N0-N5共6个层级别培训和考核,制定层级培训手册。护理质量管理实行科室护理单元自控、护士长交叉检查、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专业小组管理、项目小组管理、护理总值班督导、护理部主任行政业务督导等质控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比较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岗位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统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结果]实施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后,各层级护士对岗位工作满意度由90.55%提高到98.42%,护士对统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由91.33%提高到96.06%,病人满意度由91%提高到97%。自2013年始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每年获市级评估"A级",无护理服务投诉,无护理差错事故,护士离职1人离职率2.8%,离岗率0。[结论]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眼科护理实行岗位层级管理模式,护理部统筹绩效分配,能有效地实现同工同酬,能保证护理质量及提高病人满意度,为病人提供持续科学的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人才流失,不同程度地引导眼科护士走向临床岗位,满足临床病人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模式。[方法]随机将22个l临床科室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行360度反馈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考评,每季度确定考核结果。[结果]实验组实施360度反馈法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质量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实施360度反馈法,可激发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护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的方法.方法 包括对本院护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依据岗位职责,采用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项目进行综合考核.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三基"培训情况.结果 实施绩效考核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三基"培训情况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绩效考核方法 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得到提升,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对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制定考核指标、确定考核分值、设立考评方法和计分方式。评价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基础分及加分项得分情况。[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人员加分情况和工作质量得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实施绩效考核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燕 《全科护理》2020,18(22):2879-2881
[目的]探讨排队论模型联合动态调配护理人员对提高门诊采血室工作效率、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采血室2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的方式对排队论模型联合动态调配护理人员管理模式进行总结,并与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排队论模型联合动态调配护理人员管理模式后门诊采血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门诊采血室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病人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排队论模型联合动态调配护理人员,对门诊采血室进行科学计算和人员调配,能优化和提升门诊护理人员的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升护理质量,缩短采血等待时间,提升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模式.[方法]随机将22个临床科室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行360度反馈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考评,每季度确定考核结果.[结果]实验组实施360度反馈法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质量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实施360度反馈法,可激发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体系并检验其实施效果。[方法]成立护理单元绩效考核领导小组,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访谈法、德尔菲法、动态评定法结合统计学处理,确定各护理单元分层级的标准;为不同层级范围的护理单元确定岗位数,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改革后,护理质量、病人及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主观评价得分均高于改革前(P0.01)。[结论]建立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我院门诊注射室临床护理带教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门诊注射室临床护理带教管理模式。方法:分别对科室、带教老师、护生三方进行系统管理。对科室开展护生自由选择带教老师、教学双向互评、集体备课制度、带教绩效考核等管理;对带教老师:注重带教能力、技巧、品质作风等管理;对护生:加强告知、训练、运用、沟通、考核等管理。结果:180名实习护生出科考核综合成绩优良率达96.66%,较实施前的85.33%为好;2008年度及2009年度该门诊注射室分别被评为优秀护理带教组、先进护理组;5位护士被授予优秀带教老师称号;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由82%上升至98%,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由80%上升至96%。结论:采取特色、适宜、系统、多渠道的带教管理,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护相长"的目的,是加速个人素质提高和带动科内护理工作发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方法。方法:2010年采用工作绩效综合评价的方法,从护理配合质量、基本技能、专科技能、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方面对儿童口腔科门诊22名护士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相结合。结果:绩效考核前、后护理人员的综合评定从平均88分提高到95分。结论:结合口腔专科医院门诊的护理特点进行绩效考核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急诊科护士分为车班组和门诊输液组,根据各组护士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能力等状况设置岗位层级、岗位系数;绩效考核将绩效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两部分,岗位工资占50.00%,主要体现岗位和层级;效益工资占50.00%,主要以工作量为基础,考核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综合素质等指标。