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2 毫秒
1.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组织中早老素1(Presenilin1)基因表达和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的影响。方法将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24只,随机分为AD叶酸缺乏组(AD+FA-D)和AD叶酸对照组(AD+FA-N),每组12只,12只正常同月龄C57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WT+FA-N)。AD+FA-D组给予叶酸缺乏饲料,AD+FA-N组和WT+FA-N组给予正常饲料。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沉积;实时定量PCR(RT-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脑组织中PS1m RNA表达;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PS1蛋白表达。结果 WT+FA-N组脑组织Aβ沉积低于AD+FA-N组(P0.05);AD+FA-D组高于AD+FA-N组(P0.05);WT+FA-N组PS1 m 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AD+FA-N组(P0.05);AD+FA-D组均高于AD+FA-N组(P0.05)。结论叶酸缺乏可以增加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脑组织中PS1 m RNA和蛋白表达并促进β-淀粉样蛋白沉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后大鼠血清微量元素度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用Sprague—Dawley大鼠27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β淀粉样蛋白(Aβ)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Aβ组双侧海马内注射Aβ(每侧10μg),生理盐水组海马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海马内注射2周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血清铁、铜、锌浓度,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脂肪酸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度生理盐水组比较,A口组大鼠血清铁含量显著下降(P〈0.05);Aβ组大鼠血清C16:0,C16:1,C18:0,C20:4含量显著下降,血清C18:1,C18:2,C18:3含量则显著上升。结论:海马内注射Aβ可导致大鼠血清微量元素铁含量降低,而且大鼠血清脂肪酸组成比发生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天王补心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对照组外,其余三组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肽(1-40)(Apl-40)制备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以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法观测大鼠海马区PKC、AB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西药组和中药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β-淀粉样蛋白光密度、阳性细胞数减少,PKC光密度值、阳性细胞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王补心丹有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程长,疾病负担沉重,目前尚无治愈药物,但在早期阶段进行干预可延缓其病情进展,因此早期诊断对AD的防治尤为重要。脑脊液检测需要进行腰椎穿刺,侵入性强;而影像学检测价格昂贵且对设备要求高,因此这2种检测均无法作为AD高危人群大规模筛查手段进行推广。血液样本采集为微创伤性、快速、价格经济,且部分血液生物标志物在AD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已发生显著变化,由此检测血液生物标志物可作为筛查AD早期患者的理想手段。本研究就AD的4种血液生物标志物,即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Tau蛋白、β位点裂解酶1(beta-site APP cleaving enzyme 1, BACE1)、神经丝蛋白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NfL)及多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为AD的早期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用紫河车干预后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脑组织内β样淀粉蛋白(Aβ)、β类淀粉前体蛋白信使核糖核酸(βAPPmRNA)表达改变,探讨紫河车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症状的部分机制。方法用Okadaic acid(OA)注于实验大鼠脑内杏仁核建立AD动物模型,用避暗法和穿梭箱法测试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实验大鼠脑组织内Aβ表达的变化,用原位杂交方法显示实验大鼠脑组织内βAPP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用紫河车治疗和预防一段时间后的AD模型大鼠,其学习记忆能力的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同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的成绩(P〈0.05),其脑组织内Aβ、βAPPmRNA表达数量也明显少于同时间点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的Aβ、βAPPmRNA表达数量(P〈0.05)。结论经紫河车干预后,AD模型大鼠的行为异常得到改善,同时其脑组织内Aβ、βAPPmRNA表达也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脑脊液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78例MCI患者根据IR标准,入选IR组和非IR组,随机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42的水平。[结果]IR组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浓度高于非IR组,Aβ42的浓度低于非IR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CI合并IR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水平高,Aβ42水平低,IR或参与了MCI向阿尔茨海默病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AD患者大脑中老年斑的主要成分β-淀粉样蛋白可能是该病发病机制中的起始因素和关键环节.因此,对于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代谢及其如何引起AD的机制和临床防治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β-淀粉样蛋白在AD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王根发  朱红莲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2):1631-1633
目的 研究β-淀粉样蛋白转基因果蝇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对β-淀粉样蛋白转基因果蝇(n=20)和正常对照组野生型果蝇(n=20)分别提取组织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通过RT-PCR法定量分析其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水平.结果 β-淀粉样蛋白转基因果蝇中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水平为(0.020±0.006),明显低于野生型果蝇(1.000±0.149),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氧化氮合酶催化生成的一氧化氮是神经系统中一个重要的信使分子,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叶酸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月龄雄性APP/PS1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叶酸缺乏组、叶酸对照组、叶酸低、高剂量组(120、600μg/kg);同月龄野生型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叶酸缺乏组小鼠饲以叶酸缺乏饲料,其他各组饲以普通饲料,干预60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β位淀粉样前体裂解酶–1(BACE1)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WB)检测脑组织BACE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Aβ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中和含量。