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假冒是困扰被侵权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叶柏林编者按:假冒伪劣商品的恣意横行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对此千夫所指,深恶痛绝。全国打假办公室副主任叶柏林同志的这篇文章深刻地揭露了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提出了治理...  相似文献   

2.
谢凤华 《经济论坛》2002,(23):65-65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侵害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必须进行有效防范和严厉打击。近几年来,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为做好打假工作下了很大力量,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还应清楚地看到,当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仍很猖獗,打假工作自身还存在着打不准、打不痛、打不死的问题,打假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一、制约打假工作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1…  相似文献   

3.
论假冒伪劣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也日益猖獗,假烟,假酒,假药,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豆腐渣”工程,拼装汽车……无所不有。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假假售假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报告指出:1998年我国市场上充斥的假冒伪劣商品总额高达1329.27亿元,对国家税收所造成的损失达到245.7亿元,而当年我国走私总额为1540亿元,再加上盗版图书,光盘等产品,实际上我国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的总量已经大大高于走私数额,在当前的市场,各种假货屡禁不止,冒牌货,伪劣品防大胜防,假冒伪劣产品不断出现,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社会公害。  相似文献   

4.
假冒伪劣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各国治理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经验表明,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假冒伪劣商品会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呢?政府有无必要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此加以干预呢?本文将对上述的问题加以讨论,并确定政府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加以干预,治理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必要性。一、世界各国治理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历史经验从假冒伪劣商品出现起,人类一直与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得到如下两点经验:其一,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秩序也逐步走向法制化,然而制售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仍然十分猖獗,并且屡禁不止,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公害。伪劣商品虽然只占社会商品总量的一小部分,但发展和蔓延的势头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严肃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朱Rong基总理在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们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质量工作正是主攻方向,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有希望”。在不久前召开的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朱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中又强调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督、查处,保护消费者和人民的利益。充分说明国家非常重视打假的问题。下面就如何认定伪劣商品以及伪劣商品的成因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6.
“打假”现象的博弈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时常会有假冒伪劣的商品出现,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制假、造假的现象比较少;越是落后的、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国家,制假、造假现象越严重,市场上之所以存在着各种假冒伪劣商品,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如何打假,归根到底,也就是如何规范市场,促进市场信息充分的问题,下面,我将从博弈的角度,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说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如何导致制假现象的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打假。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商品的极大丰富,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同时,假冒伪劣现象日益泛滥,已成为经济生活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8.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是各种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综合反映,打假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由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管、防范机制,长此以往,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局面必将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9.
假冒伪劣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假冒伪劣现象出现的一般成因 “货币是交易的媒介,又是价值的尺度”。在交换中,消费者持货币购买商品,因而作为货币表现形式的价格就成为消费者识别商品的一种媒介,消费者经常以价格的高低作为判断一件商品好坏、真伪的标准。但价格又包含许多虚假因素,经常被人为地故意抬高以隐瞒商品的真实信息。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边险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使人们的商品观念和竞争意识大大增强,“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已成为人们经济活动的通用原则。但是,观念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艰难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所形成的习惯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相似文献   

11.
对治理假冒商品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治理假冒商品的几点思考董晓瑞,刘东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繁荣我国的商品市场,方便人民生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假冒伪劣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假中之假等),已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市场中的造假现状及政府管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市场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有 :市场经济所需的法律和道德诚信还没有完全建立、经济发展中“资本原始积累”造成的“阵痛”、经济转型中的体制摩擦、政府管制的职能部门交叉重叠造成相互推诿等。更重要的主观原因在于我国政府管制职能的错位与缺失。改革政府管制体制的三点政策建议是 :(1)组建相对集中的产品质量管制的权威性机构 ;(2 )提高产品质量管制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3)使产品质量管制制度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3.
“要加大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活动的力度,对重大的犯罪分子,一定要从严惩处,依法应重判的重判,依法应判死刑的,要坚决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14.
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立法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目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对社会危害极大的现状 ,分析了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探讨了对惩罚性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又到“3.15”。观察各地展示打“假”成果与处理这些成果的办法,比较流行的模式,往往是首先召开打假成果现场公开展示大会,将打“假”成果——大宗的假冒伪劣货物通过电视摄像机镜头向观众展现,然后就是将“假冒伪劣”商品浇上汽油,付之一炬。 笔者对于召开打“假”成果现场展示大会并无异议,而对于烟火焚烧“假冒伪劣”商品货物,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并不是指任何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只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有统一的市场,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才能叫市场经济。可以认为,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和现代形态。因此,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一样,都是一种经济手段,而不是制度性的概念,当然也就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相似文献   

17.
假冒伪劣商品探源与对策白秀文,候增军近几年,假冒伪劣商品连打不断,少数地方有蔓延。小如烟酒、药品、饮料、服装、食品、调味品,大至汽车、自行车、农药、化肥等都有假冒伪劣。假冒伪劣商品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生活不便、精神烦恼和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正常...  相似文献   

18.
信用危机的发生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经济师》2006,(1):84-85
市场经济归根到底是信用经济,而我国目前仍被列入非征信国家。我国目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合同违约、拖欠账款、价格欺诈、偷逃税款、假冒伪劣无不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制约,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文章就信用危机的发生从信用成本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尝试着就其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周日星 《经贸实践》2007,(12):19-22
长期以来,农村市场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等问题,往往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重灾区,直接威胁着农民的消费质量和安全。 从2004年下半年起,浙江省选择了绍兴、路桥等部分县(市、区)进行试点,把连锁经营这一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2005年全省全面推进以“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为核心内容的农村现代流通网建设,要求三年实现“千镇连锁超市”全覆盖。至2007年9月底,全省三年累计1212个乡镇,建有连锁超市1647个,提前实现省政府提出的目标。 今天我们聚焦这一宏大的工程,就是为了明天做得更好。因为任何面广量大的工作,其巩固才是最难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徐素环 《经济师》2003,(5):49-49,51
假冒伪劣商品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我国制假售假现象的泛滥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原因 ,但更主要的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即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打假”应该从供给管理入手 ,加强全民信用教育 ,政府和厂商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提高制假者的成本 ,缩小制假售假者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