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在简述煤粉锅炉点火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粉火焰稳定的基本原理和煤粉锅炉点火装置中应用的各种火焰稳定技术.  相似文献   

2.
火电厂数字图像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电站锅炉炉膛火焰与汽包水位电视监视的现状和运行需求,介绍了基于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的全炉膛火焰与就地水位计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系统实现和应用,为锅炉测控和安全、优化运行提供了新功能。  相似文献   

3.
何畅 《浙江电力》2006,25(2):66-68
目前电站锅炉的火焰检测系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而且火检系统对于电厂的正常安全运行又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从火焰检测机理以及长期调试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来分析了电站锅炉火焰检测系统功能实现与完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烟台龙源电力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的DLZ-200型等离子点火装置进行了介绍,对基其在安徽省电站锅炉上推广应用的前景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王俊康 《电力学报》1995,10(2):37-41
本文阐述FTV型电站锅炉火焰彩色电视监视装置在电厂锅炉上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炉膛火焰图像处理及辐射能检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设计的电站锅炉双炉膛燃烧火焰图像处理及辐射能检测系统,该系统将火焰的灰度图像转换为温度图像分布,并计算出辐射能大小。简要介绍了姚电公司300MW燃煤锅炉上安装的火焰图像监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与实现,给出了火焰温度图像和辐射能检测结果,证实辐射能信号能够快速反映炉内燃烧工况的变化,对电站运行操作人员起到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锅炉煤粉预燃室和点火稳燃器等节油点火装置,分析了它们的节油原理和采用的煤粉火焰稳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了电站锅炉使用的各类火焰检测器的原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为火电厂火焰检测器的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浓谈燃烧的原理,WR、PM、PAX等型式燃烧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水平方向煤粉浓度变异燃烧技术,W型火焰锅炉及其燃烧器,以及它们在我国电站锅炉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对它们的使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金国根 《电力建设》2006,27(12):45-48
国华台山发电厂3,4,5号600MW燃煤机组煤粉锅炉中应用了等离子点火装置。在投运等离子点火装置前,应对等离子点火系统进行调试。等离子点火装置各分系统的调试包括冷却水系统的调试、载体风和等离子火检冷却风系统的调试、一及二次风系统的调试、等离子燃烧器冷态拉弧试验的调试、图像火检系统的调试、等离子点火系统各联锁、保护的试验。等离子点火装置首次启动时,应验证燃烧器的点火和稳燃能力、断弧复燃能力,测定不同煤粉量下火焰温度及各项联锁和保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烧结机尾断面火焰图像蕴含大量与烧结终点相关的特征信息,充分利用烧结火焰图像特征信息进行在线判断烧结终点状态,具有可行性及工程实际意义。针对烧结机尾断面火焰图像特征信息难以提取、识别精度低以及难以满足实时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MobileNetV3烧结断面火焰图像识别算法。以MobileNetV3作为烧结终点火焰状态特征信息提取的基础模型,引入注意力机制;改进通道注意力结构,减少特征损失提高识别精度;引入空间注意力机制,设计双分支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块精确捕捉了红火区在烧结断面火焰图像中的位置和内容信息;引入数据增强和余弦退火学习率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并采用冻结训练策略加速模型收敛。在烧结火焰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烧结火焰图像中的特征信息,识别准确率达到97.54%,较改进前提高了6.41%。  相似文献   

