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型机电一体化设备振动电机是一种新型振动源。本文运用了有关振动的技术基础理论,一方面从理论上论述了振动电机的工作原理,另一方面结合典型振动设计振动分级筛,对振动电机在实际中的应用,作出了实用而简明的分析和计算。从而为振动电机的选择,振动设备工作状态的选择及其主要工作参数的调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如今,工业生产在经济的带动下正蓬勃发展,在生产企业当中,需要使用到许多种类型的电动机,为了满足产品供应,电机等设备几乎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在这种高负荷的环境下,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或损坏,这些故障多半是由于振动较大而产生的,如果电动机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不仅会对正常生产造成影响,还有可能导致设备瘫痪,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研究力度,找到电机振动的原因,加以有效的控制与处理,进而从根本上防治电机故障。本文阐述几种电机振动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电机振动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提高电机使用寿命,确保生产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PLD器件实现步进电机环形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利用一种新型的PLD器件-GAL实现步进电机环形分配的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在同一个环形分配器中可实现不同的步进电机工作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双自由度共振制样粉碎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双自由反共振原理设计的新型制样粉碎机,与传统单自由度系统制样粉碎机相比,具有激振电机不振动、没有陀螺效应、提高激振电机的使用寿命、改善工作环境、达到防震降噪目的的特点。同时由于激振能量大部分被振动料钵吸收,在相同情况下,电机功率由原来的1.1kW降至0.5kW,达到了降低能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超声电机是国际上最近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机,它突破了传统电磁电机的概念,没有电枢绕组和磁路,不依靠电磁相互作用来转换能量,而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和超声振动,将材料的微观变形通过共振放大和摩擦传动转换成转子或动子的宏观运动。与传统电机相比,具有...  相似文献   

6.
感应电机因其可靠性高、易维护的优点成为工业领域风机、压缩机及泵类负荷的主要驱动设备,随着变频器与非线性负载的大量应用,导致供电电源包含明显低次谐波进而显著影响电机低频段振动特性。受设备安装空间与滤波成本的限制,增设滤波装置消除电源侧低次谐波的难度颇大。为了削弱上述不利影响,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电源含低次谐波对径向电磁力的影响,并以一台32 kW感应电机为例,设计了一种低谐波绕组方案用于削弱低次谐波对电机低频段振动的影响,进一步利用时步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了采用普通绕组与低谐波绕组方案时电机的径向磁密和径向电磁力特点,结果表明文中低谐波绕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气隙磁密低次谐波分量及低阶次径向电磁力幅值。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低谐波绕组方案能够有效抑制低频段振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直流电机启动时大电流的作用时间,在电机和负载之间增加液力耦合器降低电机过热烧毁的危险。通过对直流电机和液力耦合器特性的分析,建立直流电机单独工作、直流电机-液力耦合器联合工作情况下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作系统仿真,绘制系统运行的电流I、输出转速n、输出转矩T的特性曲线图。通过对特性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电机与液力耦合器联合工作降低了启动电流和启动转矩,减少了电机过流过热和启动转矩对设备零部件冲击破坏的风险,设备抗振动能力提高,对安全作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型永磁体外置式直线振动发电机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种新型圆筒式直线振动发电机,采用永磁体外置式结构,绕组和铁心放置在内侧,利用永磁体的振动产生感应电动势,该型发电机可以为小型设备提供低压直流电源.基于常规永磁体内置式振动发电机尺寸,设计了一款永磁体外置式发电机样机,并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其非线性无边界轴对称磁场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到了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样机实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该型发电机与现有的永磁体内置式发电机相比,效率高,永磁体用量少,去磁效应小,电机性能稳定.当2种发电机均以1 m/s速度运行时,永磁体外置式直线振动发电机的空载感应电动势幅值比永磁体内置式发电机高0.6 V左右,效率提高了约1.64%.  相似文献   

9.
