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深圳3岁以下儿童贫血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深圳南山 3岁以下儿童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五分类血球仪 (SDS法 )测血红蛋白值 ,问卷调查有关的社会环境因素。结果 血红蛋白 (Hb)平均浓度为 (112 5 0± 10 5 5 ) g/L ,贫血患病率为31 4 8%。不同年龄儿童 ,贫血患病率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暂住儿童贫血患病率与常住儿童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男、女童贫血患病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儿童月龄、膳食结构中蔬菜的含量、每次就餐所用时间、近半年是否有肠道寄生虫感染、户籍是否暂住是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结论 深圳市南山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仍然相当高 ,暂住、流动儿童 ,0~岁组婴儿更是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聊城地区儿童血中微量元素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探讨山东聊城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状况,为儿童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0月~2008年6月聊城市某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体检的儿童500例,使用BH5100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手指血的Cu、Zn、Ca、Mg、Fe的含量,分析比较结果。结果:不同性别儿童血中微量元素Cu、Zn、Ca、Mg、Fe含量结果比较:男童组与女童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所有抽查儿童血中微量元素Cu、Zn、Ca、Mg、Fe含量缺乏率比较:zn总缺乏率为3.40%,最高;其次为Fe,总缺乏率为2.80%;第三为Ca,总缺乏率为1.60%。不同年龄段所有抽查儿童血中微量元素Cu、Zn、Ca、Mg、Fe含量超高率比较:Cu总超高率为3.20%,最高;其次为Zn,总超高率为2.00%;第三为Ca,总超高率为0;Mg、Fe含量未发现超高情况。结论:儿童营养状态不容乐观,今后要加强健康教育,合理膳食。指导父母正确营养搭配,要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以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庆阳市0-6岁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防治Pb、Cd污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将1 576例0-6岁儿童按年龄分组,取静脉血检测全血Cu、Zn、Ca、Mg、Fe、Pb和Cd含量。结果各组间Fe、Cd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Ca、Cu、Mg、Zn、Pb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Ca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Zn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Ca、Cu、Zn缺乏率和高Pb率各组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Fe、Mg缺乏率以及高Cd率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庆阳市0-6岁儿童Ca、Zn、Fe缺乏普遍存在,Cu、Mg缺乏少见,存在一定程度的Pb污染,Cd污染程度较轻,需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预防Pb污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儿童血清中Ca、Mg、Cu、Fe和Zn的含量进行检测,以了解儿童各年龄段微量元素的缺乏程度,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将0~14岁儿童分为4组,取其末梢血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Cu、Zn、Ca、Mg、Fe含量检测。结果:包头市男、女儿童间微量元素含量及各年龄组间Mg、Z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Ca、Cu和Fe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含量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Ca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结论:包头市儿童微量元素Ca、Cu、Fe和Zn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所以应注意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微量元素的补充,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5.
银川市525名儿童血中8种元素含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银川市儿童血中8种元素含量水平,对我院儿保门诊正常体检1~10岁525名儿童血中8种元素钙(Ca)、锌(Zn)、铁(Fe)、镁(Mg)、铜(Cu)、磷(P)、铅(Pb)、镉(Cd)进行检测,前6种元素采用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400、后2种元素采用BH2100原子吸收光谱仪。结果,Zn、Fe、Mg、Cu、Pb和Cd元素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历元素7~岁组和Fe元素1~岁组儿童含量偏低,Cu元素2~4岁和Cd元素3~岁组以上含量较高,女童血Cd含量高于男童(P〈0.01)。表明儿童血中Zn、Fe、Mg、Cu、Pb、Cd可能与年龄有关,而血Pd含量可能与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0~6岁儿童血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分析各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取静脉血,采用原子吸收光普仪,测定1536名儿童血中的钙(Ca)、铁(Fe)、锌(Zn)、铅(Pb)、镁(Mg)、铜(Cu)的含量.结果:Ca、Fe、Zn、Pb、Cu、Mg元素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血Pb值随着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结论:儿童血中的Ca、Fe、Zn、Pb可能与年龄有关,及时纠正微量元素缺乏,治疗铅中毒,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指血与血清5种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Cu、Zn、Ca、Mg、Fe)进行比较,以了解二者的差异。方法40例0—14岁儿童同时采集指血和静脉血分离血清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5种微量元素(Cu、Zn、Ca、Mg、Fe)。