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球》2017,(5)
<正>4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和公报发布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和普查公报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2.
蓝颖春 《地球》2013,(7):30-33
正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然而全国性的地理国普查不能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6月21日,"监测地理国情、构建智慧中国"地理国情普查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会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召开。在会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努力抢占国际测绘地理信息制高点,加快实施"构建智慧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壮大地信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发展战略,面向经济社会需求全力打造数字城市、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三大平台,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培育地理信息产业的繁丽奇葩,在科技创新上追星赶月,在国际舞台上大展雄风,推动中国从测绘大国向测绘强国跨越式前进,举世为之瞩目。  相似文献   

4.
袁立明 《地球》2013,(7):23-27
正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地理国情普查已拉开帷幕。人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办好中国的事,必须建立在正确把握国情的基础上。地理国情就是国情的重要方面。但实际上,地理国情这个概念对于多数国人而言还是新鲜事物。我国也是从近些年才开始全面系统地部署、推进地理国情的调查研究工作。从今年7月起,全国首次地理国情普查正式启动第一阶段工作。此前的6月8日,国务院已经成立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明确了该小组的主要职责、组成人员,以及工作机构。整个普查工作将持续到2015年。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辽宁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内容与指标,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地震应急救援、地震次生灾害预判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在说起中国的国情时,常以"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开头。这两句话其实是对我国地理国情最简单的概括。但要解决一个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的复杂问题和未来发展格局,仅阐释这两句话远远不够。所以,今天中国要开展史上第一次详细、全面、系统的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当今中国,社会各界参与公共事务的深度、广度是古人无法想象的。这毫无疑问是社会历史的巨大进步。但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  相似文献   

7.
王国起 《地球》2013,(7):28-29
正如今,地理信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电子地图、卫星导航、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新生事物正在创造奇迹。"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近几年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预计2020将达到万亿元规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闵宜仁说。"地理信息产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数以亿计的手机、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四川省芦山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及二者间的关系,完成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向芦山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转换与更新;并以芦山地震为例,利用城镇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验证了更新后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7,(2)
<正>"十三五"时期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五年。不久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近日对《规划》作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0.
地学书签     
《地球》2011,(6):16-16
何为“天地图” “天地图”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旗下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站,于2010年10月21日正式开通,是目前中国区域内数据资源最全的同类网站,集成了全国各级测绘部门和相关企业、专业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7,(7)
<正>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时空大数据产业正迅速崛起,对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那么,对发生剧变的技术、社会、产业,测绘地理行业应当怎样把握大数据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针对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近日接受了《地球》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6,(10)
正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加快发展,不断拓展覆盖领域和空间,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近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印发实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了增加对该文件的理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春峰对《规划》做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2,(1):44-44
2011年12月19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局长会议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隆重开幕。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审阅了会议工作报告,并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德明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WJ-Ⅲ地图工作站对《贵州省地理国情普查地图集》的主图部分进行综合处理以实现大批量减少人工综合制图的编辑流程,并对WJ-Ⅲ地图工作站提出新的设想,进一步完善WJ-Ⅲ地图工作站符号化一键式出图功能,实现工作站自动综合、符号化、一键式链式制图编辑功能,为今后的数字化出图开拓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白高波 《地球》2012,(Z1):44
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徐绍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徐德明作工作报告2011年12月19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局长会议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隆重开幕。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审阅了会议工作报告,并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  相似文献   

16.
地理国情监测已进入常态化监测,数据成果已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甘肃省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于2018年全面启动,争取利用两年时间,全面掌握地类分布及利用状况。那么2017版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中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作为现阶段最新、最全的地类数据,其现势性与分类精度完全达到三调精度。本文将结合兰州市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探索地类转换的方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1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背景 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专题研究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针对薄弱环节,部署了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九项重点工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在于摸清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底数。做好风险普查工作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也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2020年5月31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对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7,(9)
<正>整治"问题地图"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近日召开,国土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等14个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覆盖排查整治"问题地图"专项行动。本次行动主要针对三大类"问题地图":一是存在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等严重问题的地图;二是存在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等严重问题的地图;三是其他不符合地图管理有关规定的地图和行为。主要检查地图的种类包括互联网网站登载的动态和静态地图、微博微信公众号中登载的地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5,(11)
<正>在不久前举行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发表讲话称,国测一大队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历史的英雄集体,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土资源战线一面亮丽的旗帜。国测一大队作为国家建设的开路者和先锋队,组建61年来,坚持以"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建设队伍、凝聚力量,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为国测绘,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曾受到国务院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不久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17版)》(以下简称2017版《技术大纲》)。为使各方更好地了解《通知》和2017版《技术大纲》出台背景和重点内容,加快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近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