结果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和护士对绩效分配制度的满意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基层医院急诊科对护理人员实施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可提高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和护士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基于工作质量和护理风险绩效考核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激励效应.[方法]将护理单元按工作量、工作强度及护理风险分档,护理人员按工作年限及工作能力分级,结合工作量、工作质量考核结果确定绩效分配系数进行绩效分配.[结果]绩效考核改革实施后护理人员对绩效分配方案满意率为94.67%,对薪酬待遇的满意率为87.00%,较实施前(78.67%、57.67%)均有所提高;实施后有调科意愿的为3.67%,较实施前(8.33%)降低;护理质量指标中基础护理评分为98.52分±1.02分,重危病人护理评分为98.60分±1.30分,病房管理为97.30分±1.50分,病人满意率为(98.30±1.70)%,较实施前97.54分±2.06分、94.04分±2.46分、96.13分±3.03分、(97.60±0.40)%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能有效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新举措、新模式和新文化,打造优质护理品牌,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方法求创新,探索护理管理新举措,包括建章立制、强化护士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绩效考核等;改模式,推进护理服务上水平,包括改革排班模式和实行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等;赢满意、树品牌,包括注重细节和谐医患关系,持续改进提升整体满意度等。结果创新服务模式实施后,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有所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整体提高,优质示范品牌业内知名度提高。结论创新服务模式有助于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和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面、科学、有效的护士长管理考评方法。方法建立护士长绩效考核机制,并应用于护士长管理考评中,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医护人员对护士长工作满意度及护士长对护理部管理方法的认可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士长绩效考核后护理质量得分:护士长管理(97.43±2.41)分,各班工作质量(96.39±4.51)分,护理文件书写(97.75±4.25)分,基础护理(96.11±1.96)分,三基考核(95.12±4.29)分,明显高于实施前(90.03±1.23)分,(89.26±2.19)分,(90.10±3.37)分,(90.94±2.54)分,(89.25±5.48)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63,10.12,12.72,12.23,10.06;P〈0.05);实施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1.19%和98.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对护士长工作满意度及护士长对护理部管理方法的认可度也分别提升(x。分别为6.78,6.46,P均〈0.05)。结论科学的护士长绩效考核方案有利于提升护士长的综合管理能力,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增强医院的组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谭慧敏 《全科护理》2013,11(2):102-103
[目的]调查护士个人满意度、个人评价的情况,探讨护理绩效考核与个人满意度、个人评价的相关性。[方法]对60名护士进行个人满意度量表、护士绩效考核自评量表等问卷调查,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护士对工作能力的满意度最高(93.33%),对个人发展满意度最低(53.44%);护士绩效考核自评中专业技术评价最高(96.67%),创新能力评价最低(56.67%);护士绩效考核自评与个人满意度各个因子呈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护士对自己工作能力评价高、对个人发展评价低;护士绩效考核自评中专业技术是工作重点,创新能力是工作薄弱环节;护士绩效考核自评与个人满意度各因子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对个人满意度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表在护理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护理人才管理要求,拟定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表,主要通过科室每位护士随机质控,每周科内质控组员定期进行质控,每月护士长定期抽查质控.根据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表内项目,护士长将所有质控结果汇总统计得出每个人的分数.每个季度进行评分情况公布,再根据得分分配综合目标奖金.结果: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通过使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表进行护理人员管理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改进医护关系、护患关系,还可优化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9.
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建立急诊科护理绩效考核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探索科学的急诊科护理工作绩效考核方法,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方法通过"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移动输液系统等信息化平台,采集临床工作量数据,并结合护理工作质量、效益,综合考核急诊预检分诊、输液室、抢救室、留观室、监护室等岗位或护理单元护士的工作绩效,实现数字化管理的目的。结果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新的急诊护理绩效考核体系,管理人员每季度完成绩效考核的时间从原来的(35.0±1.46)min缩短至(11.5±0.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7,P0.01);临床护理人员对考核结果的满意度从87.25%上升到9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0,P0.01)。结论利用医院信息平台实施急诊科护理绩效考核,可以为管理者科学管理提供客观、便捷的方法,实现自动、高效、全面的考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妇科护理人员的结构及工作情况,针对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存在的问题,组建科室护理志愿者咨询团队,制定团队工作目标、职责、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志愿者护理服务方案。比较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前、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住院病人遵医行为依从性及服务满意度、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等。结果:志愿者咨询护理服务实施后,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由实施前的80.3%,提高到实施后的97.8%(P〈0.01),病人的遵医行为中服药依从性由实施前的81.1%,提高到实施后的99.5%(P〈0.01)。结论: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后,护士有了专门的时间与病人沟通及提供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之相关制度的实施及运作,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工作的积极性及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促进了病区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在病区优质护理服务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