结果与叶酸对照组比较,叶酸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Aβ蛋白表达降低,叶酸缺乏组Aβ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叶酸对照组(0.295±0.034)比较,叶酸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含量(0.209±0.041)降低,叶酸缺乏组含量(0.396±0.043)升高(P<0.05);与叶酸对照组(15.99±1.434)比较,叶酸缺乏组小鼠脑组织BACE1 mRNA水平(21.97±4.396)升高,叶酸低、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BACE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9.932±1.903)、(10.53±2.750)]均降低(均P<0.05);与叶酸对照组(1.371±0.213)比较,叶酸缺乏组小鼠脑组织中BACE1蛋白表达水平(1.655±0.241)升高,叶酸低、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BACE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03±0.271)、(0.906±0.188)]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充叶酸可减少AD小鼠脑组织中Aβ沉积及含量,其机制可能与叶酸抑制小鼠脑组织中淀粉样蛋白生成途径的分泌酶BACE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农药作为环境污染物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农药与AD发病机制的关系对于预防、治疗该病有重大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文从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AD病理改变入手,综述了农药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β-内啡肽(β-EP)在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脑脊液中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VS患者(PVS组)18例脑脊液中β-EP含量,与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正常组)10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PVS组脑脊液中β-EP为(30.88±6.68)pg/ml,正常组脑脊液中β-EP为(100.55±16.52)pg/ml,PVS组脑脊液中β-E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脑脊液中β-EP含量降低与PVS患者认知、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氧自由基的产生与老年性痴呆(AD)有关,并认为氧应激在AD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和聚集可能诱导氧自由基产生并导致AD。氧应激反应也可能是过量铁、铝等微量元素蓄积导致AD的作用途径之一。雌激素具有抗氧化活性,故可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应激所致的细胞损伤,从而防治AD。采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对AD患者单独或作为药物辅助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改善其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抗氧化营养素与老年性痴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氧自由基的产生与老年性痴呆(AD)有关,并认为氧应激在AD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和聚集可能诱导氧自由基产生并导致AD。氧应激反应也可能是过量铁、铝等微量元素蓄积导致AD的作用途径之一。雌激素具有抗氧化活性,故可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应激所致的细胞损伤,从而防治AD。采用抗剂如维生素E对AD患单独或作为药物辅助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改善其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中的Tau蛋白成为诊断阿尔次海默病(AD)较为敏感和特异的试验诊断指标。方法:用ELISA法检测Tau蛋白在CSF中的含量。结果:AD疑似患者CSF中的Tau蛋白含量与AD确诊病人相近,与非AD患者有明显区别。结论:现行临床普遍开展的检验项目对AD诊断缺乏特异性,Tau蛋白的检测有望成为确诊AD病人的主要检测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铝暴露对小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与脑组织β-淀粉样前体蛋白(13-APP)、β-淀粉样蛋白(β-AP)表达的关系.方法 动物模型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用AICI,含量120、12、1.2 mg/kg饲料进行喂养,对照组喂饲正常饲料,染毒9个月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避暗实验进行行为学测试,取脑,观察小鼠组织学变化,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β-APP和β-AP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小鼠跳台实验潜伏期与错误次数为(205.00±30.09)s和(0.29±0.49)次,铝暴露中、高剂量组跳台实验潜伏期与错误次数分别为(159.63±59.61)、(103.02±41.86)s和(1.63±1.06)、(2.00±1.63)次,与对照组比较,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避暗实验潜伏期(265.57±15.05)s比较,铝暴露中、高剂量组小鼠避暗潜伏期[(126.71±25.73)、(45.57±33.13)s]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铝暴露中、高剂量组β-APP、β-AP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多(P<0.05,P<0.01).结论 慢性铝暴露可导致小鼠β-APP和β-AP的表达上调,这可能是铝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3):225-228
生物标记物能够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诊断提供应用价值,AD早期生物标记物的研究随着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等技术的不断引入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很少有人对AD早期生物标记物及其检测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本文从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和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代谢相关标记物、胆固醇代谢和血管性疾病相关标记物、炎症相关标记物和其他AD生物标记物四个方面对AD的早期生物标记物及其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介绍。尽管这些方法都能够对AD生物标记物进行准确的定量检测,但是这些生物标记物及其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之前还存在诸如缺少正常参考范围和怎样克服其他因素对生物标记物的影响等问题,因此,今后AD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将主要趋向于解决应用于临床之前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程明  曹秉振 《现代保健》2011,(34):159-161
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被认为是Alzheimer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损伤后,Aβ也发生沉积,笔者推测Aβ可能参与了缺血后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脑缺血损伤后Aβ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后大鼠血清微量元素及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用Sprague-Dawley大鼠27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β淀粉样蛋白(Aβ)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Aβ组双侧海马内注射Aβ(每侧10μg),生理盐水组海马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海马内注射2周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血清铁、铜、锌浓度,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脂肪酸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Aβ组大鼠血清铁含量显著下降(P<0.05);Aβ组大鼠血清C16∶0,C16∶1,C18∶0,C20∶4含量显著下降,血清C18∶1,C18∶2,C18∶3含量则显著上升。结论:海马内注射Aβ可导致大鼠血清微量元素铁含量降低,而且大鼠血清脂肪酸组成比发生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β淀粉样肽40(β-amyloid peptide 40;Aβ40)和2型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有无联系.方法:临床筛选研究对象共155例,其中单纯糖尿病组55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组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检测血清β淀粉样肽40、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病人β淀粉样肽40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有并发症组病人β淀粉样肽40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β淀粉样肽40水平可能与2型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有联系.  相似文献   

20.
普伐他汀促进对慢性脑缺血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降血脂药普伐他汀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的影响。方法39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饮食组(6只),高脂饮食组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7只)、普伐他汀服用组(7只)、单纯脑缺血组(9只)及普伐他汀加脑缺血组(10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CVI模型,于术后1个月行为学试验后,测血脂及Aβ水平。取脑组织,行病理学分析及ELISA检测Aβ水平。结果未治疗组(空白对照、单纯脑缺血组)血脂水平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为正常水平。与正常饮食组相比,其余各组均无明显运动功能障碍,第4周平台定位时间、搜索策略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病理学呈慢性缺血性改变结构欠清晰,神经元固缩或均匀着色,但明显的细胞坏死改变较少见;白质疏松明显。ELISA显示单纯缺血组Aβ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治疗组Aβ下降至略高于对照组水平。结论普伐他汀能够降低脑内Aβ水平,这种降脂外的调节Aβ代谢作用提示血脂代谢异常参与了AD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