结果测定指血铜与血清铜比较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测定指血与血清锌、钙、镁、铁比较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儿童指血与血清5种微量元素除铜外其相关性较差,实验室必须测定大样本正常人群以确立本地区指血与血清五种微量元素各自的正常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0~6岁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其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并予以预防指导。方法:对2011年在包钢所辖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儿童进行末梢血Zn、Fe、Ca、Mg、Cu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该地区儿童中缺Zn普遍存在,Fe缺乏次之,Ca缺乏不明显,发生率分别为42.12%、37.31%和11.86%,Mg、Cu缺乏者较少见,发生率分别为0%、0.06%。结论:婴幼儿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内蒙古牧区达茂联合旗、蒙古族3~14岁健康儿童193例、及城市同龄儿童61例为对照组进行了发Zn、Cu、Fe、Co、Ni、Mn、Cr、Mo、V、Se、Al、ca、Mg元素的含量,以及元素之间相互关系用单因素相关分析。本文牧区组发Zn与Ni、Ca、Cu与Ni、Co与Mn、Ca、Ni与Se,Cr与Mg、V与Al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Cu与Ca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发Zn与Al、Cu与Fe、Fe与Mg、Co与Ca,Se与Mg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Cu与Al、Fe与Mn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同时检测儿童指尖血与血清5种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Cu,Zn,Ca,Mg,Fe)进行比较,以了解二者的差异。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40例O—14岁儿童同时采集指尖血和静脉血分离血清,用BH53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5种微量元素(Cu,Zn,Ca,Mg,Fe)。结果:指尖血铜与血清铜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尖血与血清锌、钙、镁、铁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儿童指尖血与血清五种微量元素,其锌、钙、镁、铁(Zn,Ca,Mg,Fe)相关性较差,测定全血及血清五种微量元素临床意义各有不同。实验室应该测定大样本正常人群以确立本地区指尖血与血清五种微量元素各自的正常参范围。指导临床医生有针对性地治疗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症。  相似文献   

11.
1 383例儿童锌铁铜镁钙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红梅  赵文利  张雪  何念海  孔祥英 《重庆医学》2006,35(22):2021-2023
目的了解门诊中儿童体内锌、铁,铜、镁、钙的含量,探讨其缺乏或过多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儿科门诊体检的1383例0~10岁儿童为检测对象,用原子光谱仪测量,微机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儿童的血铁、锌、钙、镁、铜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的钙、镁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儿童的铁、锌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锌与血铜和血铁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315,P〈0.01;r=0.235,P〈0.01),血铁与血铜呈明显正相关(r=0.378,P〈0.01)。1岁以内儿童锌缺乏最为显著,达60.2%,其余依次为缺铁19.6%,缺铜5.4%,缺钙3.2%,无1例镁缺乏。结论婴幼儿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易缺乏锌、铁元素,且年龄越小,越易缺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全血铜、锌、钙、镁、铁、铅金属元素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6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做为病例组,60例健康小儿做为正常对照组(年龄、身高、体重、营养状况无统计学差异),分别采血,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两组儿童全血中铜、锌、钙、镁、铁、铅六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病例组儿童全血中铁、锌、镁含量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钙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铅含量病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全血铁、锌、镁元素缺乏和全血铅元素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成都地区儿童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峰  罗红权  叶成燕 《四川医学》2009,30(11):1798-1800
目的了解近来成都地区儿童末梢血中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以便及时了解儿童营养健康状态,提高儿童保健水平。方法将我院2007年8月~2008年1月保健儿童共2331名,采集末梢血20μl用原子吸收法测定5种元素含量,最后将他们按不同年龄阶段分为4组,同时也分为男、女2组。结果本地区儿童缺乏微量元素以缺铁为主,阳性率达46.2%,其次是锌,阳性率为38.1%,钙阳性率为15.4%,而铜、镁基本正常,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锌、钙、铁在年龄上有一定规律变化,本地区微量元素缺乏主要以铁、锌、钙为主。结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以预防为主,合理平衡膳食,通过检测监测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广西河池地区787例1~3岁幼儿静脉血中6种元素含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广西河池地区787例1~3岁幼儿静脉血中6种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787例幼儿锌、铜、铁、钙、镁、铅6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血钙均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其他5种元素的均值都低于正常值。男性幼儿血锌、铜、铁、钙、镁均值高于女性幼儿(P<0.01)。锌、铅在各民族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4种元素分布的民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池地区1~3岁幼儿锌、铜、铁、镁含量偏低与饮食结构有关,铅含量偏高与居住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15.