振动方向角和电机转速对粮食清理设备的振动体制和物料推进速度有很大影响.编程计算了能使颗粒滑动的电机临界转速和不同电机转速状况下颗粒滑动的原始相位、稳定相位、每周期内的下滑位移、上滑位移、平均推进速度等振动效果参数.分析总结了两因素对振动效果特性的影响,为实际生产、新产品设计和理论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振动攻丝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研制新型振动攻丝机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新型振动攻丝机的功能要求。研制的新型振动攻丝机采用了机械式激振器,主轴既作回转运动也产生振动;在主轴上设有螺纹,由两个步进电机分别控制主轴螺杆和螺母转动,可以合成要求的螺距,实现了通用靠模的功能;能同时实现周向振动和轴向振动;控制系统采用了主、副控制器结构。该机经试验达到设计要求,对于振动挤压攻丝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设备振动监测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的电机振动测试系统,可对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和计算,以获取设备振动参数,从而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测振系统具有检测准确快速等优点,为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振动是大型钢结构设备不可忽视的问题.文中针对山西潞安某项目中一类电机-减速机传动系统中电机振动问题进行分析,从多角度进行排除,找出主要原因并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ZDH-30型振动电机式振动混砂机的结构方案、主要参数的选择与计算方法及机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传统船用泵振动噪声大、流量脉动高以及控制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直线电机驱动柱塞泵结构.以直线电机驱动柱塞泵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直驱泵的恒流量工作原理,构建了不同运动曲线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直线电机对于不同运动控制模式和运动曲线的动态响应特性,并经过样机试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靠性及减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Labview的速度规划控制程序具有良好的操控特性,直线电机的速度特性满足直驱柱塞泵高频高速往复运动的要求;泵用电机以PVT运动模式下三角波和S形波速度规划运行,直线电机最大跟随误差为87.5μm和91μm,均小于Spline运动模式下的三角波和S形速度曲线,有利于减小直驱柱塞泵组合流量的脉动和系统振动;试验系统的振动幅值在径向得到了约70%的削弱,其他方向也有较好的减振效果,验证了直驱柱塞泵系统以三角波/PVT模式运行时振动响应特性较为良好,系统振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15.
音圈电机驱动型快速控制反射镜机械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音圈电机驱动型快速控制反射镜(简称"快反",下同)系统,阐述了直线式和回转式音圈电机的结构组成、功能特性以及用于快反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目前快反系统常用结构形式(X-Y框架式和柔性无轴式)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在时比传统型快反系统机械结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球面副支撑式结构.新型结构既无复杂轴系,又实现了刚性支撑,转角范围大、承载能力强,且对振动、冲击、回转等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弹性支承下刚体振动特性分析,确定了振动流化干燥器在以箱体质心为激振中心的平面旋转激振力作用下实现平面振动的前提条件.分析了双电机激振时,两电机转轴相位角对干燥器振动轨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有轮毂电机和轮辋刚性连接的电动轮结构形式,结合轮毂电机转矩波动激励和电动轮系统纵扭耦合振动模型揭示了轮胎和电机纵向振动问题,并确定了系统纵向振动所对应的主要参与模态,指出由于对振动主导的两阶旋转模态频率相距较大,电动轮系统在电机工作范围内整体振动特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轮毂电机和轮辋弹性连接的结构形式以规划电动轮系统模态特征。分析表明弹性连接能够降低电动轮系统两阶旋转模态频率并使二者相互靠近,进而能够缩短使电动轮系统产生共振的敏感电机转速范围,从而改善系统整体振动特性。最后通过连接参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确定了能够实现减振效果的弹性连接参数合理取值范围,为电动轮系统采用弹性连接构型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振动机械的理论,以振动电机为激振源,对化肥、化工等行业生产中物料的加热输送过程二机合一,设计出了新一代螺旋振垂直动输送干燥机,本文简述了其工作原理、运动及工业参数选择进行了同步理论分析及物料抛掷过程中的周期性分析,已在生产实践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某垃圾电厂往复周期运动式锅炉振动筛,其基础属于动力设备基础.在试运行阶段,当一个电机频率升速时,支撑电机的混凝土立柱振动较大,至使设备无法继续升速而停止工作.华东电力设计院和青岛科而泰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对该基础的振动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理论计算探索基础振动的根源,提出解决振动的两个具体方案:1)加固原结构,使结构主自振频率避开机器工作频率;2)在结构立柱的顶面加2×2t调谐质量阻尼减振器(TMD),使振动能量耗散,从而减小振动位移.通过方案比选确定一个最优的方案,为电厂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双振子自走型直线超声电机,电机的定子由2个同轴的对称布置的弯曲摇头型振子和中部带细颈的柔性振动块组成.2个振子的弯曲振动会激励出中间振动块的摇头振动,使驱动头上的质点产生椭圆运动轨迹,与导轨摩擦接触产生自走直线运动.测量得到定子上振动块的局部弯曲共振频率为20 792Hz,定子的弯曲共振频率约为40 420Hz.仿真发现,以振动块的局部弯曲共振模态作为工作模态能够得到更大的振幅.实验结果表明,在该模态频率下,电机可以提供较大的驱动速度,发热很少,较长时间工作仍旧稳定可靠,故被选作工作模态.在40 420Hz附近电机能够驱动,但是振子发热严重,不易稳定工作.当两相驱动信号的频率为20.8kHz、相位差为90°、驱动信号电压的峰峰值为138V时,电机的驱动速度达到598mm/s,电机的最大驱动力达到1.94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