12.
13.
125°C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25°C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特殊性能,研究了基料的选用及共混;相容剂、阻燃体系、抗氧体系、加工助剂等的选用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EVA与HDPE共混体系或者选用EPDM与EVA共混体系,使用本公司自制的相容剂,及采用Al(OH)3/Mg(OH)2/阻燃剂A和Al(OH)3/Mg(OH)2/阻燃剂A/阻燃剂B的阻燃体系,采用抗氧剂A/抗氧剂D可以成功地生产出性能优异的无卤材料,在机械性能、耐高温性能、阻燃性能、低烟无毒性能、加工性能方面与美国联碳DFDA-1472NT相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阻燃线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合。线缆阻燃材料的合理选择是提高线缆安全性能和减少火灾隐患的关键。对线缆阻燃材料的阻燃方法、阻燃剂的种类和选用原则等进行了阐述,并针对不同的线缆基体聚合物提出了相应的阻燃剂体系。最后还介绍了线缆阻燃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铅酸蓄电池盖阻燃性能和耐受低温冲击性能关系蓄电池寿命衰减、漏液、着火等安全问题.通过对市场上的电动助力车用铅酸蓄电池槽盖进行随机采样、检测、探讨,研究了不同ABS基体树脂的常低温冲击及弯曲性能,对比常用溴系阻燃剂制备阻燃ABS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探寻加强筋的合理使用,为电池塑壳生产厂家提高铅酸蓄电池盖产品质量提出合理...  相似文献   

16.
黄耀松  刘石 《现代电力》2012,29(3):78-82
为了有效提取火焰燃烧特征量,进而对火焰燃烧稳定性进行分析,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总结,首先提取了火焰强度方差及闪烁频率作为特征量,之后重点运用高阶统计量对火焰信号进行分析,提取了对火焰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的相位作为另一个新的特征量。最后考虑到各个特征量之间的相关性及量纲的影响,运用马氏距离作为判别准则,对火焰燃烧稳定性进行了有效的识别。结果表明,提取的3个特征量对火焰燃烧稳定性都有重要影响,而且运用马氏距离能够综合这3个特征量,使得从总体样本中选出的训练样本识别率达到93%,识别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对燃煤火焰辐射光强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以有效识别锅炉燃烧状态的稳定与否。但从电厂获取的实时火检数据采样频率低,很难满足香农定理的要求。以某电厂的SIS(监控信息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库作为分析平台,提出了利用Kolmogorov复杂性测度定量分析火焰强度信号的波动程度。首先对炉膛压力信号进行必要的预处理,然后分析了8种典型燃烧工况下的炉膛压力信号复杂性。结果显示正常燃烧工况和不稳定工况的火焰强度信号复杂性有明显的不同,复杂性测度可能作为燃烧稳定性诊断的一个定量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燃煤锅炉常见灭火事故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昌 《中国电力》2007,40(5):39-42
通过对燃煤锅炉常见灭火事故的几种分类方法的比较,确立了以锅炉灭火事故原因为准则的分类方法,并据此将锅炉灭火事故划分为5类。阐述了其实质及炉膛负压等关键参数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正确分析锅炉灭火事故提供依据。认为按原因划分锅炉灭火事故比较实用;根据实际锅炉灭火的主要特征及其伴随现象,能正确区分现实中的锅炉灭火事故类型,有利于灭火事故的分析及解决措施的制定。不同类型的灭火事故应采用侧重点不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模式与火焰图像特征量的燃烧状态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火焰图像进行分析,提取出火焰亮度、火焰面积、质心偏移距离和圆形度等7个特征量,应用模糊模式建立识别模型,根据最大隶属度判别火焰的燃烧状态。模型识别结果表明,此方法识别准确率高,计算速度快,适合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One of the energy-saving devices used on gas cooking appliances to eliminate the standing pilot is a spark ignition system. For safety, an ignition system must start promptly and be active whenever flowing gas is not ignited. To minimize noise and nuisance shock hazard, ignition must occur quickly and the sparking must be stopped as soon as ignition occurs and remain off as long as the flame is present. To accomplish both of these requirements, ignition systems have been devised which use the electrical current rectification property of a flame to sense it. These systems spark whenever the gas valve is on and a flame is not presen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spark ignition system are numerous, complex, and transient. All of these properties make quantification of performance difficult. A system is described which can evaluat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ignition systems over significant periods of time and varieties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organize the resulting data into simple, quantifiable forms for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Some example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