郑蓉  李灿  李爱民  万申红 《医学综述》2013,19(13):2447-2449
目的了解荆州地区健康儿童体内铁、锌、钙、铜、镁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门诊体检的1216例0~12岁儿童静脉血进行铁、锌、钙、铜、镁元素检测。结果各年龄段锌、铁、钙、铜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年龄段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锌、铁、钙的缺乏在各年龄段儿童中均存在,缺锌最严重,为20.15%,其次为缺铁4.77%、缺钙4.11%。结论荆州地区各年龄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锌、铁、钙的缺乏;年龄越小,铁、锌的水平越低;钙水平随年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各级儿童保健部门应积极重视微量元素的检测,强调饮食合理,营养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患儿与微量元素、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13项实验室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RRTI诊断标准,筛选出肺脾气虚证患儿35例,在急性感染好转后1周抽取空腹血,分别检测微量元素(Zn、Fe、Cu、Ca)、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和健康儿童15名进行同期对照。结果:RRTI患儿全血中Fe、H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Zn低于对照组(P〈0.05),而Cu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gG低于对照组(P〈0.05),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gM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CD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CD8+却高于对照组(P〈0.05);Ca、ALP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TI肺脾气虚证患儿存在锌缺乏、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宁波市鄞州区儿童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营养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5月在宁波整群抽取鄞州区11个乡镇街道1 650名儿童进行贫血筛查和膳食调查,并对其家庭背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1 650名儿童贫血总发病率为7.6%(126/1 650),男性和女性儿童贫血发病率分别是7.9%(69/871)和7.3%(57/779),男女贫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通过对贫血儿童家庭背景的调查,发现贫血与年龄、居住地、看护人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家庭的婚姻状况有关:1~6岁阶段儿童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0~1岁和6~12岁两个年龄段儿童;居住在城市儿童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儿童;工作稳定、文化程度高的看护人照顾的儿童贫血发病率相对较低;单亲家庭儿童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双亲家庭。而与性别、同胞个数和母乳喂养时间无关;126例儿童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检测贫血儿童外周血血清铁蛋白(SF)、锌原卟啉(ZnPP)、血清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B12)的浓度,结果提示1~3岁组儿童SF明显低于其他2组;0~1岁组儿童ZnPP浓度正常,但是其他2组明显升高;虽然3组儿童的FA和VitB12浓度均正常,但是6~12岁组儿童FA浓度明显高于其他2组。 结论 本地区儿童的贫血率依然较高,以1~6岁组的儿童发病率最高,且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主要原因,有必要同时从多个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李森燕 《西部医学》2013,25(5):734-736
目的了解邢台市0~6岁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现状,指导临床给予合理补充,为儿童保健管理及喂养指导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做儿童保健与健康体检的1576名儿童采集末梢血检测微量元素,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比较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体内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 1576名儿童中,发现缺铁972人(61.7%),缺锌954人(60.5%),缺铜434人(27.5%),缺钙12人(0.8%),缺镁4人(0.3%);0岁组缺铁、缺锌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0~6个月组和学龄前组(3~6岁)缺铜较为明显,在不同年龄组间锌、铁含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组间锌、铁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童末梢血中微量元素缺乏较为常见,应适当补充锌、铁、铜含量丰富的食物,合理饮食,使体内微量元素达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产地的31件延胡索药材的两种叔胺生物碱(延胡索甲素和乙素)和8种常见金属元素(Fe,Zn,Cu,Mn,Ni,Sr,Pb和Cd)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统计回归分析发现:药材中延胡索甲素的含量与Fe,Zn,Mn和Zn/Cu比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0.7702,P<0.01);延胡索乙素与Fe含量呈正相关(r=0.5051,P<0.01);胡延索甲素与乙素的相关性为(r=0.6503,P<0.01)。延胡索经炮制后,Fe含量明显增加,生物碱含量稍有变化,其它元素含量变化不大。以上结果表明中药延胡索的活性可能是有机成份与金属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