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IA)的影响及人格的中介效应。方法: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FUSQ)、大五人格问卷简版(NEO-FFI-R)和网络成瘾测验(IAT)对118名网络成瘾青少年(网瘾组)和118名正常青少年(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1)网瘾组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t=5.56-11.48,P0.001),宜人性、严谨性、外向性和开放性等人格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t=3.57-9.23,P0.001),神经质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9.08,P0.001);(2)家庭教养方式和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测验总分显著相关(r=0.176-0.554,P0.001),可解释44.3%的变异;其中尊重-羞辱(β=-0.330)、宜人性(β=-0.147)、严谨性(β=-0.212)、神经质(β=0.211)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宜人性、严谨性和神经质在尊重-羞辱教养方式对网瘾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分别为23.0%、23.2%、28.3%。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教养方式和人格特质显著关联,其中尊重-羞辱、宜人性、严谨性、神经质对网络成瘾有重要影响,宜人性、严谨性和神经质在尊重-羞辱对网络成瘾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准确掌握平凉市学龄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基本信息调查问卷、Young的网络成瘾检测标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平凉市学龄青少年网络使用率89.77%,网络成瘾率8.06%,男生成瘾是女生的2~4倍,男女青少年互联网的使用率差异不显著(χ2=0.27,P=0.59),男生的网络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χ2=39.87,P=0.000);城市青少年网络成瘾检出率高于农村(χ2=17.07,P=0.001)。83.9%的青少年上网主要是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与抑郁、精神病、焦虑、人际关系因子间存在中度正相关(P<0.01)。结论学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病倾向,精神焦虑、人际关系差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中生父母同伴依恋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选取珠海市4所中学507名高一至高三学生,采用网络成瘾测试量表(IAT)和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网络成瘾学生的各依恋因子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学生(t=-3.870,-2.792;P0.05)。网络成瘾与各依恋因子之间均存在相关(γ=-0.28,-0.22;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母子疏离、同伴疏离、同伴沟通和父子疏离4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F=21.056,P0.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同伴依恋分别在母子疏离与网络成瘾间、父子疏离与网络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t=-7.350,5.433;P0.001),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3.5%、15.9%。结论:高中生父母同伴依恋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母子疏离和父子疏离直接影响或通过同伴依恋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者家庭功能方面的特点,为预防和干预网络成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和家庭功能评定问卷(FAD)对来自5所学校的68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选取部分网络成瘾学生进行访谈。结果:1高中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4.7%;2男女高中生在网络成瘾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χ2=20.360,P0.001);3来自单亲家庭的高中生比来自非单亲家庭的高中生具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χ2=5.037,P0.05);4高网络成瘾倾向组与低网络成瘾倾向组在沟通(χ2=4.199,P0.001)、角色(χ2=2.034,P0.05)、情感反应(χ2=2.565,P0.05)、情感介入(χ2=3.857,P0.001)和总的功能(χ2=4.310,P0.001)几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感介入(F=37.633,P0.001)可以作为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指标。结论: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功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使用Young的网络成瘾测量工具(YDQ)将800名大学生分为网络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应用自编背景信息调查表和情绪社交孤独问卷量表对其进行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查。结果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情绪孤立(t=3.273,P=0.002)、社交孤立(t=5.904,P=0.000)、情绪孤独(t=4.721,P=0.000)、社交孤独(t=5.679,P=0.000)4个维度上差异显著。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社交孤独4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相关非常显著(r分别为0.133、0.206、0.223、0.254),大学生的情绪孤立(β’=0.099,P=0.000)、社交孤立(β’=0.154,P=0.000)、情绪孤独(β’=0.134,P=0.000)、社交孤独(β’=0.167,P=0.000)对网络成瘾有预测作用。结论孤独感是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对网络成瘾的治疗应当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6.
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住院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及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596名被诊断为IAD的青少年施测,比较住院IAD者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IAD青少年父亲情感温暖(FF1)分值低于对照组,过分干涉(FF3)、拒绝否认(FF5)分值高于对照组。IAD青少年的母亲情感温暖(MF1)分值亦低于对照组,而过分干涉保护(MF2)、拒绝否认(MF3)及惩罚严厉(MF4)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0.01)。IAD青少年的内外向(E)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精神质(P)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IAD青少年存在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同时存在人格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D)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IAD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家庭功能量表(家庭支持APGAR问卷)对住院治疗的107名IAD患者进行测评,分析IAD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IAD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61.68%,远高于正常群体(χ~2=85.4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P=0.007,OR=5.231,95%CI=1.943~9.887)、非自愿入院治疗(P=0.011,OR=3.112,95%CI=1.764~8.113)、单亲家庭(P=0.032,OR=2.213,95%CI=1.210~6.399)为IAD患者抑郁的显著危险因子;家庭功能良好(P=0.001,OR=0.317,95%CI=0.172~0.857)为IAD患者抑郁的显著保护因子。结论:多数IAD患者存在严重的抑郁情绪;家庭支持状况差、非自愿入院治疗及单亲家庭的患者抑郁状况更差;良好的家庭功能状况有助于抑郁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不同网络使用程度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使用程度不同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中文版(WHOQOL-BRE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对某市综合性大学130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然后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Analysis of Moment Structures) 7.0作路径分析.结果:大学生正常使用网络、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成瘾的比率分别为86.45%、12.94%和0.61%.正常使用网络组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均高于网络成瘾倾向组和网络成瘾组学生[(66.0±12.6) vs.(61.1±13.8)、(56.6±16.3);(60.5±14.3) vs.(53.8±14.9)、(43.3±28.6);(65.5±15.8) vs.(60.3±17.7)、(49.4±27.9),均P<0.001].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内外倾维度对生存质量的4个领域有直接正向效应(β=0.106~0.281),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对生存质量的4个领域有直接负向效应(β=-0.080~-0.265),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还可通过影响网络成瘾分间接影响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3个领域(β=-0.013~-0.020);网络使用程度对大学生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3个领域有直接负向效应(β=-0.120~-0.097).结论:人格特征对网络使用程度大学生生存质量可能有直接和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初中生网络成瘾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网络成瘾测验问卷(IAT)、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情绪自评量表(SAS、SDS)对69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初中生网络成瘾率为7.1%,成瘾组男性显著多于女性,父母离异初中生更易网络成瘾,上网目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②成瘾组父亲温暖理解(EFI)、惩罚严厉(EF2)、拒绝否认(EF5)因子分及母亲各项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1;EPQ的P分、N分高于对照组P<0.001,L分低于对照组;③对成瘾组影响因素相关分析表明: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EM2、EM3、EM4、EM5与网络成瘾正相关;SAS、SDS、EPQ-L、EF1、EM1是负相关关系;④回归分析显示EF1、EF2、EM4、SDS、P分量表是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论:初中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具有不良的个性特征及情绪问题.IAD初中生家庭存在高矛盾性,父母教养方式不良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宁波某综合大学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人格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特征、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宁波某综合大学,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校大学生1014名,进行Young网络成瘾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测试.结果: 1014名被试者中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1.7% ,男性(标准回归系数β=-5.742)、理工科专业(β=-5.742)大学生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倾向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精神质,情绪性呈正相关(β=0.150、0.146、0.152、0.075、0.125、0.094、0.116),与内外向、掩饰性呈负相关(β=-0.121、-0.059).结论: 网络成瘾大学生有比较显著的人格特征改变和不健康的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